遇害教授严资杰 2孩父亲 北卡大学周三鸣钟悼念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8月30日 8点12分 PT
  返回列表
153941 阅读
48 评论
陌上美国

今天美国媒体正式公布被害教授信息,UNC副教授,38岁的严资杰,湖北荆门人,住北卡Apex,有2个年幼的孩子。



Yan, 38, was identified as the victim in Monday’s shooting at Caudill Laboratories in arrest warrants filed in Hillsborough, where his graduate student Tailei Qi is being held on charges of first-degree murder.

Doug Chrisey, his former advisor, recalled publishing 17 papers with Yan while his student was still learning English at RPI.

https://amp.newsobserver.com/news/local/article278727509.html

严教授指导的博士二年级学生,34岁的齐太磊,昨日被教堂山市警方抓捕收监,将被以一级谋杀罪名起诉,不能保释,8月29日周二下午第一次出庭。



从目前知道的信息,至少可以明确的是杀人的齐太磊属于从小道路就坎坷:出生贫苦的河北农村,家里靠6亩地过日子,父亲有长期肾病,2010年时依然需要为2个孩子大学一年一万的学费发愁;齐太磊高三复读,似乎还不止一次,终于考上武汉大学物理系,大学读了5、6年毕业;之后有4年在2个不同研究所工作的经历,然后去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州立大学,硕士读了3年,进入北卡大学开始攻读博士。只比自己的导师小个3、4岁。

从简历看,每一步都是极限操作才过关,个性也闭塞不善交际。

被杀的导师严资杰,则是人生事业安排得一步一个脚印:2005年21岁从华中科技大学拿到计算机和材料工程本科双学位毕业;欧洲Rensselaer理工学院先获得硕士(2007年),3年多后拿到博士(2011年),期间发表了17篇论文;在芝加哥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11-2015);2015年成为纽约克拉克森大学助理教授;2019年为北卡罗来纳大学副教授,研究光学和纳米材料。形象气质都很精神阳光的那种。认识他的人从前老板到合作者到一般熟人,对他为人评价都很高。招齐大磊,可能还有曾经在同一个城市读大学的这层经历重叠关系。



左二导师严资杰;右三博士生齐大磊

02

很难排除这桩血案中不存在羡慕嫉妒恨走向杀人的动机可能,而华人因这类因素导致相互仇杀,可不是一次两次。

有的人明显缺乏健康沟通的能力,总是在0和1的两极跳跃。不能把一个事分成100格去寻求中间区缓和路线。无论是年初杀死几个同事的CA的隐秘大麻农场的工人,加州去自己常去舞会杀人的那位,还是这次的齐太垒,往往平常沉默寡言给人“安静和善”的错觉,矛盾爆发出来就已经是直接杀人了。

这仅仅只是冰山一角,没有浮出水面的还有大量心理问题游走在随时火山喷发,出下一个悲剧状态的一波人。看看网络匿名下那些评论的内容,多少人性泯灭的发言,这些人中就可能出潜在的犯罪分子。

我们参与时政评论不也遇到类似情况,那种因为观点立场不同,就去恶毒人身攻击,网暴暗示拿到对方地址试探法律边界的行为,还得到他们的粉丝叫好(参考前文被网爆和人肉地址后怎么应对)。围观者往往也因为各种原因选择了敢怒不敢言。

有的人只懂江湖血雨腥风的一套,距离文明法治社会还遥远。而太多事不关己采取看客心态的,也说明这个社区有些人的道德门槛平均线可悲地低,认钱认名认拳头的大小,却对法理、公义淡薄。

精英主义文化走向极化,就会导致有的人爱攀比,扭曲的幸福感是来自于跟自己本来条件差不多的人比较,过得有钱有势这类条件而获取,而不是看对身边社区社会奉献的大小。所以我们经常看不到某些华人扎堆的地方能按照道理,而往往是按照人情来处事,是非正义感不浓,缺乏契约精神。一般情况下就是内卷,差一点的话就成了恨人有笑人无,极端情况下,就是那位MIT杀情敌的学生(参考前文耶鲁学生蒋凯文命案嫌犯-MIT博士潘勤轩在阿拉巴马被抓!),和这次UNC博士生齐太磊杀死跟自己差不多同龄的导师。

还想起复旦杀书记的那名高材生,曾经也是一路优秀,本科复旦理科最难进的理科基地班(只对江浙沪招生,或者就是竞赛全国一等奖以上保送)99级,博士发过一流杂志的重磅论文,先海归江苏,然后去复旦做青年教师。5年到时间后,因为愤怒被书记政治操作拿不到tenure,开会公布那天现场拿刀砍人。这属于拿别人的错误去惩罚双方,导致自己本来精致的人生画上休止符。人得学会能屈能伸,别不给自己留alternative choice和退路。

03

从齐太磊过去一年发的推特看,有对导师的不满,但是看不出有太多实质的指控依据。而此人性格上的封闭则不难被捕捉。受年龄歧视文化的影响,也放大了焦虑感,女朋友没着落,博士学业又还长,个性渴望交朋友却不懂如何沟通,可能被导师要求严格一点就怀恨在心,嫉妒心爆棚,起了杀心。

美国没有年龄歧视,50岁去读博士的也不罕见,关键是自己掌握好心态,要陷在某种思维的圈子里,那一定焦虑爆棚。





笔者跟一些在美国时间不长的华人接触就可以感觉到,其中有些时时刻刻都在想着奋斗年轻出名、赚大钱、事业有成这些事情,生活和心智非常不平衡。他们追求的成功词典里面,却是缺失人品修为方面的一些素养。缺爱、记仇,且对自己的感受看得特别重,一遇到不满意就有很强烈的报复心理。那种反目成仇的突然性和语言中咄咄逼人的恨意,让人非常惊愕。

04

84或者85年出生的严资杰,多半也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不幸中的万幸有了2个年幼的孩子,留给父母的一丝安慰。非常悲惨,一个上升中的殷实中产家庭瞬间毁灭,跟家里人甚至连句再见都没机会说,这比其他的死亡方式都难受太多。

这次恶性校园行凶事件,在美国也引发不小震动。很多自媒体大V昨天都发文报道讨论了这事,不少帖子都是几百万的阅读量。

UNC校长Kevin Guskiewicz(凯文·古斯基维奇)宣布,周三下午1:02分即严资杰教授周一遇害的时刻,将敲响学校的钟楼,以资纪念。鼓励每个UNC人在这个时间一起默哀片刻。

Wednesday, Aug. 30, we will ring the Bell Tower at 1:02 p.m. in honor of Dr. Yan’s memory. I encourage every member of our campus community to take a moment of silence during this time. This is an important way that we can come together as a community to recognize the loss we feel and to support one another.

https://www.unc.edu/posts/2023/08/29/a-message-from-chancellor-guskiewicz-the-loss-of-our-fellow-tar-heel/?utm_campaign=082923+A+Message+from+Chancellor+Guskiewicz:+The+loss+of+our+fellow+Tar+Heel&utm_medium=bitly&utm_source=Twitter+-+KMG

看了几个UNC这案子中文十万加文章下面的留言,不少怪美国、骂导师、贬北卡的评论,这些受众里面难保不出下一个走极端的。与世界为敌的思维,正在结出恶果。每天接受狼奶propaganda,生活在美国却接触那么多敌视自己生活环境的宣传,能不精神扭曲才怪了。不改善这些,齐太垒这样的案子恐怕只会重复。

其实UNC并不是玉米地那类无聊的荒漠,生活很丰富,东边临海,西边进山(参考前文北卡风情之大雾山),好玩的东西实在不少(参考前文我爱UNC!),去DC近,南下FL也不算远(参考前文佛州坦帕湾,靓丽如南法)。把日子过得这样极端,读书读成杀人犯,还真是走火入魔了。

悼念逝者,愿严资杰教授的家人早渡难关。愿更多的爱能抵抗掉仇恨教育的阴霾,悲剧不再重演。

Q
Q2
1 楼
从朋友圈里传来的比较确切的消息:严是想让他提前毕业,因为他在实验室里处不好,或为人不好(阴暗、以为周围人都在害他),此原因还待证实; 导师想让他走,拿硕士毕业,他受不了了,觉得自己已经拿了一个硕士,再拿还是硕士而且已经34岁多了,人生无望了,于是走极端。
B
BananaeEggs
2 楼
共慘黨信奉馬列邪教,殺人如麻,將人民視為黨地主圈養的畜牲。一旦人民沒有「人的尊嚴」,其思路就走偏了。
转帖司令
3 楼
朕万分同情齐太磊,庆幸他逃脱死刑。世上没有无缘无故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空城之主
4 楼
“Q2 发表评论于 2023-08-29 16:20:40” 那么多人言之灼灼断定他精神病呢。应该是人格缺陷导致的选择错误。
d
diaowm
5 楼
枪杆子解决问题。
湾区范儿
6 楼
遇害导师倒了血霉,当初看在老乡的份上,招了这样一个学生,没想到命都送在老乡手里。
向西看海
7 楼
悼念教授严资杰是当前最应做的事。齐太磊是太不磊落了。心里有阴暗角落,不善交际,终铸成大错。
亘古未见的笔名
8 楼
博士生在有的大学淘汰率挺高的,而这些能读博士的人在读书这件事情上很少遇到过失败,加上同门师兄妹中有人可能还不如自己,如果教授要淘汰自己,很容易走极端。
9 楼
从学术上看,严待齐还不错。齐进组一年半,已经发表了两篇业内Top 5%期刊的一作文章。在很多学校都可以博士毕业了。
逐风
10 楼
这哥们够猛。闹得UNC万人空巷,百多辆警车,SWAT,直升机应有尽有。就为了跟自己的导师争一口气。为什么不去选个白人教授做导师?脑子太死板。美国的一切都是建立在free to choose的基础上。千万别在一棵树上吊死。可惜了。
品酒
11 楼
同情两者!贫富差距太大,社会对弱者又极其残酷的地方,容易造成弱者心理压力大,当两个世界的人放在一起的时候就容易出现心理失衡
笑薇.
12 楼
有精神病而已。
N
Nevermind666
13 楼
欧洲Rensselaer理工学院??? 小编,RPI在纽约州!
j
jidushan
14 楼
别惹学物理的,杨振宁除外
G
Gooddevil
15 楼
精神病杀正常人这样的事每天都发生
H
Huilianghu5
16 楼
经历过文革,工作十年才遇到高考恢复,也是34岁才进科学院读研。大家一样就没感到憋屈。 在McGill也遇到过五十岁以上的中国人在读博,觉得很正常。 国内那些花了家里很多钱才大学毕业,却找不到工作的,肯定也会感到憋屈。一个人闷着憋屈就会引发抑郁,与人广泛交流就会发现大家都一样,心地就宽了。
温暖海洋风
17 楼
贫山恶水养出来的人,骨子里就有恶的基因。
s
seewhatisee
18 楼
这个中國人殺害了一個美國精英。為什麼?一定要搞清楚他殺人的動機。
H
Huilianghu5
19 楼
以前就复读,延迟拿到学位,属于不太会读书的人。读博选题很重要。导师学生合作才会顺利成功。
长剑倚天
20 楼
他弟弟在那儿? 如果他能够和弟弟在一起就好了。有个人说说话,解解惑,本来在美国就没什么朋友。 导师如果是一个开朗之人,有可能说话不注意,不知哪儿得罪了他。 谁知道了? 我认为,心态不好,不能乐观向上,封闭不善与人交往的,最好不要出国! 留在国内,也许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可惜了。
P
Parkbrooke
21 楼
Rensselaer是欧洲的吗?
D
Dalidali
22 楼
主要是他和组里其他人的关系搞的很僵, 导师真的没办法! 否则,人家会告到系里或学校! 而且,这种问题,其他导师也害怕! 而他又已经34岁了.......! 从考大学开始,他似乎总比同龄人晚几年,大学毕业后又工作了几年才上研究生,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又差,最后变成“Nothing to lose"!
B
Brain424
23 楼
要提防五毛,恨美国,喝狼奶长大。
青山留夕阳
24 楼
无语。大概率凶嫌是个JERK。
f
fei_xng
25 楼
搞半天是个 蹭热度的贴
B
BeKindPerson
26 楼
长贱留在国内,也许就不会在文学城里丢人现眼了,因为它如果在墙国内,根本不知道如何翻墙到文学城。
花和尚团
27 楼
拉拉杂杂说一堆片儿汤话
一带一路
28 楼
杀了人会成博士了?
赵Q
29 楼
本是同根,相煎何急?台海两岸,亦不如此?
米奇的厨房
30 楼
严已经向自己的导师告知了齐的精神问题。几个月之前,但是还没来得及采取什么行动。在北美,他也拿不出什么好办法的。
B
Brain424
31 楼
残贱如果跟她同事有大矛盾,她就是那种杀了她美国同事的五毛,而且很慷慨,以为党妈会为她立牌。还会获得国内一片叫好声。只可惜这都是中国人,五毛还是会归结万恶的美帝。
n
nzder7
32 楼
选研究生,确实需要谨慎!严教授千古
弯刀月
33 楼
照片里这位齐博士生什么的形象啊?
b
bsmile
34 楼
还是得看面相啊。。。简历里头也能看到问题吧
u
unanimous
35 楼
这个案子和多年前, 物理博士后, 好像叫雷刚,枪杀导师的案子相似, 雷刚杀了几个人后自杀, 他的导师好像是老外, 留学生需要心理疏导
b
bsmile
36 楼
Q2 发表评论于 2023-08-29 16:20:40 从朋友圈里传来的比较确切的消息:严是想让他提前毕业,因为他在实验室里处不好,或为人不好(阴暗、以为周围人都在害他),此原因还待证实; 导师想让他走,拿硕士毕业,他受不了了,觉得自己已经拿了一个硕士,再拿还是硕士而且已经34岁多了,人生无望了,于是走极端。 ================== 这个消息有点道理,我当时就猜和钱有关系,估计导师要求转为硕士然后就不能按照博士的阶段去做准备相当于只能一条路走向黑(硕士)了。
h
hombre
37 楼
前两天电视上还看到一个给邻居投毒的大陆人。
西
西门雪
38 楼
养生三大秘诀:少吃,多动,远离中国人。
铭记历史
39 楼
全篇都靠推论,这样去说两个当事人算不算诽谤呀?
H
HZ999888
40 楼
楼下的,还有不用中文笔名,不打中国字,不看中文网站….要不养生也没用。
x
xyz18
41 楼
在美国这样的事情挺多的,周围也有一个人国内博士都毕业了,在美国本来也是读的博士,估计水平不行达不到导师要求最后硕士毕业,找到工作后生活的也非常好,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果这个人也像齐那么极端做法,哪有今天的幸福生活。美国的很多中国导师要求太严厉,必须要发表几篇文章才能毕业,但是很多老美导师手下的博士生毕业并没有几篇文章,不也拿到博士学位了嘛,谁规定非要发几篇一作文章才能毕业?这个齐不是说有两篇一作文章吗,导师干嘛还要让他拿硕士走人?导师和学生差不多大,导师有家有孩子有好工作,什么都有了,学生34岁什么都没有,还指望博士毕业找到好工作成家立业呢,导师把学生的后路断了,光脚的就不怕穿鞋的了
美丽泉水
42 楼
哪里有要求他转硕士?你看混了吧。 他才博士第二年,已经有两个一作了。至少从学术上导师没亏待他。 xyz18 发表评论于 2023-08-29 19:50:22 在美国这样的事情挺多的,周围也有一个人国内博士都毕业了,在美国本来也是读的博士,估计水平不行达不到导师要求最后硕士毕业,找到工作后生活的也非常好,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果这个人也像齐那么极端做法,哪有今天的幸福生活。美国的很多中国导师要求太严厉,必须要发表几篇文章才能毕业,但是很多老美导师手下的博士生毕业并没有几篇文章,不也拿到博士学位了嘛,谁规定非要发几篇一作文章才能毕业?这个齐不是说有两篇一作文章吗,导师干嘛还要让他拿硕士走人?导师和学生差不多大,导师有家有孩子有好工作,什么都有了,学生34岁什么都没有,还指望博士毕业找到好工作成家立业呢,导师把学生的后路断了,光脚的就不怕穿鞋的了
无极1
43 楼
导师太冤了,这点小事就被夺去生命,做学术竟成了高危职业。凶手真是穷凶恶极!34岁一无所有,估计嫉妒导师的一切。穷山恶水出刁民,一点不假! 读博转硕的多了去了,很多人想转硕提前工作呢。
m
mssn
44 楼
如果博士读不下去了,两年之内就得硕士毕业。 估计学生被告知博士不能继续下去了。 有人说他在路易斯安那州也是因为博士读不下去了,所以再来一个硕士估计心里受不了
老头衫
45 楼
这种春秋笔法漏洞百出的文章一直是最嫌恶的 还好多看了一下报道 这篇文章谎言很多 很多和事实不同 普通人就是很傻看完就信
f
fancyorange
46 楼
离中国人远点没错的。看看文学城就知道了。呵呵
J
July_river
47 楼
空城之主 发表评论于 2023-08-29 16:26:08 那么多人言之灼灼断定他精神病呢。应该是人格缺陷导致的选择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是要说有人格缺陷的人不会得精神病呢,还是精神病人没有人格缺陷?齐"以为周围人都在害他",就是典型精神病症状。病了就是病了。法庭一般亦允许先做精神鉴定
m
mcsquare
48 楼
38岁北卡大学的副教授!太可惜。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