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星舰二次试飞:被认定“失败”,马斯克祝贺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11月18日 22点30分 PT
  返回列表
70444 阅读
22 评论
观察者网

当地时间11月18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星舰”重型火箭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发射台发射升空。据路透社、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火箭升空10分钟后失去联系,本次试飞被认定“失败”。

报道称,超重型助推器和“星舰”成功分离后,发生爆炸。不久后,“星舰”自毁系统也被迫触发。

“我们失去了第二级的数据......我们认为我们可能失去了第二级。”SpaceX的现场直播主持人约翰·因斯普鲁克(John Insprucker)说。

SpaceX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X平台上发文称,“祝贺SpaceX团队!”同时转引了约一个小时前SpaceX账号发布的“星舰”发射时的画面。

今年4月20日,“星舰”执行首次轨道级测试飞行任务,但在升空后不久发生爆炸。爆炸后,马斯克在推特发文称,“祝贺SpaceX团队进行了一次令人兴奋的‘星舰’测试,为几个月后的下次测试发射吸取到了很多东西。”

按照设计,SpaceX计划将星舰用于其建设星链卫星-互联网业务,同时也用于为客户发送卫星、搭载私人宇航员。马斯克曾称该火箭系统消耗了SpaceX的大量资源,且面临巨大的技术障碍。

a
azkaban
1 楼
老板这么鼓励,员工们圣诞节还好意思休息吗?离下次试飞的时间可是不多了。
传播爱与光
2 楼
自从北美的清北科学家被肏绝种之后,我们美国就升华成了一个伟大的农业国家!哈哈哈
s
stevecq
3 楼
听说要发射11次至少要成功2/3吧 已经失败2次了还能再失败几次?
无视生非
4 楼
再这么下去马斯克估计要怒了
m
mrp
5 楼
认为失败的黄皮都是五毛 认为成功的黄皮都算高华
斗山
6 楼
丧事喜办了
a
aqw
7 楼
失败为成功之母。
m
msi
8 楼
耶,庆祝,庆祝
s
stevecq
9 楼
不奇怪,疫情死了100个w都敢说自己成功抗疫的国家。啥做不出来。 [1评]
l
lllllllllllllIl
10 楼
是和全民中招,死4000万螂五的螂五国比吗?
s
stevecq
11 楼
洋狗呆蛙是不是吃了毒屎,把脑子吃坏了。
l
lllllllllllllIl
12 楼
傻逼螂五,螂五国以毒气毒水毒食毒奶毒疫苗闻名,pm2.5高到只有螂五这种蟑螂畜生能存活,被主子用鸡吧插喉咙是,早就插穿后脑的劣等动物,你麻痹还有这逼脸提脑子,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贱鸡
s
stevecq
13 楼
洋狗呆蛙吃了毒屎,疯狂的舔屎。在人的眼里就是一群疯狗疯蛙。随时一脚踹死。
英国流氓
14 楼
这次多台串联发动机控制技术成功完成 全部发动机点火成功。。。 。 这么牛逼的事情 在毛猪的嘴里居然是他妈的失败?! 。 毛猪 你们他妈的每天是吃屎才活过来的吗?
英国流氓
15 楼
SpaceX 星舰火箭的第二次发射升空于 2023 年 11 月 18 日进行,与第一次发射相比,有以下技术进步: 改进了发动机和助推器。 SpaceX 对星舰火箭的 33 台猛禽发动机和 6 台超重助推器进行了改进,以提高可靠性和性能。这些改进包括使用新的燃料推力室、改进的涡轮泵和新的喷嘴。 SpaceX 星舰火箭的猛禽发动机Opens in a new window case.ntu.edu.tw SpaceX 星舰火箭的猛禽发动机 **增加了飞行时间。**星舰火箭第二次发射升空的时间比第一次长了约 10 分钟。这表明星舰火箭的系统更加稳定,能够在更长的时间内安全运行。 **成功完成了轨道回收。**星舰火箭的超重助推器在第二次发射升空后成功返回地球,并成功降落在海上。这是一个重要的技术突破,表明 SpaceX 正在接近实现星舰火箭的完全可重复使用目标。 总体而言,星舰火箭的第二次发射升空是一次成功的测试,表明 SpaceX 正在朝着让星舰火箭成为可靠、安全和可重复使用的宇宙飞船的目标迈进。
t
treebear
16 楼
呵呵,飞起来了就算成功50%,印度登月不是有过成功99%的经验吗?
五十而立
17 楼
真的是失败是成功之母。要知道,上半截是失败了十几次后才成功的。SpaceX 的成功来自老板有能力搞到足够的钱来支撑很多次的失败,研发团队可以不断试验改进,一直到成功。 而中国在态度和能力方面也是杠杠的,长5当初不正常一次,跟着失败一次后就大力归零改进,然后就连续成功了,没有太多的失败,中国人做事就是认真。
b
bc007
18 楼
美国人一直很乐观. :)
b
bc007
19 楼
这要是在地下点火不是更加容易?
b
bc007
20 楼
上市公司的操作方法和中国公司的需求不一样. 他们需要不断炒作. 像网红一样. 不然没钱. :)
媚眼瞟瞟
21 楼
爆了两次, 基本上证明了这种设计是失败的。 光外形那种直上直下的圆筒设计, 就已经说明他们的人力财力资源非常有限, 不舍得花功夫。
p
pickle
22 楼
因为发动机推力足够所以外形设计更偏向减少空气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