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初代丁克现状:上岁数了“后遗症”果然来了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5月13日 17点57分 PT
  返回列表
64571 阅读
42 评论
王耳朵先生

一位千万粉丝博主,回家采访她的舅舅舅妈。

俩口子已经54岁了,都是普通人。

不过,他们算是第一批“丁克一代”。

如今年过半百,眼看养老将至,大家对他们充满了好奇:

会不会后悔?会不会孤独?老了怎么办?

博主的舅舅舅妈思想前卫,他们这个大家庭氛围也非常好。

两口子每天乐呵呵的,不用为孩子操心,想干嘛就干嘛,看起来比同龄人年轻好多,让人羡慕。

但即便是这样,被问到后不后悔时,舅舅还是犹豫了。

他坦言,其实从接近50岁开始,他就一直有一种焦虑感:

岁数越来越大,谁给我养老?

他还劝告年轻的孩子们,该结婚还是得结婚,该生孩子还是得生孩子,不要随便学他。

“老了怎么办?”

在我们这个一贯信奉“养儿防老”的环境里,可能是丁克们面对的最大“后遗症”。

年轻时不以为然,上了岁数开始迷茫焦虑,不知道晚年何去何从。

有位北京网友@籽石榴 的叔父也是这样。

叔父年过80了,年轻时还没丁克这个词呢,但他为了爱情远走他乡,没生孩子,恩恩爱爱一辈子。

前不久,叔父的老伴去世了。

叔父突然间懵了,他还不知道怎么养老,去哪“安定下来”。

当年是为了老伴来异地的,现在是留在这还是回北京,他没想好。

是住在家里还是去养老院,他也没想好。

所以都不知怎么安顿老伴的骨灰,只能放在火葬场暂存一年。

哎,既然养老问题谁也逃不掉,既然没孩子的人比有孩子的人更焦虑。

那就更该早点规划才好。

其实不止丁克。

因各种原因失独、空巢的人现在也不少。

在养老问题上不想拖累子女的人也越来越多。

很多人就探索出了不少颠覆传统的无孩养老方式。

看看他们的晚年计划,说不定能给我们带来一点参考。

01旅居养老

50多岁,一人一狗,去国外旅居养老,是不是听起来太遥远?

但看了一位名叫王仪的60后阿姨,真觉得一切都有可能。

王阿姨不是什么富婆,她年轻时在西安就是个普通的小商贩。

送过报纸,卖过很多年早点。

她是有一个儿子的,小半辈子,为孩子奔,为家庭奔。

直到前些年丈夫去世,儿子稳定,她突然意识到,这半生好像都没为自己好好活过。

到了这个岁数,时间自由,没啥压力,干嘛不尝试一种全新的生活呢?

于是她做了一个特别大胆的决定:

一个人,带着爱犬,远赴泰国独自养老。

为什么选择泰国?

除了风景美丽、节奏安逸之外,很重要的是,消费不高。

王阿姨看了好几处独居公寓。

有一室一厅一卫的,灶具餐具冰箱家电一应俱全。

大厅24小时有人,公共空间又大又舒适。

健身房、游泳池都是免费的。

只要人民币1600元一个月。

还有的,大房间带阳台还有洗衣机。

免费健身、游泳、停车,只要人民币800元一个月。

王阿姨对比多家,最终选择了一个带院子的独栋房子。

虽然房租加物业费、网络费乱七八糟下来要一个月4000人民币,但王阿姨还是租了下来。

前半生,为了出早点摊每天半夜1点多起床,手冻烂了都要坚持干活。

为的什么,不就为老了过上想要的生活吗?

其实一个人在泰国生活不是没有困难。

刚来时她语言一窍不通,问个厕所都问不到。

但她也不灰心,不会就学呗,学到老活到老,还能预防老年痴呆呢。

从一个个单词开始,到现在,本地沟通无障碍,还交了不少朋友。

为了找点乐趣,也为了给养老生活多一份收入,她也学着拍视频剪视频。

如今,王阿姨已经在泰国独自生活了4年多了。

刚到泰国,她是这样的。

现在,她变成了这样。

每天锻炼,坚持养生,心态松弛。

人美了,时尚了,状态更好了。

以前在国内觉得白发太难看了,现在满头白发也自信满满出门,这就是自己真实的模样。

以前觉得漂亮衣服都是身材好的人穿的,现在只要自己开心,想穿啥穿啥,啥漂亮穿啥。

一个人养老,于她来说,是在老年把自己又精心养了一遍。

对于更老一点的疾病、灾痛,她想得也开。

有钱在医院插管子治病,还不如拿它趁现在多享受。

真不行了,也别勉强了,还不如安安静静地走,那就是最大的福气。

02酒店养老

西安有位90岁的蔡奶奶,想法也相当超前。

几十年,她都住在厂家属院,10年前老伴去世了,就一直独居。

但这房子实在太旧了,前几年被拆迁了。

她一时半会没找到合适的地方住,也不想去养老院,干脆先在酒店开了间长租房,想着过渡一阵子。

没想到,这一住,彻底不想走了。

直接续租好几个月,还打算一直住下去。

蔡奶奶是这么合计的:

第一,其实酒店长住费用没有想象中那么贵。

她之前租房,想找到个方便的、环境好的、带电梯暖气的,各种费用,一个月怎么也要3000块。

再找个钟点工做饭,又要买菜,一个月六七千了。

但酒店设施齐全,还有丰盛的自助餐,长租下来便宜太多。

第二,酒店也比一般租的房子住起来舒服,环境好,到处干干净净。

房间卫生也有人打扫。

第三,酒店人流密集,服务人员每天都能见到,这比独居安全得多。

万一有情况,也能及时得到帮助。

她每天运动、阅读,在酒店附近遛弯,惬意得很。

蔡奶奶算是无意间打开了新型养老的大门。

其实这些年,好多酒店也开始搞养老项目。

有的专设了医护团队和医务室,平时还给老年人组织组织活动,还推出适合老年群体饮食特点的餐单。

说不定以后,酒店养老还真会发展成靠谱的养老方式呢。

03互助式养老

大部分无孩养老,多是两种选择。

一是去养老院,二是居家。

现在养老院是朝阳产业,设施越来越好,好多老年人都愿意去住了。

就说我家这个小县城,新建的养老院三种房型档位,个个宽敞舒服。

90多平的两居室一个月2000元,外加800元护理费,有退休金的老人搬进去真的很香。

居家养老也是个自在的选择。

还记得我之前写过的86岁朱奶奶吗。

在自己的房子里侍弄花草、做一日三餐,看喜欢的比赛节目,每天坚持运动。

好像在度过一个人生的悠长假期。

但除这些之外,好多老年人的情况,比较微妙。

有些老人不愿意住养老院,高端的怕太贵,普通的又怕受委屈。

但有基础病的话,自己在家,很难说什么时候有突发状况,太危险。

所以有些地方,就在探索“老青互助”的养老模式。

比如南京,就推出了“时间银行”。

简单来说,就是年轻人帮老年人买菜、买药、上门打扫卫生,这些时间都被记录下来。

然后等你老了需要帮助时,就可以兑换你需要的养老服务。

20多岁的年轻人,为半失能老人理发、助洁、按摩,测血糖、量血压、翻身。

更多的,是低龄老人帮高龄老人。

很多五六十岁刚退休不久的低龄老人,身体健康,有大把时间,也比年轻人更能了解老年人的心理。

他们给老人送饭、拿药、陪诊、陪聊。

老人孤独的生活里有了依靠。

而等到将来他们需要被照护时,也可以兑换同等时长的养老服务。

还有些地方,推出“老青同居”模式。

比如杭州。

有个80多岁的汪奶奶,退休前做仓库保管员,退休工资够生活,也有房住,但就是一个人太寂寞。

她就把自己的苦闷跟社区说了。

社区工作人员在了解到老人房子有70平,还算宽敞后,向她仔细讲了讲“老青同居”项目。

简单来说,就是年轻人在外打工,租房困难。

而孤寡、独居老年人,需要人陪需要人照顾。

那就试着让年轻人与老人一一结对。

老年人为年轻人提供居住场所,年轻人为老年人提供日常健康照看与简单的生活协助。

汪奶奶同意后,一个24岁从外地来打工的姑娘搬进了她的家。

汪奶奶免去了她的房租,她每天陪奶奶说话、做饭。

还督促奶奶量血压,教老人用微信,发朋友圈。

彼此陪伴,感情也越来越好。

04看了这么多丁克养老方式,都挺美好。

但说句实际话:其实不管选哪一种,都不可能是完美解药。

不管你想怎么养老,都得面对一系列现实问题:

比如失能。

上了年纪骨密度变低,弯腰驼背不说,还会影响行走,甚至摔倒。

连路都没法走的话,何谈生活?

忙碌了一辈子突然无所事事,脑力也会退化。

可能会变得迟钝呆滞,怎么办?

其次,怎么应对虚无感。

到了一定岁数,身边的朋友都忙着顾各自的家庭。

你没事干,也没人陪,真的可能对自己人生的价值产生怀疑。

那种空虚和孤单,能不能承受?

最关键的,钱的问题。

万一失去自理能力,甚至得了场大病。

请护工、看病治病的钱,都需要提前准备吧?

……

上了年纪,再简单的问题可能都会成为无解难题。

所以真考虑丁克养老、无孩养老,趁年轻就要有所筹备,应对风险。

比如想延缓生理上的衰退,早早开始健身。

饮食也需要注意注意。

应对脑力上的衰退和落伍,可以保持学习,多尝试新事物。

很多人毕了业就放弃学习了,没看过书了。

其实多学点东西,哪怕是“无用”的,对我们的脑力肯定都是有好处的。

怕有虚无感,就多培养些爱好。

我时常看到那些下棋的、钓鱼的、登山的、唱戏的老人就会想,人到老要没有一样热爱是真不行。

有爱好不光能让你有活力、有盼头、有事干,更会让你有同好、有交际圈,不然很容易与社会脱节。

最后钱的问题,有空多赚点,没事多攒点,做做理财,合理分配,长远规划。

其实说白了,决定我们晚年轻松还是艰辛的,也不一定是有没有子女。

只要身体健康,经济独立,有很多养老方式我们可以选择。

关键是,在任何一个年龄段正视问题、正视需求,学会自己为自己打算,按自己的心意过这一生。

还是那句话,我们的美满从来都无法绑定在别人身上。

p
pipitoo
1 楼
身体好的,怎么都没事。 身体不好的,有无子女没有本质区别(老年病往往不可逆),但是心理上会好很多,子女孝顺的照顾就医会方便很多。这些都对病情有大帮助。
阳光俊男
2 楼
软文催生。
s
superlsy
3 楼
靠孩子养老? 不被孩子孙子拖累就谢天谢地了! [1评]
随意岁月
4 楼
子女有用,还要养老院干嘛,拖到80不就是每天熬日子吗
y
yyy6park
5 楼
主要是孤独, 养老啥的还是其次 [2评]
c
cccxxx
6 楼
包子黑帮党看不到软肋和小韭菜人矿开始气急败坏了!
吃斋念佛大灰狼
7 楼
有钱自然会有人给你养老,没钱没房没退休金就是有孩子也不一定就有人给你养老。
后稷
8 楼
有孩子照样孤独。有那个孩子不为生活奔波?哪有时间陪你?人生本来就是孤独。 [1评]
r
realSTFU
9 楼
你多大了?
大柠檬
10 楼
生孩子养孩子只是一种体验,丁克跟有孩子的人唯一的不同只在于前者没有这种体验,这种体验跟其他任何体验并没有不同,你没有的时候不会想,有了失去才是最难受的
T
TRETY
11 楼
拿了泰国多少广告费?
赵子龙
12 楼
我党说了 养老不能靠政府
曾祖爷爷
13 楼
曾祖爷爷
14 楼
风清杨
15 楼
养了个孩子,现在在家里躺平我。我不仅要考虑自己如何养老,还要考虑孩子如何养老……
m
myporn001
16 楼
养儿防老是扭曲人性的价值观。 所有生物对后代都是无私照顾不求回报的,人类中只有中国人要求子女养老。 子女有自己的生活,他们真的不欠你什么,他们让你的生命更丰富多彩。
曾祖爷爷
17 楼
绿
绿野飞鹤
18 楼
AI机器人来了!
屡教不改
19 楼
其实经济上独立还是有必要的,是不是丁克不重要。但是如果生病需要人看望,需要和人商量治疗的选择,有家人很重要,当然有小孩的是最方便的。即使有兄弟姐妹,他们的年龄大了也不一定能帮的了,他们的小孩更难指望,毕竟他们已经负担很大哪里还能管得了伯叔姑舅姨那么多? 这些还是在家庭关系好的情况下,如果不好就更没有办法帮了。有一个办法就是丁克组团互助。但是这就面临一个悖论,本来丁克就是要独立不愿意依靠别人,但是组团了就是要依靠陌生人。养老组团和出去玩不一样,因为涉及到很多隐私和利益的问题。你能把钱都给陌生人管理吗,即便是个组织,你能信任吗?最后还就是养老院,但是在养老院如果没亲人看看也是挺没意思的,特别是身体不允许参加养老院组织的活动。
屡教不改
20 楼
道理是这样,但是从人的感情上讲,绝大部份小孩不会不管自己的父母。生小孩的目的不是为养老,但是有小孩的老年和没有的区别是很大的。我父母从来没有说要我养着他们,我们也没有特意为了父母搬家找工作,但是他们年纪大了需要有人帮着看病等,我们肯定是要帮的。我们也同样对待自己的孩子。我们自己计划好退休养老的经济基础,也不要求孩子要为我们改变自己的前途和事业。但是就是他们回家看看我们也很高兴,我们也知道他们在我们生病时不会不理我们。
屡教不改
21 楼
生病了和有紧急情况了就不一样了。减少孤独不是要小孩整天在自己身边。
屡教不改
22 楼
年老了身体状况不好了有小孩就不是体验问题了。生不生小孩当然是个人决定,当然不能只是为了养老。喜欢小孩最重要。但是不能否认年老了小孩很有帮助。现在很多人不和老人生活在一个城市,我们也帮助身边的一些小孩不在身边的老人,但是毕竟有些事我们没有能力帮助他们决定,需要他们小孩来。如果没有小孩的话问题会很多。没有老,没有生大病可能想不到很多问题。
j
jamison677
23 楼
儿女是心灵的寄托,自我安慰罢了,兜里没钱拿什么养,很大可能会被变相啃老
火生火
24 楼
我爷爷102岁,7个子女三班倒轮流陪护。
y
yps911
25 楼
国家退休金用来干嘛,护理护工这个职业用干嘛!哦对强🧱国应该没有这些系统与职业!所以🉐️靠养儿女用“孝”来捆绑下一代!
m
magictalent
26 楼
原来是软文。
R
RM
27 楼
老了、弱了、生病了,没亲人照顾是不行的,不要轻信医疗、养老、照护体系能搞好
加拿大临期食品
28 楼
不敢苟同。老外小孩也不是18岁就踹出家门。有没有养儿防老的口号,其实都是这么做的。
c
chigou
29 楼
01旅居养老 50多岁,一人一狗,去国外旅居养老,是不是听起来太遥远? ……………………………………………………………………………… 中介这狗粮诱骗润人的软文又换目标了?这是又把老人当韭莱割了……想象力有限,但无耻下作是真的没有下限呀……
T
Thrash
30 楼
我希望我爸妈身体不好的时候我能经济自由能回国照顾他们, 这是一个很奢侈的想法,因为还有孩子们需要照顾。 养老是个很复杂的问题,特别是我们这些出国不在父母身边的人。 我希望我老了能经济自由,sudden death, 没有慢性病。我对孩子们没要求,只要照顾好他们自己的小生活就好。
中坚力量
31 楼
靠孩子养老? 想都不要想
后稷
32 楼
六十了。
邪侠
33 楼
找个做过养老院的问问吧,没有亲属的是什么待遇。哪怕有个混蛋亲戚也不至于被虐的不堪入目
尖头辣椒
34 楼
年轻的时候为政府奋斗,老了国家要你自己想办法养老,
开心小黄人
35 楼
: 养儿防老是抗风险的手段。现在需求不大。
慕容老锤
36 楼
养老院也是个社会。。。 没儿没女的老人最惨,会被其他老人活活“欺负”死
来凑热闹的
37 楼
想着生孩子的主要目的是为自己养老的,趁早别要孩子
C
CBBU
38 楼
您爷爷当时陪护的子女都是七八十岁的年龄了,也都是需要陪护和照顾的年龄。
南方兔儿爷
39 楼
这才是养老的方式,自由,自我。
南方兔儿爷
40 楼
那要看看国外养孩子也是要十二岁前不让单独行动的,中国可没有这些规定,老人可以不养同样孩子也可以扔才公平。
南方兔儿爷
41 楼
没错,所有动物里,只有人类是要保证儿童权益的,其他都是父母遇到问题危险第一抛弃的就是后代,因为可以再生,自己命就一条。
l
lyabc
42 楼
: 养儿防老的观念有些陈旧是真的,但扭曲未必。中国的父母,为了孩子可是真正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我老家邻居爷爷奶奶一个九十一个八十了,还整天忙着给儿女孙辈种菜,做饭,去年爷爷骑三轮车撞沟里了,奶奶忙坏了,又是做饭,又是种菜。而许许多多的父母都跟他们一样。他们照顾儿女长大成人,又为儿女婚事忙,忙到孙辈出生,又帮忙看孩子,最后连孙辈的婚事都要操心。 子女不欠父母的?错误,起码欠一个养育之恩。而父母把儿女养大其实就不欠子女的了,但中国的传统家庭观念让他们“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养儿防老,仅仅是观念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