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能看到类似的说法:“攻台战役的动员部队规模之庞大、将会成为自诺曼底登陆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两栖登陆战役”。
但这种说法存在一些问题,战役的规模恐怕并没有诺曼底登陆的规模那么大,这次战役中,盟军参战总兵力达288万人,这个数字已经比解放军海陆空三军人数加起来还要多了。
另一方面,台军的反登陆准备,那可以说是远超诺曼底战役期间德军的反登陆准备了。
因为当年所谓的“西线堡垒”本来就是个豆腐渣工程,德军主要的作战力量都在东线和苏联人死磕,西线的德军部队无论是装备水平还是人员构成都根本无法与东线相提并论,而防御工事的密度、部署部队的密度同样也不能与台军相比。
实际上解放军的攻台战役准备中,是计划要以精锐的、拥有绝对技术优势的少量兵力去战胜质量劣势、规模优势并且占据防御态势的台军,与诺曼底战役的情况完全不同。
但我们决不会看到二战题材电影那种登陆艇往沙滩上冲,然后登陆士兵从登陆艇里爬出来被德军机枪阵地压地头都抬不起来这种事情。
因为现代军事技术的发展,实际上海滩滩头部署防御已经是非常次要的反登陆手段了,滩头缺乏掩体与自然植被、地形的遮蔽,各种碉堡、火力点之类的目标在现代观瞄手段下根本无所遁形。
再加上解放军拥有性能先进的两栖坦克,可以在冲滩前后对各种滩头防御工事、火力点定点打击,登陆这一步并不困难。
对于防守方而言,反登陆作战的要点是利用拥有突破能力的重装部队,在敌方登陆部队上岸之后还没有稳固滩头阵地之前发起反冲击,台军当然也有这么准备,他们有限的装甲兵正是为此而生的。
只不过台军的装甲兵水平,目前最先进的坦克是M60A3改进型,和解放军的59D差不多水平,火控、观瞄方面还比不上解放军的两栖坦克,再考虑到双方非直瞄的支援火力投送能力的差距,台军要执行针对滩头的反冲击作战也很困难。
所以登陆倒不是很头疼的问题,真正问题在于解放军要如何迅速地朝着纵深推进,这一过程应当尽可能迅速,并且尽可能减少己方伤亡、减少平民附带伤亡,而在这方面客观现状对解放军是很不利的。
首先我必须指出,诸如“上午出兵、下午发身份证”和“一个星期结束战役”的想法都不切实际,这高估了解放军,也低估了台军。
当年德国的西线堡垒也就经营了一两年,而台湾海峡对面的台军,那是经营了七十年。
自从当年蒋介石败逃台湾岛之后,最初蒋介石最担心的事情就是解放军“打过海峡去、一统全中国”,几乎立刻就开始了反登陆的军事建设,这一建设就建设到了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的1990年代后期。
现在大陆人肯定以为台军都是草莓兵,但这么说其实并不是完全贴切,台军训练强度降低、战备水平降低其实是千禧年之后的事情。
1996年的台海危机塑造了今天的台海形势,这次危机之后台湾地区陷入了长期存在的人才流失状况,每年千分之四的人口移民逃出台湾,但其实最紧张的岁月并没有持续多久。
千禧年之后随着两岸经贸往来不断加深,并且在2010年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台当局就基本摸清楚了大陆的态度,只要他们不作死,大陆现在是不想动手了。
这种情况下台军军备逐渐飞驰,前后经历了数轮裁军,从1990年的51万员额缩减到了2020年的21万员额,并且不断降低义务兵役的训练强度与训练时间,这才形成了今天的台军风貌。
但问题在于,虽然现在台军整体上比较松懈,但很多硬件设备还是一直保留着的,当年积极备战时期留下的各类用途的军事基础设施如今仍然存在。
包括大量的训练基地,防御设施,台湾岛在经历了老蒋与小蒋统治的几十年之后,实际上被建设成为了世界军事设施密度最高的地区没有之一。
随便打开卫星地图,在台湾平原区,每2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至少能找到一个军事设施,而且这些设施都全部考虑了针对空中精确打击、中短程弹道导弹与火箭炮打击,至少都拥有最基本的“防冲击掩体”。
这种掩体相对廉价,并不能防御从天而降的打击,主要作用是保证掩体内不会受到外部常规弹药爆炸波及,或者在掩体内范围被直接命中的时候,冲击波不会扩散破坏到掩体外的装备。
保证打击方的每一枚短程导弹只能摧毁至多一个目标,增加打击方所需要的弹药数量,同时也能保证掩体内的人员、装备不会被较远距离上的核爆冲击波影响。
比如说这个典型的台军爱国者导弹发射阵地上,停放着8辆导弹发射车,每一辆发射车单独拥有一个防冲击掩体,右下角的房屋顶部是一组防空系统的雷达系统与指挥车。
每一辆发射车装填4发导弹,拥有4发待发弹,且预设战位得到防冲击掩体的保护,如果要完全摧毁这个发射阵地,就需要投放至少8枚精确制导的战斗部,并且全部都精确的命中在距离目标20米的范围之内,这就需要打击方拥有很高的技术水平。
那么这个时候就有人想了,把导弹的战斗部做的更大,让一枚导弹直接炸平这个面积一万平方米的导弹发射阵地不是更好吗?
其实这完全不可能,除非完全不顾及平民伤亡,因为这个导弹发射阵地周围1公里范围内有台中台军医院总院以及一所中学,实际上就在这张照片的下方建筑就是一座民房,民房距离导弹阵地只隔着一条双车道马路。
而类似的场面在台湾岛上随处可见,台湾毕竟面积是很小的,就只有36000平方公里,而且大部分区域还是不适宜大规模开发的丘陵、山地,平原区面积仅有1.19万平方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要居住超过2000人。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我举个例子,上海市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3926人,天津市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1279人,而台湾岛上,大城市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是一万人以上,整个平原区平均是2000以上,台湾整个平原区域几乎就是一个超大型城市。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台军高级别军事目标在地图上与居民区都是挨在一起的,比如说台中市成功岭的“清泉岗”新训基地,这是一个占地两平方公里左右的军级新训中心。
在完全使用的情况下可以为6个旅级单位进行新兵训练,内部有6个大型射击靶场。而这座基地外面有数个城中村、两座小学、公园、商业街,这些居民区建筑和新训中心隔着一堵墙。
好处是台湾老百姓隔三岔五就能看到装甲车上街,军迷能过眼瘾,很多正常的军事调度,台军装甲兵甚至只能走公路机动。坏处是什么呢?这仗打起来老百姓绝对遭殃!
台军的军事目标放在人口密集区,倒也不完全是刺猬战术的原因,确实是地方太小了,上世纪时候台湾岛上平原区每平方公里平均摊下来能有50个军人,比很多国家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还高,很多大量军事设施就只能安置在城区。
当然另一方面,近些年来大陆军事力量腾飞之后,台当局很清楚他们只能搞非对称对抗,所以对于这种大量军事目标就在城市里的情况,他们也很无所谓,属于是“挟台湾民众以令中国大陆”。
解放军的东部战区的炮兵单位确实多,远程火箭炮、短程弹道导弹数量好几千,但真要是武力攻台,这些精度上不敢保证绝对0误差的武器。
除非是用来攻击滩头与滩头附近的台军目标,否则打城区内目标,稍微有一枚导弹歪那么一点点,打击效果暂且不说,很可能就造成平民伤亡,能够保证在这种环境下还能精确打击敌方目标且保证基本不造成附带人员伤亡的,只有近距离空地打击才能做到。
而且极高的城镇密度下,解放军登陆部队每前进一步可以说都是在打巷战,武力攻台面对的就是妥妥的一万平方公里的超大血肉磨坊,就算解放军论技术水平、技战术水平,相比现在的台军那还是有压倒性的优势,但这种优势就足以轻松获胜了吗?
俄军在乌克兰巷战的经验,就是乌克兰的二线部队拿着三流武器装备在城镇地形下恶心俄军的一线部队,而且相比之下,俄乌战争中的几次巷战、那建筑密度、人员密度各方面和台湾比还差很多。
参考俄罗斯、美国在冷战后的一些军事行动中的经验,这种极其复杂地形下,还需要避免平民附带伤亡的城镇地形下作战,进攻方如果拥有绝对的技术优势,伤亡其实是次要的。
因为现代技术条件下有很多精确的火力投送手段,可以避免让士兵去硬碰硬啃骨头一座建筑一座建筑地逐屋清扫对手。
但有一点是无法避免的,就是除非对手主动投降,否则整个行动过程会非常缓慢根本快不起来,快就意味着付出血的代价,付出巨大的损失,战役过程一定是缓慢的拉锯战。
而战役行动在时间尺度上拉长,那么维持跨海补给线的难度就大大提高了,特别是考虑到美军很可能会干涉,干涉的形式主要是通过海空军远距离打击解放军跨海运送补给的舰船,攻台行动恐怕远没有很多乐观的专家估计的那样。
而且前面说了,台军如今军事设施冗余是高度过剩的,清泉岗新训中心曾经是一个每年承担6个步兵旅训练的设施,如今只承担1个旅的训练。
这意味着,台军虽然在新质作战能力上提高的空间非常有限,但短期内进行扩军、征召大量低水平的防御部队这个不成问题,“填线部队”的装备这些也都放在仓库里存着。
也就是说现在的台军其实并不是未来解放军攻台时候面对的那支台军,台当局迟迟没有大幅度提高战备水平,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大陆现在没有动手的意思,就是去年佩洛西访台一事之后,大陆也就是搞军演吓唬吓唬没想真动手。
但反过来讲,如果大陆表现出动武的倾向,台当局一定会在短期内迅速拉高战备水平,大量预备役归队,面向社会抓壮丁,就是几十万头猪,要抓完也不容易。
我们经常能看到类似的说法:“攻台战役的动员部队规模之庞大、将会成为自诺曼底登陆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两栖登陆战役”。
但这种说法存在一些问题,战役的规模恐怕并没有诺曼底登陆的规模那么大,这次战役中,盟军参战总兵力达288万人,这个数字已经比解放军海陆空三军人数加起来还要多了。
另一方面,台军的反登陆准备,那可以说是远超诺曼底战役期间德军的反登陆准备了。
因为当年所谓的“西线堡垒”本来就是个豆腐渣工程,德军主要的作战力量都在东线和苏联人死磕,西线的德军部队无论是装备水平还是人员构成都根本无法与东线相提并论,而防御工事的密度、部署部队的密度同样也不能与台军相比。
实际上解放军的攻台战役准备中,是计划要以精锐的、拥有绝对技术优势的少量兵力去战胜质量劣势、规模优势并且占据防御态势的台军,与诺曼底战役的情况完全不同。
但我们决不会看到二战题材电影那种登陆艇往沙滩上冲,然后登陆士兵从登陆艇里爬出来被德军机枪阵地压地头都抬不起来这种事情。
因为现代军事技术的发展,实际上海滩滩头部署防御已经是非常次要的反登陆手段了,滩头缺乏掩体与自然植被、地形的遮蔽,各种碉堡、火力点之类的目标在现代观瞄手段下根本无所遁形。
再加上解放军拥有性能先进的两栖坦克,可以在冲滩前后对各种滩头防御工事、火力点定点打击,登陆这一步并不困难。
对于防守方而言,反登陆作战的要点是利用拥有突破能力的重装部队,在敌方登陆部队上岸之后还没有稳固滩头阵地之前发起反冲击,台军当然也有这么准备,他们有限的装甲兵正是为此而生的。
只不过台军的装甲兵水平,目前最先进的坦克是M60A3改进型,和解放军的59D差不多水平,火控、观瞄方面还比不上解放军的两栖坦克,再考虑到双方非直瞄的支援火力投送能力的差距,台军要执行针对滩头的反冲击作战也很困难。
所以登陆倒不是很头疼的问题,真正问题在于解放军要如何迅速地朝着纵深推进,这一过程应当尽可能迅速,并且尽可能减少己方伤亡、减少平民附带伤亡,而在这方面客观现状对解放军是很不利的。
首先我必须指出,诸如“上午出兵、下午发身份证”和“一个星期结束战役”的想法都不切实际,这高估了解放军,也低估了台军。
当年德国的西线堡垒也就经营了一两年,而台湾海峡对面的台军,那是经营了七十年。
自从当年蒋介石败逃台湾岛之后,最初蒋介石最担心的事情就是解放军“打过海峡去、一统全中国”,几乎立刻就开始了反登陆的军事建设,这一建设就建设到了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的1990年代后期。
现在大陆人肯定以为台军都是草莓兵,但这么说其实并不是完全贴切,台军训练强度降低、战备水平降低其实是千禧年之后的事情。
1996年的台海危机塑造了今天的台海形势,这次危机之后台湾地区陷入了长期存在的人才流失状况,每年千分之四的人口移民逃出台湾,但其实最紧张的岁月并没有持续多久。
千禧年之后随着两岸经贸往来不断加深,并且在2010年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台当局就基本摸清楚了大陆的态度,只要他们不作死,大陆现在是不想动手了。
这种情况下台军军备逐渐飞驰,前后经历了数轮裁军,从1990年的51万员额缩减到了2020年的21万员额,并且不断降低义务兵役的训练强度与训练时间,这才形成了今天的台军风貌。
但问题在于,虽然现在台军整体上比较松懈,但很多硬件设备还是一直保留着的,当年积极备战时期留下的各类用途的军事基础设施如今仍然存在。
包括大量的训练基地,防御设施,台湾岛在经历了老蒋与小蒋统治的几十年之后,实际上被建设成为了世界军事设施密度最高的地区没有之一。
随便打开卫星地图,在台湾平原区,每2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至少能找到一个军事设施,而且这些设施都全部考虑了针对空中精确打击、中短程弹道导弹与火箭炮打击,至少都拥有最基本的“防冲击掩体”。
这种掩体相对廉价,并不能防御从天而降的打击,主要作用是保证掩体内不会受到外部常规弹药爆炸波及,或者在掩体内范围被直接命中的时候,冲击波不会扩散破坏到掩体外的装备。
保证打击方的每一枚短程导弹只能摧毁至多一个目标,增加打击方所需要的弹药数量,同时也能保证掩体内的人员、装备不会被较远距离上的核爆冲击波影响。
比如说这个典型的台军爱国者导弹发射阵地上,停放着8辆导弹发射车,每一辆发射车单独拥有一个防冲击掩体,右下角的房屋顶部是一组防空系统的雷达系统与指挥车。
每一辆发射车装填4发导弹,拥有4发待发弹,且预设战位得到防冲击掩体的保护,如果要完全摧毁这个发射阵地,就需要投放至少8枚精确制导的战斗部,并且全部都精确的命中在距离目标20米的范围之内,这就需要打击方拥有很高的技术水平。
那么这个时候就有人想了,把导弹的战斗部做的更大,让一枚导弹直接炸平这个面积一万平方米的导弹发射阵地不是更好吗?
其实这完全不可能,除非完全不顾及平民伤亡,因为这个导弹发射阵地周围1公里范围内有台中台军医院总院以及一所中学,实际上就在这张照片的下方建筑就是一座民房,民房距离导弹阵地只隔着一条双车道马路。
而类似的场面在台湾岛上随处可见,台湾毕竟面积是很小的,就只有36000平方公里,而且大部分区域还是不适宜大规模开发的丘陵、山地,平原区面积仅有1.19万平方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要居住超过2000人。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我举个例子,上海市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3926人,天津市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1279人,而台湾岛上,大城市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是一万人以上,整个平原区平均是2000以上,台湾整个平原区域几乎就是一个超大型城市。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台军高级别军事目标在地图上与居民区都是挨在一起的,比如说台中市成功岭的“清泉岗”新训基地,这是一个占地两平方公里左右的军级新训中心。
在完全使用的情况下可以为6个旅级单位进行新兵训练,内部有6个大型射击靶场。而这座基地外面有数个城中村、两座小学、公园、商业街,这些居民区建筑和新训中心隔着一堵墙。
好处是台湾老百姓隔三岔五就能看到装甲车上街,军迷能过眼瘾,很多正常的军事调度,台军装甲兵甚至只能走公路机动。坏处是什么呢?这仗打起来老百姓绝对遭殃!
台军的军事目标放在人口密集区,倒也不完全是刺猬战术的原因,确实是地方太小了,上世纪时候台湾岛上平原区每平方公里平均摊下来能有50个军人,比很多国家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还高,很多大量军事设施就只能安置在城区。
当然另一方面,近些年来大陆军事力量腾飞之后,台当局很清楚他们只能搞非对称对抗,所以对于这种大量军事目标就在城市里的情况,他们也很无所谓,属于是“挟台湾民众以令中国大陆”。
解放军的东部战区的炮兵单位确实多,远程火箭炮、短程弹道导弹数量好几千,但真要是武力攻台,这些精度上不敢保证绝对0误差的武器。
除非是用来攻击滩头与滩头附近的台军目标,否则打城区内目标,稍微有一枚导弹歪那么一点点,打击效果暂且不说,很可能就造成平民伤亡,能够保证在这种环境下还能精确打击敌方目标且保证基本不造成附带人员伤亡的,只有近距离空地打击才能做到。
而且极高的城镇密度下,解放军登陆部队每前进一步可以说都是在打巷战,武力攻台面对的就是妥妥的一万平方公里的超大血肉磨坊,就算解放军论技术水平、技战术水平,相比现在的台军那还是有压倒性的优势,但这种优势就足以轻松获胜了吗?
俄军在乌克兰巷战的经验,就是乌克兰的二线部队拿着三流武器装备在城镇地形下恶心俄军的一线部队,而且相比之下,俄乌战争中的几次巷战、那建筑密度、人员密度各方面和台湾比还差很多。
参考俄罗斯、美国在冷战后的一些军事行动中的经验,这种极其复杂地形下,还需要避免平民附带伤亡的城镇地形下作战,进攻方如果拥有绝对的技术优势,伤亡其实是次要的。
因为现代技术条件下有很多精确的火力投送手段,可以避免让士兵去硬碰硬啃骨头一座建筑一座建筑地逐屋清扫对手。
但有一点是无法避免的,就是除非对手主动投降,否则整个行动过程会非常缓慢根本快不起来,快就意味着付出血的代价,付出巨大的损失,战役过程一定是缓慢的拉锯战。
而战役行动在时间尺度上拉长,那么维持跨海补给线的难度就大大提高了,特别是考虑到美军很可能会干涉,干涉的形式主要是通过海空军远距离打击解放军跨海运送补给的舰船,攻台行动恐怕远没有很多乐观的专家估计的那样。
而且前面说了,台军如今军事设施冗余是高度过剩的,清泉岗新训中心曾经是一个每年承担6个步兵旅训练的设施,如今只承担1个旅的训练。
这意味着,台军虽然在新质作战能力上提高的空间非常有限,但短期内进行扩军、征召大量低水平的防御部队这个不成问题,“填线部队”的装备这些也都放在仓库里存着。
也就是说现在的台军其实并不是未来解放军攻台时候面对的那支台军,台当局迟迟没有大幅度提高战备水平,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大陆现在没有动手的意思,就是去年佩洛西访台一事之后,大陆也就是搞军演吓唬吓唬没想真动手。
但反过来讲,如果大陆表现出动武的倾向,台当局一定会在短期内迅速拉高战备水平,大量预备役归队,面向社会抓壮丁,就是几十万头猪,要抓完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