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亲历:急救送不进医院 排10小时才能打上针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1月25日 22点5分 PT
  返回列表
77206 阅读
60 评论
中国经营报

1月25日,大年初一,护士高琴(化名)一早就随着120出诊了,她在武汉一家定点接收新冠肺炎医院里当护士。当她将两名危重病人送到医院后,医院以没有床位却拒绝接收。“不是床位的问题,是防护用品缺乏,医护人员没有防护用品,存在风险。”高琴了解后才知道。这两个病人来自武汉汉阳,夫妻两人感染发烧七八天了,在家实在受不了,住院证已经开出,就是住不进医院。高琴交谈中还发现,这对夫妻中的男人,他的同事有六七个已经确诊为新冠肺炎。

高琴感到心焦。一直奔波在一线的她,这几天看到了急诊患者“住院之难”。“大量拿着住院证等候通知的病人,恰似一个个移动的传染源,却处在失控状态。”

联防联控新冠肺炎,武汉准备好了吗?高琴认为,这不仅是重大的疫情,而且是最大的政治。120护士高琴的遭遇,距离武汉发现第一天新冠肺炎已经27天,距离武汉宣布定点医院已经过去4天了,距离武汉封城已经过去了2天。

截至25日下午15时,来自武汉的新冠肺炎全国确诊1383例,死亡41例,其中武汉572例,死亡38例。

医生缺乏防护

高琴看到病人很无助,没有心情过这个春节。“家人担忧也没有用,这是医生的工作,也是最大的政治,哪有心情过年。”高琴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她所在的医院已经有医护人员感染。

120属于最前线,她所在的120小组总共5人,每天出车在10趟以上。据她介绍,能保障的是一天只发一个N95口罩。按规定,医护人员接触了病人就应该换一个口罩,而隔离衣要穿几天才能换,期间反复消毒反复穿。鞋套用的是居家鞋套,正规隔离鞋套应该到膝盖的那种。

高琴反映的情况从武汉的求助得以印证。1月23日,武汉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公开发布物资捐助清单,十万医护人员紧急缺乏护目镜、N95口罩、外科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帽、防护服、手术衣等医用物品。

高琴表示,医生害怕是正常的。1月21日,武汉指定了定点接收病人医院后,很多人开始打电话或者亲自去定点医院咨询。冬季正值流感高发期,彼时医院已经爆满。

22日,高琴接到一个病人。这个病人到定点医院武汉第五医院看病,做了CT确诊为新冠肺炎,因为无法住院,又怕回家传染给家属,就在医院附近一个旅馆住下。

这个病人,上午从武昌青山区到汉口医院看了急诊,汉口医院又让他到第五医院。旅馆老板发现这个“客人”不对劲,就报警了。120救护车到了,110警车也到了,他告诉高琴,他被确诊为新冠肺炎。

高琴感到诧异,这个病人连个口罩都没戴。他从武昌到汉口,又跑到位于汉阳的第五医院。高琴赶快给他戴了两层口罩。“太危险了,他就是一个移动传染源。”高琴后来发现,医院没有床位是假,防护用品缺乏是真,医护人员没有防护用品,存在风险。

医院未准备好

没有准备反应迟缓,怕是武汉这次疫情快速传播的问题所在。定点通知前,武汉各个医院呼吸发热门诊都是爆满的,各个病人自己正常寻找医院。定点医院公布后,医院才开始做隔离病房等工作,此时距离武汉发现新冠肺炎已经过去了21天。

高琴所在的医院,在1月21日成为定点医院后,到1月23日凌晨6点才开始正式接收病人。高琴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一般情况下,确诊后医院也不一定会收治,住院证开出后,医生开药,让病人回家等通知,因为防护用品不到位。

截至23日18点,高琴得到的消息是住院部有几百人在等通知,门诊还有几百人也在等通知。“这些病人过去登记后,继续等床位。登记结束,病人自行活动,等通知,疫情如何能不扩散出去?”

因为21日晚上的一个病人,高琴愤怒地哭了。当天晚上,高琴在接到急救电话后,按照病人的要求把病人从汉阳送到定点医院——武汉市第四医院西院。之前,病人在中山医院就诊已有了结果。危机中,病人还紧急咨询了专家,专家告诉他很严重。

第四医院西院告诉120,没有床位。此后,病人家属打遍了武汉市所有部门的电话,两个多小时也没有结果。120只好求助值班调度,值班又求助武汉市卫健委,卫健委下指令让医院收治,第四医院西院还是以没有床位拒绝。

后来,家属怒了,直接把病人抬到抢救室,抢救室有空床,120这样才放下病人就离开了。“从晚上11点到凌晨1点,病人放在120上整整两个小时。”

像这样被拒收的经历很多,高琴已经习惯了。她不知道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的准备工作何时能做好,也不知道自己能够坚持多久。公开信息显示,自武汉从2019年12月30日发现新冠肺炎,直到2020年1月21日,武汉乃至湖北方面才开始重视这轮疫情。

高琴其实不需要答案。

编辑:郝成 校对:彭玉凤

难以确诊的病人:排10小时才能打上针

在自己已经走过的生命中,张林(化名)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期望从医院那里,拿到一张关于自己母亲的确诊单。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和他的家庭,就在武汉,而这座城市正处在一场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而引发的旋涡当中。

1月23日上午10点,武汉机场、火车站的离汉通道暂时关闭,何时重启,尚属未知。但张林已经很难关心这些了。他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几乎所有给他母亲看过病的医生,都曾向他口头告知,他母亲的各项检查表现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表现一致。

然而,他仍然拿不到确诊通知。这意味着,他的母亲无法入院治疗。张林的母亲,今年已经59岁了,截至记者发稿时止,他的母亲已经出现发烧症状14天了。

张林很理性。他从不认为医院是在刁难自己。他告诉记者,14天来,他带着母亲跑遍了整个汉口的医院,但都被告知没有诊断使用的试剂。

“我不是为自己,武汉真的很缺医疗物资、缺医生、缺床位。不仅患者、家属不容易,一线的护士、医生们也快崩溃,我不想宣泄自己有多么难,这对武汉并不好,但希望中央、全国其他地方尽快支援武汉。”张林说。

跑遍汉口被告知没有试剂

张林59岁的母亲还没有得到医生的书面确诊,但14天以来,所有为他母亲看诊过的发热门诊专科医生均口头向张林明确,各项检查结果表现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表现一致。“这就是确诊,但我们拿不到书面确诊单,因为最终确诊需要这种疾病的检测试剂,没有医生的书面确诊,我妈就不能被收治住院,14天以来,我跑遍整个汉口所有能去的医院,没有试剂!”

他也向记者介绍,并非医院刁难,“床位全满了”。14天跑下来,所有医院的发热门诊或呼吸感染科室都人满了,根本排不上号,更打不了针,张林最近常去的是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这家医院其他科室全部停掉,所有资源全部用于发热门诊。

医院尽管调动了所有资源,然而还是各种“缺”,没有试剂、没有空床位,“走道都排满了人,整个医院人挤人。”他说。

不能住院隔离治疗,张林只好每天带着母亲前往医院排队。“前天晚上排了10多个小时,昨天打上针了。”在与记者通话的整个过程中,张林始终克制,“还有人排了24个小时才打上针,我亲眼看到有患者真到被抢救之时,都没法住进病房,虽然医护人员全力抢救,但人还是说走就走了。我还亲眼看到两位正在排队的人晕倒,他们也没有办法住进病房。”

不到37.3℃挂不到号

“今天还去不去排队?”记者问张林。

“今天不去了,医院没有那么多资源,门口贴了通知,患者体温如果在37.3℃以下挂不了号。”张林说。

无法住进医院的病人怎么办?在家。谁来照顾?他的答案是家属自己照顾。谁来保证家属的安全?张林沉默。“我作为儿子,必须的。”他说。没有换班的人,“多一个人照顾,多一份风险。”他说。

没有床位隔离,张林的母亲只好住在家里,一旦体温异常,张林就得带母亲去排队。出门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没有交通工具,只能打车,“只能打出租车或叫滴滴车,车很少,有时平台无人接单。”他说。

如果有紧张状况打120如何?“120也不能保证了,有患者打120,等了10分钟,还有人等了1个多小时。”他说。

“那些没有车而又必须去医院的人是雪上加霜,他们怎么办?”他问。

1月24日清晨,张林母亲出现呼吸困难,“妈妈说,算了,不治了,不想治了,死了算了。”他说。

困顿中的张林也曾收到广州、上海等地朋友帮助信息,有人要寄口罩,有人准备寄药品。“没有用,交通都断了,个人寄的物资送不进去。”他说。

“医生也不容易,他们也想哭”

在与记者的对话中,张林多次表示说出这一切,并非指责武汉,更不是指责那些没有收治他母亲的医院,“医生、护士非常不容易,我亲眼看到,医生超长时间上班,已经过了下班时候,还有源源不断的患者等待就诊,护士们一个个也累坏了,看得出,他们也想哭出来”。

张林很无奈,只能自己做防护,所谓的防护也不过是戴上口罩而已。但他没有灰心,身体还没生病,他的母亲需要他给予信心。

“昨天吃年饭了吗?”记者问。

“这个已经不在乎了,我们一天吃两顿饭,不是舍不得,因为不能在外面吃给他人增加危险,只好自己做,还得跑医院,没时间吃饭。”他说。

张林多次表示,之所以说这些不是为了博得人们对他个人遭遇的关注,而是想传递武汉整个疫情治疗的艰难状况,希望中央和其他地方能赶紧增援武汉。

资本家
1 楼
终于也体会了一把大家拿欧洲等等看个专科要提前半年预约的西方强盗医疗的现实。好在武汉几个月后就好了,西方人民可没那么多选择
l
lolzzz
2 楼
你试下在北美 人那么点儿 没有这种规模的疫情,急诊室能让你等到死 十几个小时很正常的事儿
p
playatom
3 楼
你这又是自媒体看出来的吧,你所谓的西方是哪个国家啊
叹息
4 楼
没出过国的土鳖闭嘴
L
Lamphare
5 楼
不很正常吗? 10个小时在加拿大美国是正常时间。 我见过一个悲催的哥们,就是来个吊个水,结果直接在等候区开骂了。 这哥们貌似第一次来等太久,然后回家了,第二天来排队,结果被告知要见医生从头开始,直接气崩溃了。
j
jtwoee
6 楼
病毒感染,基本就听天由命吧!
L
Lamphare
7 楼
那是算幸运的,加拿大基本要3-4个小时,医院急诊。 如果不是急诊,家庭医生转去专科的话,哈哈哈哈哈,亲身经历,短的话2-3个月,长的话竟然有10个月的预约,我TMD操~ 当然,我也只是说个事实,这边等待时间很疯狂,但是免费。 好与坏?自己判断吧。
X
X00X
8 楼
说明不严重嘛 大病估计马上可以得到治疗 再说了,这里至少表面上不能耍特权,谁来都得排队 另外你不用给红包 当然碰到华人护士小心点,留园有个华人护士非常狠毒,经常叫嚣要叫警察把留园网友赶走
北纬51.3
9 楼
英国急诊,正常需要五个小时以上。这非常时期十个小时居然还能排上队打针。惊叹!
二四六八十
10 楼
你们从来不去 walk-in ciinic么?除了半夜不开门。 去看过一次急诊,疼,坐不住,护士过来测了血压心跳,问了问有没一直流血,然后就走了。等了两三个小时,等不住了,去walkin clinic,1个小时不到就看完了。 带孩子去看急症,到了就看,没排队。 有些没必要去急诊耗时间
板筋
11 楼
中国医院的效率是高的,现在的局面完全是因为官方隐瞒疫情,浪费了原本可以用来准备应对资源的宝贵时间造成的
z
zxcdfz
12 楼
西方马列野种辟谣闯祸 抓人 把事情闹大 现在人跑的远远的 都丢给一线,自己说漂亮话 当初辟谣的,抓人的 拉出来枪毙
l
liwuwei
13 楼
加拿大就加拿大,别北美。美国小刀切到手指进去包一圈要快1000美元了,人家花钱的是爷,和你没花钱看病能一样?
l
liwuwei
14 楼
是的,把医疗资源留给更需要的人。所以才烦法轮功那些举牌的老头老太太,没事就去急诊病房躺着,找翻译找护士一一呜呜,后来医生说只是饿了!让护士给她上了医院餐,干!
l
liwuwei
15 楼
那个医护床位一天就是几千加币!有需要的人排队排死,没需要的人把见医生当作娱乐项目,医生也不管反正接待谁都拿钱,医疗制度得改改
l
liwuwei
16 楼
但凡让看病的人拿十块二十块出来,加拿大都能避免这种大量浪费医疗资源的人,靠比谁时间多最傻b,穷人时间成本永远比富人低
l
liwuwei
17 楼
人家天天辛苦上班报税的人没时间排队,那些整天不上班的人占着医疗资源,的确是圣母婊!
二四六八十
18 楼
看26楼的回复,只提到医院和家庭医生,似乎不会用clinic。 Clinic的医生也会帮忙预约专科医生的
l
liwuwei
19 楼
是的
l
liwuwei
20 楼
记住,在加拿大要不就做个穷人,越穷越有优势!要不就做资本家。千万别做被资本家用来做挡箭牌的中产阶层,付出和回报完全不正比,出钱的永远是你,老的时候延迟两年退休,你会活的怀疑人生。反正老子在这说了,资本家不交同比例的税收,老子也避税,坑死你们这班高薪的!
l
liwuwei
21 楼
这群资本家不但不交税,还通过政府放全人民高利贷,你交税大多数交给资本家了。
对不起我是警察
22 楼
傻逼,要预约的那都是慢性病。 现在在武汉得个心梗中风估计也要等。
l
liwuwei
23 楼
我对加拿大的信心超过美国,因为美国佬的平均文化水平比较低,大多数人都属于资本家养的猪,还不如福建过去赚现金工的,人家拿了美元就跑路更聪明
l
liwuwei
24 楼
整天喊民主的美国佬,美国哪里是民主,其实是资本主!
悠游之子
25 楼
突然想起武汉拥有亚洲唯一的P4级病毒实验室,位置离卖野生动物市场不远,很可疑。
种花人
26 楼
: 看到你这么说,我只能呵呵了
d
davidinchina
27 楼
我也在美国,我带小孩看急诊,一般都要等一个小时以上。等2个小时也是很常见的事情。
c
cctt011
28 楼
: 在加拿大,我每次带女儿去医院看急诊,见护士后,都要等8小时以上。 这里医院的护士有权根据病人状态决定你能不能提前见到医生,如果她觉得病人不严重,就会更严重的病人插队先看,因为10几年前,我太太急诊去医院,很多人排队,但立即就收进去了。
二赖他哥
29 楼
刚刚发现我来到一个假美国
l
liwuwei
30 楼
牛b
H
Holycow
31 楼
这种变异的SARS冠状病毒很有可能是实验室产品
l
liwuwei
32 楼
生物武器竞赛的结果?
l
liwuwei
33 楼
这也太不会跳位子了吧?怎么会挑在武汉
没啥毛病
34 楼
取决于医院条件,保险种类,人口密度
c
caozheng
35 楼
: 急性阑尾炎,等了半天才做手术,急诊没有时间搭理你,半个小时能看到个高级护士就是快的
c
cranberry
36 楼
省长说物资充足,指的是自己家的物资吧,艹
翩翩中年
37 楼
呵呵 walkin clinic 等两小时以上也很正常,还有他们连郎中都比不上,我的下巴肿了发炎了,愣是没开对药,还在问我觉得是什么病.我就操了,以后再也没去walkin clinic了,怕不是自己都能当医生了……还有去什么也不问先抽血验尿,知道为什么吗?有提成的.
抬头看天
38 楼
只要有感冒症状的都会去急诊,当然来不及处理。能否组织医护人进入街道形成第一线,更有效的利用医院资源。
z
zmxnv
39 楼
也是个教训。让这些散漫惯了的人学会什么叫纪律和自我约束。没发病之前到处窜,发病了就到处嚎。
西
西诺
40 楼
这也是情有可原,因为真的超负荷了。
a
aright
41 楼
这东西很难说吧,加拿大总体听说是等很久。但我去年看过一次医生还好。当然我在这里十几年第一次去医院看急诊,耳朵感染,从进入医院开开始问话到各种手续等候花了一个小时左右见到医生,总共看了不到五分钟,然后让我出去等,又是一个多小时,医生出来给我处方,还打了一堆资料,上面告诉我该怎么怎么做,还给我推荐给专科医生。前后总共不到3个小时。 我看完就回公司上班了,医院随后给我打了电话关于预约专科医生的事,我因为工作中没接,他们给留言。下午我打回去,医院就跟我商量,给我安排了专科医生,在一周后。因为当时是周五了,要不可能更快。 另外我的也不是严重问题,就是耳朵堵了,我自己清理弄出血了有点感染。
f
freesca
42 楼
看见楼下讨论美国加拿大的急诊机制。顺便说一下,按照美国现有机制。如果新型病毒发生在美国,所在州的紧急措施会启动,而不是走的医院的紧急措施。每个州都有一套紧急措施举动是覆盖全州的,由州长统一调度。 美国特别怕生化和恐怖攻击,所以每个州都有一套应急方案。一旦应急方案启动,所有医院,救护,驻军会按指定方案启动。 当年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就启动了一次。当时医院救护间合作成功,还上了经典成功案例。 但是如果不启动紧急措施,那就有的等了。当年的猪流感,美国医疗体系就被批评反应太慢。我的医生到现在都在指责当时的州长不作为,导致疫苗不够跟疫苗发放的不恰当。
二四六八十
43 楼
: 你个人的情况,不一定能代表其他人。就像别人说的,预约专科医生时间也有长有短。 我和家人每次去都是挺好的,也不是很赞同你说的“郎中都比不上”。 但你总得承认加拿大的医疗机构有三层,医院,诊所,家庭医生。如果不去诊所,只去急诊,那能怨谁,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