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印度总理莫迪高调视察S-400防空系统部队、试图“自证清白”的几天后,一则印度自媒体悄然发布的讣告新闻,彻底击碎了这场政治秀的美好想象。5月13日,印度比哈尔邦发布了一位名叫Rambabu Singh的阵亡士兵信息——最关键的是,这名士兵正是印军S-400防空系统的操作员。再结合最近几天巴基斯坦空军公开的攻击行动与卫星证据,这一消息几乎坐实了印军S-400确实遭到了实质性打击。
▲印度不承认S-400防空系统被击毁,莫迪还高调视察了前线部队
5月10日,印巴两国边境上空突然爆发激烈交火。巴基斯坦方面宣布,其空军派出JF-17“枭龙”Block 3战斗机,挂载CM-400AKG超音速空地导弹,精准摧毁了部署在阿达姆普尔空军基地的两组S-400发射装置。紧接着,巴方高调公布了相关卫星图像,显示S-400系统的一部分雷达与发射平台已经成为焦黑废铁。
而莫迪在13日的“危机公关”无异于自我打脸。在他还在与S-400发射车合影留念、标榜其为“印军最可靠防线”时,比哈尔邦发布的讣告犹如一记闷棍,不仅坐实了S-400被炸,还间接证明了印军在这次冲突中损兵折将。
▲推特上的印度S-400操作员讣告
CM-400AKG导弹堪称这次打击行动的主角。它是一款高超音速、空对地打击导弹,具备超过4.5马赫的飞行速度和多模制导系统(包括红外、雷达图像匹配与惯导等),可对高价值防空阵地实施“非接触式压制”。更关键的是,其导引头具有反辐射能力——只要目标雷达一开机,即可锁定并攻击。
巴基斯坦空军这次行动还充分借助了“天基综合信息系统”支持,提前获取并持续追踪了S-400系统的部署与活动轨迹。简单来说,就是巴军用卫星将S-400“看了个通透”,不需要像传统战术那样依赖电子支援侦察吊舱即可锁定目标。这种作战思维,与目前美军在乌克兰战场上使用海马斯打击俄军S-400防空阵地如出一辙——天基侦察+远程打击,正成为新型空袭体系的标配。
▲挂载CM-400AKG的枭龙战斗机
虽然从现有信息看,印军的S-400防空系统并未“团灭”,但损失数辆雷达或发射车已经足以对整个营级系统构成瘫痪威胁。而更致命的,其实是心理层面的“神话破灭”。
S-400一直被印度视作“战略定海神针”,官方采购消息发布之初甚至曾宣传该系统“可拦截隐身战机与弹道导弹”。但现实却是,在面对区区JF-17+CM-400AKG的组合时,S-400依旧遭重创。要知道,JF-17只是经济实用型的中轻型战机,甚至被不少网友吐槽为“歼-7大改”,其隐身等关键性能远不如中国歼-20这类五代机。如果连它都挡不住,那以后如何面对真正的隐身战力?这就等于当面告诉印度军方:你掏了数十亿美元买来的“终极防空系统”,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神。
▲巴基斯坦公开的摧毁印军S-400的卫星照片
值得注意的是,巴基斯坦空军此次使用的是成本较低的战术组合。JF-17战机与CM-400AKG导弹的整体成本远低于印军引以为傲的“苏-30MKI+布拉莫斯”组合。而这种“以低击高”的模式在这次实战中发挥了极佳的性价比,堪称中小国家对抗强敌高价值目标的范例。与此同时,印度空军却毫无反应,不仅战区预警雷达未能有效预警,空中巡逻战机也未能拦截,还暴露了S-400防空阵地缺乏伪装、防护和配套末端拦截系统的问题。这种“吃老本、靠神话”的思维,在真正的实战中显然是不堪一击的。
这起事件对俄罗斯军工体系同样是一次打击。要知道,S-400被誉为俄军“撒手锏”,本应对包括F-35在内的各型战机形成高威慑力,但继乌克兰战场后再次被打爆,无疑会引发印度军方的信任动摇。可问题来了,印度现在想换又换不了。国产的防空系统性能太弱,西方系统受制于政治限制不好买,俄罗斯的新一代S-500系统是否愿意卖、能否“贴地飞”还都是未知数。这种“又怕不中用,又不敢换人”的处境,只能让印度在下一轮军购中更加被动。
从这次冲突看,巴基斯坦的成功并不在于“枭龙”有多先进,而是充分利用了新一代“信息化联合作战”体系,用有限资源打出了无限效果。而印度固守传统防空理念、缺乏对现代空袭战法的应变能力,正是其惨败的根源。如今,中小国家已经可以凭借天基侦察、卫星导航和中远程导弹,突破大国的“铜墙铁壁”。这对所有国家,尤其是高价值装备部署密集的国家而言,都是一次警钟。未来空中战场,谁能控制天基信息链,谁才能在战争中掌握主动。
就在印度总理莫迪高调视察S-400防空系统部队、试图“自证清白”的几天后,一则印度自媒体悄然发布的讣告新闻,彻底击碎了这场政治秀的美好想象。5月13日,印度比哈尔邦发布了一位名叫Rambabu Singh的阵亡士兵信息——最关键的是,这名士兵正是印军S-400防空系统的操作员。再结合最近几天巴基斯坦空军公开的攻击行动与卫星证据,这一消息几乎坐实了印军S-400确实遭到了实质性打击。
▲印度不承认S-400防空系统被击毁,莫迪还高调视察了前线部队
5月10日,印巴两国边境上空突然爆发激烈交火。巴基斯坦方面宣布,其空军派出JF-17“枭龙”Block 3战斗机,挂载CM-400AKG超音速空地导弹,精准摧毁了部署在阿达姆普尔空军基地的两组S-400发射装置。紧接着,巴方高调公布了相关卫星图像,显示S-400系统的一部分雷达与发射平台已经成为焦黑废铁。
而莫迪在13日的“危机公关”无异于自我打脸。在他还在与S-400发射车合影留念、标榜其为“印军最可靠防线”时,比哈尔邦发布的讣告犹如一记闷棍,不仅坐实了S-400被炸,还间接证明了印军在这次冲突中损兵折将。
▲推特上的印度S-400操作员讣告
CM-400AKG导弹堪称这次打击行动的主角。它是一款高超音速、空对地打击导弹,具备超过4.5马赫的飞行速度和多模制导系统(包括红外、雷达图像匹配与惯导等),可对高价值防空阵地实施“非接触式压制”。更关键的是,其导引头具有反辐射能力——只要目标雷达一开机,即可锁定并攻击。
巴基斯坦空军这次行动还充分借助了“天基综合信息系统”支持,提前获取并持续追踪了S-400系统的部署与活动轨迹。简单来说,就是巴军用卫星将S-400“看了个通透”,不需要像传统战术那样依赖电子支援侦察吊舱即可锁定目标。这种作战思维,与目前美军在乌克兰战场上使用海马斯打击俄军S-400防空阵地如出一辙——天基侦察+远程打击,正成为新型空袭体系的标配。
▲挂载CM-400AKG的枭龙战斗机
虽然从现有信息看,印军的S-400防空系统并未“团灭”,但损失数辆雷达或发射车已经足以对整个营级系统构成瘫痪威胁。而更致命的,其实是心理层面的“神话破灭”。
S-400一直被印度视作“战略定海神针”,官方采购消息发布之初甚至曾宣传该系统“可拦截隐身战机与弹道导弹”。但现实却是,在面对区区JF-17+CM-400AKG的组合时,S-400依旧遭重创。要知道,JF-17只是经济实用型的中轻型战机,甚至被不少网友吐槽为“歼-7大改”,其隐身等关键性能远不如中国歼-20这类五代机。如果连它都挡不住,那以后如何面对真正的隐身战力?这就等于当面告诉印度军方:你掏了数十亿美元买来的“终极防空系统”,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神。
▲巴基斯坦公开的摧毁印军S-400的卫星照片
值得注意的是,巴基斯坦空军此次使用的是成本较低的战术组合。JF-17战机与CM-400AKG导弹的整体成本远低于印军引以为傲的“苏-30MKI+布拉莫斯”组合。而这种“以低击高”的模式在这次实战中发挥了极佳的性价比,堪称中小国家对抗强敌高价值目标的范例。与此同时,印度空军却毫无反应,不仅战区预警雷达未能有效预警,空中巡逻战机也未能拦截,还暴露了S-400防空阵地缺乏伪装、防护和配套末端拦截系统的问题。这种“吃老本、靠神话”的思维,在真正的实战中显然是不堪一击的。
这起事件对俄罗斯军工体系同样是一次打击。要知道,S-400被誉为俄军“撒手锏”,本应对包括F-35在内的各型战机形成高威慑力,但继乌克兰战场后再次被打爆,无疑会引发印度军方的信任动摇。可问题来了,印度现在想换又换不了。国产的防空系统性能太弱,西方系统受制于政治限制不好买,俄罗斯的新一代S-500系统是否愿意卖、能否“贴地飞”还都是未知数。这种“又怕不中用,又不敢换人”的处境,只能让印度在下一轮军购中更加被动。
▲巴基斯坦公开的摧毁印军S-400的卫星照片
从这次冲突看,巴基斯坦的成功并不在于“枭龙”有多先进,而是充分利用了新一代“信息化联合作战”体系,用有限资源打出了无限效果。而印度固守传统防空理念、缺乏对现代空袭战法的应变能力,正是其惨败的根源。如今,中小国家已经可以凭借天基侦察、卫星导航和中远程导弹,突破大国的“铜墙铁壁”。这对所有国家,尤其是高价值装备部署密集的国家而言,都是一次警钟。未来空中战场,谁能控制天基信息链,谁才能在战争中掌握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