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轻女子正准备用手机进行现场直播。(视觉中国|供图)
在黑龙江省鸡东县人民法院,一桩诈骗案的庭前会议已开了将近一个月。
诈骗案被指控的犯罪事实有一起,被告4人。其中3人是深圳一家网络公司的高管,另外一人是该公司的技术入股股东。
鸡东县人民检察院指控,上述4人以诈骗男性用户为目的,开发、运营同城交友软件,指导、管理375名女主播诈骗9100余万元。
2025年6月3日,鸡东县人民法院第一次召开庭前会议。6月12日,法院第二次召开庭前会议,截至7月8日,庭前会议仍在进行。
鸡东县隶属鸡西市,此前,公司的375名女主播已分别被诉至鸡西市9个基层法院。
这起鸡西警方宣称大获成功的特大电信网络诈骗案,有“不合常理”之处。如果按照法院认定的被诈骗人数计算,有女主播一人就诈骗了将近65万名男性,也有女主播一人平均每天要诈骗641名男性。
375名女主播中,有354人被判缓刑。
“夸张”
案件材料显示,2023年2月起,鸡西警方赴深圳,将深圳乐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乐播公司)老板、员工控制,375名女主播也先后到案。
警方发现,该公司主打的产品是交友类App,核心商业模式是男性用户要与女性用户进行语音、视频聊天或赠送虚拟礼物,需付费购买“约币”;女性用户聊天不仅不用花钱,还可以按比例将男性用户消费的“约币”提现。
在一起系列诈骗案件中逮捕375人并不常见,但从全国范围看,这并不是逮捕女主播人数最多的同类型案件。2022年,合肥市公安局瑶海分局侦办一起网络诈骗案时,共抓获犯罪嫌疑人470余人,其中有420余人为女主播。
深圳这起犯罪嫌疑人众多、被害人众多的案件是如何进入警方视野的,公开报道中有两个不同版本。
2023年2月的媒体报道称,2022年12月8日,鸡西市民宗某报案称被诈骗,鸡西警方于4天后成立专案组,经过近两个月的工作,尹某宽犯罪团伙才浮出水面。
2024年7月的媒体报道称,2022年2月,黑龙江省鸡西市公安局新型涉网犯罪侦查分局专案一大队民警在对本地互联网信息例行巡查时,发现一则广告“附近小姐姐100元至300元出,自己谈”。当地警方顺藤摸瓜,在2022年7月锁定了乐播公司。
警方究竟如何发现这起线索的?2025年7月7日下午,南方周末记者联系鸡西市公安局,工作电话无人接听,再次拨打显示“呼叫失败”。
在乐播公司涉嫌的这起诈骗案件中,375名女主播到案后,分别被送至鸡西全市6个区、1个县、2个县级市办理。
数量如此之多的乐播公司女主播,是如何卷入这起诈骗案的?案卷材料显示,安徽省合肥市一名男性被害人的经历颇具代表性。按照其对公安机关的说法,2020年的一天,他用手机看小说时,屏幕上弹出一个广告,内容是与附近的人约会,同城交友恋爱。
下载之后,就有一个女用户主动找他聊天,问他在哪里。女用户声称也在合肥,并且离他很近。此后该男子便持续充值以能继续聊天。女用户找各种理由要礼物。他提出见面,对方则一直推托。
“我不刷礼物,她就不和我说话,也不做我女朋友了。最后我花了很多钱,也没见上面,我就觉得我是被骗了。”他对办案人员说。
这样的被害人有多少?一份落款于2025年3月26日、加盖公章的统计表显示,鸡东县公安局刑侦大队确认的被害人共有162人。他们的充值金额从187元至196518元不等。
已先行审判的女主播们的判决书却显示,被害人数量远不止于此。
鸡东县人民法院于2024年6月21日作出的判决书显示,苏某花一人就诈骗了将近65万人。
法院认定,2019年4月至2023年2月,苏某花使用8个账号,虚构地理位置、姓名、单身等信息,让男性用户误以为可以线下见面,诱使649892名男性被害人充值587542.76元,与平台分成后非法获利440657元。法院对其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
按法院认定,苏某花在不到四年的时间内诈骗将近65万名男性,这是此次女主播系列诈骗案中被害人最多的一起。即便苏某花全年全天候在线,折算下来她平均每天都要成功诈骗460.9人。
这还不是最“夸张”的。
鸡西另一个基层法院虎林市人民法院于2024年3月6日作出的判决书认定,2019年7月,任某静就诱骗19230名男性被害人,非法获利101716元。任某静犯诈骗罪获刑一年,缓刑二年。
折算下来,即便任某静全天24小时无休,她平均每天成功诈骗的人数也不低于641人。
鸡东县公安局刑侦大队于2025年3月28日盖章确认的375名女主播判决信息统计表显示,375名女主播均以涉嫌诈骗罪移送检法,2024年2月至2025年3月,法院对其中354名女主播判处缓刑,14名女主播判处实刑,另有4人不予起诉、2人单处罚金、1人未达诈骗罪入罪标准但构成帮信罪。判处实刑的14人中,获刑最重的是李某,她违法所得近300万元,获刑四年。
分案
这些女主播的案件陆续处理完之后,公司高管尹某宽、张某宽、应某,以及股东徐某发等4名“主犯”的案件仍未开庭。
直到2025年6月3日,鸡东县人民法院才召开庭前会议。4名被告人中,尹某宽是乐播公司法定代表人,张某宽是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应某是该公司的运营部主管,徐某发经营着另外一家数字科技公司,是深圳乐播公司的技术入股股东。
一位参加庭前会议的辩护人介绍,2025年6月12日,鸡东县人民法院第二次召开庭前会议,截至发稿庭前会议仍未结束。
检方指控,尹某宽、徐某发二人开发同城社交软件的目的就是骗取男性用户钱财,平台向女性用户推送赚钱广告,对女主播进行指导、管理、推送男性用户以进行诈骗,375名女主播与平台共诈骗男性被害人9100余万元。
尹某宽的妻子张玲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尹某宽现年47岁,早年先后在两家互联网企业做过技术工作,后加入在互联网行业内颇有名气的一家公司,该公司的核心产品正是用户之间的有偿聊天服务。
张玲回忆,尹某宽后来离职创业,于2018年4月注册成立了乐播公司,打算“复制”一款有偿聊天的手机社交软件。徐某发为深圳乐播公司提供了原代码,并且投资20万元,成为股东。
起诉书记载,乐播公司开发的App上线后,尹某宽又通过其控制的多家关联公司先后上架了76款同类型的同城交友App,包括“同城约会”“吱呀”“密多多”等。
案件材料显示,这些交友App向用户开放注册,男用户如果想跟附近的女用户聊天,需要先充值购买虚拟币,再将虚拟币支付给女用户,且文字聊天、视频聊天的价格不同。女用户收到虚拟币之后可以提现兑换,但平台要分成,一般抽成比例为25%。这也是这些主打有偿聊天服务的交友App的核心盈利模式。
张玲强调,平台注册用户只分为男用户、女用户,“平台规则里并没有‘主播’这个说法,如果一定要说谁是‘主播’,那每个用户都是。”
事实上,同城交友类App存在已久,且数量庞大,其商业模式也基本一致,都是在提现时抽成。
黑龙江鸡西市警方认定,这其中存在违法犯罪行为。
管辖权争议
尹某宽、张某宽、应某、徐某发等4名“主犯”的辩护人都表示,将进行无罪辩护。
诈骗案定罪的关键之一,在于对被告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这一主观故意的认定。检方指控,4名“主犯”开发、运营同城社交软件的目的就是诈骗男性用户。
有辩护人称,同城社交软件这门生意存在已久,“主观目的如果认定为诈骗,可以说就否定了这种商业模式。”
但不可否认的是,的确有部分女用户虚构了地理位置、单身等信息,使男用户产生可以线下见面的错误认知,进而充值聊天。
一位辩护人介绍,用户行为和平台责任之间的关系一向是同类型案件中容易产生争议的问题。“但这个问题在法理上又非常简单。”该辩护人称,平台规则的设置、平台运营过程中对涉诈涉黄用户的封禁,已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平台已尽审核、监管义务,“即便用户的行为真有问题,行政处罚足以对平台进行惩戒。”
庭前会议中,辩护人还提出,根据最高法2025年4月27日下发的《坚持严格公正司法规范涉企案件审判执行工作的通知》,此案的管辖也存在讨论空间。
通知第三条明确了各级法院规范涉企案件立案和管辖工作的原则:当事人提出管辖异议,或者下级法院提请指定管辖的,有关法院应当严格审查、依法处理,从源头上防止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司法。
有辩护人称,已在庭前会议中根据《通知》提出由案发地深圳司法部门管辖此案,但法庭并未回应。南方周末记者向鸡东县人民法院求证,未获正面回应。
除了最高法,公安部也已对涉企刑事案件的管辖问题下发了《公安机关跨省涉企犯罪案件管辖规定》。
2025年4月前后,多地公安机关组织学习了这一规定。根据这一规定,如果主要犯罪地难以明确,特别是在受害人为不特定人员或者参与人数众多的网络犯罪中,由企业所在地公安机关管辖。
不过,由于乐播公司案件发生在公安部“管辖规定”发布之前,是否适用尚无明确说法。
一位年轻女子正准备用手机进行现场直播。(视觉中国|供图)
在黑龙江省鸡东县人民法院,一桩诈骗案的庭前会议已开了将近一个月。
诈骗案被指控的犯罪事实有一起,被告4人。其中3人是深圳一家网络公司的高管,另外一人是该公司的技术入股股东。
鸡东县人民检察院指控,上述4人以诈骗男性用户为目的,开发、运营同城交友软件,指导、管理375名女主播诈骗9100余万元。
2025年6月3日,鸡东县人民法院第一次召开庭前会议。6月12日,法院第二次召开庭前会议,截至7月8日,庭前会议仍在进行。
鸡东县隶属鸡西市,此前,公司的375名女主播已分别被诉至鸡西市9个基层法院。
这起鸡西警方宣称大获成功的特大电信网络诈骗案,有“不合常理”之处。如果按照法院认定的被诈骗人数计算,有女主播一人就诈骗了将近65万名男性,也有女主播一人平均每天要诈骗641名男性。
375名女主播中,有354人被判缓刑。
“夸张”
案件材料显示,2023年2月起,鸡西警方赴深圳,将深圳乐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乐播公司)老板、员工控制,375名女主播也先后到案。
警方发现,该公司主打的产品是交友类App,核心商业模式是男性用户要与女性用户进行语音、视频聊天或赠送虚拟礼物,需付费购买“约币”;女性用户聊天不仅不用花钱,还可以按比例将男性用户消费的“约币”提现。
在一起系列诈骗案件中逮捕375人并不常见,但从全国范围看,这并不是逮捕女主播人数最多的同类型案件。2022年,合肥市公安局瑶海分局侦办一起网络诈骗案时,共抓获犯罪嫌疑人470余人,其中有420余人为女主播。
深圳这起犯罪嫌疑人众多、被害人众多的案件是如何进入警方视野的,公开报道中有两个不同版本。
2023年2月的媒体报道称,2022年12月8日,鸡西市民宗某报案称被诈骗,鸡西警方于4天后成立专案组,经过近两个月的工作,尹某宽犯罪团伙才浮出水面。
2024年7月的媒体报道称,2022年2月,黑龙江省鸡西市公安局新型涉网犯罪侦查分局专案一大队民警在对本地互联网信息例行巡查时,发现一则广告“附近小姐姐100元至300元出,自己谈”。当地警方顺藤摸瓜,在2022年7月锁定了乐播公司。
警方究竟如何发现这起线索的?2025年7月7日下午,南方周末记者联系鸡西市公安局,工作电话无人接听,再次拨打显示“呼叫失败”。
在乐播公司涉嫌的这起诈骗案件中,375名女主播到案后,分别被送至鸡西全市6个区、1个县、2个县级市办理。
数量如此之多的乐播公司女主播,是如何卷入这起诈骗案的?案卷材料显示,安徽省合肥市一名男性被害人的经历颇具代表性。按照其对公安机关的说法,2020年的一天,他用手机看小说时,屏幕上弹出一个广告,内容是与附近的人约会,同城交友恋爱。
下载之后,就有一个女用户主动找他聊天,问他在哪里。女用户声称也在合肥,并且离他很近。此后该男子便持续充值以能继续聊天。女用户找各种理由要礼物。他提出见面,对方则一直推托。
“我不刷礼物,她就不和我说话,也不做我女朋友了。最后我花了很多钱,也没见上面,我就觉得我是被骗了。”他对办案人员说。
这样的被害人有多少?一份落款于2025年3月26日、加盖公章的统计表显示,鸡东县公安局刑侦大队确认的被害人共有162人。他们的充值金额从187元至196518元不等。
已先行审判的女主播们的判决书却显示,被害人数量远不止于此。
鸡东县人民法院于2024年6月21日作出的判决书显示,苏某花一人就诈骗了将近65万人。
法院认定,2019年4月至2023年2月,苏某花使用8个账号,虚构地理位置、姓名、单身等信息,让男性用户误以为可以线下见面,诱使649892名男性被害人充值587542.76元,与平台分成后非法获利440657元。法院对其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
按法院认定,苏某花在不到四年的时间内诈骗将近65万名男性,这是此次女主播系列诈骗案中被害人最多的一起。即便苏某花全年全天候在线,折算下来她平均每天都要成功诈骗460.9人。
这还不是最“夸张”的。
鸡西另一个基层法院虎林市人民法院于2024年3月6日作出的判决书认定,2019年7月,任某静就诱骗19230名男性被害人,非法获利101716元。任某静犯诈骗罪获刑一年,缓刑二年。
折算下来,即便任某静全天24小时无休,她平均每天成功诈骗的人数也不低于641人。
鸡东县公安局刑侦大队于2025年3月28日盖章确认的375名女主播判决信息统计表显示,375名女主播均以涉嫌诈骗罪移送检法,2024年2月至2025年3月,法院对其中354名女主播判处缓刑,14名女主播判处实刑,另有4人不予起诉、2人单处罚金、1人未达诈骗罪入罪标准但构成帮信罪。判处实刑的14人中,获刑最重的是李某,她违法所得近300万元,获刑四年。
分案
这些女主播的案件陆续处理完之后,公司高管尹某宽、张某宽、应某,以及股东徐某发等4名“主犯”的案件仍未开庭。
直到2025年6月3日,鸡东县人民法院才召开庭前会议。4名被告人中,尹某宽是乐播公司法定代表人,张某宽是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应某是该公司的运营部主管,徐某发经营着另外一家数字科技公司,是深圳乐播公司的技术入股股东。
一位参加庭前会议的辩护人介绍,2025年6月12日,鸡东县人民法院第二次召开庭前会议,截至发稿庭前会议仍未结束。
检方指控,尹某宽、徐某发二人开发同城社交软件的目的就是骗取男性用户钱财,平台向女性用户推送赚钱广告,对女主播进行指导、管理、推送男性用户以进行诈骗,375名女主播与平台共诈骗男性被害人9100余万元。
尹某宽的妻子张玲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尹某宽现年47岁,早年先后在两家互联网企业做过技术工作,后加入在互联网行业内颇有名气的一家公司,该公司的核心产品正是用户之间的有偿聊天服务。
张玲回忆,尹某宽后来离职创业,于2018年4月注册成立了乐播公司,打算“复制”一款有偿聊天的手机社交软件。徐某发为深圳乐播公司提供了原代码,并且投资20万元,成为股东。
起诉书记载,乐播公司开发的App上线后,尹某宽又通过其控制的多家关联公司先后上架了76款同类型的同城交友App,包括“同城约会”“吱呀”“密多多”等。
案件材料显示,这些交友App向用户开放注册,男用户如果想跟附近的女用户聊天,需要先充值购买虚拟币,再将虚拟币支付给女用户,且文字聊天、视频聊天的价格不同。女用户收到虚拟币之后可以提现兑换,但平台要分成,一般抽成比例为25%。这也是这些主打有偿聊天服务的交友App的核心盈利模式。
张玲强调,平台注册用户只分为男用户、女用户,“平台规则里并没有‘主播’这个说法,如果一定要说谁是‘主播’,那每个用户都是。”
事实上,同城交友类App存在已久,且数量庞大,其商业模式也基本一致,都是在提现时抽成。
黑龙江鸡西市警方认定,这其中存在违法犯罪行为。
管辖权争议
尹某宽、张某宽、应某、徐某发等4名“主犯”的辩护人都表示,将进行无罪辩护。
诈骗案定罪的关键之一,在于对被告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这一主观故意的认定。检方指控,4名“主犯”开发、运营同城社交软件的目的就是诈骗男性用户。
有辩护人称,同城社交软件这门生意存在已久,“主观目的如果认定为诈骗,可以说就否定了这种商业模式。”
但不可否认的是,的确有部分女用户虚构了地理位置、单身等信息,使男用户产生可以线下见面的错误认知,进而充值聊天。
一位辩护人介绍,用户行为和平台责任之间的关系一向是同类型案件中容易产生争议的问题。“但这个问题在法理上又非常简单。”该辩护人称,平台规则的设置、平台运营过程中对涉诈涉黄用户的封禁,已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平台已尽审核、监管义务,“即便用户的行为真有问题,行政处罚足以对平台进行惩戒。”
庭前会议中,辩护人还提出,根据最高法2025年4月27日下发的《坚持严格公正司法规范涉企案件审判执行工作的通知》,此案的管辖也存在讨论空间。
通知第三条明确了各级法院规范涉企案件立案和管辖工作的原则:当事人提出管辖异议,或者下级法院提请指定管辖的,有关法院应当严格审查、依法处理,从源头上防止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司法。
有辩护人称,已在庭前会议中根据《通知》提出由案发地深圳司法部门管辖此案,但法庭并未回应。南方周末记者向鸡东县人民法院求证,未获正面回应。
除了最高法,公安部也已对涉企刑事案件的管辖问题下发了《公安机关跨省涉企犯罪案件管辖规定》。
2025年4月前后,多地公安机关组织学习了这一规定。根据这一规定,如果主要犯罪地难以明确,特别是在受害人为不特定人员或者参与人数众多的网络犯罪中,由企业所在地公安机关管辖。
不过,由于乐播公司案件发生在公安部“管辖规定”发布之前,是否适用尚无明确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