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在完成了暂停《印度河用水条约》、关闭边境口岸、驱逐巴基斯坦外交人员等一系列措施后,又于5月7日凌晨,对巴基斯坦至少5个城镇进行了袭击。
一夜之间,印巴边境火光冲天、炮声隆隆,不少媒体称,印巴局势达到了50年来最凶险的时刻。
自1975年印巴边境交火事件之后,上一次局势这么紧张,恐怕还是6年之前印度对巴基斯坦“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发动的所谓反恐袭击。
昨天印巴交战后,国际社会为这两个有核国家的紧张局势捏了把汗,纷纷开始喊话。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印巴双方最大限度地保持军事克制,强调“世界无法承受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军事对抗”。俄罗斯外交部表示,希望紧张形势能够“通过和平的外交手段解决”。土耳其外交部警告,印度的袭击提升了“全面战争”的风险。
就连美国也开始谴责印度,特朗普称对印度发起的行动表示“遗憾”,并称希望这场冲突“尽快结束”,而如果能够做“任何事”的话,美国则愿意帮助解决双方之间的冲突。
诶,等等,美国?
要知道,美国在南亚冲突中一直以来扮演着搅局者的角色,尤其是特朗普,总是以“铁杆伙伴”的身份出现在莫迪身边。
6年前的9月,印巴爆发军事冲突之际,特朗普就在国内的体育馆为到访的莫迪举办欢迎集会,还嫌事不够大,几乎同时宣布要在当年11月份和印度联合军演。
而在今年2月,特朗普和莫迪会面之时,还不吝赞美之词,称莫迪为“伟大的朋友”。
但是几天前,特朗普在采访时对记者说,印度和巴基斯坦会自行解决两国当前紧张关系问题,又是一副放任不管的姿态。
而这一次冲突升级,特朗普又改了口风。其实,只要稍稍拉长时间线,就能从近期美印双方的互动看出其中端倪。
今年2月,特朗普在华盛顿与莫迪会见之时,声称美国可以从今年开始增加对印军售,为其提供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生产的F-35“闪电”Ⅱ战机。
到了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恐袭之后,印度就迅速与美国签署了价值42亿美元的30架F-35战机采购协议。而这些F-35战斗机正是3月份加拿大总理卡尼要求审查的、认为有安全风险的战机。
美国在遭到加拿大的拒绝收货之后,就转头把这些战机卖给了印度。
紧接着4月26日,美国副总统万斯到访印度,除了磋商“对等关税”事宜外,就是与印度再签180亿美元军售,出售其导弹防御系统和无人机技术。
尴尬的是,在昨日凌晨印度被击落的战机中,有不少是印度花大价钱从国外买来的“先进货”,虽未提及美国军事装备,不过这事让印度相当头大。
毫无疑问,印度这次在冲突中上蹿下跳,与美国的军售有脱不开的干系。
不过,印度自己本身也蠢蠢欲动。
有分析说,被印度拿来大做文章的克什米尔地区枪击案,很有可能是印度方面自导自演的一场“假旗”行动。
早在4月25日,被印度官方指认为巴基斯坦同伙的“恐怖”组织“查谟-克什米尔抵抗阵线”首次公开声明,否认印度方面对其的指控,在国际舆论中引起轩然大波。
外界质疑不断之际,4月30日,该组织再次披露了一份印度情报机构--研究分析局(Research and Analysis Wing,R&AW)的“绝密文件”,其中包含了印度研究分析局精心策划枪击案,将其嫁祸给巴基斯坦,借此对巴基斯坦进行内外分化瓦解的详细内容。
原本对于外界来说还迷雾重重的真相,似乎一下子清晰起来。更有媒体人士复盘梳理了4月以来印度对巴反制,包括争取多国支持、拦截印度河、准备军事部署等等系列操作的时间线,发现竟与披露的计划高度重合。
如此设计,显然也是莫迪希望能在美国军售的热浪中,助推一把自己扩张“娑婆罗国”领土的帝国梦。
如今东窗事发,印度一方面不置可否,另一方面仍然我行我素地拉伙伴、搞袭击,无怪乎成为国际舆论的众矢之的。
而美国此时改变口风,就不奇怪了。小弟干了坏事纸包不住火,大哥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当做什么也不知道,加入国际社会“正义”的一方。
特朗普心里或许无奈,大打关税战之际,自己盟友零落,曾经的跟班如澳大利亚、加拿大、欧盟都开始不买账了,现在好不容易有一个愿意接盘的印度,结果连个机密文件都保不住。
不过,商人毕竟是商人,没有拱火和卖军火的正当理由了,特朗普也能想出捞钱的新招。
从昨天开始特朗普不断重申的“帮助解决印巴冲突”,或许就藏着懂王从中再捞一笔的新主意。
当地时间5月7日晚上,特朗普表示他将宣布与一个“大国”达成重大贸易协议。外界普遍猜测,特朗普所说的国家可能是印度。
早在之前,特朗普志得意满地对外界宣称,“印度同意取消对美关税,而且除了我,他们绝不会为任何人这样做”。而白宫人士表示,美国将通过新的贸易协定在贸易方面打压印度,来遏制印度对外发动暴力的野心。
虽然今天有消息指出,签约的国家很大可能是英国,但临时变卦对特朗普来说不叫事。
对巴基斯坦美国也没放过。巴基斯坦由于经济的不自主性,仍依赖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援助,美国已有人建议以“经济制裁”为由,再发一笔巴基斯坦的国难财。用他们的话说,美国应当在为时已晚之前利用好自己的“筹码”。
不得不说,特朗普政府算盘之精和用心之毒,令人叹为观止。
但现实是,美国或许不会称心如意。
目前,关税政策引发的国际社会和美国国内的反对声浪,以及俄乌冲突的泥潭等,都注定了特朗普无法在这场冲突中花费太多精力。
更重要的是,巴基斯坦几天前已决定正式向联合国安理会通报南亚局势,寻求国际组织的帮助,随着多方介入,印巴冲突更大可能走向冷静。
到了那时,就更无需美国对此多费心思了。这个捞钱的planB,也大概率要泡汤了。
印度在完成了暂停《印度河用水条约》、关闭边境口岸、驱逐巴基斯坦外交人员等一系列措施后,又于5月7日凌晨,对巴基斯坦至少5个城镇进行了袭击。
一夜之间,印巴边境火光冲天、炮声隆隆,不少媒体称,印巴局势达到了50年来最凶险的时刻。
自1975年印巴边境交火事件之后,上一次局势这么紧张,恐怕还是6年之前印度对巴基斯坦“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发动的所谓反恐袭击。
昨天印巴交战后,国际社会为这两个有核国家的紧张局势捏了把汗,纷纷开始喊话。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印巴双方最大限度地保持军事克制,强调“世界无法承受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军事对抗”。俄罗斯外交部表示,希望紧张形势能够“通过和平的外交手段解决”。土耳其外交部警告,印度的袭击提升了“全面战争”的风险。
就连美国也开始谴责印度,特朗普称对印度发起的行动表示“遗憾”,并称希望这场冲突“尽快结束”,而如果能够做“任何事”的话,美国则愿意帮助解决双方之间的冲突。
诶,等等,美国?
要知道,美国在南亚冲突中一直以来扮演着搅局者的角色,尤其是特朗普,总是以“铁杆伙伴”的身份出现在莫迪身边。
6年前的9月,印巴爆发军事冲突之际,特朗普就在国内的体育馆为到访的莫迪举办欢迎集会,还嫌事不够大,几乎同时宣布要在当年11月份和印度联合军演。
而在今年2月,特朗普和莫迪会面之时,还不吝赞美之词,称莫迪为“伟大的朋友”。
但是几天前,特朗普在采访时对记者说,印度和巴基斯坦会自行解决两国当前紧张关系问题,又是一副放任不管的姿态。
而这一次冲突升级,特朗普又改了口风。其实,只要稍稍拉长时间线,就能从近期美印双方的互动看出其中端倪。
今年2月,特朗普在华盛顿与莫迪会见之时,声称美国可以从今年开始增加对印军售,为其提供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生产的F-35“闪电”Ⅱ战机。
到了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恐袭之后,印度就迅速与美国签署了价值42亿美元的30架F-35战机采购协议。而这些F-35战斗机正是3月份加拿大总理卡尼要求审查的、认为有安全风险的战机。
美国在遭到加拿大的拒绝收货之后,就转头把这些战机卖给了印度。
紧接着4月26日,美国副总统万斯到访印度,除了磋商“对等关税”事宜外,就是与印度再签180亿美元军售,出售其导弹防御系统和无人机技术。
尴尬的是,在昨日凌晨印度被击落的战机中,有不少是印度花大价钱从国外买来的“先进货”,虽未提及美国军事装备,不过这事让印度相当头大。
毫无疑问,印度这次在冲突中上蹿下跳,与美国的军售有脱不开的干系。
不过,印度自己本身也蠢蠢欲动。
有分析说,被印度拿来大做文章的克什米尔地区枪击案,很有可能是印度方面自导自演的一场“假旗”行动。
早在4月25日,被印度官方指认为巴基斯坦同伙的“恐怖”组织“查谟-克什米尔抵抗阵线”首次公开声明,否认印度方面对其的指控,在国际舆论中引起轩然大波。
外界质疑不断之际,4月30日,该组织再次披露了一份印度情报机构--研究分析局(Research and Analysis Wing,R&AW)的“绝密文件”,其中包含了印度研究分析局精心策划枪击案,将其嫁祸给巴基斯坦,借此对巴基斯坦进行内外分化瓦解的详细内容。
原本对于外界来说还迷雾重重的真相,似乎一下子清晰起来。更有媒体人士复盘梳理了4月以来印度对巴反制,包括争取多国支持、拦截印度河、准备军事部署等等系列操作的时间线,发现竟与披露的计划高度重合。
如此设计,显然也是莫迪希望能在美国军售的热浪中,助推一把自己扩张“娑婆罗国”领土的帝国梦。
如今东窗事发,印度一方面不置可否,另一方面仍然我行我素地拉伙伴、搞袭击,无怪乎成为国际舆论的众矢之的。
而美国此时改变口风,就不奇怪了。小弟干了坏事纸包不住火,大哥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当做什么也不知道,加入国际社会“正义”的一方。
特朗普心里或许无奈,大打关税战之际,自己盟友零落,曾经的跟班如澳大利亚、加拿大、欧盟都开始不买账了,现在好不容易有一个愿意接盘的印度,结果连个机密文件都保不住。
不过,商人毕竟是商人,没有拱火和卖军火的正当理由了,特朗普也能想出捞钱的新招。
从昨天开始特朗普不断重申的“帮助解决印巴冲突”,或许就藏着懂王从中再捞一笔的新主意。
当地时间5月7日晚上,特朗普表示他将宣布与一个“大国”达成重大贸易协议。外界普遍猜测,特朗普所说的国家可能是印度。
早在之前,特朗普志得意满地对外界宣称,“印度同意取消对美关税,而且除了我,他们绝不会为任何人这样做”。而白宫人士表示,美国将通过新的贸易协定在贸易方面打压印度,来遏制印度对外发动暴力的野心。
虽然今天有消息指出,签约的国家很大可能是英国,但临时变卦对特朗普来说不叫事。
对巴基斯坦美国也没放过。巴基斯坦由于经济的不自主性,仍依赖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援助,美国已有人建议以“经济制裁”为由,再发一笔巴基斯坦的国难财。用他们的话说,美国应当在为时已晚之前利用好自己的“筹码”。
不得不说,特朗普政府算盘之精和用心之毒,令人叹为观止。
但现实是,美国或许不会称心如意。
目前,关税政策引发的国际社会和美国国内的反对声浪,以及俄乌冲突的泥潭等,都注定了特朗普无法在这场冲突中花费太多精力。
更重要的是,巴基斯坦几天前已决定正式向联合国安理会通报南亚局势,寻求国际组织的帮助,随着多方介入,印巴冲突更大可能走向冷静。
到了那时,就更无需美国对此多费心思了。这个捞钱的planB,也大概率要泡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