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扛一年后,日本为何妥协了
9月20日,外交部网站发布了关于中日双方就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问题达成共识的重磅消息,其中最重要也最受关注的,是日方接受核污染水长期国际监测和中方等利益攸关国进行独立取样。
受访专家告诉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日本核污染水排放已持续一年多,截至目前,监测数据显示水产品未受放射性污染。达成共识后,特别是中方独立取样监测后,需关注日本政府发布的监测数据和中方独立监测的数据。判断水产品是否安全,主要依赖于这些监测结果。如果结果合格,水产品的安全性就有保障。
这是一个新的开始
知事:如何看待这四点共识?参与排放监测是否意味着中方默许了日本核污染水排海?
项昊宇(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员):这次共识的达成,是中日两国外交部门经历了长时间密集而且艰苦的磋商取得的,这是中方坚持原则、不懈斗争的结果,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外交的务实性和灵活性。共识的达成,并不意味着中方坚决反对日本排海立场的转变,相反是一个新的开始,将有助于将日方排海作业纳入有效国际监管的轨道。通过利益攸关方的参与,对日方的核污水排海作业进行更有效的规范和约束,有利于相关国家更好地维护人民的生命健康和海洋生态环境。
下一步重在落实,日方应当切实遵守共识,让所有利益攸关方的专业人士和科学家能参与进去,建立起长期有效的国际监测安排,让利益攸关方能实施独立取样监测,包括实验室分析比对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确保日方排海行动的安全、透明,避免日方排海进程给人体和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尽管国际社会和日本国内对于日方一意孤行排污入海存在极大的担忧和质疑,但一些国家和地区出于政治因素,态度复杂暧昧,只有中方一直立场鲜明地表明反对态度,并且通过不懈的外交努力推动日方达成重要妥协。在这过程中,中方没有私心,完全是为了维护太平洋沿岸国家地区民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中方的坚定立场和外交行动,体现了大国的责任与担当。在未来落实共识的进程中,中方也将继续扮演积极角色,发挥主导作用,尤其是认真有效开展中方独立取样监测,确保国际监测安排能得到有效落实,有力规范和约束日方的核污染水排海进程。
2023年8月18日,日本东京,首相办公室外,抗议者参加反对日本政府计划排放福岛核污水的集会。图源:视觉中国
独立取样监测,可提升数据可信度
知事:中国以及其他利益攸关国争取参与独立取样监测的意义是什么?如果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利益攸关国发现监测数值不合格,根据共识,日本将会如何履行国际义务?
骆志平(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安全研究所所长):争取独立取样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是一个关键突破。自日本决定将核污染水排放入海以来,我们一直在争取独立监测和取样的机会。
此前,中方参与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等组织的监测工作,但主要是通过查阅资料、旁观和数据分析进行的。独立取样监测由第三方(如中方)独立实施,可以有效监督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提升数据的可信度。同时,这也能对日本未来的排放行为形成更直接的监督。
如果在监测过程中发现数据不合格,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排放口附近的数据不合格,可以及时纠偏,要求日本调整排放计划并纠正不足;二是周边海域取样测量后发现数值不合格,会要求日本政府停止核污染水排放。
共识不等于马上解禁
知事:去年8月,日本强推核污染水排海,中国做了大量的斗争工作,包括承担起国际道义、替各国发声,以及停止进口日本水产品。在共识中,中方将在有效参与国际原子能机构框架下的长期国际监测和参与国的独立取样等监测活动实施后,基于科学证据着手调整有关措施,逐步恢复符合规准的日本水产品进口。中国当初停止进口日本水产品的初衷是什么?逐步恢复符合规准的水产品进口又有哪些考量?
项昊宇:中方对于日本水产品采取的有关措施,本来就是根据WTO规则所采取的临时性暂停。这次双方达成共识后,中方还要根据下一步落实的情况,遵循WTO的有关规则,以科学事实为依据,以确保安全为前提来慎重地调整有关措施,这次共识并不意味着中方将马上解除有关禁令。
当然,这一问题不仅日方高度关注,事实上也涉及中国自身相关行业的利益。因此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我想有关措施会逐步得到放宽,这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鉴于这一问题也是当前影响两国关系的一大障碍,如果能够得到妥善解决,相信对于改善中日关系氛围也能发挥积极作用。
知事:中国将如何确保进入中国市场的日本水产品安全可靠?
骆志平:日本核污染水排放已持续一年多,截至目前,监测数据显示水产品未受放射性污染。达成共识后,特别是中方独立取样监测后,需关注日本政府发布的监测数据和中方独立监测的数据。判断水产品是否安全,主要依赖于这些监测结果。如果结果合格,水产品的安全性就有保障。此外,国内海关及监管部门也会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以确保水产品从源头到进口全程都有系统、科学的手段进行数据测量。随着监测能力的提升和数据的累积,我们可以预见,符合标准的日本水产品进口将逐步恢复。
日本在国际压力下作出妥协
知事:今年8月,日本政府消息人士透露,日方无法接受中方独立取样的要求,因为这涉及到日本的主权问题,并且无法保证客观性。如今日本为什么愿意妥协?
项昊宇:日方态度的转变,主要是迫于国际社会的强大压力,其中中方的坚决斗争发挥了重要作用。自从日本一意孤行启动福岛核污水排海进程以来,中方一直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反对态度,这不是出于中方的私利,而是代表整个国际社会,敦促日方从人类的生命健康和海洋生态环境出发,认真回应国内外的关切诉求。
2023年8月24日,东京电力公司受损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当日,日本不顾民众强烈反对,开始向太平洋排放福岛核电站的核污染水。图源:视觉中国
福岛核泄漏事故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核安全事故之一,影响深远,后续处理进程长达数十年,持续给周边环境和生态安全以及居民生命健康带来威胁,因此这绝不是日本一国的事。通过建立长期国际监测安排和利益攸关国的独立取样监测,得出的数据和评估结果将更具真实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有助于提升核污水排海进程的安全可控性,这也将开创国际社会合作应对重大核安全事故一个先例,当然这也有利于日本缓解国际压力。于日方而言,其实是顺应形势、利大于弊的决定。
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中日到底达成了什么共识?
(图片拍摄于贺兰山下)
1)2024年9月20日,中日双方就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问题达成共识,核心是日方接受对核污染水排放的长期国际检测和中方独立取样。
2)在中国国内网络上,也有一些网民这一共识的核心不太了解,甚至有人担心,中国做了什么特别重大的原则性让步。其实,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已经就这一问题做了详细说明,感兴趣的可以好好看看。(确保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风险可控)
3)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首先是一个科学问题,也就是说,日本排放的核污染水必须经过严格处理,符合排放标准,不能对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造成不利影响;第二,这也是一个政治问题,日本必须尊重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合理关切,通过与所有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磋商,以此来取信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避免因日方采取单方面行动而造成双边关系和地区局势紧张。
4)中日这一次达成共识,并不意味着中国此前对日本单方面宣布排放核污染水行动的抗议、谴责没有道理。恰恰是因为日本没有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建立对核污染水水质长期、稳定、有效的国际监测机制,才导致包括中国在内的利益相关方对日本缺乏信任,对日本单方面启动核污染水排放非常不满。可以说,从一开始,中方的立场都是有科学依据的,中方的态度都是负责任的,也是具有建设性的,也不存在中国利用福岛核污染水排放议题“敲打”日本的问题。
5)而这一次,中日之所以达成共识,也是因为日方在核心问题上满足了中方的要求。日本同意国际社会对福岛核污染水进行长期监测,确保其包含的有害物质符合国际标准,对环境不会造成重大破坏。更重要的是,日方终于满足了中方提出的独立取样、检测水质的合理要求。通过这两点,基本可以避免日本在水质检测中“造假”,或者因为核污染水处理设备失效等造成的潜在风险。日方做出这一实质性让步,是取信于中国、取信于国际社会的实质性步骤。在此基础上,中日达成共识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6)日本方面特别关心,中方什么时候取消对日本水产品的进口限制。此前,中方做出这一决定,一方面是因为,日方单方面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放,确实有可能对日本水产品造成污染,中国禁止进口日本水产品,是为了确保中国消费者的健康的角度;另一方面,由于日方迟迟不能满足中方提出的水质检测和独立取样等要求,中方采取这一措施,也是为了促使日方正视中方的合理要求。
7)一些网友可能担心,中日达成共识后,中方是否会立即对日本水产品进口解禁?日本的水产品到底安全不安全?很明显,即便中日达成共识后,也不意味着中方马上解除对日本水产品进口的限制,归根到底,还是得看中方参与福岛核污染水水质监测、独立取样检测的结果,也要看对日本水产品长期监测的结果。只有日本排放的核污染水长期符合标准,只有日本水产品长期符合标准,中国才会进口日本水产品,这两个前提条件缺一不可。
8)还有网友关心,在日本启动核污染水排放之后,中国的海鲜还能不能吃。实际上,中国有自己的食品健康监测和管理体系,任何上中国老百姓餐桌的海鲜,都要经过严格的检测。对于检测合格的产品,大家尽管放心吃,没有问题。可能也有人说,既然这样,是不是说明日本当时单方面启动排放核污染水没有问题?中国是“小题大做”?绝对不是。还是那句话,日本作为排放核污染水的当事方,它有责任取信于中国,取信于国际社会。如果没有国际社会对福岛核污染水的长期监测,如果没有中国独立取样进行核实,怎么能让中国,乃至国际社会对日本的做法放心?而且,日本排放核污染水经历时间特别长,对环境的潜在风险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中方从一开始就要求日方允许国际社会对水质进行检测、允许中方独立取样,是完全合理的要求。
9)在中日宣布就福岛核污染水排放达成共识的同时,在深圳也发生了日本学校孩子被歹徒行凶致死的问题。有网民猜测,中方宣布中日达成共识的消息,是为了对日方表达“歉意”,或者是为了缓和中日关系。这完全是一种外行说法。中日就福岛核污染水排放达成共识,需要双方团队进行长期、多轮、深入磋商,整个事情有自己的节奏,不可能去凑什么其他的新闻。另外,深圳日本学校孩子遇袭,本身是一个孤立的刑事案件,中国社会上上下下都在对歹徒进行谴责,都在对受害者家庭表示慰问。任何把此事跟中日就福岛核污染水排放问题挂钩,或者是跟中国爱国教育挂钩的人,要么非常无知,要么别有用心。日本每年也会发生很多起针对中国公民的刑事案件,难道这要怪日本政府的反华宣传吗?难道这要让日本全体国民对中国道歉、反思吗?
10)中日两国本是一衣带水的邻居,但是,当前,中日民间对立情绪严重,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日本国内的极右翼势力一直没有就历史问题真诚道歉、深刻反思,不仅如此,他们还通过“洗白”日本侵华罪行、参拜靖国神社、否定南京大屠杀等卑鄙的行为,反复在中国人民的历史伤口上“撒盐”。与此同时,在美国遏制和打压中国的过程中,日本政府缺乏战略自主,甘当美国帮凶,也是激发很多中国人愤慨的重要原因。中日是搬不走的邻居,中日关系要想从根本上好转,日本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必须在历史问题上谨言慎行,必须在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中谨言慎行。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人民,我们坚信,“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对于日本如此,对于美国同样如此。
硬扛一年后,日本为何妥协了
9月20日,外交部网站发布了关于中日双方就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问题达成共识的重磅消息,其中最重要也最受关注的,是日方接受核污染水长期国际监测和中方等利益攸关国进行独立取样。
受访专家告诉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日本核污染水排放已持续一年多,截至目前,监测数据显示水产品未受放射性污染。达成共识后,特别是中方独立取样监测后,需关注日本政府发布的监测数据和中方独立监测的数据。判断水产品是否安全,主要依赖于这些监测结果。如果结果合格,水产品的安全性就有保障。
这是一个新的开始
知事:如何看待这四点共识?参与排放监测是否意味着中方默许了日本核污染水排海?
项昊宇(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员):这次共识的达成,是中日两国外交部门经历了长时间密集而且艰苦的磋商取得的,这是中方坚持原则、不懈斗争的结果,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外交的务实性和灵活性。共识的达成,并不意味着中方坚决反对日本排海立场的转变,相反是一个新的开始,将有助于将日方排海作业纳入有效国际监管的轨道。通过利益攸关方的参与,对日方的核污水排海作业进行更有效的规范和约束,有利于相关国家更好地维护人民的生命健康和海洋生态环境。
下一步重在落实,日方应当切实遵守共识,让所有利益攸关方的专业人士和科学家能参与进去,建立起长期有效的国际监测安排,让利益攸关方能实施独立取样监测,包括实验室分析比对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确保日方排海行动的安全、透明,避免日方排海进程给人体和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尽管国际社会和日本国内对于日方一意孤行排污入海存在极大的担忧和质疑,但一些国家和地区出于政治因素,态度复杂暧昧,只有中方一直立场鲜明地表明反对态度,并且通过不懈的外交努力推动日方达成重要妥协。在这过程中,中方没有私心,完全是为了维护太平洋沿岸国家地区民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中方的坚定立场和外交行动,体现了大国的责任与担当。在未来落实共识的进程中,中方也将继续扮演积极角色,发挥主导作用,尤其是认真有效开展中方独立取样监测,确保国际监测安排能得到有效落实,有力规范和约束日方的核污染水排海进程。
2023年8月18日,日本东京,首相办公室外,抗议者参加反对日本政府计划排放福岛核污水的集会。图源:视觉中国
独立取样监测,可提升数据可信度
知事:中国以及其他利益攸关国争取参与独立取样监测的意义是什么?如果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利益攸关国发现监测数值不合格,根据共识,日本将会如何履行国际义务?
骆志平(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安全研究所所长):争取独立取样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是一个关键突破。自日本决定将核污染水排放入海以来,我们一直在争取独立监测和取样的机会。
此前,中方参与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等组织的监测工作,但主要是通过查阅资料、旁观和数据分析进行的。独立取样监测由第三方(如中方)独立实施,可以有效监督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提升数据的可信度。同时,这也能对日本未来的排放行为形成更直接的监督。
如果在监测过程中发现数据不合格,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排放口附近的数据不合格,可以及时纠偏,要求日本调整排放计划并纠正不足;二是周边海域取样测量后发现数值不合格,会要求日本政府停止核污染水排放。
共识不等于马上解禁
知事:去年8月,日本强推核污染水排海,中国做了大量的斗争工作,包括承担起国际道义、替各国发声,以及停止进口日本水产品。在共识中,中方将在有效参与国际原子能机构框架下的长期国际监测和参与国的独立取样等监测活动实施后,基于科学证据着手调整有关措施,逐步恢复符合规准的日本水产品进口。中国当初停止进口日本水产品的初衷是什么?逐步恢复符合规准的水产品进口又有哪些考量?
项昊宇:中方对于日本水产品采取的有关措施,本来就是根据WTO规则所采取的临时性暂停。这次双方达成共识后,中方还要根据下一步落实的情况,遵循WTO的有关规则,以科学事实为依据,以确保安全为前提来慎重地调整有关措施,这次共识并不意味着中方将马上解除有关禁令。
当然,这一问题不仅日方高度关注,事实上也涉及中国自身相关行业的利益。因此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我想有关措施会逐步得到放宽,这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鉴于这一问题也是当前影响两国关系的一大障碍,如果能够得到妥善解决,相信对于改善中日关系氛围也能发挥积极作用。
知事:中国将如何确保进入中国市场的日本水产品安全可靠?
骆志平:日本核污染水排放已持续一年多,截至目前,监测数据显示水产品未受放射性污染。达成共识后,特别是中方独立取样监测后,需关注日本政府发布的监测数据和中方独立监测的数据。判断水产品是否安全,主要依赖于这些监测结果。如果结果合格,水产品的安全性就有保障。此外,国内海关及监管部门也会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以确保水产品从源头到进口全程都有系统、科学的手段进行数据测量。随着监测能力的提升和数据的累积,我们可以预见,符合标准的日本水产品进口将逐步恢复。
日本在国际压力下作出妥协
知事:今年8月,日本政府消息人士透露,日方无法接受中方独立取样的要求,因为这涉及到日本的主权问题,并且无法保证客观性。如今日本为什么愿意妥协?
项昊宇:日方态度的转变,主要是迫于国际社会的强大压力,其中中方的坚决斗争发挥了重要作用。自从日本一意孤行启动福岛核污水排海进程以来,中方一直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反对态度,这不是出于中方的私利,而是代表整个国际社会,敦促日方从人类的生命健康和海洋生态环境出发,认真回应国内外的关切诉求。
2023年8月24日,东京电力公司受损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当日,日本不顾民众强烈反对,开始向太平洋排放福岛核电站的核污染水。图源:视觉中国
福岛核泄漏事故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核安全事故之一,影响深远,后续处理进程长达数十年,持续给周边环境和生态安全以及居民生命健康带来威胁,因此这绝不是日本一国的事。通过建立长期国际监测安排和利益攸关国的独立取样监测,得出的数据和评估结果将更具真实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有助于提升核污水排海进程的安全可控性,这也将开创国际社会合作应对重大核安全事故一个先例,当然这也有利于日本缓解国际压力。于日方而言,其实是顺应形势、利大于弊的决定。
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中日到底达成了什么共识?
(图片拍摄于贺兰山下)
1)2024年9月20日,中日双方就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问题达成共识,核心是日方接受对核污染水排放的长期国际检测和中方独立取样。
2)在中国国内网络上,也有一些网民这一共识的核心不太了解,甚至有人担心,中国做了什么特别重大的原则性让步。其实,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已经就这一问题做了详细说明,感兴趣的可以好好看看。(确保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风险可控)
3)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首先是一个科学问题,也就是说,日本排放的核污染水必须经过严格处理,符合排放标准,不能对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造成不利影响;第二,这也是一个政治问题,日本必须尊重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合理关切,通过与所有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磋商,以此来取信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避免因日方采取单方面行动而造成双边关系和地区局势紧张。
4)中日这一次达成共识,并不意味着中国此前对日本单方面宣布排放核污染水行动的抗议、谴责没有道理。恰恰是因为日本没有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建立对核污染水水质长期、稳定、有效的国际监测机制,才导致包括中国在内的利益相关方对日本缺乏信任,对日本单方面启动核污染水排放非常不满。可以说,从一开始,中方的立场都是有科学依据的,中方的态度都是负责任的,也是具有建设性的,也不存在中国利用福岛核污染水排放议题“敲打”日本的问题。
5)而这一次,中日之所以达成共识,也是因为日方在核心问题上满足了中方的要求。日本同意国际社会对福岛核污染水进行长期监测,确保其包含的有害物质符合国际标准,对环境不会造成重大破坏。更重要的是,日方终于满足了中方提出的独立取样、检测水质的合理要求。通过这两点,基本可以避免日本在水质检测中“造假”,或者因为核污染水处理设备失效等造成的潜在风险。日方做出这一实质性让步,是取信于中国、取信于国际社会的实质性步骤。在此基础上,中日达成共识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6)日本方面特别关心,中方什么时候取消对日本水产品的进口限制。此前,中方做出这一决定,一方面是因为,日方单方面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放,确实有可能对日本水产品造成污染,中国禁止进口日本水产品,是为了确保中国消费者的健康的角度;另一方面,由于日方迟迟不能满足中方提出的水质检测和独立取样等要求,中方采取这一措施,也是为了促使日方正视中方的合理要求。
7)一些网友可能担心,中日达成共识后,中方是否会立即对日本水产品进口解禁?日本的水产品到底安全不安全?很明显,即便中日达成共识后,也不意味着中方马上解除对日本水产品进口的限制,归根到底,还是得看中方参与福岛核污染水水质监测、独立取样检测的结果,也要看对日本水产品长期监测的结果。只有日本排放的核污染水长期符合标准,只有日本水产品长期符合标准,中国才会进口日本水产品,这两个前提条件缺一不可。
8)还有网友关心,在日本启动核污染水排放之后,中国的海鲜还能不能吃。实际上,中国有自己的食品健康监测和管理体系,任何上中国老百姓餐桌的海鲜,都要经过严格的检测。对于检测合格的产品,大家尽管放心吃,没有问题。可能也有人说,既然这样,是不是说明日本当时单方面启动排放核污染水没有问题?中国是“小题大做”?绝对不是。还是那句话,日本作为排放核污染水的当事方,它有责任取信于中国,取信于国际社会。如果没有国际社会对福岛核污染水的长期监测,如果没有中国独立取样进行核实,怎么能让中国,乃至国际社会对日本的做法放心?而且,日本排放核污染水经历时间特别长,对环境的潜在风险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中方从一开始就要求日方允许国际社会对水质进行检测、允许中方独立取样,是完全合理的要求。
9)在中日宣布就福岛核污染水排放达成共识的同时,在深圳也发生了日本学校孩子被歹徒行凶致死的问题。有网民猜测,中方宣布中日达成共识的消息,是为了对日方表达“歉意”,或者是为了缓和中日关系。这完全是一种外行说法。中日就福岛核污染水排放达成共识,需要双方团队进行长期、多轮、深入磋商,整个事情有自己的节奏,不可能去凑什么其他的新闻。另外,深圳日本学校孩子遇袭,本身是一个孤立的刑事案件,中国社会上上下下都在对歹徒进行谴责,都在对受害者家庭表示慰问。任何把此事跟中日就福岛核污染水排放问题挂钩,或者是跟中国爱国教育挂钩的人,要么非常无知,要么别有用心。日本每年也会发生很多起针对中国公民的刑事案件,难道这要怪日本政府的反华宣传吗?难道这要让日本全体国民对中国道歉、反思吗?
10)中日两国本是一衣带水的邻居,但是,当前,中日民间对立情绪严重,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日本国内的极右翼势力一直没有就历史问题真诚道歉、深刻反思,不仅如此,他们还通过“洗白”日本侵华罪行、参拜靖国神社、否定南京大屠杀等卑鄙的行为,反复在中国人民的历史伤口上“撒盐”。与此同时,在美国遏制和打压中国的过程中,日本政府缺乏战略自主,甘当美国帮凶,也是激发很多中国人愤慨的重要原因。中日是搬不走的邻居,中日关系要想从根本上好转,日本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必须在历史问题上谨言慎行,必须在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中谨言慎行。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人民,我们坚信,“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对于日本如此,对于美国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