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ude Meyer在访谈中指出,虽然中共党员的人数超过九千多万,而且,他们中极大多数与其说是因为崇尚共产主义理念,还不如说是为个人的前途考量,但是,中国的佛教徒以及基督教徒的总数却高达三亿六千多万,中国的寺庙以及教堂的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中国宗教旅游行业的蓬勃发展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随着拜金主义以及消费主义的扩张,宗教信仰无疑也在中国死灰复燃。
Claude Meyer还尖锐地指出,所谓宗教中国化的政策,说白了就是宗教必须受到共产党的领导,这也是梵蒂冈与北京的分歧所在,北京毫不顾忌地更改圣经中的片段,并且在教堂中悬挂习近平的画像。虽然梵蒂冈在2018年曾经就主教任命事宜与北京达成协议,梵蒂冈的说法是试图以此改善中国天主教徒的命运,然而,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地下天主教徒的遭遇并未获得改善,他们受到难以承受的压力,要求他们回归官方教会。以至于梵蒂冈不得不专门就此问题对中国主教发表特殊指令,要求他们在可能的前提下避免加入官方教会。对香港前枢机主教陈日君来说,这是梵蒂冈对中国天主教徒的背叛。相比之下,Claude Meyer认为,北京政府对中国传统的道教等则相对温和,因为他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如果说中国共产党代表了中国伟大历史上最近的一个王朝,那么习近平则打算接替皇帝们的位置,带领国家走向霸权。
一条用"太监讨论性生活"来进行影射的评论很快得到了几千个赞;一条"call you by my name"的回复完美化用了电影名称,被许多人转发;一条"我劝你还是多关心关心谷爱凌吃的什么馅的饼吧!"则讽刺了习近平主席在上海人民基本生活都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召开了冬奥表彰大会,营造了一种不符合上海现实的繁荣景象。还有评论直接针对习近平主席的执政能力和他修改宪法让自己能够继续连任的行为进行批判。
法国的快报周刊网站刊登了该媒体对香港大学哲学家慈继位的长篇访谈,2019年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慈继位的书作《民主在中国—即将到来的危机》,三年之后,香港形式急转直下,目前依然在香港大学的慈继位教授直言不讳地回答了记者有关中国民主与中国政治体制地问题。慈继位在访谈中指出,专制的中国政权终究必须面对越来越民主化的中国社会。
他在访谈中警告说,中国共产党(CCP)将面临不可避免的合法性危机,民主化是这个已经执政70年的政党唯一可能的手段,特别是在习近平下台后。
《快报周刊》评论说,慈继位因为香港2020年推广的国安法而不得不掂量着自己的话语。但这并不妨碍他就美国和中国之间的新冷战、中国入侵台湾的风险或中国中产阶级的崛起等问题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他还解释了为什么经济放缓会给中共带来危险。
就新冷战议题,慈继位表示,如果还有人对世界是否进入新冷战还持有怀疑的化,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对上述议题划上了句号。美中之间的紧张关系将不断升级,鉴于两国之间的互相依赖早已根深蒂固,双方之间的冲突必将对两国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慈继位担心中国社会将日益两极化,亲美派与反美派越来越势不两立,担心中国官方将加强镇压民主运动,担心西方舆论日益将普通中国人谴责为是中共体制的帮凶。
至于为何认为习近平之后,接任的中国领导人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合法性危机?慈继位的回答是,习近平之后,很能想象会出现一个能够将军队,媒体,私营行业,各大领域的权力集中在一人手中的领导人,也就是说,很难继续维持对整个中国社会的高度掌控。
那么,中产阶层在富裕了之后是否必然会追求自由?对此,慈继位的回答是:中国的中产阶级,就像世界各地的中产阶级一样,自然希望能够自由地追求作为中产社会阶层的 的所有活动。也就是说,首先通过一个自我肯定的过程,以及对周围的社会和政治环境有发言权的愿望。而这一切,如果没有思想自由、表达自由和新闻自由,都是不可能的。如果一个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不仅不想追求这些自由,相反还对这些自由完全漠不关心,那就非常奇怪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镇压机器不能暂时扼杀这种对自由的欲望的表达。
Claude Meyer:宗教中国化即受共产党领导
费加罗报在内页刊登了对法国汉学家,法国国际关系研究院顾问,《在中国信仰的全面更新》一书的作者,Claude Meyer的专访,Claude Meyer还著有《全球庄主中国》,以及《西方面对复兴的中国》等书作。
Claude Meyer在访谈中指出,虽然中共党员的人数超过九千多万,而且,他们中极大多数与其说是因为崇尚共产主义理念,还不如说是为个人的前途考量,但是,中国的佛教徒以及基督教徒的总数却高达三亿六千多万,中国的寺庙以及教堂的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中国宗教旅游行业的蓬勃发展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随着拜金主义以及消费主义的扩张,宗教信仰无疑也在中国死灰复燃。
Claude Meyer还尖锐地指出,所谓宗教中国化的政策,说白了就是宗教必须受到共产党的领导,这也是梵蒂冈与北京的分歧所在,北京毫不顾忌地更改圣经中的片段,并且在教堂中悬挂习近平的画像。虽然梵蒂冈在2018年曾经就主教任命事宜与北京达成协议,梵蒂冈的说法是试图以此改善中国天主教徒的命运,然而,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地下天主教徒的遭遇并未获得改善,他们受到难以承受的压力,要求他们回归官方教会。以至于梵蒂冈不得不专门就此问题对中国主教发表特殊指令,要求他们在可能的前提下避免加入官方教会。对香港前枢机主教陈日君来说,这是梵蒂冈对中国天主教徒的背叛。相比之下,Claude Meyer认为,北京政府对中国传统的道教等则相对温和,因为他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如果说中国共产党代表了中国伟大历史上最近的一个王朝,那么习近平则打算接替皇帝们的位置,带领国家走向霸权。
此外,法国电视,电台以及网络媒体纷纷报道有关上海封城的消息,巴黎人报报道了上海民众对官方强制清零政策的反抗,报道指出,自4月初以来,上海2500万居民几乎都被封锁在家中,他们难以获得食物。当局正在隔离那些检测结果呈阳性的人,即使他们没有症状,也将他们安置在缺乏设备的检疫中心。
报道引述网络视频披露一家设在上海浦东的隔离中心的实况,病人睡在地板上,隔离中心的屋顶正在不停的漏水。另一个视频显示的是有200多人被封锁在一个办公楼中,那里只有四个厕所,根本没有淋浴等最基本的卫生设备。
舆论控制与呼唤自由
上海封城后,社媒上很多尖锐的批评之声只活跃了很短时间便被消音。尽管如此,人们没有停止对言论自由的期盼。
上海陷入停顿后
上海从3月初开始,便有小区陆陆续续进入封控状态,3月底执行了浦东和浦西分区域封城的政策,但直到现在,解封依然遥遥无期。
政府照例对网络上的言论采取了删帖、封号、限流等严厉打击措施。4月8日白天,微信公众号上一篇由stormzhang撰写的名为《求救》的文章火爆了整个微信朋友圈。记者注意到在该文章发出约6个小时之后,就超过了10万阅读量,并有了9.5万多点赞。但很快,该文章因为被举报而被删除,存活了不到一天。4月13日,一篇题为《上海人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的文章再次成为爆款,文章下的置顶留言获得了50多万个"点赞",但亦一度被删除,后来内容被恢复,但却无法再转发。
网民们开始利用一切方式,在严格网络审查制度下发声。
4月14日凌晨,若干中国政府官媒使用"美国就是全球最大的人权赤字国"话题发表微博,针对美国发布的"国别人权报告",攻击美国的人权问题。但是当天凌晨,该话题迅速发酵,网友们开始在该话题下讽刺中国的官员,揭露中国的人权问题,网友热议的内容包括丰县疑似被拐卖女性生下8个孩子后被铁链拴住脖子,因为得不到及时治疗而去世的哮喘患者,和上海封城期间家长被迫与婴幼儿分开隔离等。许多微博回复都风趣幽默又暗藏讽刺。
一条用"太监讨论性生活"来进行影射的评论很快得到了几千个赞;一条"call you by my name"的回复完美化用了电影名称,被许多人转发;一条"我劝你还是多关心关心谷爱凌吃的什么馅的饼吧!"则讽刺了习近平主席在上海人民基本生活都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召开了冬奥表彰大会,营造了一种不符合上海现实的繁荣景象。还有评论直接针对习近平主席的执政能力和他修改宪法让自己能够继续连任的行为进行批判。
在近几年里,微博上民族主义的内容越来越多,一针见血批评政府的尖锐言辞已经很少见了,即使出现,也会立刻被其他网友攻击成"八千""50万""1450"(这三个词在中国的网络上代表了汉奸,背叛中国的间谍之意)。短暂的言论自由狂欢很快被豆瓣、推特、Reddit等社群上的中文用户转发。有人评论,这景象就像2020年2月6日,李文亮医生去世的消息传开来之后,从深夜到凌晨,网民们在微博用"武汉政府欠李文亮医生一个道歉"和"我们要言论自由"等话题进行发言,人们强烈呼唤言论自由,直到该话题下的内容被清空、话题本身无法显示为止。
有些儿童与家长分离
你清场,那我在你的场地发言
4月14日凌晨的这场"狂欢"同样以言论被清除而收场。当天北京时间凌晨4点多,记者注意到该话题冲到了微博实时热搜第一位,但此后,话题热度不断下降,网友的发帖和回复也不断被删除。现在,当记者在微博搜索该词条,只能搜到"央视新闻""山西共青团"等被认证过的与政府有关的机构所发布的内容。
但对政府异常愤怒的网民转战到其他爱国内容的话题下面,发表批评政府的言论。有不少人开始在同样由官媒发起的讨伐美国的话题"美国的人权手电筒该照照自己了"下面发言。有人写道"美国没有钉子户,美国没有恶意讨薪,美国没有寻衅滋事,美国没有计划生育,美国没有口袋罪,等等"。
而到了4月15日凌晨,话题"美国用乌克兰精神病患者做生物实验"被网友用同样的方式刷到了实时热搜榜的第十一位。
与此同时,拥有68万组员的,豆瓣上最出名的小组之一"豆瓣鹅组"被封停,不知是否与小组中转发微博上"翻车"的评论有关。
不过,熟悉审查体系的网民们亦有对策,"call me by your name"和印有赵立坚头像及他的言论"疫情期间,生活在中国,你们就偷着乐吧"的表情包已经成为网民间表达对政府不满的暗语。
这会是中国网民团结起来,反抗政府的言论审查制度的开始吗?
这个政策中确实有许多短板
记者采访了发表几条批评言论的张小姐。张小姐有海外留学背景,如今从事金融方面的工作,疫情前经常往返上海和香港。张小姐表示,自己的许多外籍同事经常看西方媒体,今年3月前,她听到同事们批评中国的封城政策时不以为然,在金融业内的分析报告和西方媒体上看到把中国的严格清零政策列为2022年全球最大的风险时,觉得这是西方国家故意构陷中国。但自己在上海封城期间的经历,身边人吃不上菜、买不到药的切身遭遇,让她开始意识到这个政策中确实有许多短板。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说,自己原本只专注专业和工作,鲜少参与网络讨论,但最近开始在微博和微信群公开反对一些抗疫政策,科普正确的科学知识。他说,听到了许多在上海的医生同行讲述自己被调去做核酸,被迫隔离,长时间超负荷工作,无法为需要诊治的病患提供救治的辛酸经历。
不过,另一方面,记者也在几个微信群里观察到了不少上海居民,虽然物资缺乏,被困家中而怨声载道,但仍然感谢政府派来做核酸的人员,以及发来的抗疫大礼包,表示相信政府的领导,相信上海的食物供应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