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死亡数再现高峰!omicron是更温和还是更凶险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4月11日 6点36分 PT
  返回列表
53665 阅读
19 评论
丁香医生

4 月 10 日,#奥密克戎流行期间全球死亡数再出现高峰# 在微博上引起讨论。

图片来源:微博

从 WHO 每日因新冠死亡的数据可以看出,自 2021 年 12 月,Omicron(奥密克戎)首次被发现以来,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每日死亡人数出现了一个小高峰。

图片来源:WHO

其中,有些国家或地区甚至达到历史最高峰,美国持续 5 周死亡人数超过 1.5 万例。

不是说新冠病毒会朝着高传播低死亡的方向发展吗,Omicron 的病死率降低了,怎么死亡人数又变多了呢?

病死率下降,死亡人数激增

奥密克戎到底厉害不厉害?

想要解决这个困惑,我们需要理清几个概念:

基本传染数(R0)

病死率(Case fatality rate, CFR)

死亡率(mortality)

R0 想必大家已经很熟悉了,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人感染者可以感染给几个人。

Delta 的平均 R0 为 5(范围为 3.2~8),已经很厉害了。

然而,Omicron BA.2 的传染性更厉害,R0 从原始毒株的 2.79 变成了 9.1。

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等特点,使得 Omicron 能快速在人群中扩散开来。自 Omicron 被发现之日起,新冠肺炎全球每日新增确诊人数直线上涨,远远高于以往的任何一波疫情。

图片来源:worldometers.info

截至 2022 年 4 月 10 日,全球确诊人数已接近 5 亿。要知道,2020 年,美国加上俄罗斯的总人口也才 4.7 亿左右。

图片来源:worldometers.info

数据截至 2022.04.10

再来说说病死率和死亡率。这是最容易出错的概念,也是导致很多人迷惑的地方。

要解释清楚这俩「率」,可以先看看它们分别代表着什么。

病死率(Case fatality rate, CFR):一定时期内(通常为 1 年)患某病的全部患者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

也就是确诊病例的死亡概率。

死亡率(mortality)=某期间内(因某病)死亡总数/同期平均人口数

也就是在一定期间一定人群中,在众多疾病中,死于某个特殊疾病的频率。

病死率和死亡率,并不是一个高另一个必然高的关系,举一个典型例子大家就好理解了:

狂犬病,它的病死率几乎为 100%,是病死率最高的疾病。而在因各种疾病死亡的人中,中国每年因狂犬病死亡的人数不到 1000 人,死亡率并不高。

在新冠病毒肆虐的过程中,死亡人数的攀升往往滞后于新发病例数。因此,在确诊人数大规模爆发后,死亡人数随之增加。

根据柳叶刀 4 月 2 日发布的一篇论文显示,当设定 Delta 的病死率为 1 时,Omicron 的病死率大约为 0.31(范围为 0.26~0.37),确实比之前的毒株有明显下降。

图当 Delta 病死率为 1 时

Omicron 各个年龄段的病死率分布

图片来源:柳叶刀

今年 1 月底,美国疾控中心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Omicron 的急诊、住院和死亡的比率均低于 Delta。

图片来源:自己做的

但这并不代表 Omicron「很温和」。

它可怕的传播性让全球感染数量激增,导致了一波死亡人数高峰。

根据 Worldometer 统计的死亡数据,同样是 4 个月,Omicron 现世后,全球已有九十余万人死于新冠,与 Delta 席卷全球时的杀伤力相当。

图片来源:worldometers.info

当 Omicron 在人群中迅速扩散,在基数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即便病死率低,也依然会导致更多人死亡,也就是死亡率高。

这就是为什么奥密克戎会出现,低病死率但高死亡人数「悖论」的原因。

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流行病学和医学教授 Wafaa El-Sadr 表示:

「更具传染性的变异往往会非常迅速地在人群中传播。」 

「当大多数人都接种了疫苗后,这些新的变异病毒导致的疾病看似不那么严重,但由于未接种疫苗和未接种加强疫苗的人群的依然非常脆弱,我们仍可能看到住院和死亡人数的增加。」

今年 1 月,世界卫生组织的 Maria Van Kerkhove 博士在一段解释 Omicron 影响的视频中说「我们有越来越多的信息表明,Omicron 没有 Delta 病毒那么严重,但它仍然是一种危险的病毒。」

图片来源:WHO

「患有基础疾病的人、老年人、未接种疫苗的人在被 Omicron 感染后可能会患上严重的 COVID-19。」

图片来源:WHO

「感染 Omicron 的患者仍在住院,甚至死亡,这表明 Omicron 或许没有 Delta 严重,但它并不温和。」

图片来源:WHO

全球医疗系统

正在承受巨大的压力

高传染性除了感染人数剧增,死亡人数增多之外,还带来了另一个严重的后果——医疗系统不堪重负。

由于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医疗系统正在面临巨大的压力,无论轻症还是重症,无论是肺炎,还是因为感染而诱发的其他疾病,越来越多的患者需要医生和护士的救治。

社会层面的核酸检测与管控,院区门诊与病房的诊断与救治,医护人员疲于奔命。

这或许会导致分摊到单个患者身上的注意力减少,或者部分患者不能及时得到需要的救治,进而导致病情恶化甚至死亡。

图片来源:WHO

同时,高密度的工作,与确诊患者高频接触,不少医护工作者陆续病倒,进一步加剧了医疗系统压力。

2022 年 3 月, Omicron 席卷香港,患者数量骤然增加,不少一线工作者感染病毒,「中招」病倒,即便是轻症,也需要离开工作岗位,进行隔离,这让本就紧张的医护资源「雪上加霜」。

香港医管局行政总裁高拔陞 3 月 10 日表示,当时医管局有 8 万多员工,已经有超过一万多名员工感染了新冠病毒。还有不少同事因为家人确诊变成「密接」,也需要离开工作岗位,进行隔离。

另外,还有一些原本住在养老院的老人确诊治愈后,因为养老院尚处于疫情中心,或养老院照顾人手不足等原因,无法再回到养老院,他们滞留医院,也需医护人员照顾。

医疗资源的分配、各类患者的诊疗、人力密集行业的风险……这些都是「感染」之外切实存在的问题。

如何保护自己?

无论是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还是为未来的防疫变化做准备,大家请一定要去打疫苗,特别是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高风险人群。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对于没有接种疫苗的老年人和有基础性疾病的人, Omicron 变异株导致重症、死亡依然让人忧虑。」

图片来源:中新视频

「根据香港卫生署提供的信息,香港特别行政区 Omicron 变异株流行时,未接种疫苗的全人群病死率达到 2.87%,未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 80 岁以上老人病死率高达 15.68%。」

「另外,根据香港的一项研究显示,本次香港 Omicron 疫情中,与 图片来源:香港特别行政区 卫生防疫中心

数据统计时间:2021 年 12 月 31 日~2022 年 4 月 10 日

同时,监测研究显示,老年人仍是重症和死亡的高发人群,而且年龄越大,重症和死亡的风险越高。

4 月 10 日傍晚,中国疾控中心再次提醒老年人,应尽快主动接种疫苗。

图片来源:微博

总结来看,一方面, Omicron 的致病性确实是在减弱,另一方面,它具有很强的传播性,并且对部分人群仍有较高风险,是不可忽视的危险。

我们可以借助疫苗的帮助,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除了接种疫苗之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做好防护,具体有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要尽量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密闭的空间,减少与陌生人或外来人员的密切接触。 

与陌生人接触或去室内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戴好口罩。 

要继续保持手卫生,包括勤洗手或手消毒,尽量不用手触摸眼、鼻、口等部位。 

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天气已经转暖,如果可能,每天要开窗通风、让空气流动。 

与老年人接触的家人或工作人员也要接种疫苗,尤其要做好个人防护。如果发现自己的健康码出现异常,尽量不要再接触老年人。

本文审核专家

l
lovepark1
1 楼
算了吧, 国外疫情都结束了, 结论就是共存。 中国不共存就永远内循环吧。
g
giza123
2 楼
上海近20万病例无1死亡,看来这个病毒就是惧怕强国早就准备好的特效药,习近平思想。这2年全中国只有3例死亡病例,应该是没有好好的研读习主席撒胡椒面的治国思想,也没有每天出门抗麦子走山路。
A
AMONIA
3 楼
什么变种也没有上海的封城凶险
j
jeffinvade
4 楼
香港为啥死人多?因为老年人疫苗接种率只有五成。香港死亡病例96%是60岁以上的,其中70%是没打过疫苗的。 中国如今也是一样的,80岁以上疫苗接种率只有一半,第三针只有20%。 要想避免中国大规模死亡,中国政府此时此刻就需要拿出封城的战斗力,给老人打疫苗,打更好mRNA疫苗。否则后果和香港昨天没区别。
f
football0105
5 楼
又造了个丁香医生来制造恐慌
灯塔路
6 楼
温和 或者 凶险 都不是人类说了算 躺平者听天由命 清零者自我拯救
j
jeffinvade
7 楼
两周前财新就有报道上海养老院有疫情,在死人 "新冠侵袭东海养老院 作者:赵今朝、包志明,尹玉双、唐佳燕" "4月1日上午,浦东殡仪馆称,已有十几具来自东海养老院的遗体,另有遗体放在南汇殡仪馆。有去世老人家属向财新确认,他被通知其父亲已在东海老年护理医院内死亡,但尚未见到遗体。老人们去世是否与新冠有关,目前未能确认。" 现在报道已经被删了,被和谐,404了 在中国,瞒报的做法是一贯的.疫情爆发初期的武汉,号称1月3号到1月19号没有新增病例,说医护人员没有病例,还说不人传人.但事实是李文亮1月10日就出现症状了.
金三
8 楼
支持清零政策,这样可以继续捅墙内跪族,千万别换臂,跪族们都被捅的怀疑人生了,哈哈!多好玩。
j
jeffinvade
9 楼
2003年非典疫情,一开始广州也是在瞒报,然后卫生部长下台,我以为共产党的官员们会吸取教训;武汉疫情初期瞒报,市长背锅下台,我以为共产党会吸取教训;如今上海又在瞒报,还删除老人院死人的相关报道,唉,总算看清了,狗改不了吃屎。 "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情况通报 文章来源: 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发布时间: 2020-01-21 04:18 | 2020年1月19日22时—1月19日24时,死亡1例,无出院病例和新增病例。" "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关于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情况通报 文章来源: 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发布时间: 2020-01-11 07:04 | 自2020年1月3日以来未发现新发病例。目前,未发现医务人员感染,未发现明确的人传人证据。" http://wjw.wuhan.gov.cn/gsgg/202004/t20200430_1199580.shtml 这可是武汉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疫情中心,爆发初期两周,1月3号到20号,病人肯定在指数型增长的时候,他们说无新增病例,不人传人,呵呵。
德国丹
10 楼
: 中国没躺平……最着急并不是国内的民众,而是海外的狗粮和他们的欧美主子。
n
netcamel
11 楼
现在有哪个国家政府敢打公开出指导性文件说COVID-19死亡率和感冒相差无几? 敢保证即使感染经过治愈后后遗症与流感相差无几? 敢保证未来不会出现危害更大的变种? 为啥有的人即使身体健康没有任何基础疾病还是会染病身亡? 为啥有的人倍感然后毫无症状? 究竟是政客指导防疫,还是专家指导防疫?
斗山
12 楼
啥时候这儿狗粮基本死绝,中国就可以开放边境了
暮色老头
13 楼
反復感染病毒🦠,不死也會有後遺症。
湖叶
14 楼
电视机可以有专家,因为是人造的。人是谁造的?肯定不是人自己。 (克隆只是抄袭)。哪有什么专家?
j
jeffinvade
15 楼
终南山都在说应该用异种疫苗给老百姓打加强针,中国为啥不批更有效的mRNA疫苗?为啥不提高公共卫生开支? 现在是2022,不是2020。疫苗出现之前,严防死守,我赞成,合情合理。疫苗普及之后,继续用封城,闭关锁国这种原始手段,劳民伤财弊大于利。
c
chinapilot
16 楼
睁着眼睛说瞎话 我这边天天几万感染 天天1,200死亡
t
terrymao
17 楼
: 你在哪儿呢?我人在广州,这里第三针打的都是安徽智飞重组蛋白疫苗,也就你引用钟老说的异种疫苗,别在国外偏听偏信。至于为什么不批mRNA,我理解因为国家需要考虑总体性价比因素,当然政治因素也有。我觉得在决定放开之前至少应该有数据支撑决策,毕竟这种决定一旦有所差池影响的是成千上万普通人的性命,慎重的态度也都是应该的,是负责任政府的基本担当。至于数据支撑,别拿国外数据来说事,毕竟人种不同(而且国外死亡人数也又达高峰),我相信上海这次疫情的完整数据会对下一步疫情应对及放开方式起到很大支撑作用(PS:上海疫情大数据分析处理我们团队也有参与)
中华游子2017
18 楼
知道这里很多湾湾,政治、地理的分割短时间无法解决,也很难企求在很多观点上共鸣。但不能由于这些差异,混淆了是非黑白吧?不能出卖自己的良知吧?不该期望全世界的疫情尽早结束么?不该期望大家都采取正确的、安全的抗疫方法么?
布左右
19 楼
所以清零政策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