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25年前拍下的上海罕见旧照:脏乱 萧条 但…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19年12月10日 6点57分 PT
  返回列表
52922 阅读
24 评论
一条



上海“老克勒”的早晨



90年代的大世界是潮人聚集地



柳叶眉、丹凤眼是属于亚洲的美丽



摄影师小林纪晴,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奔走于亚洲各国,中国、泰国、印度、越南、缅甸……他来到上海,爱上外白渡桥,街头吵架的人群、人头攒动的“大世界”、路口满满当当的自行车,在他眼里,25年前那个还不时髦的上海,有着日本没有的温度。



“整个城市就像是施工现场,

一切都在发生戏剧性的变化,这里以后一定会很厉害。”自述   小林纪晴    编辑    邱煜





摄影展《远方的光亮》

今年夏天,我又去了上海和重庆。我第一次去上海是1994年,算一下竟然已经是25年前的事了。当时,浦东还只有电视塔独自耸立,周围几乎没有其他建筑。而这次,放眼望去,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对这样的景象感到吃惊的同时,也是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的高速发展。2019年夏末

小林纪晴



《远方的光亮——Lost Asia(遗失的亚洲)》中展出的照片全是90年代,我独自在亚洲旅行时拍摄的。旅程中那份混杂着兴奋的寂寞感,以照片的形式凝固在了这个空间里。

这是我1994年第一次来上海时拍摄的浦东。我很喜欢诗人金子光晴的作品,20世纪初期他在上海结识了一大票文坛巨匠,鲁迅、郭沫若、郁达夫……使我对上海总是充满想象。我第一次来中国就是跟着他的足迹,从长崎坐轮渡到了上海。





1994年,上海,外白渡桥到现在我还记得很清楚,船停靠在外滩的浦江饭店旁,日本的背包客大多在这里下船。每每经过外白渡桥,看着苏州河缓缓汇入黄浦江,我都会忍不住在这里拍照。当时外滩对面只有东方明珠,孤零零的有种肃寥感。







照片的好处在于,单是时间的流逝就能使它产生深意、产生价值。城市、街道、人都会变,但照片不会。







虽然外滩的万国建筑群百年来都没什么变化,但走进人们生活的街区,那是一个和现在的截然不同的上海。

90年代的上海几乎见不到外国人,更是没有外国商店。稍晚一些便利店就关门了,肚子饿了都找不到地方吃饭。



电影《股疯》片段





1996年,施工中的延安路高架

白天的街道给我最大的印象是人们好像总在吵架,马路上熙熙攘攘的都是自行车。

当时上海正好是飞速发展的时候,哪里都能看到正在建设的高架和马路,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大型的施工现场,总是很有活力。







除了上海,我当时还去了厦门、苏州、台湾和香港。

厦门的感觉和上海又完全不同,建筑很有地方特色,连人行道上方也是房子。不过当时在厦门完全不能用英语沟通,大家看不出我是外国人,总是很热情的和我说一大串,很是窘迫。



与之相反,90年代去在台湾时就很轻松,上了年纪的人基本都会说日语。只身在外旅行多日,能在陌生的地方说日语很意外也很怀念。当时的日本也在流行台湾电影,总觉得两边的文化很接近。



旅行中的小林纪晴

10年的亚洲流浪,寻找日本没有的温度

我老家在长野县,非常乡下。就像中国向往北上广生活的年轻人一样,我当时也很想去东京。现在想来,学习摄影应该只是我能去东京的一个借口罢了。

毕业后我去了报社工作,但坐办公室的生活和我想象的世界截然不同。呆了3年觉得自己真的到极限了,就离职了。



80年代末期,日本处于泡沫经济时代,地价上涨,经济越来越好,每个人都很有精神,眼里只有日本的光明未来。但我总觉得哪里怪怪的,完全融入不了那个浮躁的时代和氛围,一直问自己物质上的富足就等于幸福吗?

为了找到答案,我抛开了那个随随便便就能赚一大笔钞票的东京,跑去了当时经济还不发达的东南亚,想找到日本没有的温度。



老挝,湄公河,龙舟节



老挝,万象

1991年,20来岁的我踏上了东南亚之旅,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一口气在外呆了100天。那个年代大家都对国外的事知之甚少,我也对当地有什么东西、有什么文化习惯全然不知。

百天的旅程,身上带了200多卷胶卷,堆起来半身高,加起来有30公斤,全装在登山包里,重得30分钟都走不了。为了省钱,每晚都住在只要20元一晚的招待所里。

刚开始亚洲“流浪”时我脑子还是懵的,连找钱都算不清,在邮局寄东西付了1万日元,结果只找了我900日元;因为语言问题也没法和周围的人说话,一直在路上迷路。



摄影集《Asian Japanese》

不过我立马找到了继续旅程的动力:既然我不能和当地人沟通,那和当地的日本人沟通不就行了吗?于是我花了4年时间,给不同国家和城市遇到的日本人拍照,把他们的故事写出来,整理出了我的第一本摄影集《Asian Japanese》。

在东南亚遇到的日本人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和我的境遇相似,从公司离职或是从大学退学,总之都是跳出自己的舒适圈,去寻找不一样的生活。我觉得和他们聊天,反而更能看清当时的日本社会。



摄影集《Days Asia》(左)《Asia Road》(右)

疾病、车祸、恐怖袭击……

当然在那个年代,能在东南亚遇到的日本人还是少数,更多的时候我都是一个人,给当地的年轻人拍照,或只是拍拍风景。

巴士是最便宜的移动方式,我曾经坐过整整24个小时的车。要是运气不好坐在没有玻璃窗的位子上就惨了,全程风对着吹,拌着扬起的风沙几乎睁不开眼,真的很痛苦。



在东南亚,巴士永远能在2人位上挤3个人,行李堆在车顶。刚开始觉得相机最贵重,总是随身带着,但后来意识到胶卷才更重要,照片掉了就绝对没办法再拍第二次,连睡觉都要抱在怀里。有一次从印度回尼泊尔的加德满都,在山顶发生了车祸,窗被撞得粉碎,坐在我前面的人被扎得满脸是血。车也发动不起来了,要大家都下去推车。

我当时心里很绝望,觉得再也到不了了。晚上11点多,一行人中突然爆发出掌声,抬起头才发现原来到了加德满都。尽管所有人都喘着粗气,身上也满是泥污和汗水,但是心理上却有种微妙的兴奋感。



心情越是沮丧,照片越是明亮

2000年之前我几乎都在亚洲拍照,后来我去纽约时正巧碰到了911事件。我突然意识到即使身在最为发达的国家,原本百分百信任的社会环境也能在瞬间破碎,很多朋友都回自己国家去了,我也回到了日本。

回来之后我一改之前的拍摄风格,用明亮的色彩拍摄了诹访系列。那时我对整个日本的看法都发生了转变。心情很沮丧,但越是如此就越想拍一些欢快的东西。







我并不知道这个系列在中国这么有名,更不知道很多人在模仿它的色调。

在我眼里诹访向来只是个几十年不变的、让人想逃离的乡下老家,经历了911后我才突然看到了那里的美。





二十几岁时我很讨厌东京,讨厌泡沫经济,也讨厌那欣欣向荣的氛围,于是逃去了东南亚旅行。

但过了30岁,随着日本泡沫经济时代的落幕,日本渐渐变得适于居住了。可能也有年纪的关系吧,现在我更想去记录一些身边的东西。



摄影是没有答案的学习

《Asian Japanese》、《Asia旅物语》、《Days Asia》……我在2000年前出版了9本亚洲相关的摄影集。说是影集但大多是一半文章一半照片的作品,后来我也出版了几本小说,很难说清楚我更喜欢摄影还是写作。

在我看来,文章不是照片的说明,照片也不是文章的补充。

摄影是不会腻的,拍照永远都在经历“第一次”,即使在一样的地方,经历也都是新鲜的,这是我最喜欢摄影的地方。而文章是最能与读者合为一体的,就像是面对面向你铺开我脑中的事。

l
loloda
1 楼
这情景是很多蟑螂最想要的想不到喔 难怪这么失落
小王爷
2 楼
怎么不看看解放前的上海?亚洲唯一的世界级明珠。是谁把上海糟蹋成那副德行,之后上海帮花了大力气回复,现在又开始被糟蹋了。
t
topten
3 楼
小王爷 以前上海马桶满街放,妓女,黑社会, 上百万人住在贫民窟, 污水满地, 你喜欢吗?
国色
4 楼
25年前的上海比民国时期好多了。。。没有日本人的侵略和屠杀,没有外国租界。现在中国日新月异,人民当家作主,好多方面都超越了美国和日本。现在美国机场比25年前的中国机场还要脏乱和萧条。日本东京机场附近杂乱无章,还不如中国的小县城。
松丹
5 楼
没看出来哪里萧条呀?小日本在胡说八道。
祖国万万岁
6 楼
最好的地方还是外国租界,外滩,南京路,,,没有租界,就没有上海。历史事实。 从南到北,香港,澳门,上海,青岛,天津。。。落到共匪手里,都完蛋……
l
last_glory
7 楼
哪里脏了?发这个贴子的人心里脏了吧
B
BillyZ
8 楼
小日本胡扯淡,八,九十年代没见过外国人?那时一车车的鬼子来西安朝拜它的先人。长安八大寺院是鬼子佛教的祖庭,长安人是它们的祖师爷,小鬼子睁着眼睛说谎话。
空城之主
9 楼
作者非常客观,指出中国的发展迅速健康,并且在落后中看到了顽强的幸福。是编辑加了不相称的标题。此一时彼一时,任何民族都有其阴暗的一面和光辉的一面,同样也有落后的年代和进步的时光。
s
sigmazao
10 楼
这就像一个北漂,从住在昏暗肮脏的地下室,到住进宽敞明亮的高级公寓。人生如此,国家也如此。稀疏平常。关键是要不断进步,而不是原地踏步甚至倒退。
大玩家
11 楼
那个时候,西方人, 日本人,在中国好牛逼啊!
w
wenxiuxuan
12 楼
25年前的上海已经很厉害了。
g
goldeyeball1
13 楼
以此可以看出,中国这25年的发展速度,恐怕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做到这些吧。
M
M416
14 楼
25年上海没有人有照相机吗?为什么非要日本来贡献照片?
S
Snowflower11
15 楼
本人95、96年老相机里还有很多南京路、外滩和浦东以及淮海路,还有很多,没有这个日本人照的这么破,其实蛮发达的,只是没有海口、三亚、新加坡和香港的市场生气和流动感,已经有很多大酒店,99年后变化很快,03、04年时已经变成很时尚的大都会了,世博会前后也有很大变化。
轻松轻松
16 楼
哪里看出脏乱萧条了,94年中国已经进入快速发展几年,日本已经进入大萧条好几年了
y
yumidiie
17 楼
真tm有脸,90年代跟民国比
阿米高
18 楼
臭蛤蜊
U
US_Lion
19 楼
猫遮洞把上海糟蹋得不像样,把全中国糟蹋得如人间地狱。
研究研究
20 楼
为小编的智商着急!这种破烂的地方,加上一些摄影特技。美国现在也到处都是,你拿一个手机到各个地方去拍一下就行了。就是台湾,在种场景现在也很多。
7
717-717
21 楼
90年代,上海很多都开始了城市改建。那个时候已经很多在那里工作的外国人了。我那个时候买的衣服,现在在英国都还有人称赞。
5
5AGDG
22 楼
96年的上海晚上没有地方吃饭?有这么开玩笑的吗?96年的上海已经很发达了,已经基本有了今天的雏形,只不过浦东没跟现在有很大差别。
5
5AGDG
23 楼
我从85年开始摄影,开始用海鸥,后来美能达,我有自己的暗房自己冲洗放大照片,我用60米的电视胶片剪开了当胶卷,所以我拍了无数照片因为我拍照片的成本比一般人低得多,看看还能找出多少。后来出现了彩照就不能再自己冲洗了。
5
5AGDG
24 楼
很怀念当年摄影的日子,几分钱一包药水加一个塑料罐,不用暗室就能冲洗底片,然后底片下面放上相纸在太阳底下晒就能成像,只不过照片是黄色的不是黑色的,很有怀旧感。然后自己做了个木头盒子里面放个灯泡放个开关,在暗室里就能洗照片了,显影药水和定影药水很便宜还能多次使用。在然后买了放大机,可以放大照片了。现在的人都么有这个乐趣了,因为房价的关系没人用得起暗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