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在国内再刷新史上最低价 再不努力 只能买宝马了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12月8日 22点1分 PT
  返回列表
79266 阅读
32 评论
牲产队

再不努力,真的只能买宝马了。

宝马再次刷新史上最低价,有经销商报出15.9万元了。虽然要叠加分期贷款,叠加置换补贴,才能拿到,但这个价格也是刷新底线了。自打宝马重返价格战以来,它的销量就原地起飞了。15.9万元买宝马,太多人没有办法拒绝了。买宝马,不需要你努力了,只需要宝马努力降价就行了。

在最新的一周里,宝马狂卖了1.95万辆。注意,这不是月销量,而是周销量,以远远领先于特斯拉、奔驰、奥迪的姿态,重返中国第一。你可以说宝马电动化转型跟不上了,被国产新势力甩下了。但15.9万元的宝马,几乎没有缺点了。而且,宝马精准抓住了过年的最后一波。马上就要春节了,在外奋斗的年轻人,也是时候开宝马回家装逼了。

父老乡亲根本就不认新势力,你什么小米SU7、问界M9、特斯拉Model Y,蔚来ET5、理想L7等,在广阔的中西部地区,都没有宝马一个标强。这种深入人心的品牌认知,是短期内无法改变的。你可以说宝马在卖标,但就这个标,也够吸引无数国人买单了。

更何况,宝马除了标,它的技术也不错。虽然智驾系统比不上特斯拉,比不上华为,也比不上小鹏,内饰装修比不上理想,但它卖的比特斯拉、比问界、比小鹏还要便宜。消费者不是傻子,他们知道,宝马电动化技术跟不上了,也确实不如国产新势力。但它的价格也比国产新势力便宜,真正做到了技术不足,价格来凑。宝马不坑穷人,真的把一辆C级车卖到了15.9万元的水平。

只要15.9万元,就能买上一辆宝马i3。从这个价格来讲,它已经没有品牌溢价了,也骗不了富人的,只能当平价车,让普通人也过上不把宝马的瘾了。这得感谢国产新能源,在疯狂的价格战中,首先扛不住的,不是国产车,而是合资车,而是BBA。

3年前,你无法想象,成交均价50万以上的问界M9,是赛力斯制造的。你也无法想象,最便宜的理想L6,也要卖到25万以上。而曾经的BBA,却一个个放下身段,利用价格来抢市场了,主打的就是一个“亲民”。我技术不行,但我也便宜。什么段位,就卖什么价格。实际上,很多宝马4S店都在亏本卖车,宝马集团也在亏本卖车。为什么亏本也要卖?主要就一个原因:不愿意被淘汰,即便亏本,也要留在牌桌上。

这是一场残酷的淘汰赛。当宝马月销跌到3万辆时,它就到了生死边缘线了。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就是凯迪拉克、沃尔沃、雷克萨斯的月销。其中,雷克萨斯是进口车,就算卖不动了,大不了减少进口就完事了。可沃尔沃、凯迪拉克、宝马等,都是国产豪华品牌。一旦被边缘化,结果就是停工停产,变卖厂房,退出中国。

现在的情况就是,凯迪拉克、沃尔沃等二线豪华,压力越来越大。沃尔沃还好一点,它背靠吉利集团,具有一定的本土优势。可凯迪拉克就惨了,整个上汽通用的销量都在下滑,雪佛兰、别克、凯迪拉克,没有一个支棱起来的。一旦凯迪拉克垮了,整个上汽通用就进入暗黑时刻了。靠通用五菱,是撑不起通用中国的。

对宝马而言,它必须避免的是,沦为二线豪华。二线豪华最核心的指标就是,月销2万左右,再怎么努力,也突破不了3万辆。而BBA作为一线豪华,普遍月销在5到6万以上,差一些也有4.8万辆。可以说,3万辆就是一条红线。BBA中任何一家跌破3万辆,就是生死存亡的危机了。

宝马想活下来,想站稳第一阵营,就必须把销量拉上去,稳在5万辆以上,才是安全的。宝马重返价格战,核心指标就是,8月份突然销量暴跌至3.4万辆。为了自救,宝马只能重返价格战,甚至比上一轮打得更狠了。上一轮,宝马i3最低价是17万,而现在刷新到15.9万元了。

它一边在损失宝马的品牌溢价,但另一边也在为宝马留在牌桌上,疯狂续命。在中国,造电动车赚钱的公司,只有四家,第一家比亚迪,第二家是理想,第三家是问界,第四家是特斯拉,其他全都在亏。

亏钱卖车,宝马也不能例外!

T
Tulanian
1 楼
嘿嘿,中国新能源汽车牛逼!
媚眼瞟瞟
2 楼
国产宝马。 卖的时候就说是外国的。
本文小编
3 楼
开宝马,不怕被人笑吗?
d
deal
4 楼
那个宁肯坐在宝马里哭的这回是真要哭了啊😂
只爱大屁股小妹
5 楼
这傻逼墙国外宣,宝马技术不行人家能跑几十年拉力赛各种越野赛f1,你踏马电池车自焚车说自己遥遥领先,真踏马脸皮厚的无与伦比骗傻逼五毛呢
顽童在线
6 楼
还别说,国产垃圾还有点用,把外国车价格打下来了。
a
albertjia!
7 楼
把重点放到如何割国外的这些韭菜吧,还是那么死贵死贵的
B
Bnm8
8 楼
中国又赢麻了!
s
stevecq
9 楼
以前是没钱买宝马,现在没钱买宝马。
g
ghana001
10 楼
又來電池車自焚 如果中國電池車自焚歐美以安全問題就能禁了,還關稅? 你們真的是既賤且蠢,編個謊言都如此智障
g
ghana001
11 楼
再請教一下 寶馬在拉力賽和F1有啥成績?
G
Griller
12 楼
你在的劣群不意外,奴性极大,没受过教育导致的劣化不堪。 中国是自由市场,汽车市场是美国的两倍大,而且占世界的市场的38%。即使规划的1300万辆产能,还不到中国市场的一半,也只有目前出口的1/2。中国因为是自由市场,所以公平竞争以后,产品力强,同其他封闭市场的高价低质垃圾车有代际区别。而美国被伪善文化笼罩以后,把美国曾经的自由精神洗脑成猥琐,懦弱,不敢公平竞争了。把美国搞成的封闭市场,然后高价低质的产品卖给当地的韭菜人矿,还洗脑这些悲剧的群体去感恩自豪。然后有些愿意去反抗的韭菜,就不买当地高价的垃圾车了。导致美国的封闭市场,新车销量还会逐年下降,也就是美国新车市场在萎缩。。。这就是美式伪善精英对一个曾经文明地区的劣化和愚弄。
G
Griller
13 楼
中国是自由市场,汽车市场是美国的两倍大,而且占世界的市场的38%。即使规划的1300万辆产能,还不到中国市场的一半,也只有目前出口的1/2。中国因为是自由市场,所以公平竞争以后,产品力强,同其他封闭市场的高价低质垃圾车有代际区别。而美国被伪善文化笼罩以后,把美国曾经的自由精神洗脑成猥琐,懦弱,不敢公平竞争了。把美国搞成的封闭市场,然后高价低质的产品卖给当地的韭菜人矿,还洗脑这些悲剧的群体去感恩自豪。然后有些愿意去反抗的韭菜,就不买当地高价的垃圾车了。导致美国的封闭市场,新车销量还会逐年下降,也就是美国新车市场在萎缩。。。这就是美式伪善精英对一个曾经文明地区的劣化和愚弄。中国是自由市场,汽车市场是美国的两倍大,而且占世界的市场的38%。即使规划的1300万辆产能,还不到中国市场的一半,也只有目前出口的1/2。中国因为是自由市场,所以公平竞争以后,产品力强,同其他封闭市场的高价低质垃圾车有代际区别。而美国被伪善文化笼罩以后,把美国曾经的自由精神洗脑成猥琐,懦弱,不敢公平竞争了。把美国搞成的封闭市场,然后高价低质的产品卖给当地的韭菜人矿,还洗脑这些悲剧的群体去感恩自豪。然后有些愿意去反抗的韭菜,就不买当地高价的垃圾车了。导致美国的封闭市场,新车销量还会逐年下降,也就是美国新车市场在萎缩。。。这就是美式伪善精英对一个曾经文明地区的劣化和愚弄。
G
Griller
14 楼
主要是伪善文化,让美国普通人奴性极大,什么都能忍受,处于韭菜人矿的境地,还被洗脑到感恩自豪。 这是个悲剧
a
assvenger
15 楼
国外的韭菜BMW都买不起。
家不在家
16 楼
仔细想想,所谓的新能源汽车,其实是烧煤的。 [1评]
g
greentee
17 楼
消费者不是傻子。蔚小理不过是江淮,海马,力帆这些燃油车时代就是杂牌厂的劣质产品。 燃油车你看不上它们,那怎么可能装个电瓶就变成了名牌呢?无非就是娱乐功能多了些。
谁主沉浮?
18 楼
跟你🈶你麻痹关系
谁主沉浮?
19 楼
当然,你以为只操你妈,不做正事?
谁主沉浮?
20 楼
看你这傻逼酸的,啥都买不起的样子
w
wang68p2003
21 楼
没有开国产车的经历,但BBA都开过,货真价实。
没有错
22 楼
你这个思维已经落伍了?智驾,电动是趋势。看到大众关厂裁员,你可能会说产品落伍丑陋,没有优势。看看保时捷销量的惨淡吧,发动机,外观在线,也依然改变不了燃油车慢慢退出主流舞台的趋势
b
bluej
23 楼
中国那么多电动车的电池到时候怎么处理?那可都是高污染的废物。
我爱吃西瓜
24 楼
他妈电马能算宝马吗?要不是傻逼欧美白皮猪天天大喊全球变暖啊,碳排放啊,能他妈有电车出来吗?现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傻逼了。
d
duffer9
25 楼
国产的吧。 自嗨模式。宝马退出中国也是一个选择。三星日子过的挺好。
专看评论
26 楼
确实便宜,被逼的,这年头竞争恶性化太强了
英国流氓
27 楼
这个观点中存在几个根本性问题,值得严厉反驳: “中国是自由市场”这一说法不准确:尽管中国市场已经开放并拥有大量的私人企业和竞争,但将中国描述为一个完全的自由市场是不准确的。中国的市场经济具有一定的国家干预,政府在各个行业,尤其是关键行业中扮演着主导角色。例如,在汽车行业,政府通过政策、补贴、税收等方式影响市场走向,并且对外国企业进入设有严格限制。因此,中国市场虽然具有某些竞争性,但并不等同于西方所定义的自由市场。 关于“美国市场是封闭市场”的指控:美国并不是一个封闭市场,相反,它的市场开放程度极高。美国的汽车市场对外国品牌保持高度开放,几乎所有主流的国际汽车品牌都有在美国生产和销售的业务。中国市场也同样欢迎外国汽车品牌,如特斯拉、宝马、大众等都在中国有大量投资并销售。美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激烈,各种创新和新兴品牌的加入,不断推动产业的进步,尤其是在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领域。相反,过度的政府补贴和垄断可能会导致市场的畸形发展,影响公平竞争。 “高价低质垃圾车”这一指控并无依据:美国的汽车产业历史悠久,许多品牌如福特、雪佛兰、特斯拉等不仅在质量上享有良好的口碑,在技术创新上也持续领先。例如,特斯拉的电动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显著的市场影响力,特别是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与此相反,虽然中国汽车在近几年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是在电动汽车领域,但其整体技术水平和市场接受度仍有待提高,且一些中国品牌的汽车在安全性和质量方面仍面临一定争议。 “中国汽车市场是美国的两倍大”这一数据不代表市场竞争力:虽然中国的汽车市场规模庞大,且占据全球38%的份额,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汽车产业在产品质量或技术水平上具备绝对优势。中国市场的庞大规模更多与人口基数、政府政策以及市场需求有关。而美国的汽车市场虽然规模略小,但依然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尤其在技术创新和品牌影响力上,美国汽车产业具有不可忽视的优势。 关于“美国市场萎缩”的结论并不成立:美国的汽车市场面临一定的挑战,但并非简单的“萎缩”。虽然传统燃油车的销量有所下降,但电动汽车的崛起和新兴汽车品牌的不断涌现,正在改变这一格局。美国的汽车产业在全球范围内依旧占据重要地位,许多汽车公司都在持续扩展新车种类和提高技术水平,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美式伪善精英的劣化和愚弄”这种言论过于极端且缺乏理性:这种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批评言论并未提供充分的证据或逻辑支撑,只是通过刻板印象和情绪化的表达来攻击美国的社会和政治制度。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国家和市场都有其独特的挑战和发展路径,通过理性和建设性的批评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总之,这种观点充斥着片面、情绪化的判断,而缺乏基于事实和理性的分析。
英国流氓
28 楼
这段话充满了偏见和过度情绪化的判断,既没有理性分析,也没有提供事实依据。以下是对此观点的严厉反驳: “劣群、奴性极大”是无理的攻击:这种对群体的普遍性攻击是不负责任且有失理性的。每个社会中都存在多样性和复杂性,将整个群体标签化为“劣群”或“奴性极大”是毫无根据的。这样的言论不仅不利于理性讨论,还容易激化社会对立。更何况,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有人会因为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及教育程度展现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将其归结为“奴性”或者“劣化”是对其他国家人民的不尊重。 中国并非完全自由市场:尽管中国的市场在近几十年内开放并增长迅速,但中国的经济体制并非完全自由市场。中国有大量的政府干预,特别是在一些关键行业(如汽车行业)中,政府制定政策和实施补贴以引导市场走向。因此,中国被称为“自由市场”并不完全准确,它是一个“有政府指导的市场经济”。这与西方国家通常意义上的“自由市场”概念存在明显差异。 中国市场规模的夸大与误解:中国汽车市场的规模庞大,确实占据了全球市场的一大部分,但市场规模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市场竞争力。中国市场的快速增长不仅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日益增加的购买力有关,还与政府的大规模补贴政策以及国内企业的低价策略有关。相比之下,美国的汽车市场不仅高度开放,竞争也非常激烈。美国市场虽然规模较小,但在技术创新、品牌影响力以及全球市场的领导地位上仍然保持着重要地位。 关于“高价低质垃圾车”的偏见:将美国汽车品牌统一归类为“高价低质垃圾车”显然是一种极端、片面的看法。美国的汽车工业,尤其是在高端车、技术创新(如特斯拉的电动汽车)和安全性方面有着很强的优势。美国的车企不断推动创新,在全球范围内对汽车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相反,虽然中国的一些汽车品牌在市场中取得了很大的份额,但它们的技术和质量仍在不断提升和进步中,部分品牌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性方面也有不少争议,不能简单与“高价低质”划等号。 “美国市场封闭,销量萎缩”并非事实:美国汽车市场并非“封闭市场”,而是全球汽车品牌竞争的重要市场。美国的汽车产业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发挥影响,诸如电动汽车、智能驾驶技术等领域的创新持续在全球范围内推进行业发展。美国的汽车市场确实面临一些挑战,例如传统燃油车销量下降、环保法规压力增加等,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汽车产业进入“萎缩”状态。相反,美国正在转型,通过电动汽车和其他新技术的引领,展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创新能力。 关于“美式伪善精英的劣化和愚弄”:这段话表达了对美国社会的强烈反感和不公正指责,充满了情绪化的偏见。所谓“美式伪善”只是对美国社会和政治体制的片面批评,忽视了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推动民主、自由和创新的积极作用。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变得更加重要,盲目贬低其他国家不仅没有建设性,反而加深了误解和对立。美国社会当然存在问题,但这种极端言辞并不能帮助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加剧全球的对立和误解。 综上所述,这段话的观点缺乏理性分析,充满了情绪化的极端偏见。
k
kyogui
29 楼
中国企业主要靠洗脑,华为byd一年花多少钱给自媒体
东京无间道
30 楼
: 😂你好像不怎么看后续新闻,那个女的后来好像把他老公杀了,被判了快二十年,早进去了
G
Griller
31 楼
赞,你也是能说人话的。 中国市场占全球车市的38%。 特斯拉的确开创了电动车赛道,但是特斯拉的创新和研发最近几年太差了,并没有引领作用,而是中国市场的品牌在引领电动车的发展。 美国车市在萎缩,新车销量在下降,这是统计电动车+燃油车后的整体数据,可以反映美国市场在高关税政策后,带来的高通胀,普通人没法消费和负担当地高价相对低质车以后带来的市场的萎缩。 如果你说美国市场金额上没有萎缩太多我同意,因为销售额是单价乘以数量。通胀带来了价格上涨很多,而美国消费者没法负担高价,购买数量下降很多。整体销售金额倒是没变太多。 不过美国市场在萎缩,在实体销售上是成立的。 不仅是车市,而且在很多必需品和非必需品上,美国市场都在高通胀高关税下萎缩。
G
Griller
32 楼
btw,特斯拉的ppt期货,也没有引领自动驾驶。 可能现在你在宣传洗脑里还没有看到实际情况。 但是1-2年后可能你会很明显的观察到,特斯拉的研发能力持续下降。比如特斯拉发布的ppt期货做不出来,而中国市场的品牌已经引领自动驾驶了。 毕竟特斯拉新的技术路线在向中国市场的引领者学习co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