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穷人发钱给富人加税,这个合法避税天堂急了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3月2日 2点24分 PT
  返回列表
77846 阅读
21 评论
冰川思想库

如果只是看到了“扶危济困”、“劫富济贫”的好处,却看不到背后的害处,那就是犯了经济学家巴斯夏所指出的错误:只看见“看得见的”结果,却忽略了那些“看不见的”后果。

冰川思想库特约撰稿丨张是之

后疫情时代,全球各国都面临财政吃紧,连“合法避税天堂”新加坡也坐不住了,开始加税。

01

新加坡也坐不住了

今年1月1日,新加坡15年来首次提高消费税,从7%升至8%,并计划在2024年进一步提高到9%。

图/网络

而提高消费税,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抢购潮,大家都赶在涨税涨价前多添置一点东西,就连情侣求婚都有的都因此提前。

不要小看这一个点的税率,也不要认为新加坡是发达国家,人们就不在乎这点“小钱”。

实际上,大部分人都是普通公司的普通职员,大部分人过日子都需要精打细算,税率上涨一个点对大部分的影响是实实在在的。

更何况,2022年新加坡整体通胀率为6.1%,很多人的收入并没有赶上通胀,所以很多新加坡人抱怨,他们的实际收入缩水了。

▲新加坡CPI同比增速(图/网络)

能省一点是一点,这是大多数人的朴素想法,所以大家才会赶在税率上涨前抢购。

新加坡政府回应了民众的呼声,在新预算案中向中低收入者倾斜,为他们提供更多补贴。

在2023年预算案中,新加坡将加强永久性消费税补助券发放计划,再拨款30亿新元为相关援助政策提供配套,包括发放各种补贴等。

与此同时,为了实现收支平衡,新加坡政府决定给富人加税,让更有能力的富裕阶层支付更多的税。

新加坡这些措施背后的逻辑是“扶危济困”,说直白一点,其实就是“劫富济贫”,因此很容易赢得民心。

但是这么做,真的好吗?可能未必。

02

新加坡的做法值得羡慕吗?

从评论来看,国人对新加坡这些惠民措施,还是有一定好感和认可。

另外再加上,新加坡政府的最高补助金额是700新元,约合人民币3600多元。

而我们的类似补贴好像和这个数字差距比较大,也有人因此觉得新加坡政府做得更实在。

还有种观点认为,“是发钱不是印钱,这钱是新加坡国库里的钱,是收税收上来了不是开启机器印的,所以不会导致通胀。”

图/微博

但是,把国库里的钱发给穷人“不会通胀”“没有害处”这个观点也是错的。

因为本质上,新加坡政府做的仅仅是一种转移支付,国库里的钱每一分都是来自税收。

而在这个转移支付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损耗,必然会有部分财富的灭失。

如果只是看到了“扶危济困”、“劫富济贫”的好处,却看不到背后的害处,那就是犯了经济学家巴斯夏所指出的错误:只看见“看得见的”结果,却忽略了那些“看不见的”后果。

那些“看不见的”的害处,无法统计和显现,只能通过逻辑推理来认识。

最明显的一个问题是,增加消费税影响最大的可能是中产,而不是富人。

穷人可以申请补助,从而抵消税负的增加。富人其实有很多方法可以避税,比如出国旅游一趟可能就可以买到更好更便宜的产品。

而中产面临的实际情况是,既无法像穷人那样申请补贴,也无法像富人那样合理合法避税,只能是硬着头皮面对税负的增加。从新闻报道的描述来看也是这样。

图/微博用户@新加坡旅游局官方微博

另外税负的增加还会打击人们创造财富的积极性,这一点逻辑上也不难理解。

现如今收税的形式都是货币,纳税人必然要放弃部分产品来纳税。

对于消费者而言,放弃的是消费品,而对于生产者而言,放弃的可能就是部分资本品。

而这些资本品,原本是可以用来为消费者生产更多消费品的,原本可以从消费者那里获得更多利润,进而雇佣更多工人或者给工人涨工资,但现在却只能变成货币上缴国库。

很明显,这个过程是一个生产力降低的过程,而不是生产力提高的过程。

逻辑上,税收的转移支付是通过伤害一部分人去满足另外一部分人。

而通过市场完成的交易,通过生产力的提高来提高人们的收入,逻辑上我们找不到受害者。

03

“合法避税天堂”可能不再

众所周知,新加坡是一个弹丸之地,国土面积733.1平方千米,比上海市还要小一点,总人口大约545万,公民和永久居民只有399万。

但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新加坡,在2022年全球最富有经济体榜单中排名第二,人均GDP高达13万1580美元。

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发布的2022年世界竞争力排名中,新加坡居亚洲第一,全球第三,中国香港全球第五。

小小的国家,强劲的经济实力,必然有其成功的地方。

从2022年福布斯富豪排行榜来看,新加坡富豪前十名中大约有一半是来自中国内地。

不仅中国富豪被吸引,像金融大亨罗杰斯、Facebook联合创始人萨维林、澳大利亚矿业大亨廷克勒等其他国家的富豪也被新加坡吸引。

▲2022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图/网络)

很明显,富豪们并不是冲着新加坡那点“补贴福利”来的,他们看重的是新加坡的经济自由度。

“全球合法避税天堂”,想必是吸引他们的一个重点。

但是就在去年,新加坡现任副总理兼财政部部长黄循财却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称,“新加坡政府考虑从5个方面向富人增税,包括重启遗产税、征收资本利得税、开征财富税、减少慈善税收优惠,将现有税率增加等等。”

疫情导致新加坡政府连续三年出现预算赤字,应该是主要原因。

一方面为了填补亏空,另一方面为了迎合民意,让财富分配看上去更平均,所以“对最富有的1%人群增税”的声音就开始越来越大。

于是在2022年财政预算案中,新加坡宣布了对富人增税的方式:自2023年(2024年)开始,将调高个税税率、调高房产税、调高豪车附加注册费等等。

▲《新加坡向富人征税的五种方式》(图/网络)

实际上,这些措施对于庞大的财政支出来说,恐怕都是杯水车薪,所以他们才会考虑重启遗产税、开征财富税、征收资本利得税等措施。

然而毫无疑问,这些措施势必会破坏新加坡原有接纳财富的精神,势必会破坏新加坡的经济自由度以及全球竞争力。

不说别的,就单单遗产税这一条,如果新加坡此前是一个有遗产税的国家,全球那些富豪,会选择新加坡作为移民目的地吗?我想答案显而易见。

而如果新加坡真的这么做,对香港或者中国内地城市来说也许是一个机会。

想要达到像新加坡那样的繁荣程度,想要留住自己本土产生的富豪,或者想要同样吸引全球富豪或投资者来中国,很显然应该做的不是加税而是减税,不是开征遗产税而是避免遗产税。

对于新加坡,我们既要看到它成功的一面,同时要仔细辨别和区分,避免其错误的一面。

然而要做好这种辨别并不容易,甚至可以说很难,因为我们很容易受到情绪的干扰,情绪会影响我们的判断。

如果用最简单的逻辑来判断的话,可以借鉴一下18世纪法国著名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萨伊的一句话:“最好的财政计划应是尽量少花费,最好的赋税是最轻的赋税。”

1
190645747
1 楼
我艹这个不就是共产主义吗
金三
2 楼
爱党爱国的中国人都移民新加坡了,这叫关门打狗。好样的。
真是太烦人
3 楼
冰川就是1450马甲。
C
ChinaTruth
4 楼
中国富豪也不傻,在新加坡是死后被宰一刀,在大陆是死前就被宰,甚至还有牢狱之灾。
陷疯稻谷
5 楼
傻逼作者把这套脑残理论往欧美套套看啊
p
pickle
6 楼
世界需要大洗牌
x
xiaorui
7 楼
在国内不走 可能被抄家 在国外顶多交点税 狡兔三窟
心太软
8 楼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singapore/story20230302-1368441?ref=sidebar-realtime 今天又公布了新的移民政策,韭菜们就别想了,土豪的机会也没了。 [1评]
专看评论
9 楼
8%也很低啦
心太软
10 楼
中共是1949年蹿取了政权,新加坡是1965年独立,从两国的现状来看,中国的专家,经济学家,就别给人家提出什么建议了。不够丢脸的 [1评]
d
diss2
11 楼
再看看你们弯弯 你们就闭嘴吧
d
diss2
12 楼
行了 你们洋奴有这时间担心别人 去卖你们屁眼赚点钱不香嘛
有名人
13 楼
最主要的是新加坡的营业税低,而且合法企业做得再大,政府也不会“干预”. 而且保障了人人有房住
陆仁嘉
14 楼
鼻屎国趁着香港内乱捞了一笔发大财,等香港缓过来了鼻屎国就不行了 [2评]
崩世光景
15 楼
如何发财?不明白
苏浩
16 楼
以土地政策和房屋政策来说,新加坡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s
sglionz
17 楼
娘西皮 没人关心中产
出自网络
18 楼
新加坡统计局功不可没。
徐州锁链女
19 楼
缓个屁,都已是臭港国际资本都跑了 感谢习包子
元非
20 楼
  新加坡在国际经济中本质上是一个在美帝国霸权秩序下的一个连接东西方商贸的西方买办,特别是凭借自己的中华文化根基成为了中国与西方财富的流转站,再加上吸引人才,有了一些本地优质实业,才让新加坡成了亚洲的富庶之地,但是,进入中美东西方全面脱钩的大变局时代,作为东西方重要商贸联结点的新加坡就如香港、台湾一般迅速失去买办红利,新加坡人也得开始过紧日子,而且看不到未来转好的迹象。  
g
greentee
21 楼
现在还有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