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印度压制40年!中国空军在高原的不屈奋斗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5年7月5日 3点11分 PT
  返回列表
34045 阅读
5 评论
万乘之尊

前言:自1954年成立后,印度空军就一直有了对中国边防军的空中优势,80年代更是拥有绝对的空袭能力,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现在,印度军队之所常在边境主动挑起摩擦,很大一部分信心来自优势的空军。

一:50-70年代的印度空军压制

1959年中国正处于经济、政治、外交多重危机的时期,印度乘机加速前推实际控制线,结果在1962年被中国军队迅速击溃,整个战争中双方航空兵都没有任何行动,当时印度空军拥有36个战斗机中队,装备570架“吸血鬼”、“猎人”以及“风暴”式等战斗机,印度空军在北方的一系列机场已经铺设水泥跑道,起飞的喷气式战斗机可以深入拉萨以北直至青海境内,不过印度空军担心中国空军轰炸机空袭印度北方,并没有实施战场支援和制空行动,只是用从美、英、苏等国购进的运输机向边界西段运输物资和对不通公路的据点空投粮食等生活用品,还有各种弹药,1961年底至1962年10月共出动6040余架次,空运各种军用物资三万余吨,这些活动并没有遭到中国空军的拦截。

尽管同时期中国空军主要装备米格-17喷气式战斗机,人员素质和实战经验也对印度都处于绝对优势,但中国空军主要部署在东南沿海进行艰苦的防空作战,中国当时的防空体系是在东北至西南东部每隔在300~600千米就布置一个机场,在西北地区机场很少,甚至在整个西部地区防空部署都处于空白状态,最为脆弱是西藏,境内只有一条仅能起降螺旋桨战斗机的砂石跑道,空情主要由陆军防空哨报告,所以中国空军也没有在边境战争中使用战斗机,1962年的惨败刺激了整个印度,一些印度军方人士认为如果出动空军就不会打输了,战后印度的大规模军备发展规划中空军处于优先地位,印度空军先把1962年之前的各种战斗机用于对地攻击,大规模引进对中国空军的歼5以及歼6战斗机拥有全面优势的米格-21战斗机和苏-7战斗轰炸机。

到1965年,印度空军已经装备了12架米格-21战斗机、118架“猎人”式战斗轰炸机、80架“神秘"式IV-A型战斗轰炸机、50架“蚊蚋"式战斗机、6架“暴风"式战斗轰炸机、132架“吸血鬼”式战斗轰炸机、53架“堪培拉”式轰炸机和7架“堪培拉"式侦察机,技术水平和战斗机数量得到迅速提升,1966年开始,开始组装米格-21φI型战斗机,到1972年总数已达200架以上,1974年又组装了158架米格2IMφ战斗机,1977年开始生产更具威胁的米格-2lBxc战斗机,至1982年生产了300架,中国空军仅有刚刚交付空军,处于质量不稳定状态的歼-6战斗机与之抗衡,中国空军1961年引进的米格-21战斗机直到70年代还处于艰难摸索阶段,直到1970年前后才有2个大队的歼-7昼间型战斗机交付空军,质量和飞行品质还没有达到要求。

很明显,印度空军已经取得了在高原的制空优势,为了填补西北空防的空白,1966年空6师调入兰州军区建制,这是兰州军区的第一支战斗机部队,其中一些战斗机中队抵达青海机场,作战半径可以覆盖藏南部分地区,1969年空37师从辽宁丹东调防新疆马兰和乌鲁木齐机场,1971年空6师的4架米格-19C战斗机进驻已经完成水泥跑道建设的贡嘎机场,这是中国空军战斗机第一次进驻西藏,但高原反应会导致空勤人员战斗力急剧下降,只能撤回低海拔地区,而且米格-19C是昼间型战斗机,并不适合在气候多变的西藏,飞行性能还不如印度空军1967年引进的苏-7型战斗轰炸机,这种战斗轰炸机对当时中国正在修建四川、青海、新疆等进入西藏的公路威胁极大,而中国空军并没有阻止印度空军战时切断这些生命线的能力。

二:70-90年代的印度空军压制

70年代后期,印度空军优势走向巅峰,大批米格-21系列中作战能力最强的米格-21Bnc型战斗机装备印度空军,配备更为轻便的P-60空空导弹,尽管安装了机载雷达导致重量大了机动性下降,但配置超越中国引进的是米格-21φ-I3昼间型,中国空军仿制的歼-7战斗机没有机载火控雷达,缺乏复杂气象飞行能力,配备机载火控雷达的歼-II战斗机并不成功,仅生产17架,改进后的列-7IIA战斗机同样性能不佳,仅生产50架,印度空军1980年装备作战半径可以覆盖西藏全境后米格-23BN战斗轰炸机后,1982年又装备了具备远程机载火控雷达的米格-23M制空型战斗机,70年代末引进的美洲豹攻击机作战半径达到1300千米,连青海和四川部分地区也在覆盖之内,中国空军的歼-6战斗机根本不能拦截这种超音速攻击机。

1984年引进的幻影-2000H型战斗机更能对中国空防捅刀,“幻影”2000战斗机拥有与F-16A相当的机动性能,拥有在谷壑纵横的藏南地区低空自动化飞行能力,能够利用山谷穿透中国的防空体系,在中国空军缺乏下视下射能力战斗机的情况下,很难有效阻塞错综复杂的山谷低空走廊,幻影-2000H型战斗机能够发射射程达40千米的“玛特拉”超530D半主动雷达中程空空导弹,在高原使用不会受到山地杂波的干扰,高原海拔大多在3000至6000米,战斗机经常在近地高度或四面环山的谷地飞行,这些山谷通常比四周的山峰低500米-1000米,幻影-2000型战斗机的RDI机载火控雷达上视和平视探测距离129千米,下视探测距离50千米以上,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伏击中国没有探测低空能力的战斗机,这意味着中国战斗机在空战中还没有发现敌人就已经遭到导弹攻击的危险。

在1986年印度空军获得米格-29型战斗机后,无论是超视距空战还是近距离交战,中国空军没有任何一型战斗机能与之抗衡,1979年定型的歼-8型战斗机设计思想和技术指标只有60年代水平,还没有配备机载火控雷达,全天候的歼-8IA战斗机直到90年代初期才列装,歼-8IA战斗机是为拦截笨拙的轰炸机而设计,不具备中距空战能力,对于与米格-29这类既具有超视距空战能力,又具备高机动格斗能力的战斗机很难奏效,只能依托在谷地地面防空部队,阻塞印度空军利用谷地突防,但在青藏高原,城镇之间间距很远,如拉萨与格尔木被1000多千米人烟稀少的荒原隔断,拉萨至昌间隔也有500千米的荒原,防空火力之间不能衔接,使中国空军陷入处处设防又处处防不胜防的境地,印度战斗很容易从两个防空地带之间绕过,突袭西藏纵深地区的众多桥梁和隘口。

中国唯一保持优势的方面是在海拔4000米至5000米雪线上部署的高原雷达站可以监视从拉萨至印度大平原上空的空情,甚至可以监视新德里国际机场的飞机起降,用于阻塞山谷走廊的雷达站能探测到高原下方低空飞行的印度直升机,这冲抵了一点印度空军的优势,而印度的远程雷达站部署在纵深200公里左右的高原台阶之下,喜玛拉雅山像墙一样阻挡了印度雷达站的视野,印度在实际控制线设置的补盲雷达站战时只有一分钟生存机会,为监视中国境内纵深地区空情,印度空军1981 年引进了6架米格 - 25RB侦察型截击机,频繁越过了实际控制线监视西藏的几个主要机场,每年入侵超过100次,如入无人之境,西藏境内就没有它没到过的地方,当时中国空军的战斗机根本追不上3倍音速的米格 - 25RB侦察型截击机。

三:21世界的的印度空军压制

纵使1990年24架苏-27战斗机加入中国空军装备序列这种劣势也没有扭转,因为东南沿海才是苏-27战斗机的使用方向,西北地区的战斗机部队依旧使用缺乏全天候和超视距作战能力的歼-6和歼-7战斗机,但中俄已经治谈引进苏-27战斗机生产线的合作,印度空军预测2000年之前将达到400架规模,成为中国空军的骨干力量,如果部署到高原,作战半径由300千米扩展到1000千米,防空效能迅速提高,印度空军装备的90架米格-29A战斗机虽然技术水平与苏-27CK战斗机相当,但1999年埃塞俄比亚空军的苏-27战斗机几乎碾压了米格-29战斗机,严重打击了印度军方对轻型战斗机的信心,随着西藏和新疆机场建设项目的完工,中国战斗机进驻西藏的瓶颈逐渐消除,数量足以抵消印度空军此前十年以来的优势。

印度空军必须拥有同类战斗机才能保持优势,美国当时拒绝向印度出售战斗机,印度空军又不看好欧洲性能平平而且维护费用高昂的狂风式战斗机,俄罗斯曾向印度推销过苏-27战斗机,印度空军将领很想采购,但印度国会没有同意,中国空军引进苏-27战斗机后,印度空军激烈抨击国会让中国人夺走了印度空军保持了近30年的空军优势”,迫使国会在1993年通过采购重型战斗机的预算,1996年,中国和印度与俄罗斯同时签署采购合同,中国引进的是苏-30MKK多用途战斗机,印度引进的是苏30MKI战斗机,这两种似乎是同一种型号的战斗机,但中国要的是侧重投射精确制导弹药的多用途战斗机,以便取代大批落后的轰-5轻型轰炸机。

印度空军要的偏重于制空作战的重型战斗机,苏霍伊设计局尽所能满足印度空军的需求应用全新技术,苏-30MKI战斗机在多目标对抗以及空中指挥控制编队作战的能力都领先于苏-30MKK战斗机,最大亮点是探测距离为140千米,可同时跟踪15个空中目标并同时攻击其中6个的N011M无源相控阵雷达和尾喷管可以作纵向正负15度调节的空中机动能力,不过很多设计指标停留在技术说明书上,使得交付周期拉长,当中国苏-27SK、苏-30MKK、歼-11战斗机开始在西藏驻训时,此时印度空军还未得到苏-30MKI型歼击机,当印度空军签署了在印度本土生产140架苏30MKI战斗机时,中国采用本国机载系统的歼-11B战斗机开始投产,航电系统系统减重达40%,飞机性能得到大幅度地提高,中国空军在西藏方向的不利态势开始扭转。

四:扭转的时代

伴随着中国空军装备的全面进步,歼-10C、歼-16和歼-20战斗机成为中国空军的“三剑客 ”,这 些战机均配备了有源相控阵雷达和第四代综合化航空电子系统,歼-10C、歼-16战斗机均可以携带 制导炸弹、 空对面导弹与反辐射导弹,还可以携带霹雳15、霹雳17超远程空对空导弹,歼-10C战斗机在高原机场起飞作战半径约700千米,比较适合要地防空与防空压制,可用于执行争夺喜马拉雅山分水岭两侧空中优势和直接火力支援任务,歼-16战斗机作战半径达到1200千米,可以在预警机支援下阻击印度战斗机突击,遮断印军后方交通线,攻击印度本土后勤和航空基地,歼-20战斗机可以从四川、新疆北部起飞,利用其无可比拟的隐身优势攻击印度东部的提斯普尔和西部的新德里,考虑到印度雷达装备落后,歼-20战斗机可以说是如入无人之地。

而印度空军目前也装备有苏-30MKI、米格-29UPG和“幻影”2000H型战斗机机载航电系统无法和中国战斗机相比,米格-29UPG装备老式ZH0K-M2E型雷达系统,“幻影”2000H装备的RDY型雷达,苏-30MKI战斗机使用的“雪豹E"型雷达是无源相控阵雷达,中国战斗机的有源相控阵相比存在代差,为重新夺回优势,印度于2016年花费了88亿美元订购了36架阵风F3R战斗机,印度空军参谋长巴达乌里亚表示 :“ 阵风战斗机能迫使中国战斗机将活动范围后撤,阵风战斗机的RBE2-AA有源相控阵雷达虽然性能相当于“枭龙3”型战斗机的KLJ-7A型雷达,对于5平方米目标探测距离160千米,而歼-16的雷达天线阵列面积比RBE2-AA大7.56倍,可以从容在阵风战斗机之外发起两轮打击。

不过法国人声称阵风战斗机采用了“准隐身设计 ”,雷达反射截面积仅1平方米,而歼-16战斗机达15平方米,可以歼-16战斗机雷达的探测距离,由于青藏高原山高谷深,阵风战斗机可以借助利用高山峡谷的掩护,以无线电静默方式隐蔽接近歼-16战斗机,在格斗作战中,歼-16战斗机的超视距优势就不那么明显了,阵风战斗机得益于鸭式设计,瞬时盘旋角速度可以达到32度/秒,滚转率可以达到290度/秒 ,空战推重比1.33,这在四代半战斗机中是顶尖水准,虽然稳盘只有23度/秒,但和稳盘22.5度 /秒,瞬盘30度 /秒,空战推重比1.058的歼-16战斗机进行格斗作战时,利用自身的水平机动优势相近高度会占据上风,歼-16战斗机只能尽量垂直机动,利用从1.2马赫加速到1.69马赫比 “阵风 ” 少20秒的优势摆脱。

不过“阵风”战斗机想靠近歼-16不是容易的事,中国空军只要将机动性能和阵风战斗机差不多的歼-10C型战斗机部署到靠近拉达克的基地,伴随歼-16战斗机作战,而且歼-16战斗机还可以不用打开雷达,依靠高速数据链从空警-500预警机全程接收战场情况通报,根据预警机提供的坐标方位发动致命打击,而且中国空军在中印边境地区建设了完善对空雷达警戒网,并配有“红旗”-9、“红旗”-16等多种型号的防空导弹,形成了一个立体的防空体系,解决了中印边境空军部署一-线弱,二线少,三线远的老大难问题,在少量战斗机协同下,完全抵消了印度夺取制空权的企图,另外印度武器大部分依靠进口,弹药零件也不能自给,而中国可以源源不断,大打印军坚持不了几个月。

五:结语

经过20年建设,目前在高原的天空下,中国空军拥有技术优势,印度拥有数量优势,双方冲突既要考虑到政治影响,也要考虑自然和地理条件的限制,围绕藏南爆发的边境冲突规模不会太大,航空兵更多是作为威慑性力量,中印空中大对抗的概率非常低。

B
BTY2684
1 楼
扯淡的纸上谈兵,这种纸面数字有用阿三也不会喜提神曲了 [1评]
我爱北京的秋天
2 楼
错别字,肯定不是ai写的。
小曉古今
3 楼
如何才可以說服你,總不會是才完才算 信息總有前瞻滞後,如何才不是纸上談兵? [1评]
B
BTY2684
4 楼
你要是吃完屎嘴闲就去舔马桶,不要老想着去打嘴炮恶心别人
c
cxy1223
5 楼
歼-16的雷达天线阵列面积比RBE2-AA大7.56倍?能查到的数据说阵风和j16的雷达尺寸是0.28: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