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媒:欧洲工业危机 美国法国中国是三大赢家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10月20日 19点45分 PT
  返回列表
70452 阅读
22 评论
智谷趋势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100多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德国的大片土地和重要矿产被欧洲其他国家抢走了。

70多年前,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德国顶级的工业和工程师被美国和苏联瓜分了。     今年,俄乌战争还没有完结,德国企业就因为严重的能源危机和通货膨胀,只能把产能迁出去,中美躺赢,法国也间接受益。

就在刚刚,宝马集团宣布要在美国投资17亿美元(123亿人民币)生产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池。

“宝马的老乡”大众集团出手更阔绰,五年内要在美国狂砸71亿美元(约514亿人民币)。

“德国化工龙头”巴斯夫比大众更狠,四年内要在北美投资250亿美元(约1811亿人民币)。

这还不算完,但凡是我们叫得上号的德国企业,如奔驰、博世、西门子、拜耳、蔡司,都加大了在美国的投资布局。

美国为什么能割到德国的“韭菜”?

因为德国企业看上了美国廉价的能源、辽阔的消费市场和诱人的招商政策。

招商方面,美国各级政府都非常卖力,迫切想要重振制造业。不过他们的招数很俗气,都是我们玩剩下的,“低价卖地”、“财政补贴”、“退税免税”、“七通一平”、“交钥匙工程”……

市场方面,就不用多解释了,美国有三亿多人口,又没有储蓄习惯,消费能力杠杠的。以新能源为例,美国的电动车需求量正在飞速上涨,对德国车企来说是发大财的好机会。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本土制造业占比又不高,能源供过于求,价格维持在超低水平。而德国的能源价格涨了十倍有余,先是新能源发电锐减,后是北溪管道被炸,最近又出现油管泄露事件,倒霉事一桩接一桩……

等等,美国的这三大优势,中国、印度和东南亚不也有吗?

问题没有那么简单,我们得好好捋一捋。

历史上的产业转移,大多是由先进地区向落后地区输出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如纺织厂、食品厂、家具厂。

不管是六七十年代的“欧美→亚洲四小龙”,还是八九十年代的“欧美日→中国”,或者说最近十年的“中日韩→东南亚”,都逃不出这个规律。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德国的落后产能早就搬空了,还留在本土的都是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

这次德国向外迁徙的企业,基本可以分为四大类:一是维生素、三聚氰胺、新戊二醇等有机化工,二是蓄电池、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等电气设备,三是阀门轴承、发动机、机床等机械设备,四是汽车及其零部件。

显然,这些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完善的基础设施、卓越的人才团队和丰厚的技术积淀。连高铁和高速公路都修不好的印度和东南亚,根本接不住德国的先进产能。

真正能与美国平分德国产能的,只有中国。中国有全球最齐全的工业门类、最庞大的工程师团队、最诱人的招商政策,还有非常完善的基础设施、非常发达的资本市场……

事实上,德国企业已经在中国开启了“撒币”模式。巴斯夫要投100亿欧元,奥迪要投26亿欧元,大众要投24亿欧元,宝马要投100亿人民币,默克要投10亿元,采埃孚要投4.2亿人民币,蔡司要投1.8亿人民币……

不出我所料,这些新项目都集中分布在中国沿海地区。而在诸多东部城市中,德国人最喜欢的还是上海。

除了硬实力超强以外,还跟上海的城市气质有关。早在民国时期,十里洋场的上海就被欧洲人誉为“东方巴黎”。

而就在德国巨头忙着到中国和美国考察时,法国人却在偷偷地盘算如何搭顺风车。

我们都知道,法国是欧洲的“千年老二”,各行各业都被德国压了一头。一百多年来,法国人用尽了各种手段来限制德国发展,但德国经济却越挫越勇,牢牢地占据着硬核工业的C位。

现在,千载难逢的机会来了。

德国的电力和工业动力基本都靠天然气,而天然气对俄罗斯的依赖度高达60%。

刚好德国又是反俄先锋,宁愿冻死也不要俄气,所以德国工业的能源缺口大到令人窒息,没有个三五年根本填不平。可以预见,德国企业的迁移大潮只是刚刚拉开序幕。

法国则是另一番景象,电力来源以核反应堆为主、天然气为辅,天然气对俄罗斯的依赖度只有17%。法国人又奉行实用主义,至今还保留了四条接收俄罗斯液化天然气的渠道。

另外,法国总统还在重启之前被停用的核反应堆。重启工作大概明年上半年就能搞定,到时候法国的能源供应就不成问题了。

这就出现了时间差,大部分法国企业不用外迁,只要苟几个月就好,到时候就能吃到德国企业留下的市场空白。

默克尔绝对想不到,她用16年打造的“工业4.0”果实居然不到一年就崩了,白白便宜了其他人。最可气的是,“隔壁老王”还想偷偷插一脚。

而这一切都是由一位不牵狗绳的男人引起的。

文学少年
1 楼
中国崩溃已久,还是赢家?
l
leoel
2 楼
欧盟空手套白狼啊。1:7.7高价用欧元换成人民币,离立马投资在中国,无息贷款啊。真黑。
t
tschus
3 楼
德国有善于创作儿童童话的经济部长,还有善于蹦床的外交部长,有这样的政治人物,还要敌人干什么。
a
abc868
4 楼
爱党爱国的五毛畜生正在生气!哈🤣😂😅😆😃😀靠吃俄爷爷屎尿唯生的中国十四亿缩头龟孙子王八蛋又赢麻逼了 [1评]
N
NBC111
5 楼
中國內外交困 四面楚歌 經濟搖搖欲墜 爛尾樓拼命炸 這是哪門子的贏家 [1评]
p
pillow
6 楼
你说的这个是法国。
a
abc868
7 楼
爱党爱国的五毛畜生正在生气!哈🤣😂😅😆😃😀靠吃俄爷爷屎尿唯生的中国十四亿缩头龟孙子王八蛋又赢麻逼了!你说气人不!! [1评]
d
dhy1998
8 楼
纳粹和毛子是天敌(除去有犹太这个共同敌人),前共产党员摸大妈选择能源完全依赖毛子(关闭核电站,巨额投资毛子输气管,少建天然气码头)不知为啥
d
dhy1998
9 楼
纳粹和毛子是天敌(除去有犹太这个共同敌人),前宫产党摸大妈选择能源完全依赖毛子(关闭核电站,巨额投资毛子输气管,少建天然气码头)不知为啥
对不起我是警察
10 楼
最惨就是核酸国了,天天半蹲仰头,国际婚恋市场底层
醉千年何妨
11 楼
你父母的狗头🐶埋好了?你儿女的狗头要找找了?
m
msft.ora
12 楼
靠舔霉国野爹屁眼痔疮屎渣渣为生的abc868等一众蟑螂鸡巴毛狗屎黄舔屎蛆又输妈了个逼了
l
lyy
13 楼
mRNA疫苗包裹mRNA的脂质胶囊中使用了氧化石墨烯,氧化石墨烯能够与细胞膜形成三明治超级结构,并实现药物在膜磷脂层内的有效运输,开辟了药物精准递送新模式 mRNA被传递进细胞以后,氧化石墨烯变成碎片,进入血管,为什么会形成血栓,并且不断长大? 我们知道石墨烯,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由碳原子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石墨可以看做是N层石墨烯组合在一起的物体。把N层石墨烯组合在一起的分子力,叫做范德华力 学过化学的人都知道,范德华力是分子间力中比较微弱的力,所以我们很容易地可以将石墨剥离开,跟我们把小磁铁分开用的劲一样轻松。 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石墨烯才能叫做石墨烯。石墨烯那些神一样的性能,也指在一层原子厚度才能得到的性能。但是,如果这个厚度变成两层甚至更多层,石墨烯的性能立马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像天蓬元帅掉落凡间,虽然仍自称天蓬元帅,但却变成了一只猪。 在普遍的定义里,石墨烯可以分为双层、少层(3-10层)、多层(10层以上10nm以下);在严格的定义中,2层以上的石墨烯只能叫石墨烯微片。 看到这儿有人会问,单层原子能稳定地存在吗?答案是能,但是难以长期稳定存在。这就好像把一些碎磁铁放在一起,稍微靠近一些他们马上就会吸在一起。对石墨烯来说也一样,2-10层的石墨烯微片非常容易因为范德华力团聚在一起,更不用说单层石墨烯了。 氧化石墨烯表面含有大量的含氧基团,这些基团使其表面带负电荷,可以吸附血液中的金属离子,包括红细胞,形成微血栓。同时因为石墨烯碎片之间的范德华力,石墨烯碎片在血管里,随着血液循环,会互相吸引,让微血栓长大,最后变成橡皮筋血栓
打狗大法
14 楼
狗粮狠起来连自己都骂,毕竟很多狗粮的父母兄弟姐妹应该还是14亿份之一,继续
x
xxxxbj
15 楼
美国可不能算躺赢 美国是始作俑者 这也是美国要的效果 中国确实属于被动接受的躺赢类型 另外看投资列表 在华投资和在美投资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上
t
tintin9999
16 楼
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里都被人割了韭菜。这第三次世界大战还没有开打,就又被人割了韭菜。整个就是一个世界级最优秀的韭菜农场。
d
dupont
17 楼
旺财,你现在的纳粹主子随时都可以把你送进毒气室,或运到军方的生物实验室做活体实验, 你随时都可以为医学做贡献。 不过, 你已经是棺材瓤了,说不定,剁碎了喂给其它旺旺财,更划算。 阿财, 想到这些, 你会不会很兴奋或由衷地感到幸福呢? ^^
d
dupont
18 楼
看得出你是章家敦派的小喽啰,章派通过唱衰大陆有效地麻痹了你的盎撒主子,让他们以为大陆已经油尽灯枯了。 多谢你这么帮着你盎撒主子的敌人,继续^^
z
zymmailsr
19 楼
哈哈哈,高兴还来不及,我们在看一只畜生表演喷屎!
不深不浅
20 楼
中国永远是赢家。还是双赢。
a
asdfasdfasdf
21 楼
看看这就是白左绿党持家的下场,多学学如果败光老子的家产
j
jeffg
22 楼
千万不要小看美国收割韭菜的技巧和决心,不要被拜登老年痴呆的假象所迷惑,拜登也许偶尔迷糊,但是他背后的团队和政治精英阶层可不迷糊,包括近来对中国的一系列打压,挑衅,都是经过精心算计的,毕竟世界老大的位子可不是随便就能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