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很少有医患纠纷?以极致的细节取胜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1月2日 19点8分 PT
  返回列表
86250 阅读
18 评论
八零后视界

我有一位朋友,在日本生活了20年的华人,最近回上海工作了三年,对日本和上海之间医疗体制的差别有所体会。

日剧《白色巨塔》剧照。日本医院和中国医院最大差别是在医患关系上。

先谈日本的医保。

日本的医疗保险分成社会保险和国民保险两种,社会保险是受正式雇用的人必须加入的保险,由自己和公司各自付一半保险费,不但此公司的雇员可以加入,没有收入或收入在一个限度之下(年收不超过130万日币,约合人民币68900元)的家属也可以加入。

社会保险的参保率在这个群体是100%。

国民保险是国家为没有工作或自由职业的人设立的,保险金全部由自己负担。尽管国家要求没有社会保险的人每个国民都要加入,但近年来参保率一直很低,尤其是独身青年大多不加入。

社会保险和国民保险的加入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里面也有一个没办法的漏洞,为了确保保险金和收入的公正性,收入用的是前一年的数据。如果你去年收入很牛但今年没工作了,你的国民保险会占掉你失业金的很大部分。

我的一个朋友是单亲母亲,她有四个小孩,只有一个在上学,其他三个孩子和她自己都在工作,但只有一个人有社会保险,其他人还得加入国民保险。

有一年她们家的国民保险费高达8万多日币,像这样的家庭有的会放弃国民保险。但她是理发师,见多识广会钻空子。

她加入保险但不去缴费,也没有被国家要来没收她们家财产的通知单吓倒,不断找出各种各样很难反驳的借口来拖延缴款,因为她知道欠国家的钱拖过两年就会自动消失,就这样保险费用都被她赖掉了。

此外,不同的城市还会有不同的优惠政策,比如小孩2岁之前看病不要钱,9岁之前只付初诊费500日元(约合27元)等等。

我儿子有一个每月保险金1千日币的未成年人保险,跌打损伤的摔上一跤的,只要去一次医院就可以领2千日币(约合106元)。他在踢足球常常受点小伤,经常去医院理疗,有些不在保险范围内的只要把受伤原因写的含糊些,保险公司从不刁难。

再来谈日本的医院。

日本的医院大致可分成专科的私人诊所和综合性的公立大医院。个人开业的私人诊所最小的是由医生本人担任院长,两三名护士和一两名行政人员组成。

私人诊所一般是以继承家业为多,也有自己新开业的。共同特点是员工全都是很有经验的,医生在考取执照之后一定会先去公立大医院里完成研修和积累了经验才敢自己营业。

私人诊所分科严密,医生知识面很广人脉也很广,非常清楚自己能治什么病,对没把握的领域绝不勉强治疗而是帮着推荐给其他医院。私人诊所中老患者较多,又没有什么疑难病,医院压力相对不大,气氛也有些家庭化,很少会患者发生矛盾。

我只有过几次到公立大医院看病的经历,感冒发烧、鼻炎、牙疼包括生孩子全在私人诊所里就诊。

公立大医院治疗的领域非常广泛,拥有先端的医疗设备,以治疗各种疑难病为主。和中国的大医院一样也是每天人满为患。

为了防止患者盲目就医,一些大医院要求患者先在私人诊所接受初步诊断开出介绍状,对没有介绍状直接来就诊的要多收3000日币(约合159元)的初诊费。

在大医院看病的流程和中国大致相似,挂号,候诊,就诊,取药,缴费。大医院基本都有很多自动挂号机和自动付款的机,这样就减少部分等待的时间。

初诊时因为不可以预约,等上三四个小时的也不稀奇,但等待的过程比较轻松,有舒适的座位,有饮水提供,人多但很有秩序,很多人都在安静的看自己带来的书。

大医院的秩序很好,地铁站似的空中设有清晰的标志,地上还贴着几条彩色的线条,去放射科沿黄线走,抽血沿红线走等等简单明了。

大医院还像个社区,邮政局,便利店,面包房,咖啡屋应有尽有,我经常去大学医院的职工食堂吃午饭买面包,从来没有违和感。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刚才说过,私家医生都是先在大医院练手艺,因此大医院里常会碰到研修医在场实习,个人隐私会多少受到些侵害。

我在大医院住院时,一个护士把针扎进我的手臂后在里面左行右走的找血管,这在私人医院就碰不到。

我认为中日两国的医生在医术上没有差别,反倒是上海医院的一些医生经验更多,手术医生操作也更熟练,但过度治疗和过度开药我在上海碰到过。

日本公立大医院很多只开处方,药在药房购买,两者没有利益关系。

我儿子在五岁换牙时发现了口腔里有两颗多余的门牙,一颗长出来了,在私人医院拔掉了,另一颗倒生在上颚里必须通过手术挖出来。多余牙的发生比率高达5%,治疗方案也是明确的。医生建议我们不急着做手术,五岁小孩还太小,如果手术只能选择全身麻醉,建议在上小学之后接受部分麻醉的手术。

进小学不久我们就去大医院了,医生解释了手术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只要30分钟,割开上颚连挖带拔弄出来就行,但不能伤到其他地方的组织或神经。

医生特地安慰我们,只要孩子承受不了,随时可以在手术过程中改成全身麻醉,但这样痛苦没了可是要住院三天的。这些话医生全都让孩子听着理解着,一点不欺骗小孩半句。

医生还叫我全程陪伴,鼓舞和安慰孩子情绪。手术在一星期后进行,这段时间六岁的儿子精神压力非常大,想起这事就哭一次。

终于到了手术这一天。医生和孩子真诚交流,又把手术内容向他解释一遍,保证只要他说挺不住了就一定会停下来,换成全身麻醉。儿子不安的上了手术台,在躺下后就要开始的那一刻,儿子突然说再等一下,就坐了起来。

医生说好,那就等一下,等多长时间?儿子说等三分钟。医生说好,那就等三分钟。

儿子坐在手术台上,医生护士两人站在一旁,大家不干别的,不说话也不离开,安静的看着钟等待时间。

其实三分钟啥事不做干等着是很漫长的,过一会儿子不耐烦了,说开始吧,要躺下。医生说还没到时间还差30秒呢,就继续又等了30秒。这三分钟医生彻底获取了儿子的信赖,否则万一他不配合了,就会占用医院三天的资源。

打麻药时医生又解释,药水打入时会胀痛,不过时间很短就一秒种,就像这样,1-—2—就结束了,忍得住吧?儿子说再短一些,1–2结束。医生说好吧,就一边数12一边打了麻药。

再说一件自己的例子。去年在大肠癌的体检时不幸中枪,要去大医院接受精密检查做肠镜。日本做肠镜只做局部麻醉,有些意识朦胧,但疼痛的感觉非常真实,还可以自己看着监视器听着医生的解说。

一个不知是护士还是临床心理师的助理非常贴心的陪伴着我。有个时候我感到再也挺不下去了,要求打全麻,这个助理紧紧握住我的手认真的对我说,这个地方大家都一样都很疼,只要转过这个弯就会好很多。

我后来想明白了,医院是不会轻易转成全麻的,那只是安慰人心的话。心理安抚相当重要,如果没有那个助理全程陪伴,恐怕很难度过最痛苦的那个时刻。

就是一些简单的听诊检查,日本的医生旁边一定会有一个护士辅助就诊。

良性的医患关系不是靠各项硬性的规定能建立起来的,合理的就诊体系是以各个细节构成的,医院只能以极致的细节来取胜。靠神医来维持声望的时代也早已过去了。

z
zxcdfz
1 楼
医院直接要钱收治 不给钱不治疗 在什么地方也得杀人 什么细致不细致的,医院就是看病的地方,医生不管病人交没交钱,得治病 管交钱的,是门口保安,柜台,财务的事情。 病人和医生能有什么矛盾?
B
BostonUncle
2 楼
因为医生不收红包
C
CDLH
3 楼
医患矛盾反应的是社会风气,中国不是没有江湖郎中,可是大多数不是神棍就是莆田帮,所以大家大病小病都往大医院跑,医生压力是真大,能不产生矛盾么
1
123paul
4 楼
头疼与鸡巴有什么关系。明明是制度的问题,去找病人医生问题
不可防御
5 楼
墙国所有的问题都出在贪污腐败,根本问题是制度问题。但是,习包子在不民主,不开放的环境下搞反腐就是越反越腐
s
sbbaruntse
6 楼
狗粮轮子台倭贱畜是逢中必反的!根本问题是下贱问题,但是,狗粮轮子台倭畜们不承认,不开放的环境下吃屎味道更重一点!
m
mafi44
7 楼
这是世界性问题. 英国1,5成医护人员自己说的被攻击过.美国不到十年有数百起杀伤医护人员...甚至还出论文了. 美国是资本主义的...英国是免费的...中国是补贴7成的 ... 三种方式完全不一样了吧
m
mafi44
8 楼
你不怕被美国医疗人员被攻击的案子数打脸? 英国免费的都15%被攻击过了哦... 就不怕大jb往你脸上pia ?
望京西
9 楼
去年,日本才发生患者拿刀砍死10名医生和病友的事件。
日他妈的本
10 楼
又开吹是吧,日本好是吧?
不同声音
11 楼
这个是相互的,医生尽职尽责,对病人负责。同样日本民众的素质也是世界公认的。 而在“共产大陆”?野生社会环境险恶,弱肉强食,各人顾各人,穷山恶水出刁民,政府不把人民当人,只管收税。医生不把病人当人,索要红包,开高价药,只想赚回扣。而病人也不把自己当人,勿搅蛮缠,反正能存活在“共产大陆”?谁都不是省油的灯!
r
reiwa
12 楼
厉害👍墙国和日本比 简直是侮辱
r
reiwa
13 楼
造谣的厉害👍墙国 死全家
k
kaikaikai1984
14 楼
医院每年有医保定额,用完了就分摊到医生身上。医生变相要倒贴钱给患者治疗,所以医生都只能尽量不让患者用医保的治疗方式。 北京孙文斌杀医案就是这个情况,患者医保按道理能报销90%费用,为何家属不同意后续治疗?原因就是全部要自费。你没钱医院是不会管你的,转院都没用。所以进过深思熟虑后儿子杀了一名医生把事情闹大,医院又不能明说原因,在逮捕凶犯后马上把凶犯母亲送往协和医院治疗。等于拿自己命给90岁老妈续命
任艾嘉
15 楼
建立规矩,完善合理规矩,坚决贯彻执行任何人不会打破规矩,做到熟人不能钻空子
金马门前
16 楼
傻逼,日本没有部长局长书记专用病房
l
luckydog2003
17 楼
婊子会因为你的宠爱变成淑女么?显然不会,那么脑残同样不会因为你的关怀突然就不脑残了。中国的问题在于教育,而教育又不仅仅是学历,即便我们退一万步,学历等于教育,中国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口也不到8%,迫在眉睫的问题不是如何关怀傻逼,而是保护社会精英,更加高效的为社会服务。
大学第十年
18 楼
给钱治疗虽然感觉不好,但只能无奈。如果不给先治疗,你认为在中国现况,要排多久的队才治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