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开启全球“抢人”大战,谁是最大竞争对手?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11月1日 4点0分 PT
  返回列表
82377 阅读
45 评论
风声

作者|徐瑾

知名青年学者

公众号《徐瑾经济人》主理人

世界越来越魔幻,东北的小城鹤岗,有人在花1.5万元买了套房上了热搜,南边的香港,对年薪达250万港元以上人士打开绿灯,一瞬间让人想起那句老话:大家都有光明的前途。

作为全球知名的城市,香港为何也放下身价,加入抢人大赛,这暴露了什么,又会如何影响普通人的你我他?

香港的门槛不算苛刻

2022年10月19日,香港新一届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了任内首份施政报告,提出吸引人才相关政策。香港的这个政策,对于大陆普通中产有什么影响?不要被250万年薪的门槛吓退,这次香港的政策非常多元,哪怕你是一个小镇做题家,也有可能搭上东方之珠的人才快车。甚至有人认为这将引爆全球抢人大战。

为什么这样说?在这份报告中,我们看一下具体条文怎么说的。报告中推出了“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除了过去一年年薪达港币250万元(约合人民币230万元)之外,也有其他加分项。比如,毕业于全球百强大学并在过去五年内累积三年或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士,可获发为期两年的通行证来港发展,并且不设人数限额。与此同时,未符工作经验要求但最近五年内毕业的世界百强大学毕业生,可获发通行证,每年上限10000人。

翻译一下这些条文。如果你是世界百强的毕业生,即使没有工作经验甚至刚刚毕业,也可获得香港工作证。而这些世界百强名校,其实也不是非要海归,包括不少中国内地名校,目前大家比较公认进入各类大学榜单的起码就有六家,即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浙大、中科大这六所国内大学。更不用说,香港各类高校在内地的一些分校,也跻身此列,可以说,入选条件真的不算苛刻。

这个“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为什么引发全球关注?因为这些条件,类似多数男生在追求女性时候的承诺,大同小异,很容易想到类似伦敦和上海的不久前新计划,后两者也是将招徕目标锁定在全球百强高校。比如上海规定,毕业于世界排名前50名院校的留学回国人员,全职来上海工作后即可直接落户;而毕业于世界排名51-100名院校的,全职来上海工作并缴纳社保满6个月后可申办落户。

香港优惠力度体现在哪里

看起来香港和上海等地好像条件差不多,但请注意其中存在不小区别,除了香港发通行证、上海发户口,更关键是申请的路径。

上海等地的新落户政策,即使放开了很多要求,重点在于“全职来上海工作”,意味着多数申请是以公司即雇主进行的,其实门槛隐性比香港高——这意味着申请人一定找到上海工作才可以落户,在这两年的就业环境下,其实对申请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不用说,雇主的配合意愿也是个问题,而且对于个人社保公司注册地纳税地有一些明里暗里要求,每年落户名额存在不确定性。

换言之,并不是个人名校毕业就可以轻松优雅在上海落户,说不上“来了就是上海人”。所以,一些在国内暂时找不到满意工作的海归,如今可以摇身一变,以高端人才的名义,去香港试一下机会。更重要的是,虽然大家关注这次政策更多的是针对高端人才,而普通一点的人才,去香港其实也更方便了。比起“高端人才”,下一个序列就是“优秀人才”。香港一直有一个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优才计划), 最新利好是取消“优秀人才入境计划”的年度配额限制。

|优秀人才入境计划简介

优才计划不少人听过,据说一些演艺明星和大佬就是通过这个计划去了香港,这让人很多认为这个计划门槛很高,但其实还好,普通中产通过优才计划去香港并非多难,身边不少人此前也就借此拿了身份。毕竟,优才计划没有要求名校,而且也会考虑工作、家庭等其他因素。2021年年优才计划配额为2000人,2022提升为4000人,如今则是两年内不设配额限制,可以说是一个不错的时间窗口。

除了高端人才以及优才计划,香港还有读书申请、常规移居等多种方式,近些年门槛也一降再降,各类中介蠢蠢欲动,以至于你动不动在社交媒体就会刷到一些相关短视频,不少都以案例形式,谈到家长去香港读书,上学的同时也为自己孩子找一个港澳身份,提前十年规划升学高考——这也算是为内在卷自己和孩子都卷不动的小镇做题家们,提供了一些空间。

香港:最大竞争者是谁?

虽然谈到人才政策时,大家都在谈和上海等地的对比,但忽略了一个重点,那就是,香港的最大竞争对手到底是谁?其实,不是深圳,也不是上海,而是新加坡。

为什么这样说?先看上海和深圳。从GDP而言,上海很早就万亿,大概二十年前早就超过香港,而深圳2018年经济总量也超过香港。香港和内地城市定位、体量、文化存在很多差异,因此更多体现为协同效应而不是直接竞争。

对比之下,新加坡和香港则更为接近。某种意义上,因其类似,所以二者的竞争其实更接近生态位竞争:定位类似,竞争也更加直接。

二者都是人口没超过一千万的弹丸之地,都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更重要的是,二者在世界定位不无类似,都是链接中国等亚洲国家与世界的跳板——这个特点其实也是这两个经济体过去兴起的主力之一,换而言之,香港和新加坡都是东亚文化的“边城”。

它意味着什么?背靠大陆国家,又面朝海洋秩序,往往具备制度上的暧昧性与双重性,当大陆封闭时候,可以作为与外界沟通的中转站,当大陆开放时候,可以作为与世界勾兑的桥头堡。作家张爱玲过去是文学青年的祖师奶奶,她两次离开上海,都是都通过香港,自称是一个老香港。她把重访香港说是重访“边城”,“大陆横躺在哪里,听得到它的呼吸。” 大陆的影响,如此厚重,无法避开,边城感受它的压力,也接受它的馈赠。

在过去,香港背靠大陆,得到不少借力,不说早年港商在内地风生水起、港人北上掘金,这些年来,单单就这两个经济体最看重的金融行业而言,依靠国企红筹上市、国内互联网企业上市、中概股回归等一个个概念,港交所从一个区域性的交易所跃居成为与纽约、伦敦比肩的交易所。从这点上,新加坡过去因为与中国的地理、行政距离,可以说失去不少机会,风头一直被压一头。但是随着时代变化,新加坡这两年吸引了不少从大陆与香港的人才与资本,听说当地方房价房租也水涨船高。

新加坡在新冠疫情中曾经在2020年封控,2021年开始放开,此后经济恢复到疫情前状况,GDP在2021年实现3876.9亿美元,香港2021年GDP则为3681亿美元。而香港传统优势的金融业,也面临新加坡的竞争。按照英国伦敦智库Z/Yen和中国发展研究院调调研,结合了来自1万1000多名受访者的6万多份评估,新加坡成为排名第三的金融中心。在新加坡的步步提升之下,香港需要奋起直追。

城市的竞争,最终是制度的竞争

人才、人才,不仅要来,能留住是更重要的一个问题。

回看香港,这里作为东方之珠,在改革开放之后,香港依靠自身的先发优势,也为内地带来了资本、经验与指导。不过,随着最近十年中国内地的发展,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香港对比内地城市的优势就不那么明显了,而一些缺点开始凸显——最典型的,就是房地产畸形独大,房价畸高的问题。

在香港吃饭,据说一半的钱,都是作为店家的房租。作为名符其实的地产之城,香港的房价在全球范围也算令人咂舌。按照国际公共政策顾问机构Demographia的国际住房负担能力调查,香港连续十余年成为最难负担的市场,按照2021年的房价收入比数据,香港一个家庭至少需不吃不喝23.2年,才能负担得起一套住房,按照国际标准,5.1倍之上就已经属于最严重的级别,而香港则高达4倍以上。

房价高,固然可以说明香港的吸引力,但是这样世界顶级的房价,其实也是香港利益集团与土地批租制度弊端的体现,最终,也往往成为影响本地民生、留住人才的一个障碍。香港经验早年在内地传播,也影响到内地城市的发展,所谓“京沪房价永远涨”背后,也少不了早年香港政府控制土地出让的政策影子。

|香港居民楼照片

香港长期被誉为最自由的经济体,核心还就在于小政府,但是表面的不干预并不等于支持自由市场,这其实也是香港这些年社会问题丛生的起源之一。对比之下,新加坡则是一个更为强势的政府,比如在住房领域,新加坡和香港的做法不同,新加坡政府对于房地产市场的介入,也使得多数新加坡人都可以住进政府提供的公屋,这也是新加坡在“宜居”排名上领先香港的一大因素。

用时髦的经济术语,新加坡有点类似北大经济学家林毅夫在新结构经济学中论述的“有为政府”——林毅夫自己说,所谓“有为政府”的“为”,“是在经济发展结构转型过程中,软硬基础设施的完善出现了市场不能做或不能为的市场失灵时,为了使无效的市场变成有效而采取的因势利导的行动”。

城市的竞争,固然在于吸引人才,但最终还是在于制度竞争。东方之珠时代的香港,过去从未有过人才匮乏之虞。值得关注的是,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针对施政报告评论道,香港发展理念从昔日的“积极不干预”“大市场小政府”,转向“有为政府”和“高效市场”更好结合的方向迈进。这是历史的轮回么?香港的未来,固然离不开人才,但是更离不开制度、政策、营商环境甚至全球政治气候的变化,这是一个需要更大答案的问题。香港,在面临新的时代大变局时候,需要重新定位自身,这是一个值得观察和记录的过程展开。

俄罗斯国防部部长绍伊古28日向普京汇报,30万人的局部动员任务已经完成,目前有21.8万人接受训练,8.2万人已经结束培训被部署到了特别军事行动地区,其中有超过4.1万人已经加入了前线部队。据您观察,这部分兵力将对俄乌战场形势的前线产生怎样的影响?

绍伊古向普京汇报的这些数字,实际上内容非常硬核。首先说30万,有8.2万已经投入到俄乌战场,其中4.1万也就是50%也是直接投入到一线交战部队;另外还有22万左右的部队正在国内训练。这些数字看着很枯燥,但它背后体现出来的信息非常强。

第一,说明俄军前一段时间在前线兵力空虚的情况基本得到缓解。8万部队投入到俄乌战场,什么概念?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俄方的兵力总共大概就是在20万人左右,其中俄军现役部队大概在10万;另外就是卢甘斯克、顿涅斯克的民兵车臣的武装,然后还有雇佣兵等等。

前一阵还有不少的俄军部队成建制地撤回到国进行修整,俄军在战场上的现役武装力量、作战部队数量甚至不到10万,现在一下子要补充8万部队上去,兵力几乎一下就翻了一番,所以兵力空虚的情况得到了很大的缓解。

第二,俄军的很多的主力部队可以抽调出来用于机动作战。举个例子,赫尔松前线打得非常激烈,但是赫尔松前线俄军的主要防御部队是空降兵。我们一直说,空降兵是普京手里的一张王牌,只要有什么重大危机,都是空降兵快速机动、快速突击。这支部队的特点是什么?训练得比较好,战斗力比较强,但是它的重装备不是特别多,它的特点是机动能力强,可以对敌后的纵深进行快速突击,它实际上并不适合向赫尔松地区打这种坚固阵地的艰苦的防御作战。但是为什么把这么一支部队放在这儿干苦活累活,因为兵力不够用。

另外,还有不少的俄军作战部队,现在在后方担任大量繁重的后方勤务。因为俄军占领了大量的地盘,尤其是在南线从克里米亚进攻之后,这些地盘要维护秩序,要防止对方渗透,要巡逻、保障战斗勤务等,这些要占用大量的部队编制,而这些部队的编制原来都要占用10万人的兵力,所以一线的作战部队就更少了。

因此,这次绍伊古介绍说8万部队已经进去了,其中4.1万到一线作战,另外4.1万干什么?就是在后方担任这样的勤务任务,这种勤务任务作战强度不是特别大,那么预备役兵员如果训练程度不是很高,正好适合。腾出来的这些作战部队,可以进一步加强一线。所以说,空降兵部队和一些主力的部队又可以得到加强。

第三,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就是22万人现在在国内进行训练。训练之后有两个用途,第一是继续补充现有的集团军作战单位,来增加其作战力量;第二是可以组建起若干的战役军团,甚至可以达到集团军级的,这些部队就是一支强大突击兵团,这支超过10万人的突击兵团一旦在冬季投入到战场,可能对整个俄乌冲突战场的局势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m
mrp
1 楼
孔庆东当年没有骂错
m
mike3
2 楼
香港只是大陆的一个城市而已,人才早都潤完了!
c
charlie19eyes
3 楼
香港就是被习近平给整成现在的样子的 今年一年流失十一万人,历史之最 习近平搞破坏能力首屈一指 [2评]
雁过留声机
4 楼
看到跑到英国的曱甴被英国警察揍,男的被华人老板剥削,女的陪英国佬色男操,很爽的样子 [3评]
油炸布丁
5 楼
小编没洗稿吗?上半段讲相关,末尾是鹅鸟冲突?
雁过留声机
6 楼
香港人曱甴自己打砸抢,反过头来怪习近平,习近平唯一的错误就是下手太晚了,早点出手干挺时伐革命才好
雁过留声机
7 楼
看到跑到英国的曱甴被英国警察揍,男的被华人老板剥削,女的陪英国佬色男操,很爽的样子
小凡人
8 楼
应该没有你一天两捅爽,是实实在在的捅,有没有一见棉签就将头昂起来的傻逼样子。哈哈哈😆……这叫条件反射,阉狗!
油炸布丁
9 楼
没看出香港有什么吸引力
c
charlie19eyes
10 楼
看来英国人还是没习近平搞人下手狠
小凡人
11 楼
十五楼的, 你妈那些年南下在香港🇭🇰做一楼一凤的时候那才叫技术活,叫科技👍
欢喜*佛
12 楼
香港生活环境一直恶劣, 不值得/不适合长期居住
s
snake1101
13 楼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打倒共產黨!再造新中國!造反有理!革命無罪!
c
clickchen
14 楼
船都被搞坏了,还想着找人上船?
金三
15 楼
抢谁也不要抢随地大小便的贱货。
z
zwwdplay
16 楼
香港是被李嘉诚搞成这样子的,高房价,抑制发展不可持续。 没有中共,香港早被索罗斯给攻陷了,遍地哀鸿遍野。
金三
17 楼
香港是香港人的香港,与天天被大白捅的中国人有毛关糸,你们被封在出租屋,啃着地沟油方便面,跪唱国歌的贱货,你们有能力去香港吗?
老胡
18 楼
国安法的实行,就已经宣布香港变臭港的命运了!
r
rootrootroot
19 楼
抢毛线,润吧
英国流氓
20 楼
看不起黄鹅是吗? 供销社需要他妈的什么人才! 包帝精神好好领会一下
残留的光与影
21 楼
敌在本能寺
我来晚了
22 楼
如果国内重回闭关锁国,其实对香港来说又是一个优势。毕竟是中国最开放的城市。以后想跟中国做生意还得通过香港。至于跟新加坡的竞争,只能因地制宜,两地的优势劣势并不相同。风水轮流转吧。
d
dkmchui
23 楼
香港已經玩完. 作為中西橋樑的歷史任務已經完結. 中央政府倡導三權合作下作為金融中心基礎完全喪失. 恒生指數成交額逐年下跌已是一潭死水. 香港樓市將會陰乾式下跌. 今后將作為中國其中一個普通沿海城市茍延殘喘.
R
Robin_Snow
24 楼
谁去谁傻逼。。。 [1评]
d
dkmchui
25 楼
對於港府一而再的宣揚港獨, 對中央防疫指示陽奉陰違, 消極配合建立核酸盛世, 海外華人表達強烈憤慨.
m
mrp
26 楼
本身就是丫鬟的命,走了被富家养几十年的运就能变成千金小姐的命吗?从渔村来到渔村去,我看没毛病
鸿
鸿鹄369
27 楼
我是大陆人,但我不是很支持大陆人去香港工作。会加深社会矛盾。首先也要想到是不是抢了香港本土人的饭碗。我看到欧洲最富裕小国各个都是这样,尽可能让自己国民就业,高科技领悟实在不够用再聘请外国人。
雁过留声机
28 楼
被大白捅也比港女被英国色老头操屁眼强,听说色老头操完女的还想操港男,香港曱甴赶紧擦干屁眼给英国爸爸桶,阉狗
w
wuraynn
29 楼
粘贴文章不要手抖啊 我以为绍依古打到香港了呢
t
tasgary
30 楼
新加坡都赢麻了,李光耀天天跪拜习皇长命百岁
t
tasgary
31 楼
可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