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个人账户钱少了大半 谁是受益者?为何与民争利?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2月13日 18点28分 PT
  返回列表
79519 阅读
34 评论
南方周末/财经大健康

最近,网络热议的一个话题是:每月进入医保个人账户的钱少了。

为什么?因为一个医保政策大调整在各地纷纷落地了。

2021年,国办下发《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当时水波不兴。其最核心的一条是:在职职工个人账户由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计入,计入标准“原则上”控制在本人参保缴费基数的2%,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统筹基金……个人账户的具体划入比例或标准,由省级医保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按照以上原则,指导统筹地区“结合本地实际”研究确定。

2%的计入个人账户标准,文件上有“原则上”“结合本地实际”表述,理论上并不强求一律,不过各地落地时一般就定为2%。以某城市调整为例:35周岁以下在职职工个人账户划入不受影响,仍为2%;满35周岁不满45周岁在职职工,从3%降低为2%;45周岁至退休前,从3.8%降低为2%。所以是降低了进入工作者当下或未来个人账户的费率与现金余额。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小账户、大统筹”,一般个人费率是税前月工资的2%,雇主费率为8%。过去是个人缴费全部进入个人账户,“雇主缴费”(本质上是企业全部用工成本即个人全部税前收入的一部分)全部或大部分纳入社会统筹,一部分在个人达到一定年龄后进入个人账户。

现在个人账户只有“个人缴费”进入,“雇主缴费”则全部纳入社会统筹,意味着整个天平向大统筹方向实质性移动了几格,小账户更小了、大统筹更大了。这也就是各地官方所表述的:增加医保的“共济性”。

大统筹也好,共济性也好,都是现收现支的另一种表述。本次医保政策调整的实质,是扩大现收现支的比重,即现在年轻人、工作者与下一代缴纳的医保金(个人缴费+“雇主缴费”),抽取更高的比重用于给老年人、退休者与上一代支付医疗费用。当然,谁都会生病,但生病概率、健康状况与年龄是高度正相关的,一个人一辈子绝大部分医疗支出,往往都发生在去世前几个月或稍长一段时间内。

或有人说,这样一改,可提高门诊报销比例,有失也有得,年轻人也会生病,年轻人也会变老。这话不错。不过,年轻人生病概率会低一些;年轻人变老后,享受更高的门诊报销比例,为其支付医疗费用的是他们的下一代,这就是“现收现支”的含义。生育率为什么重要,于此可见一斑。只有一定的生育率来支撑人口结构,这个模式才能继续走下去。

为什么医保政策要这样调整,大大增加现收现支性(“大统筹”“共济性”)?答案仍在于人口结构。现在,劳动年龄人口早已步过高点,呈一个长期下降趋势。这意味着无论以绝对数字还是相对比重来看,工作者越来越来少,退休者越来越多。那所需要的医疗费用支出也就必然越来越高。这钱从哪里来?必然从创造财富的工作者那里来。直接将每月进入工作者个人账户的钱减少也好,通过抽税进行财政补贴也好,任何一种渠道都脱离不了这个本源。

最后,再谈一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基本设计,或有助于理解上述问题。

第一,它与商业医疗保险有本质的不同。前者是强制性的,高工资者多缴,低工资者少缴,高低之比可达5:1(3倍:0.6倍),但两者享受的医保待遇(通过“社会统筹”)是一样的。后者是自愿的,费率是与年龄、健康状况正相关的,一般而言,年龄越高,健康状况越差,费率越高,费率与个人收入完全无关,享受待遇与缴费相关。

第二,它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上是同构的,两者都是小账户、大统筹。个人账户的本质都是强制个人储蓄,都是限定使用范围或时间的个人财产。大统筹的本质都是:高收入给低收入的代内转移支付(次要);年轻人、工作者与下一代给老年人、退休者与上一代的代际转移支付(主要)。这两种强制社保(社会统筹部分)的可持续性,最终都取决于人口结构与生育率。

理论上“小账户、大统筹”有两个方向可以走:一个是继续向大统筹倾斜,最终成为全统筹,全部现收现支;一个是往大账户方向走,最终变为纯个人账户,如智利与新加坡就是这样的模式,回归个人养老与家庭真共济养老。前者不可避免会助长搭便车情绪,期待别人的孩子给自己养老;后者说到底是谁生孩子谁受益,从而激励大家养儿防老。关于应该往哪个方向改,一直有热烈讨论。

医保个人账户的钱少了一半,谁是受益者?

现在每个月打入医保个人账户的钱变少了,是不是吃亏了?这是自2020年医保个人账户改革方案发布后,每个人心中都有过的疑惑。

这次以“门诊共济”为主题的调整,最牵动人心的是,单位医保缴费的30%不再计入在职职工个人账户。这导致个人账户现金“缩水”,而这个钱全部被计入医保统筹基金。

一番操作下来,个人账户缩水多少?武汉市医保局以一位68岁的脑梗患者为例,其退休后年养老金收入5万元,此前医保个人账户每年划入2400元,改革后减少了1404元,这部分被划入门诊统筹账户。

相当于全国3.5亿职工都拿出了一点钱放在了一个账户,这个账户谁有病谁用。对真正有看病需求的人而言,降低了“因病致贫”的风险。

然而,这一新规推行到第三个年头,对医保个人账户变化的关注达到了高潮,预料的阻力“如约而至”。最近,武汉、四川、黑龙江、西安等多地医保部门,密集发声解释改革带来的利弊。

2023年2月9日,武汉市医保局发文回应各方疑问称,从当期看,大部分参保职工的个人账户划入会减少;从长期看,所有参保职工都增加了此前没有的普通门诊待遇,特别是患病群众和老年人受益更多。

《财经·大健康》了解到,为后续尽量不影响患者购药习惯等问题,国家医保局正在研究、推动相应的配套措施落地,具体政策仍需根据各地情况调整。

任何一项改革都是一次利益的再分配,需面临的风险也是对政策执行者的考验。一位深度参与此次改革的业内人士在征求意见稿发布前感叹,“走出这一步,就没有回头路了。”

“共济”下,谁受益?

这项改革触及了每一位职工利益,相当于拿“个人的钱”去为未知的健康风险提前买单。

以武汉市为例,通过个账改革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全市60%以上的个人账户沉淀资金趴在年轻和健康群众的账户中;另一方面,退休和患病群众的个人账户结存不够使用,门诊个人自费负担较重。

因此,提出“共济”。为了让个人更容易接受这一理念,有些地区采取“先易后难”的模式,先开通门诊报销,再调整个人账户。

武汉和不少地区一样,大多在2023年年初刚刚开始实施门诊报销。武汉医保局在上述回应中明确称,个账改革,患病群众和老年人受益更多。

上述武汉脑梗患者在当地三级医院门诊看病时花费7150元。在改革前,这笔钱要完全自费。如按照现有门诊统筹政策报销,减去门槛费500元,按三级医院60%的报销比例,这一次看病他即可报销3990元,而他仅拿出年入的1404元放到了统筹门诊账户。

然而,并非每一个人都会成为这次医保改革的受益者,而且由于各地医保基金情况不同,门诊统筹待遇不同,“盈亏”都是自己的一本账。

黑龙江省一位59岁的高血压患者华可(化名)发现,最近他为买药花的钱变多了。“我平时不去医院,主要是去药店”,他服用的药在医院7元多一盒,一个月不到30元,全年费用近360元。当地医院在2023年1月1日开通医保门诊统筹,起付线是400元,也就是说他去医院开药享受不到医保报销待遇。

其实,为了让慢病病人留在社区医院。按照黑龙江门诊统筹标准,在职职工年度起付线400元,年度限额3000元,在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社区医院的报销比例递增,分别是50%、60%和70%。

然而,家门口的社区医院一直都没有华可常用的这款便宜降压药,他只能坐公交车去3公里之外的三甲医院,来回路费4元,加上门诊7元的挂号费,“算一算可能还亏了,干脆就在门口药店买,14元一盒。”华可说。

和周围的家人朋友一交流,不少老年人都有这种困惑,进到自己账户里的钱少了,存到医院的钱也跟自己没关系啊?

不久前,因为突然感到心脏有些不舒服,华可赶到当地最好的三甲医院心内科就诊,“做了彩超,查血几十项,自己花了300多,报销140元。”他觉得,“这回确实受益了。”

社会保险制度的意义在于,分担风险,尽量不必让大病降临的时候,某一个人被彻底压垮。

这与已经成熟的住院统筹一样。根据国家医保局数据,2021年,职工医保参保人员住院率17.7%。余下82.3%可以说贡献者,然后,谁又能保证自己有一天不会成为这17.7%的一员,需要减轻疾病带来的经济压力。

这样的风险共担机制,之前是住院,现在要在门诊看病建起来。

个人账户在逐渐淡化中

为什么非要动用个人医保账户的钱?

其实早在改革征求意见阶段,就公开有药店行业人士建议,建立门诊统筹的资金应该从原有的统筹基金中划拨,而不是个人账户。

确实有地区在早年建立门诊共济时用的统筹账户的钱,一位医改专家介绍,一方面当地的统筹基金实力比较强,有这个能力;另一方面,他们确实不敢触碰这一改革的深水区。

自1998年中国职工医保制度建立,由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构成,钱来自个人缴费和单位缴费。个人账户里的钱,可用在定点医院、药店发生的政策范围内自付费用。而统筹账户资金,则用于支付住院费用,由医保和医院、药店结算。

个人账户,借鉴了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不同之处在于,中国此前长期施行的是单位负责的公费医疗,对职工来说就是不花钱看病。而医保统筹之后,不仅要交保费,看病还只报销一部分,自己还要再付钱。

彼时遇到了一个和此次个账改革类似的难题,因为交“保费”的好处,不是每一个人立刻就能看见的,所以参保意愿低,成了当时最大的难题。

所以,作为一项“过渡性”政策,激励公众参保的个人账户就诞生了。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医疗保障研究室主任王宗凡介绍,首先,让职工交上去的保费能看得见,而且自己账户的钱,就得精打细算地花,避免“没事就跑医院”,制约医疗需求过度释放。

第二是积累作用,个人账户实行积累制,资金归个人使用,年轻时候存了钱,年老的时候不至于没钱看病。

然而,这些使命已逐步消失。在医保覆盖率达到95%的今天,不再需要参保激励作用。今天的患者面临最大的困境是部分患者门诊看病负担重,而大量资金却沉睡在“个人账户”,如此降低了保险本身的风险共济能力。

武汉市60%以上的个人账户沉淀资金趴在年轻和健康群众的账户中。上述医改人士介绍,在有些地区,个人账户资金已经超过了统筹账户。

“国际上,几乎没有国家可以依靠个人账户的模式,解决医疗保障问题。新加坡的制度有其优越之处,但对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难以直接套用一个城市国家的医保制度。”王宗凡说。

美国也有一项类似的制度,为健康储蓄账户(HSA)。个人将钱存入健康储蓄账户不需要交税,账户里的钱可用在保险允许的医疗花费,如买药、牙科、眼科等。健康账户中的资金可以累计,但如果会员想要将钱取出,则需要交税。

有业内人士分析,HSA是和高免赔额的商业保险进行组合使用的模式。根据2019年平台Lively发有关HSA的数据报告,93%的HSA资金是用来支付日常医疗开支。

至少按照政策制定者的思路,中国的个人账户改革,只是让一笔原本就应该承担公众医疗保障负担的钱,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实从制度设计之初就知道,个人账户是没有办法化解全民医疗风险的,但可能也没有想到,这个改革延后到20多年后才进行。”王宗凡说。

“门诊共济”改革为什么才开始?

为什么用了20多年,现在开始推进个人账户改革?

“最大的难点就是,已经存在的个人账户,对每个人来说就是既得利益,就很难再触动。”王宗凡介绍,真的生病花钱的时候,大家都希望有更高的保障水平,不生病的时候,并不想把自己个人账户的钱,统筹给别人用。这就是制约。

与公众突然发现个人账户的钱变少了不同,这项改革一直在缓慢地推动。

早在2010年,《社会保险法》修订中提到,“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而在基本医疗保险中,未提及医保个人账户。此举被视为对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进行改革的苗头。

随后地方陆续试水改革。2012年4月,青岛市职工医保城镇职工医保就进行了微调,划入个人账户的资金比例下降了0.3个~0.5个百分点,同时门诊医疗费封顶线提至1600元,报销比例再提高10个百分点。

也有部分地区将原有的固定比例,改为固定金额,比如,退休人员每月个账计入100元。同时,各地统筹基金开始尝试覆盖门诊就医需求,陆续为门诊大病、门诊慢特病报销。

要从制度上根本减轻门诊看病负担,就要全面建立门诊统筹基金就启动。经多年慎之又慎的推进,20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后,按下了“快进键”。

2020年医保个人账户改革方案发布,此番调整后,一位地方医保系统官员告诉《财经·大健康》,当地医保统筹基金会增加20%左右。

最终,还是没有一步取消个人账户,原因就在于,希望公众享受到其中的实惠后,能够减小推进的阻力。

此时,医保基金监管技术的进步,也解决了此前地方试点中暴露的一些问题,门诊统筹基金被滥用,而导致统筹基金亏损。

“因就医频率高,门诊服务的医保管控在全球都是一个难题,技术提升是一个保障,但后续如何管理好门诊统筹,也是对各地医保能力的考验。”王宗凡说。

人是人他妈生的妖是妖他妈
1 楼
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为了让国家发展我们个人完全不需要医保,为祖国肩负靠自己就行。
j
jeffinvade
2 楼
成天和欧美比GDP,从来不和人家比税收和福利 习近平: 高福利养了一批“懒人”,中国不搞这一套 [1评]
T
TCVD
3 楼
不能给国家添麻烦,爱国就不应该要医保,还敢抗议游行?那肯定是CIA指使的。
m
mafi44
4 楼
发展中国家来比中国福利真的好。扶贫 医保 教育 都齐全。 物价还都管控的。 [4评]
金三
5 楼
为了国家复兴和中国梦,这些爱党爱的人矿贡献点儿医保怎么了,这些人矿就是欠揍,打你们跪唱国歌就老实了。
关注者
6 楼
五毛受益
w
wushang
7 楼
无数实践证明,公共账户是腐败和不公的源头。
j
jeffinvade
8 楼
2019年中国中央政府公共医疗支出占预算的7%,美国占27% 中国和巴西,俄罗斯,马来西亚这些人均GDP差不多的发展中国家相比,政府支出中医疗开支的比例也是低的,人家大多在10%以上
j
jeffinvade
9 楼
2019年美国联邦政府支出是4.45万亿美金,其中医疗是1.2万亿美金,1.2/4.45=27% The federal government spent nearly $1.2 trillion in fiscal year 2019.The federal government spent nearly $1.2 trillion on health care in fiscal year 2019 (table 1). Of that, Medicare claimed roughly $644 billion, Medicaid and the Children’s Health Insurance Pro-gram (CHIP) about $427 billion, and veterans’ medical care about $80 billion. https://www.taxpolicycenter.org/briefing-book/how-much-does-federal-government-spend-health-care 中国: 2019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8874亿元,卫生健康支出16797亿元,16797/238874=7.03% http://www.gov.cn/xinwen/2020-02/10/content_5476906.htm
j
jeffinvade
10 楼
1,医疗投入大,医疗资源多 “美国每10万人31个ICU,中国每10万人4个 美国380万注册护士,中国470万,但中国人口是美国4倍 美国癌症五年生存率差不多70%,我国癌症5年生存率为30.9%,其中农村为21.8%,仅约为城市癌症患者的一半 (39.5%)” 2,用政府花钱多少的比例,来说明这个政府的priority,这才能说明一个政府有多在乎人民健康 美国医疗福利是发达国家里最差的,政府开支都比中国强四倍,这才突出中国差 3,就算中国和巴西,俄罗斯,马来西亚这些人均GDP差不多的发展中国家相比,政府支出中医疗开支的比例也是低的,人家大多在10%以上
X
XXyourOO
11 楼
3500年的中华文明,一个亘古不变的永恒的循环就是: 你不让老百姓活,老百姓就让你死!
j
jeffinvade
12 楼
"物价还都管控的。" 过去10年,深圳人均收入上涨了多少?深圳房价上涨了多少? 中国物价管控,呵呵
雪中奔牛
13 楼
谁少也少不到高干病房和公务员医保
翻墙是犯法的
14 楼
全过程民主。 事先不咨询不告知。 事后安慰韭菜,那是“大统筹”。 韭菜除了听太监们忽悠,赞美,参与什么了?
d
dingding6
15 楼
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独立自主,不靠别人,这是中国文化独一份的优秀传统。西方国家的民众是难以理解的。 [1评]
大师画拾苟奴
16 楼
个人医保账户的钱可以非法给别人使用,这在欧美哪个国家都不可能被许可的。这样的漏洞存在了这么多年被忽视,一旦说要堵上,狗粮们跳得比当事人都高。一帮恨中国恨的骂祖宗的犬类,真尼玛会装孙子,可笑! [1评]
饭团子
17 楼
无利不起早, 哪国政府都一样
s
scottfox2008
18 楼
HSA 是 家人可以用(夫妻和子女,还有靠你养活的人,如果你父母靠你养活)。 只要立法使用的时候,必须证明是自己,配偶,和没有独立的子女就可以了,这个漏洞难堵吗? 为什么要取消?
s
scottfox2008
19 楼
如果子女也算人的话,中国立法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是什么意思?
h
hhz
20 楼
16 楼 你脑袋被驴踢了 敢说“ 这样的漏洞存在了这么多年被忽视” 你当我们伟大的党这么多年是傻逼吗? 还是想造谣我们党渎职 知道漏洞这么多年也不管
阳光俊男
21 楼
钱是国家的,现在国家拿你们矿人的钱有什么问题?没有国家哪里有你们。
S
Show出你的下限
22 楼
😂😂😂 墙国贱奴人矿不需要医保,再逼逼就共产你媳妇、共产你妹、共产你全家 😂😂彻底实现共产主义
加州老流氓
23 楼
这就是中国人当初跟着共产党打土豪分田地的报应!
土豆四十斤
24 楼
我也不是喷,反正你自己写的“谁有病谁用”
a
azkaban
25 楼
一直不明白大家在吵什么,刚刚看了下,稍微懂了点。 假如你是一口人矿,交1000元医保,以前可以自己花400,给穷人100,公务员500。现在人矿不足了,一口矿要负担的穷人和公务员都更多了,所以自己只能花200,给穷人150,公务员650(大统筹)。而且药不能乱买了,要看医生,说不定门诊费比药还贵。 但是你说你自己可以花400就比可以花200更合理?似乎也没证据。还是相信党,相信政府吧。
雁过拔毛机
26 楼
共产党这是把人民当猴耍。 现代版的朝三暮四,以前猴子早晨能吃5个枣下午3个。后来糊弄猴子说早上吃3个下午吃4个,你猴子下午能比以前多吃一个。
w
wodayed
27 楼
狗日的中国共产党政府就是一群人渣组成的坑蒙拐骗,欺压人民,无耻无底线的政府。
南方来风
28 楼
所以共产主义搞全民体制是反华的。
南方来风
29 楼
让猪头及其走狗少撒点币的时候,它们总是说中国有钱, 让猪头及其走狗给老百姓稍微多一点基本福利的时候,它们总是说中国没钱。
d
dingding6
30 楼
要饮水思源,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是儿孙们应尽的义务。
d
dingding6
31 楼
不要上纲上线,搞共产主义必须要有中国的特色,符合中国的国情,才能大大有利于中国,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成为今天的第一强国。 [1评]
r
rally
32 楼
宁要航母武统台湾,不要医保。
南方来风
33 楼
: 你一边说中华文化是自己靠自己,西方马克思不明白,一边又支持共产党搞共产主义集体化,这是你自己在打自己脸?
r
rally
34 楼
愚昧的赵产党,又被阿斗带坑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