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吐糟菜价涨500%,两个人买菜$1500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7月26日 22点19分 PT
  返回列表
55220 阅读
28 评论
温房网

自从疫情爆发以来,很多人对物价上涨的感触是越来越深了。有人说,现在买东西,税前的价格就是几个月前税后的价格。

最近在各大华人论坛里,不断有网友发帖称物价飞涨,引来很多网友的跟帖。

就拿麦当劳的小汉堡来说,以前是$2一个,现在$2.5,直接涨25%。

有网友感慨道,到超市买菜最早一次几十刀,后来成了100多刀,这一两年成了200多刀,上周买菜突破到300多刀,涨幅已经是300%~500%了。

当初的最低工资是8刀,现在是14刀,工资涨幅200%不到。

还有网友称,买的东西都差不多,信用卡的账单涨了不止3倍。

还有网友表示,物价暴涨是实锤,三个doublecheese汉堡,再加上20个鸡块就花了30块。

还有网友说,今年买菜花费创了个记录,两个人一个月买菜不包括外卖花了快$1500。

以及有人发现,不到一个月,猪肉价格涨了一倍。

有网友开玩笑:菜价是受惊的黄鹂鸟,工资是病重的蜗牛……

还有网友提出:怎么感觉中国超市比老外的超市涨价多?

有人发帖说:

“老外超市原来花$100买的东西现在要$110,中国超市原来花$100现在至少要花$140-$150,老外超市就不受疫情,人工增加,通货膨胀的影响?”

问题一出,网友们纷纷跟贴,例证华人超市的价格涨幅大:

“我现在已经很少在华人超市买东西,也真的是觉得他们的青菜水果贵的离谱,已改去西人超市价格都是合理范围内。如面粉在华人超市10kg包装$19.99而西人超市却只是$14.95!”

“蓝色玻璃水华人超市$3.99walmart$2.00;雀巢iceteaXXX$2.99一瓶nofrills/foodbasics只是卖$1.49一瓶,华人超市在砍冤大头!”

“XXX随便买些菜不买用具零食都没有两百以下的”

“买菜无非就是肉蛋奶和青菜。去哪买菜很重要,XXX的白通2.99,当地华人小超市1.59。沃尔玛的安格斯牛肉19.99/kg很久都没变了,costco的牛奶鸡蛋也没涨到哪里。鸡翅2刀左右一磅到处都是。”

也有网友给出了他们理解的一些涨价原因:

“中国超市和老外连锁超市进价本来就不一样,同时,中国超市防疫这一块也确实比老外超市做的多,这都是成本。”

“渠道不一样,西人大超市肉蛋禽菜有自己的冷链,像樱桃,促销价可以做到1.99,2.99。”

“主要原因是华人超市现在场地升级费用增加,而且客人少了,必须加价才能维持。”

此外,还有网友提出华人超市的经营模式不同。

“原因很简单,华人超市多半拿现货,西人超市多半拿期货。等合同期满后,西人超市的价格也会飞涨。覆巢之下,难有完卵。靠印钞借债撒币支撑的经济,挺不了多久。”

“华人超市是压着成本走,利润率比较低,现在的成本增加必然反映到价格上。老外超市一般都有合理的利润空间,可以承受更大的成本波动而只进行小幅调价。”

“我觉得都涨价了,华人超市30-40%吧,老外超市Costco之类的20%左右,华人超市防疫做的好一些,而且商品受汇率影响也大点所以涨的多一下。”

一位网友把物价飞涨归罪于政府“大撒币”,认为政府这么发钱,物价不涨才奇怪。

另一位网友表示赞同,表示政府这么努力的印钱,存款都贬值了。

加拿大6月通胀率0.7%

与民众感受不符

跟生活中大家感受到的物价飞涨不一样的是,加拿大的年通货膨胀率在6月份只有0.7%。

不仅如此,新冠疫情爆发后,加拿大通胀率在4月份降到-0.2%,5月份降到–0.4%,出现自2009年9月以来首次负值。

加拿大统计局7月22日报告说,6月的消费物价指数比去年6月上涨了0.7%,比5月增加了0.8%。

最新数据显示,随着疫情限制的解封,6月加拿大的汽油、食品和住房的价格都出现明显上涨。

其中食品价格的月增幅为0.3%,但年增幅则达到2.7%。

这个数据和许多人的真实生活体验大相径庭,统计局给出了原因。

加拿大统计局对消费数字进行比较仔细分析后发现,加拿大消费者在通货膨胀统计栏目中加权比重较低的商品类别上开支明显增加,但在通货膨胀统计栏目中加权比重较高商品类别上的开支明显下降。

比如,在COVID-19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大部分加拿大人居家办公或者是处于失业状态,这极大的减少了驾车上下班的需要,结果是对汽油的消费量暴跌和汽油价格的大幅度下降。而汽油价格是加拿大统计局通货膨胀统计栏目中加权比重较高的类别。

而COVID-19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加拿大人不去餐馆吃饭的一个直接结果是加拿大人在超市购物的开支猛升。

也就是说,油价比食品价格对通胀数据的影响更大,就算食品价格飞涨,但如果油价稳定,这个通胀率就不会上升太多。

面对这样的情况,有网友担心,现在挣钱难,花钱快,再等一个月救济发完,找工作最难。

还好,不论处境如何艰难,也难不倒智慧持家的华人们,有人表示已经改变了去超市的习惯:

“华人超市和西人超市价格不是划一的谁高谁低,一般一些华超低,一些西超低,大家每次买菜,都2家走动,谁便宜新鲜买谁家,疫情当前都不容易,只能自己勤快点儿”

“之前是一顿乱买,现在每周看各大西人和华人超市特价广告,做好记录,规划行车路线,一次基本买齐。”

河池化工
1 楼
支持涨价,感谢那些frontline workers
我操FAZ
2 楼
最低工资上涨了多少,从10块到15块,物价上涨30%是正常
O
Onslaught
3 楼
加工食物涨价比较大 未加工的水果蔬菜奶酪牛奶面包什么的还好
c
cuc3
4 楼
1500刀菜钱,一个月,每日50刀菜。如果一家四口,正常人家的话,只有一句评语。 真能吃!物价是涨了,但绝对没有这么夸张。手机上Flipp还是Redflagdeals,那么多的flyers。 今天华超,冰鲜羊肉3.99一磅,牛腩也是3.99一磅,50刀能买12磅,每天吃完?
d
djtg
5 楼
约克论坛的吹水帖,上面20万加币年薪根本不算事。你如果当真的话那就问题大了。
谁赞成谁反对
6 楼
真替猛女士担心,律师费也要涨了,这样华为手机也得涨。不怕,她的豪宅涨得更厉害,哇哈哈哈哈哈
土共
7 楼
华超的东西就那样,又差又贵。本来还马马虎虎,疫情后嘴脸尽显。又懒又贪婪
y
yuanfangzhi
8 楼
很多华人超市趁火打劫坐地起价。
马三立
9 楼
我是真的没看懂这个涨价比率怎么就500%了,而且为什么只去华人超市买东西呢?加拿大的超市行业很发达呀
a
abc868
10 楼
包子的菊花出品绝不涨价,留园众五毛请放心享用。
开水送服
11 楼
自媒体带节奏的,我这中国超市价格就没变过,只是缺货的,就缺在那补不上了。
活在裆下
12 楼
为什么加拿大华人把老外叫西人?那他们自己就是东人?美国华人好像没有这种叫法
田丁
13 楼
这种中文媒体的任务就是贬低世界各国,多伦多,无论什么超级市场,物价都没有大幅度提高,2个人一个月买菜用去1500加元,不知买什么山珍海味?这种宣传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
开水送服
14 楼
反正我这猪肉价格疫情期间普遍11加币/公斤,最高到过15.现在回到正常8.8,便宜的时候5.49.你们吃高价的继续
明明888白白
15 楼
有涨价,但还没那么夸张。一个农业国,涨价能涨到哪去。
m
mohei
16 楼
加拿大华人超市便宜了不少,因为这段时间90%华人留学生已经回国,温哥华和多伦多这边大约有1-2成的华人移民也是在疫情期间选择回国或者留在国内,所以华人超市这段时间卖不动了,基本都在大打折和大促销。 加拿大的本地超市,基本物价不变,尤其是华人所需的物资,与当地老外的不冲突,因此也没有物资短缺和涨价一说。
g
goodsignal
17 楼
同样东西华人超市比西人超市贵不少,宰不会说英语的有钱移民的吧。
d
dqn2006
18 楼
我觉得每个月说少了,我家六口人,两个小的吃不了多少,每次去大统华都是300到400,不是说涨价了多少,而是品种比起十年前丰富了很多自然就买多了。
乱世淫僧
19 楼
华人超市不是一直这样的吗?
p
peter0811
20 楼
知足吧,加拿大真的不错了!不满意的人,你就自己找一去处吧!世界很大,总有怨青们的去处!
m
matrixyard
21 楼
五毛狗永远不会评论国内的物价。就算翻倍几倍,他们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l
lids
22 楼
没事房价涨得比物价快多了
清爽
23 楼
为什么要叫老外呢?谁是老内? 称欧美人为西人的说法自清朝就有。
阿帕奇13
24 楼
没必要太较真,西人就是西方人。
发芽的拐棍
25 楼
加拿大食品太便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