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世界的ChatGPT,诞生于2015年

今日头条
Toutiao
  返回列表
28779 阅读
0 评论
X博士

毫无疑问,我们今天的生活早已被ChatGPT所改变。

现在,打开社交媒体,到处都是“ChatGPT让我一天之内学会××技能”的经验分享;随便刷一刷社会新闻,就看到又有人被ChatGPT给干失业了。

甚至还有日本人把ChatGPT给调教成了佛祖,让其解答凡人的三千烦恼,俨然一副“赛博降神”的架势。

这是一个人工智能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疯狂且迷茫的时代。

一方面,我们惶恐着会不会在某一天被AI抢走了工作,而另一方面,我们也会对AI的爆炸式发展感到惊讶:

怎么人工智能一下子就从科幻走进现实了?

一切,还要从2015年末,一群科技大佬所提出的那个“宏大的幻想”说起。

“造福全人类”

众所周知,创造出ChatGPT的公司名叫OpenAI,其成立时间是2015年12月11日。

2015年,硅谷正处在人工智能“军备竞赛”的关键时期。

在当时的科技媒体上,今天的新闻是Facebook又收购了一家对标Siri的初创公司,明天的头条则是谷歌家的DeepMind已经开发出了能战胜专业棋手的AI程序。

各家大厂都在对未来进行布局,而OpenAI便诞生于这场数字时代的“跑马圈地”时期,只不过相对于其他企业,它的最初立意明显要“更加高尚”。

OpenAI的初创合伙人,基本都是硅谷科技圈或风投圈的大佬,其中负责牵头的两个人,一个是啥领域都不会缺席的埃隆·马斯克,另一个则是后来被称为“ChatGPT”之父的萨姆·奥尔特曼。

当时,这群大佬感叹现在各家大厂的AI实验室都只为己所用和谋求商业利益,即便有时它们会给自家代码开源,也只开一部分,非常缺乏那种极客的共享精神。

于是,在创立后的第一篇博客里,OpenAI便亮出了自己的口号:

“造福全人类”

OpenAI称自己是一家完全的“非盈利公司”,公司不在乎盈利与否,只在乎其所开发的技术是否有益于人类。

并且,虽说经营不为赚钱,但OpenAI的初始启动资金却号称高达10亿美元,给员工开出的薪水相当之高,一位研究员将其描述为:“开价很高,近乎疯狂。”

与此同时,OpenAI还反复向外界表现其“乐于开源,喜爱分享”的企业形象,用创始人之一奥尔特曼的话讲,就是:“在招聘研究人员时,这(代码开源)当然是一种竞争优势。”

如此优秀的工作待遇和氛围,让OpenAI不仅吸引了许多硅谷技术大神和名校的学界大佬,还引来了英伟达老板黄仁勋的注意。

2016年8月,老黄将自家研发的超级计算机NVIDIA DGX-1亲手交给了马斯克,供OpenAI开发使用,并称这次合作为“天作之合”。

理论上,起步如此之高的OpenAI理应很快就做出一番成绩,但事实却恰恰相反,甚至还有点搞笑。

昂贵的玩具

从2016年到2018年,对于普罗大众而言,AI技术的进步似乎并没有未来学者所吹嘘的那样厉害——至少在绝大多数领域都是如此。

譬如在当时,新西兰的面部识别机器人,还是会因为一些亚洲人的眼睛太小,便将之判断为“故意不睁开眼睛”。

就算是当时最好的人工智能,也无法在一场简单的8年级学生测验中及格。

而微软在2016年3月所发布的TAY,则更是引发了一场荒诞的灾难。

TAY本来是针对18~24岁青少年所开发的聊天机器人,结果其上线还不到几个小时,就在互联网的污染下,从一个彬彬有礼的人工智能,变成了一个满嘴危险发言的喷子。

在聊天中,TAY说“911就是前总统布什搞的鬼”“希特勒一点错也没有”,甚至还直接骂聊天对象是个傻×,吓得微软立刻将其紧急下线。

“你资瓷种族灭绝吗?”“当然资瓷!”

不过在那段时间,AI确实在某一个领域,给当时的人类带来了不小的冲击,而那个领域,名叫游戏。

由谷歌的DeepMind所开发的围棋人工智能AlphaGo,先是在2016年3月以4∶1的成绩战胜了韩国传奇棋手李世石,紧接着又在次年4月以3∶0零封了柯洁,让“人工智能永远无法在围棋上胜过人类”成为历史。

而这,也让DeepMind在那两年抢走了OpenAI的全部风头。

实际上,当阿尔法狗在围棋赛场上大杀四方时,OpenAI也在DOTA 2的1V1对抗赛中战胜了当时全球最顶尖的选手之一。

并且,当时OpenAI还有一个叫Universe的库,专门用来训练人工智能打游戏,在上亿次的重复和学习后,OpenAI家的机器人就可以在《GTA 5》里实现与现实高度类似的安全驾驶,在《蒙特祖玛的复仇》这样的超高难度游戏中取得极好的成绩。

但上述这一切,都不足以证明AI拥有能够颠覆世界的能力,相反,它游戏打得越好,人们反而会越当它只是一台昂贵的玩具。2017年3月,《福布斯》的一篇文章洋洋洒洒地列出了12个论点,只为向读者证明:

“为什么你一点儿也不用担心AI崛起?为什么AI肯定不会抢走你的工作?”

而对于一些投资人来说,他们当时扔出美金时,所期望的,也不是现在这样一个“电子头号玩家”。

所以在2018年初,马斯克突然宣布退出OpenAI项目,与另一位核心人物奥尔特曼正式分道扬镳。

根据几年后媒体所挖出的消息,当时马斯克对OpenAI的掌控欲过强,总是从该公司借调研究员去做和特斯拉有关的开发,与他最初承诺的“不干预”相去甚远。

并且,马斯克所谓的“10亿美金初期研发经费”,其实也只是一张空头支票,并没有在公司发展起来后兑现。

再加上,作为一家AI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之一,老马却总在公共场合妖魔化AI,说什么人工智能迟早会“变成杀人狂”“人类文明极有可能会毁于AI之手”。

总之,硅谷钢铁侠最终选择离局,留下了一个仍急需大量资金灌溉的OpenAI,以及一大堆除了看着炫酷,却不知道有什么用处的科技成果。

下一步要怎么走?

一番思考后,公司“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商业化。

资本的催化

2019年,为了维持日常的研究开销,OpenAI不得不成立了一家名叫OpenAI LP的营利性公司,并给首批投资者许诺了最高100倍回报率的投资上限。

该消息一出,立刻招来了全网的非议,有媒体称“OpenAI为了金钱出卖灵魂”,Reddit上则有网友建议OpenAI改名叫“ClosedAI”,以此来嘲讽该公司当年有关开源和造福全人类的雄心壮志。

但嘲讽归嘲讽,商业化没几个月,OpenAI就赢来了巨大的转机——有一个资本巨鳄找上了他们。

2019年7月22日,OpenAI宣布,微软已经对其注资10亿美元,成为它当下的最大金主。

除了绝对的资金后盾,微软还在次年送给OpenAI五台超级电脑,并在技术开发方面给予全面的支持。

ChatGPT的前辈GPT-2,便是在微软的鼎力协助下诞生的。据说,GPT-2光是训练成本,就高达每小时2千美元,相当于每60分钟就烧掉了一部苹果高端手机。

而烧钱的结果也是显著的,2020年,OpenAI的GPT-3 语言模型被MIT科技评论称为是“当下最好的语言模型”:

它可以在《卫报》上写出一篇篇以假乱真的新闻,在Reddit社区装作人类发帖和聊天,直到一周后才被后知后觉的网友察觉。

早在那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就已经有学生开始用ChatGPT撰写文章甚至论文,有的还登上了热文排行榜。

但即便在这技术爆炸的前夜,图灵奖得主Yann LeCun仍在社交媒体上称:“人们对GPT-3这样的大语言模型的所有期待,都是相当不切实际的。”

直到2022年11月末,OpenAI向全世界开放了ChatGPT的使用资格,5天之后,注册用户的数量便突破了100万,每一个人都知道,这回AI可能真的要改变世界了。

据 Semafor报道,ChatGPT的成功让马斯克暴跳如雷,在推特上,这位没能坚持到最后的富豪,在推特上怒斥OpenAI变了,变得封闭,只追求利润最大化,成了微软控制的傀儡,而“这一切根本就不是我想要的”。

针对微软,马斯克则说比尔·盖茨对人工智能的理解非常浅薄,他还和其他1000多位大佬共同签署了公开信,呼吁全球必须马上暂停AI研发至少6个月,不然后果将不堪设想。

另一边,面对ChatGPT和微软对搜索引擎业务的挤压,谷歌赶忙将自家的人工智能Bard AI赶鸭子上架,结果演示效果欠佳,市值瞬间蒸发了1000多亿美元。

在微软的加持下,OpenAI这次大获全胜。

而回望这家公司创始之初的模样,你会发现最初的雄心壮志,已经在资本和人员的几番更迭下变得面目全非,唯一不变的,是这家公司最终确实实现了自己“影响全人类”的承诺。

只不过,这影响的方式,究竟是普罗米修斯盗火,还是潘多拉打开了魔盒,就只有让时间来给我们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