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5月1日凌晨,欧冠半决赛首回合中,巴萨主场3-3战平国际米兰。小图拉姆开场闪击,邓弗里斯2射1传,国际米兰两度领先,亚马尔、费兰-托雷斯破门,拉菲尼亚制造索默自摆乌龙,巴萨两度扳平比分。
比赛亮点
开场30秒,邓弗里斯右翼传中,小图拉姆前点包抄脚后跟射门入网,1-0。
第21分钟,阿切尔比接应角球摆渡,邓弗里斯小禁区内侧勾破门,2-0。
第24分钟,亚马尔右翼连续盘带突入禁区兜射,球击中立柱弹入球门,1-2。
第38分钟,佩德里斜长传,拉菲尼亚头球摆渡,费兰-托雷斯包抄破门,2-2。
第63分钟,恰尔汗奥卢右路角球传中,后点邓弗里斯头球冲顶破门,3-2。
第65分钟,奥尔莫开出左侧角球,拉菲尼亚弧顶前远射,球击中横梁反弹,击中门将索默后背弹入门内,3-3。
精彩回顾
第4分钟,亚马尔分球,拉菲尼亚后点包抄射门被对手解围。
11分钟,姆希塔良远射偏出。1分钟后,亚马尔横敲,费兰-托雷斯禁区内射门稍偏。
19分钟,费兰抽射打偏。
26分钟,亚马尔连续过人后小角度抽射击中横梁。
29分钟,奥尔莫突入禁区射门被门将没收。37分钟,巴斯托尼失误,奥尔莫射门被门将封出。半场结束前,孔德与劳塔罗均出现受伤迹象。
71分钟,姆希塔良直塞,小图拉姆突入禁区射门受阻。
第75分钟,邓弗里斯右翼传中,禁区远点姆希塔良大力抽射破门,边裁示意越位,进球无效。
76分钟,邓弗里斯突入禁区,巴雷拉抽射打高。
87分钟,亚马尔吊射击中横梁。
评分
数据统计
出场阵容
巴塞罗那(4-2-3-1):什琴斯尼;孔德(42'埃里克-加西亚),库巴西(83'克里斯滕森),伊尼戈-马丁内斯,赫拉德-马丁(46'阿劳霍);德容,佩德里(83'加维);亚马尔,奥尔莫(68'费尔明-洛佩斯),拉菲尼亚;费兰-托雷斯
国际米兰(3-5-2):索默;比塞克,阿切尔比,巴斯托尼;邓弗里斯(81'达米安),巴雷拉,恰尔汗奥卢
(71'弗拉泰西),姆希塔良,迪马尔科(56'奥古斯托);小图拉姆(81'泽林斯基),劳塔罗-马丁内斯(46'塔雷米)
荡气回肠的3-3,却令巴萨劣势尽显!欧冠次回合已凶多吉少
跌宕起伏、荡气回肠!
欧冠半决赛首回合,巴塞罗那与国际米兰战成了3:3!这不仅仅是一场进球大战,整个过程和进球的方式、时机,都堪称经典。
一、公平的结果赛前,无论是媒体还是球迷,看好巴塞罗那能够主场奏凯的占多数。
这也并不意外,毕竟近期西甲豪门的状态的确出色,联赛一路高歌猛进、国王杯又战胜了强大的皇家马德里,成功捧杯。相对比之下,国际米兰就黯淡许多,最近四场比赛1平3负,士气属实一般。
因此,客场挑战强大的巴塞罗那,球迷甚至直言“只要输球不超过2个,就能接受”。
然而,极具韧劲的国米,不仅没有输球,还险些掀翻巴塞罗那!(姆希塔良脚尖越位)
不过,巴塞罗那多次击中门框,同样也是令大家惋惜不已。
国米开场20分钟就取得了2球领先,这样的结果令多少球迷感到意外。而巴塞罗那显然不能接受这样的现状,即便是面对国米密集的防守,依然能够通过亚马尔这一点,将对手的防线,突的千疮百孔。
邓弗里斯帮助国米3:2领先,幸运的进球,一度令球队看到了胜利的曙光。然而拉菲尼亚的远射,再度展现巴萨高超的攻击力。
3:3的结果,赛后无论是邓弗里斯还是小因扎吉,都感到满意。即便是姆希塔良仍然对那个遗憾的越位感到无奈,但是仍然承认现在的巴塞罗那的确很强。
而巴塞罗那没有拿到胜利,令球队和球迷有些失落。但是纵观全场的表现,球队除了亚马尔、佩德里,其他的大部分球员,几乎都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状态。所以能够在多次落后的情况下扳平比分,完全可以接受。
二、巴塞罗那客场翻盘?先克服几大难题1、密集赛程所带来的体能危机。
这一点,相信巴萨的球迷深有感触。三四天就要踢一场比赛,而且每个对手都不轻松。志在多线夺冠的巴塞罗那,遭遇体能上的巨大考验。
几天前,国王杯决赛,巴塞罗那与皇家马德里大战120分钟,最终靠着孔德的神奇一击,才涉险过关。
仅仅是简单的身体恢复,又要大战意甲劲旅国际米兰。这场比赛的过程,大家也都看到了。面对开局2球落后的局面,巴塞罗那不得不提前开启猛攻,耗费了大量的体能。以至于终场哨吹响后,像拉菲尼亚、伊尼戈等悍将,都倒在场上,久久不能起身。
接下来的10天内,巴塞罗那要继续迎来3场苦战,联赛客战巴拉多利德,紧接着客场与国际米兰的第二回合。来不及休整,又是与皇家马德里的联赛冠军之争。
可以说,只有面对巴拉多利德,弗里克能够进行阵容上的轮换,其他的两场比赛,一场也不敢大意。但即便是巴拉多利德已经提前降级,弗里克也不可大意。
2、战术上的弊端
首先,定位球!3个丢球,2个源于定位球。同时,也造就了邓弗里斯经典的一战。
毫无疑问,回到国际米兰的主场,定位球仍然是小因扎吉得分的利器。短短的几天备战,弗里克该怎么去克服这个问题,事关球队能否晋级。
全场比赛,要论进攻端的配合,国际米兰完全处于下风。但是球队却利用了定位球的机会,实现了比分上的优势,令巴塞罗那颇为失落。
其次,高位防守后的空档。这个问题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巴塞罗那压迫式的打法,要求整个防线踩着中场线,甚至更往前压迫。
整个赛季下来,各个对手也在全力研究破解的方式,但是实力和战术体系的限制,最终效果并不理想。可是本场比赛,国际米兰却打出了实质性的威胁。
第75分钟,也就是姆希塔良的那个毫厘之间的越位,就是典型的代表。令多少巴萨球迷心头为之一振。
当然,这也与边后卫的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这就另当别论了。
3、伤病,制约巴塞罗那整体的战斗力
这场比赛,看过比赛过程的朋友,应该都有一个感觉,即巴萨大部分的威胁攻势,都是通过亚马尔这一个点制造的。中路的奥尔莫也没有发挥特点,整个左边路,几乎瘫痪!
从这一点,我们也能为上面的“3:3是一个公平的结果”做进一步的论证。毕竟看似球队占优,实则威胁的攻势并非全面开花,而是只靠着亚马尔,苦苦支撑。
诚然,亚马尔的确是巴塞罗那进攻端的财富。可是次回合,国际米兰必定会对他进行严防死守,派出2到3人,以及体系去限制亚马尔的突破和内切。
如今,与亚马尔配合最好的孔德伤了(小腿受伤,据悉会缺席多场比赛),谁来给亚马尔分忧呢?
中锋位置上,没有了莱万的支点,令球队的传中,几乎全部折戟。虽然说费兰托雷斯近期的状态的确很出色,但是他需要不断地穿插跑位,队友给他送出精彩的传球,才能发挥威力。与莱万的特点,是有很大区别的。
莱万能够利用自身的支点作用,为对手制造机会,进攻端的战术变化会更加丰富。也会在无形之中,让球队的边路传中成功率,有明显的提升。倘若次回合,莱万依旧不能上场,那么巴塞罗那仅靠传递配合,会很困难。
最后,巴尔德能不能回到场上。据悉,巴尔德已经开始了有球训练,但是什么时候能够上场,弗里克仍旧显得十分谨慎。
至少当下,在左边后卫这个位置,没人能代替巴尔德的作用。联赛面对巴拉多利德,巴尔德可能还会继续养伤,但是大家更希望在一周后的次回合,再战国米的时候,巴尔德能够登场。毕竟巴尔德和拉菲尼亚的配合,会令巴塞罗那的左边路战斗力,有明显的提升,同时也会间接地缓解亚马尔的压力。
莱万缺阵巴萨锋线重组失效?欧冠3-3国米暴露致命短板
好不容易进入了半决赛,国际米兰和巴塞罗那都遇到了自己的困难。
国际米兰的状态急转直下,算上对阵拜仁的次回合,球队已经四场不胜,完全失去了此前的锐度,而巴塞罗那也在密集赛程中失去了他们的唯一中锋——莱万多夫斯基,这样一来,前场的进攻体系就面临着重组的难题。
所以在这个时候狭路相逢,两支球队都有着自身难以解决的困难,关键就在于,谁还能重重困难之下,形成一个大概的模样,从而让自己变得没那么脆弱?
对于客场作战的国际米兰来说,这一点显然很难。
本场比赛,小因扎吉没有怎么更改球队的战术体系。
和对阵拜仁时相比,球队迎回了迪马尔科和邓弗里斯两位主力翼卫,于是在中后场中路基本不变,小图拉姆和劳塔罗-马丁内斯搭档锋线的情况下,国际米兰的战术强度应该是有所提升的,就看身体能不能支撑住他们了。
然而开场之后,国际米兰就收到了惊喜。
开场的第一次进攻,邓弗里斯从右路冲上来,连续送上了传中,在二次进攻中,小图拉姆抓住了伊尼戈-马丁内斯调整不及的脚软问题,顺利收获了第一球:
对于老将众多、全队疲劳,部分点位还有隐患的国际米兰来说,这显然是意外之喜,可以帮助他们在客场占据一点心理层面的上风。
这场比赛,弗里克继续沿用库巴西和伊尼戈-马丁内斯的中卫组合,后者的技术能力显然远超身体能力,所以这一球自身爆发不上,被小图拉姆抢到身前使出非常规包抄动作,确实说明了伊尼戈-马丁内斯的防守水平。
但是,弗里克如今的思路其实也很明确,在他的计算当中,阿劳霍的破坏能力所带来的防守提升,显然不及伊尼戈-马丁内斯的技术能力所帮助的进攻提升,这一点可能也有道理,毕竟巴塞罗那本身就缺少强悍的后腰和左后卫,防守水平靠单点也很难实质性拔高。
这个赛季,巴塞罗那一直采用造越位战术,也是出自于此。
但是,早早丢球,这也意味着巴塞罗那肯定要早早发力了。
丢球不久之后,巴塞罗那全线压上,左右两路各送上一次传中:
在这个时候,国际米兰还是可以稳住的,面对这次亚马尔的右肋强攻,国际米兰夺回球权,在前锋线的帮助下形成了死球:
这是三后卫体系的球队,在客场不错的一次处理,没有让对手形成连续进攻,所以在之后的进攻中,国际米兰全线压上,巴斯托尼左路传中,恰尔汉奥卢右肋传中,也打出一波连续的进攻:
只不过回过头来,巴塞罗那就打出了一次进攻威胁:
就在这个时候,国际米兰的困难来了。
15-20分钟区间,小图拉姆和劳塔罗-马丁内斯连续争球不力,国际米兰开始难以反击,逐渐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困局:
而且在第18分钟,亚马尔这次突破被国际米兰两人防住:
但在外围,孔德这一点已经露出来了,巴塞罗那之后是有可能从这里打出45度传中的:
所以在攻防两端,国际米兰都出现了明显的问题,局势显然在向巴塞罗那一侧偏转,但在第20分钟,巴塞罗那出现失误,伊尼戈-马丁内斯送上角球:
就在这次角球进攻里,国际米兰反而打进了第二球,进球的便是邓弗里斯:
不知不觉之间,国际米兰已经两球领先,前锋线发挥不佳,但邓弗里斯这一点却打出了显著的效果,两个进球都和他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一点显然是巴塞罗那这条四后卫防线,尤其是后场缺乏防守强点的情况下,难以防范的点位。
然而,巴塞罗那显然不会因此陷入崩溃,因为场上的球员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局势还在他们的掌控中,只不过想打出威胁,目前有些困难。
莱万多夫斯基受伤缺席之后,巴塞罗那的进攻线面临重组的困难。
老将已无当年之勇,但在如今后卫集体能力一般的情况下,莱万多夫斯基依然能够提供充足的战术效果,这指向的就是本赛季拉菲尼亚的彻底爆发。
如今莱万受伤,战术效果由费兰-托雷斯顶替,后者显然对抗不足,只能用跑动和速度来代偿,这样一来,拉菲尼亚这位金球奖潜在得主的发挥,就需要重新观察。
锋线充足,巴塞罗那需要重新找到进攻的源泉,于是在原有体系中充当第三人的亚马尔,在这场比赛摇身一变,成为了第一人,球权向这一侧大量倾斜,他也拥有传中、射门、突破或传球的自主权。
就看国际米兰能不能防住这位未来的足坛一哥竞争者了。
事实证明,国际米兰是防不住的:
30分钟区间,亚马尔连续发威,帮助巴塞罗那扳回一球的同时,也深刻地改变了国际米兰的体系,小因扎吉看到了孔德这一点位无人限制的问题,于是小图拉姆向边路倾斜,防范这一侧可能会策动威胁的空当。
只不过这样一来,突前方向和纵深位置只剩劳塔罗一人,在他的状态下,国米的反击就变得更难了:
于是国际米兰再次进入被动挨打的状态,巴塞罗那不断施以强攻,持续消耗着国际米兰球员的体能:
最终在第38分钟,小图拉姆稍有松懈,无法限制佩德里起球,后卫线上也无法跟住巴塞罗那的前锋组合,巴塞罗那就此扳平了比分:
此球一进,巴塞罗那的士气被点燃起来,比分回到均势,但场面已经是巴萨占优了。
因为在上半场结束前,劳塔罗就出现了受伤的情况,这不是简单的疲劳积累,很可能是赛前就已查出隐患,今天冒险带伤上场的结果。
这也解释了他在上半场的发挥如此糟糕。
失去核心球员,国际米兰的比分优势也被扳平,还有45分钟客场作战的困难,国际米兰的危险已经出现在了眼前,除了相信球员,小因扎吉也没有了其他的好办法。
而在巴塞罗那这边,他们也面临着一些困难。
首要困难就是孔德受伤,这一点由孔德改为埃里克-加西亚,前者在作为侧翼中卫的基础上,还有不错的插上和进攻能力,但改为埃里克-加西亚,两点同时退步,下半场的亚马尔实质上就只能靠自己了。
由此产生的次要困难就是进攻顺序,上半场的比赛已经证明了巴塞罗那今天需要亚马尔先行打出,策动进攻,制造消耗,费兰-托雷斯和拉菲尼亚的前锋组合才能制造进球,而在前30分钟,中路和左路是没有自主进攻能力的,无法分担亚马尔的职责。
所以,巴塞罗那的生命线,实际上维系在亚马尔的体能和活跃程度上,这一点稍有下降,压力就可能会反噬回后场。
很可能是基于这一点的考虑,弗里克在半场就换上了阿劳霍,谨防自身压力倒灌,兼顾国际米兰可能会选择的抢开局战术。
这一点调整确实有着先见之明,因为在第49分钟,通过替补登场的塔雷米的策动,国际米兰真的打出了一次发展线路很好的传中进攻:
虽然在这之后,巴塞罗那重新回到轨道,亚马尔尝试着继续发动形式不一的进攻:
但和上半场相比,国际米兰已经有了反制能力,塔雷米这一点可以形成作用:
这既凸显了巴塞罗那中后场的平均防守能力,确实很难因为阿劳霍的登场就如何如何,也凸显了劳塔罗身体情况的危险,因为单纯的疲劳不会表现为持续表现糟糕,而是会有波动性的表现,比如一次好,三次差的样子。
隐患变为真伤,劳塔罗可能很难能赶上次回合的比赛了,但在这场比赛,国际米兰恢复了一定的战斗力。
第62分钟,姆希塔良和塔雷米一同策动又一次反击进攻:
而就在这次定位球进攻里,邓弗里斯再进一球,帮助国际米兰再次超出比分:
这一点显然成为了国际米兰本场比赛的救命稻草,但凡他的发挥没有如此出色,无法通过进球来维持心气的国际米兰,恐怕都难以避免一场失败。
而巴塞罗那也不会因为又一次落后而遭到打击,于是在不到2分钟后,他们就再次扳平了比分:
一个赛季下来,拉菲尼亚的心态已经和此前大为不同,这个球免不了运气的帮助,打在门将身上弹进可以证明这一点,但能在这么远的位置起脚,信心帮助了拉菲尼亚很多。
这样一个进球,本该帮助巴塞罗那再次掀起一波围攻,他们本来也在尝试做到这一点:
但还是那句话,巴塞罗那中后场的防守有着很清晰的不足,所以塔雷米还在发挥:
而且面对巴塞罗那的造越位,国际米兰的技术水准也不会像西甲弱旅那样频频落入陷阱,反而会让巴塞罗那一次次出现失败:
如果国际米兰的进球没有越位,今天的比赛情况,下个星期的次回合较量,显然都会迎来更大的悬念。
最终没有了体能,国际米兰难以再打出威胁,而巴塞罗那也难免疲惫,比赛末段,巴塞罗那两次进攻没有开花结果:
首回合的比分就此停留在了3-3上。
很显然,赛后的巴塞罗那会感到无比的遗憾,因为从包括数据统计等多个维度来看,他们都是表现出色的一方,在主场优势的帮助下,本有机会更为接近胜利,但是,浮出水面的问题阻挡住了他们。
除了中后场缺乏防守强点,从而无法限制住双前锋之外的邓弗里斯,巴塞罗那的进攻确实因为莱万多夫斯基的缺席而大受影响。亚马尔的次序由第三人擢升为第一人,他的进球确实说明了他具备成为第一人的潜力,但在今天,在这个强度的比赛下,亚马尔的续航能力不足,无法把威胁长时间、稳定地有效输出,而他一旦进入低谷阶段,拉菲尼亚和费兰-托雷斯的自主进攻能力是不足的,只能借势收割,而无法造势消耗,这是前场的短板。
所以,当你觉得邓弗里斯今日的发挥难免带有运气成分,那么拉菲尼亚那脚世界波,运气成分其实一点都不小。
至于国际米兰,他们的确打出了一场很顽强的比赛。
邓弗里斯极其关键,战术效果和进球效率都是如此,上半场在体能的帮助下,下半场在双前锋的帮助下,邓弗里斯的表现都很好,形成了三后卫体系中,中后场球员需要帮助前锋的效果,而不断先行进球,也为球队制造了足够的心气优势。
没有进球顺序的帮助,国际米兰恐怕都很难撑住。
然而,下半场的表现显然也能让国际米兰看到自己的优势和对方的不足,巴塞罗那很可怕,但并非无懈可击,国际米兰需要在次回合首先做好自己,尤其是在前场不能像今日这样长时间掉线,那将是难以避免的灾难。
比赛,可能才刚刚开始。
北京时间5月1日凌晨,欧冠半决赛首回合中,巴萨主场3-3战平国际米兰。小图拉姆开场闪击,邓弗里斯2射1传,国际米兰两度领先,亚马尔、费兰-托雷斯破门,拉菲尼亚制造索默自摆乌龙,巴萨两度扳平比分。
比赛亮点
开场30秒,邓弗里斯右翼传中,小图拉姆前点包抄脚后跟射门入网,1-0。
第21分钟,阿切尔比接应角球摆渡,邓弗里斯小禁区内侧勾破门,2-0。
第24分钟,亚马尔右翼连续盘带突入禁区兜射,球击中立柱弹入球门,1-2。
第38分钟,佩德里斜长传,拉菲尼亚头球摆渡,费兰-托雷斯包抄破门,2-2。
第63分钟,恰尔汗奥卢右路角球传中,后点邓弗里斯头球冲顶破门,3-2。
第65分钟,奥尔莫开出左侧角球,拉菲尼亚弧顶前远射,球击中横梁反弹,击中门将索默后背弹入门内,3-3。
精彩回顾
第4分钟,亚马尔分球,拉菲尼亚后点包抄射门被对手解围。
11分钟,姆希塔良远射偏出。1分钟后,亚马尔横敲,费兰-托雷斯禁区内射门稍偏。
19分钟,费兰抽射打偏。
26分钟,亚马尔连续过人后小角度抽射击中横梁。
29分钟,奥尔莫突入禁区射门被门将没收。37分钟,巴斯托尼失误,奥尔莫射门被门将封出。半场结束前,孔德与劳塔罗均出现受伤迹象。
71分钟,姆希塔良直塞,小图拉姆突入禁区射门受阻。
第75分钟,邓弗里斯右翼传中,禁区远点姆希塔良大力抽射破门,边裁示意越位,进球无效。
76分钟,邓弗里斯突入禁区,巴雷拉抽射打高。
87分钟,亚马尔吊射击中横梁。
评分
数据统计
出场阵容
巴塞罗那(4-2-3-1):什琴斯尼;孔德(42'埃里克-加西亚),库巴西(83'克里斯滕森),伊尼戈-马丁内斯,赫拉德-马丁(46'阿劳霍);德容,佩德里(83'加维);亚马尔,奥尔莫(68'费尔明-洛佩斯),拉菲尼亚;费兰-托雷斯
国际米兰(3-5-2):索默;比塞克,阿切尔比,巴斯托尼;邓弗里斯(81'达米安),巴雷拉,恰尔汗奥卢
(71'弗拉泰西),姆希塔良,迪马尔科(56'奥古斯托);小图拉姆(81'泽林斯基),劳塔罗-马丁内斯(46'塔雷米)
荡气回肠的3-3,却令巴萨劣势尽显!欧冠次回合已凶多吉少
跌宕起伏、荡气回肠!
欧冠半决赛首回合,巴塞罗那与国际米兰战成了3:3!这不仅仅是一场进球大战,整个过程和进球的方式、时机,都堪称经典。
一、公平的结果赛前,无论是媒体还是球迷,看好巴塞罗那能够主场奏凯的占多数。
这也并不意外,毕竟近期西甲豪门的状态的确出色,联赛一路高歌猛进、国王杯又战胜了强大的皇家马德里,成功捧杯。相对比之下,国际米兰就黯淡许多,最近四场比赛1平3负,士气属实一般。
因此,客场挑战强大的巴塞罗那,球迷甚至直言“只要输球不超过2个,就能接受”。
然而,极具韧劲的国米,不仅没有输球,还险些掀翻巴塞罗那!(姆希塔良脚尖越位)
不过,巴塞罗那多次击中门框,同样也是令大家惋惜不已。
国米开场20分钟就取得了2球领先,这样的结果令多少球迷感到意外。而巴塞罗那显然不能接受这样的现状,即便是面对国米密集的防守,依然能够通过亚马尔这一点,将对手的防线,突的千疮百孔。
邓弗里斯帮助国米3:2领先,幸运的进球,一度令球队看到了胜利的曙光。然而拉菲尼亚的远射,再度展现巴萨高超的攻击力。
3:3的结果,赛后无论是邓弗里斯还是小因扎吉,都感到满意。即便是姆希塔良仍然对那个遗憾的越位感到无奈,但是仍然承认现在的巴塞罗那的确很强。
而巴塞罗那没有拿到胜利,令球队和球迷有些失落。但是纵观全场的表现,球队除了亚马尔、佩德里,其他的大部分球员,几乎都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状态。所以能够在多次落后的情况下扳平比分,完全可以接受。
二、巴塞罗那客场翻盘?先克服几大难题1、密集赛程所带来的体能危机。
这一点,相信巴萨的球迷深有感触。三四天就要踢一场比赛,而且每个对手都不轻松。志在多线夺冠的巴塞罗那,遭遇体能上的巨大考验。
几天前,国王杯决赛,巴塞罗那与皇家马德里大战120分钟,最终靠着孔德的神奇一击,才涉险过关。
仅仅是简单的身体恢复,又要大战意甲劲旅国际米兰。这场比赛的过程,大家也都看到了。面对开局2球落后的局面,巴塞罗那不得不提前开启猛攻,耗费了大量的体能。以至于终场哨吹响后,像拉菲尼亚、伊尼戈等悍将,都倒在场上,久久不能起身。
接下来的10天内,巴塞罗那要继续迎来3场苦战,联赛客战巴拉多利德,紧接着客场与国际米兰的第二回合。来不及休整,又是与皇家马德里的联赛冠军之争。
可以说,只有面对巴拉多利德,弗里克能够进行阵容上的轮换,其他的两场比赛,一场也不敢大意。但即便是巴拉多利德已经提前降级,弗里克也不可大意。
2、战术上的弊端
首先,定位球!3个丢球,2个源于定位球。同时,也造就了邓弗里斯经典的一战。
毫无疑问,回到国际米兰的主场,定位球仍然是小因扎吉得分的利器。短短的几天备战,弗里克该怎么去克服这个问题,事关球队能否晋级。
全场比赛,要论进攻端的配合,国际米兰完全处于下风。但是球队却利用了定位球的机会,实现了比分上的优势,令巴塞罗那颇为失落。
其次,高位防守后的空档。这个问题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巴塞罗那压迫式的打法,要求整个防线踩着中场线,甚至更往前压迫。
整个赛季下来,各个对手也在全力研究破解的方式,但是实力和战术体系的限制,最终效果并不理想。可是本场比赛,国际米兰却打出了实质性的威胁。
第75分钟,也就是姆希塔良的那个毫厘之间的越位,就是典型的代表。令多少巴萨球迷心头为之一振。
当然,这也与边后卫的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这就另当别论了。
3、伤病,制约巴塞罗那整体的战斗力
这场比赛,看过比赛过程的朋友,应该都有一个感觉,即巴萨大部分的威胁攻势,都是通过亚马尔这一个点制造的。中路的奥尔莫也没有发挥特点,整个左边路,几乎瘫痪!
从这一点,我们也能为上面的“3:3是一个公平的结果”做进一步的论证。毕竟看似球队占优,实则威胁的攻势并非全面开花,而是只靠着亚马尔,苦苦支撑。
诚然,亚马尔的确是巴塞罗那进攻端的财富。可是次回合,国际米兰必定会对他进行严防死守,派出2到3人,以及体系去限制亚马尔的突破和内切。
如今,与亚马尔配合最好的孔德伤了(小腿受伤,据悉会缺席多场比赛),谁来给亚马尔分忧呢?
中锋位置上,没有了莱万的支点,令球队的传中,几乎全部折戟。虽然说费兰托雷斯近期的状态的确很出色,但是他需要不断地穿插跑位,队友给他送出精彩的传球,才能发挥威力。与莱万的特点,是有很大区别的。
莱万能够利用自身的支点作用,为对手制造机会,进攻端的战术变化会更加丰富。也会在无形之中,让球队的边路传中成功率,有明显的提升。倘若次回合,莱万依旧不能上场,那么巴塞罗那仅靠传递配合,会很困难。
最后,巴尔德能不能回到场上。据悉,巴尔德已经开始了有球训练,但是什么时候能够上场,弗里克仍旧显得十分谨慎。
至少当下,在左边后卫这个位置,没人能代替巴尔德的作用。联赛面对巴拉多利德,巴尔德可能还会继续养伤,但是大家更希望在一周后的次回合,再战国米的时候,巴尔德能够登场。毕竟巴尔德和拉菲尼亚的配合,会令巴塞罗那的左边路战斗力,有明显的提升,同时也会间接地缓解亚马尔的压力。
莱万缺阵巴萨锋线重组失效?欧冠3-3国米暴露致命短板
好不容易进入了半决赛,国际米兰和巴塞罗那都遇到了自己的困难。
国际米兰的状态急转直下,算上对阵拜仁的次回合,球队已经四场不胜,完全失去了此前的锐度,而巴塞罗那也在密集赛程中失去了他们的唯一中锋——莱万多夫斯基,这样一来,前场的进攻体系就面临着重组的难题。
所以在这个时候狭路相逢,两支球队都有着自身难以解决的困难,关键就在于,谁还能重重困难之下,形成一个大概的模样,从而让自己变得没那么脆弱?
对于客场作战的国际米兰来说,这一点显然很难。
本场比赛,小因扎吉没有怎么更改球队的战术体系。
和对阵拜仁时相比,球队迎回了迪马尔科和邓弗里斯两位主力翼卫,于是在中后场中路基本不变,小图拉姆和劳塔罗-马丁内斯搭档锋线的情况下,国际米兰的战术强度应该是有所提升的,就看身体能不能支撑住他们了。
然而开场之后,国际米兰就收到了惊喜。
开场的第一次进攻,邓弗里斯从右路冲上来,连续送上了传中,在二次进攻中,小图拉姆抓住了伊尼戈-马丁内斯调整不及的脚软问题,顺利收获了第一球:
对于老将众多、全队疲劳,部分点位还有隐患的国际米兰来说,这显然是意外之喜,可以帮助他们在客场占据一点心理层面的上风。
这场比赛,弗里克继续沿用库巴西和伊尼戈-马丁内斯的中卫组合,后者的技术能力显然远超身体能力,所以这一球自身爆发不上,被小图拉姆抢到身前使出非常规包抄动作,确实说明了伊尼戈-马丁内斯的防守水平。
但是,弗里克如今的思路其实也很明确,在他的计算当中,阿劳霍的破坏能力所带来的防守提升,显然不及伊尼戈-马丁内斯的技术能力所帮助的进攻提升,这一点可能也有道理,毕竟巴塞罗那本身就缺少强悍的后腰和左后卫,防守水平靠单点也很难实质性拔高。
这个赛季,巴塞罗那一直采用造越位战术,也是出自于此。
但是,早早丢球,这也意味着巴塞罗那肯定要早早发力了。
丢球不久之后,巴塞罗那全线压上,左右两路各送上一次传中:
在这个时候,国际米兰还是可以稳住的,面对这次亚马尔的右肋强攻,国际米兰夺回球权,在前锋线的帮助下形成了死球:
这是三后卫体系的球队,在客场不错的一次处理,没有让对手形成连续进攻,所以在之后的进攻中,国际米兰全线压上,巴斯托尼左路传中,恰尔汉奥卢右肋传中,也打出一波连续的进攻:
只不过回过头来,巴塞罗那就打出了一次进攻威胁:
就在这个时候,国际米兰的困难来了。
15-20分钟区间,小图拉姆和劳塔罗-马丁内斯连续争球不力,国际米兰开始难以反击,逐渐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困局:
而且在第18分钟,亚马尔这次突破被国际米兰两人防住:
但在外围,孔德这一点已经露出来了,巴塞罗那之后是有可能从这里打出45度传中的:
所以在攻防两端,国际米兰都出现了明显的问题,局势显然在向巴塞罗那一侧偏转,但在第20分钟,巴塞罗那出现失误,伊尼戈-马丁内斯送上角球:
就在这次角球进攻里,国际米兰反而打进了第二球,进球的便是邓弗里斯:
不知不觉之间,国际米兰已经两球领先,前锋线发挥不佳,但邓弗里斯这一点却打出了显著的效果,两个进球都和他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一点显然是巴塞罗那这条四后卫防线,尤其是后场缺乏防守强点的情况下,难以防范的点位。
然而,巴塞罗那显然不会因此陷入崩溃,因为场上的球员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局势还在他们的掌控中,只不过想打出威胁,目前有些困难。
莱万多夫斯基受伤缺席之后,巴塞罗那的进攻线面临重组的困难。
老将已无当年之勇,但在如今后卫集体能力一般的情况下,莱万多夫斯基依然能够提供充足的战术效果,这指向的就是本赛季拉菲尼亚的彻底爆发。
如今莱万受伤,战术效果由费兰-托雷斯顶替,后者显然对抗不足,只能用跑动和速度来代偿,这样一来,拉菲尼亚这位金球奖潜在得主的发挥,就需要重新观察。
锋线充足,巴塞罗那需要重新找到进攻的源泉,于是在原有体系中充当第三人的亚马尔,在这场比赛摇身一变,成为了第一人,球权向这一侧大量倾斜,他也拥有传中、射门、突破或传球的自主权。
就看国际米兰能不能防住这位未来的足坛一哥竞争者了。
事实证明,国际米兰是防不住的:
30分钟区间,亚马尔连续发威,帮助巴塞罗那扳回一球的同时,也深刻地改变了国际米兰的体系,小因扎吉看到了孔德这一点位无人限制的问题,于是小图拉姆向边路倾斜,防范这一侧可能会策动威胁的空当。
只不过这样一来,突前方向和纵深位置只剩劳塔罗一人,在他的状态下,国米的反击就变得更难了:
于是国际米兰再次进入被动挨打的状态,巴塞罗那不断施以强攻,持续消耗着国际米兰球员的体能:
最终在第38分钟,小图拉姆稍有松懈,无法限制佩德里起球,后卫线上也无法跟住巴塞罗那的前锋组合,巴塞罗那就此扳平了比分:
此球一进,巴塞罗那的士气被点燃起来,比分回到均势,但场面已经是巴萨占优了。
因为在上半场结束前,劳塔罗就出现了受伤的情况,这不是简单的疲劳积累,很可能是赛前就已查出隐患,今天冒险带伤上场的结果。
这也解释了他在上半场的发挥如此糟糕。
失去核心球员,国际米兰的比分优势也被扳平,还有45分钟客场作战的困难,国际米兰的危险已经出现在了眼前,除了相信球员,小因扎吉也没有了其他的好办法。
而在巴塞罗那这边,他们也面临着一些困难。
首要困难就是孔德受伤,这一点由孔德改为埃里克-加西亚,前者在作为侧翼中卫的基础上,还有不错的插上和进攻能力,但改为埃里克-加西亚,两点同时退步,下半场的亚马尔实质上就只能靠自己了。
由此产生的次要困难就是进攻顺序,上半场的比赛已经证明了巴塞罗那今天需要亚马尔先行打出,策动进攻,制造消耗,费兰-托雷斯和拉菲尼亚的前锋组合才能制造进球,而在前30分钟,中路和左路是没有自主进攻能力的,无法分担亚马尔的职责。
所以,巴塞罗那的生命线,实际上维系在亚马尔的体能和活跃程度上,这一点稍有下降,压力就可能会反噬回后场。
很可能是基于这一点的考虑,弗里克在半场就换上了阿劳霍,谨防自身压力倒灌,兼顾国际米兰可能会选择的抢开局战术。
这一点调整确实有着先见之明,因为在第49分钟,通过替补登场的塔雷米的策动,国际米兰真的打出了一次发展线路很好的传中进攻:
虽然在这之后,巴塞罗那重新回到轨道,亚马尔尝试着继续发动形式不一的进攻:
但和上半场相比,国际米兰已经有了反制能力,塔雷米这一点可以形成作用:
这既凸显了巴塞罗那中后场的平均防守能力,确实很难因为阿劳霍的登场就如何如何,也凸显了劳塔罗身体情况的危险,因为单纯的疲劳不会表现为持续表现糟糕,而是会有波动性的表现,比如一次好,三次差的样子。
隐患变为真伤,劳塔罗可能很难能赶上次回合的比赛了,但在这场比赛,国际米兰恢复了一定的战斗力。
第62分钟,姆希塔良和塔雷米一同策动又一次反击进攻:
而就在这次定位球进攻里,邓弗里斯再进一球,帮助国际米兰再次超出比分:
这一点显然成为了国际米兰本场比赛的救命稻草,但凡他的发挥没有如此出色,无法通过进球来维持心气的国际米兰,恐怕都难以避免一场失败。
而巴塞罗那也不会因为又一次落后而遭到打击,于是在不到2分钟后,他们就再次扳平了比分:
一个赛季下来,拉菲尼亚的心态已经和此前大为不同,这个球免不了运气的帮助,打在门将身上弹进可以证明这一点,但能在这么远的位置起脚,信心帮助了拉菲尼亚很多。
这样一个进球,本该帮助巴塞罗那再次掀起一波围攻,他们本来也在尝试做到这一点:
但还是那句话,巴塞罗那中后场的防守有着很清晰的不足,所以塔雷米还在发挥:
而且面对巴塞罗那的造越位,国际米兰的技术水准也不会像西甲弱旅那样频频落入陷阱,反而会让巴塞罗那一次次出现失败:
如果国际米兰的进球没有越位,今天的比赛情况,下个星期的次回合较量,显然都会迎来更大的悬念。
最终没有了体能,国际米兰难以再打出威胁,而巴塞罗那也难免疲惫,比赛末段,巴塞罗那两次进攻没有开花结果:
首回合的比分就此停留在了3-3上。
很显然,赛后的巴塞罗那会感到无比的遗憾,因为从包括数据统计等多个维度来看,他们都是表现出色的一方,在主场优势的帮助下,本有机会更为接近胜利,但是,浮出水面的问题阻挡住了他们。
除了中后场缺乏防守强点,从而无法限制住双前锋之外的邓弗里斯,巴塞罗那的进攻确实因为莱万多夫斯基的缺席而大受影响。亚马尔的次序由第三人擢升为第一人,他的进球确实说明了他具备成为第一人的潜力,但在今天,在这个强度的比赛下,亚马尔的续航能力不足,无法把威胁长时间、稳定地有效输出,而他一旦进入低谷阶段,拉菲尼亚和费兰-托雷斯的自主进攻能力是不足的,只能借势收割,而无法造势消耗,这是前场的短板。
所以,当你觉得邓弗里斯今日的发挥难免带有运气成分,那么拉菲尼亚那脚世界波,运气成分其实一点都不小。
至于国际米兰,他们的确打出了一场很顽强的比赛。
邓弗里斯极其关键,战术效果和进球效率都是如此,上半场在体能的帮助下,下半场在双前锋的帮助下,邓弗里斯的表现都很好,形成了三后卫体系中,中后场球员需要帮助前锋的效果,而不断先行进球,也为球队制造了足够的心气优势。
没有进球顺序的帮助,国际米兰恐怕都很难撑住。
然而,下半场的表现显然也能让国际米兰看到自己的优势和对方的不足,巴塞罗那很可怕,但并非无懈可击,国际米兰需要在次回合首先做好自己,尤其是在前场不能像今日这样长时间掉线,那将是难以避免的灾难。
比赛,可能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