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了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 但是留学生们你先别回来
这场新冠病毒在全世界泛滥,在中国大大趋缓,至少官方的统计是这样的,大外宣小五毛官媒营造了一幕靓丽的风景:1中国是一片净土,2外国极其可怕,3,祖国欢迎你们! 当留学生归国团,海外华人成批往回奔涌时,祖国却大谈特谈“输入性病毒”长驱直入的危险,就有些不三不四的,把奔回去取暖的他们的同胞们称之为“投毒”的,境外“倒灌”的,“祖国建设你不在,万里投毒你最快”。连『人民日报』也有点看不下去了:“说归国人员’千里投毒第一名‘很不合适”。但是,官方终于亮出了底牌。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月18日建议,留学生无十分必须应暂停回国。当局的说法自相矛盾,一方面指出国外防控形势严峻,一方面劝留学生最好不要回归,确有回国需求,应评估自身健康状况,患有急性疾病或慢性基础疾病, 一定要避免出行等等。总之,核心的意思是必须暂停回国。此举立即引起反弹,有人就呼吁,“北京不可以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 不管怎么说,中国是他们的国家,他们自己想回家的时候,至少应该体谅他们。还有人说,武汉疫情严重时,各国纷纷派出专机撤侨,“归国人员”也不要求专机接回,自己坐着航班回来了,总可以吧?
这股铺天盖地的返国潮一则和海外疫情肆虐有关,一则和鼓吹中国世界最好有关。社交网络充斥着千篇一律的五毛腔:"XX国家疫情已经失控了,我从医院朋友那里打听到……太可怕了,我已经定好回国机票了,关键时刻还是得集中力量办大事啊。" 还有就是这种:世界各国华人“18万天价回国机票”也要抢购,你还买不到呢!
在最初营造“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要人家抄中国的作业之后,北京当局忽然把归国人员中有感染新冠病毒的事件成倍放大。其实在新冠病毒蔓延全世界的时候,全世界哪里没有新冠病毒? 关键是北京当局一下子变得极其紧张,对待“归国人员”的态度突然生硬起来,几乎每一个都成了“带毒嫌犯”。回来的人中,确有个别本已确诊,应留在原地隔离的,也真有隐瞒病史设法逃回的,但毕竟是极少数,绝大部分是健康的。然而官媒气候变了,报道返国的,给人印象好像都是不诚实的滑头,欢迎的气氛消失了, 北京忽然意识到自己还没有净土净到神话的地步,官方脸色一变,五毛顿时恨上了同胞, 一下子,归国华人有点像妖魔,祖国瞬间成了地狱。
遭遇巨大疫情袭击的中国严防疫情回潮毫无疑问是对的,问题在于他对待在外国的中国人回去的态度和待遇,他们一个个被视为瘟神,北京最严厉,发热的不用说了,隔离吧,没什么可说,不发热的,也要统统隔离十四日,说到极处,未尝不可,预防吗,但是,有人叫苦自己明明有房子,亲人做好迎接的准备,他们也没有发热,正常,为什么不让他们回家自我隔离呢?有些冷不丁被送进昂贵的宾馆隔离的人,抗议一下,也被警察反讥:“你当这是哪呢”,有些国外的习惯性要求,被嘲讽,“还要人权,不知天高地厚。”
北京为何如此紧张拦阻华人,有人分析是因为他们大多已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下令,去打胜了抗疫人民战争,去早日实现清零,只要发现一个,这个神秘的”清零“就被延迟一日。也有人分析,北京可能很快要召开”两会“了,所以如临大敌。
此次爆发于中国武汉的新冠疫情,其毒性至今还在认知之中,人类能否最终战胜疫情,也在观察之中。有网民批评,最早隐瞒疫情的北京当局,疫情缓解时,好了疮疤忘了痛,让外国抄作业。现在以恐怖心态对待归国者,作为政府,就有失道义了。
疫情下的“围城”:进退两难的中国留美学生
哈佛大学学生陆续搬离宿舍。图为哈佛大学一座地标雕塑,疫情之下有人为它也戴上了口罩。(2020年3月14日)
3月1日,在美国俄亥俄州读大学的卫卫戴着口罩和护目镜登上了从北京飞往阿联酋阿布扎比的飞机。他要在那里至少停留14天,以绕开白宫针对来自中国旅客的入境限令。
在康奈尔大学法学院就读的小潘过去一周也很烦恼。康奈尔3月13日通知学生,为应对新冠疫情,校园将在几天后关闭。她说:“一开始的通知是校园和图书馆不会关,(后来)突然一下说要关,” 正在写论文的小潘不得不在两天之内将所有需要的书籍借出,这让她觉得措手不及。
疫情每天都在变化。美国自1月21日发现第一个新冠病例后,目前已有逾一万人确诊感染。1月底,白宫宣布将禁止过去14天里到过中国的外国人进入美国。3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旧金山、洛杉矶等人口密集的城市纷纷出台措施限制民众出行。许多学校也改为网络授课。3月18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将暂停对全球大多数国家的常规签证服务。
疫情中的美国成了一个巨大“围城”:一方面,有些被迫搬出宿舍的学生在考虑回到中国去;而另一方面,出于对学业和签证的担忧,一些被白宫的旅行禁令拦在美国之外的学生正试图以各种方式入境。
担忧、困惑、被迫搬家
美国哈佛大学的学生接到校方要求他们在春假后不要返校的通知后准备搬出学生宿舍。(2020年3月10日)
在过去两周里,美国至少有几十所学校宣布改为网络授课,其中哈佛、麻省理工、康奈尔、杜克、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学校要求学生搬出宿舍。适逢春假和期中考试,学校突如其来的决定给许多学生带来了麻烦。
康奈尔的小潘原本就住在校外的公寓,暂时无需搬家。杜克大学的本科生Zoe就没那么幸运了,和杜克大学大部分本科生一样,Zoe住在学校提供的宿舍里。杜克位于北卡州的小城市达勒姆,公寓和民宿的选择较少,学校要求所有人限时搬出宿舍给Zoe和同学们出了难题。
虽然起初学校表示允许学生提出留宿申请,但许多人的申请遭到了拒绝,包括来自中国、韩国和意大利等疫情较严重国家的学生。
在找房的过程中,Zoe并未得到学校的帮助,最让她感到不满的是学校在沟通中的不透明。“学校并没有给出拒绝的原因,” Zoe说,在学生和家长的紧急交涉下,一些此前申请遭拒的同学被允许留在宿舍里,“但这也是暂时的”。
相似的故事也发生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校园里。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研究生说,他的留校申请遭到学校拒绝。学校在回信中写道:“在国际上鼓励‘社交疏离’的建议之下,批准所有的申请是不现实的,从医学角度而言也是不明智的。”
在他看来,学校的措辞显得过于不近人情。
“学校在逃避责任”
这位宾大学生认为,学校突然决定封校有“甩锅”的嫌疑。“这就是在逃避责任,” 他说,“现在费城已经有病例了,怎么能这样把学生赶走呢?” 根据校方的公示,宾大目前有3名本科生确诊感染新冠。
“这样对国际生和本地学生都不公平,特别是国际生,” 他说,“毕竟我们基本都是交了全款学费和住宿费的,学校退钱吗?”
目前有超过100万国际生在美国学习,其中约35万人来自中国。根据美国商务部的估计,国际学生对美国经济整体的贡献超过400亿美元。而疫情之下,受签证身份制约的国际生成了高校中的弱势群体。
“不让我们住宿舍,学校不管租房,已经交了的宿舍费也不退,” 这位宾大学生说:“是在强迫我们回国吗?路上如果感染,学校负责吗?”
这也是许多中国留学生的诘问。针对哈佛大学关闭校园的决定,哈佛法学院博士生周丹说,疫情突如其来,可以理解学校没有既定的完善措施,但是“在波士顿有病例的情况下,放学生回到全美国、全世界各地,学校是有些不负责任的,” 周丹说。
哈佛本科和法学院的学生上星期都收到了离校通知。在法学院学生与院方沟通后,院方宣布不强制要求任何国际生或找不到住所的学生搬出宿舍。
哈佛本科生院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尚未回复记者要求置评的邮件。
也有美国学校在为国际生的签证问题与政府沟通。康奈尔大学对记者表示,正与移民局进行密切联络,保证国际生签证的疑问能够得到第一时间解答。
一些学校敦促美国移民局放宽相关要求,允许学生上网课的同时保留有效的F-1学生签证。东北大学校长约瑟夫·E·奥恩(Joseph E Aoun)在写给给美国国土安全部代理部长查德·沃尔夫的公开信中呼吁,面对史无前例的公共卫生危机,应保障学生可以在不担心签证的情况下追求自己的梦想。
美国国土安全部是移民局的主管部门。根据多所学校的提供的信息,目前移民局已暂时允许持F-1签证的同学参与网络授课并保持合法状态。
为了学业和工签:到第三国“洗白”
在华盛顿DC读计算机科学研究生的Haoqiang则面临另一个难题:他必须尽快想办法从中国回到美国完成学业,否则他可能失去毕业后在美国合法工作的资格。
这是Haoqiang的最后一个学期。想要留在美国工作,他必须向移民局申请OPT(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即美国政府为国际生提供的短期工作许可,根据所学专业最长期限为三年,学生在申请OPT的前一年必须全职在校就读。
对于许多和Haoqiang一样被白宫一道禁令拦在门外的留学生而言,身份和签证问题成了他们最担心的事情。有些留学生选择取道第三国绕开美国的禁令。按照现行的规则,只要在中国、欧洲等受限的地方以外停留14天,就有了合法入境美国的资格。持有加拿大旅游签证的Haoqiang选择到多伦多去。3月6日,Haoqiang在多伦多的美国大使馆面签,目前签证还在行政审查。
原定今年夏天毕业的Haoqiang这个时候本应专注于找工作,而疫情打乱了他的计划。“我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回到美国,所以也暂时没有开始投简历,” Haoqiang说,“我考虑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回到美国,完成毕业。”
对于没有第三国签证的人,泰国和阿联酋等对中国护照提供落地签或免签的国家成了留学生的首选。
在俄亥俄州读大四的卫卫选择了阿联酋的阿布扎比。他3月2日到达阿联酋,停留14天后,17日登机飞往芝加哥,避开了白宫针对来自中国旅客的入境限令。在华人论坛和微信群里抱团取暖的留学生把这称为“洗白”。
而仅仅两天后,阿联酋就暂停了所有免签和落地签政策。泰国也已暂停针对中国的落地签政策。
随着各国疫情不断变化,迪拜、阿布扎比、多伦多等地的美国使领馆都陆续传来签证预约被突然取消的消息。此外,记者采访了解到,在阿联酋有中国学生在持有效护照和签证并且没有生病的情况下,遭美国方面拒绝其登机。
目前美国国务院已正式暂停全球大多数国家的常规签证服务。美国务院发言人说:“使领馆将尽快恢复正常的签证服务,但目前无法提供具体日期。”同时,中国针对“境外输入”病例的防控措施愈发严格,回中国的机票也越来越难买。一些取道第三国却未能得偿所愿的留学生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
而作为最后一批取道阿联酋成功“洗白”的幸运儿,卫卫的烦恼也远没有结束。在得知他来自中国后,他通过Airbnb预定的临时公寓取消了他的预约。现在他需要立刻找到新的住处,完成最后一学期的学业,并开始申请工作许可。
“哥回来了,” 卫卫在回到美国后发的第一条朋友圈里说,“现在搞OPT还来不来得及?”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的卫卫为化名。)
背景报道:全球5亿人因新冠肺炎限足令受影响 北京防控再升级
自今年初中国武汉率先爆发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截止到本周四现已有全球176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内发现确诊病例。据各国官方统计汇总显示,全球确诊人数首次超过22万人,死亡人数达到8982人。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阻碍新冠病毒的迅速传播,多国和地区政府相继推出了封城或要求民众减少外出的政策,在世界范围内至今已有超5亿人的日常生活受疫情直接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在当地时间3月18日下午的记者会上介绍指,截至当时,新冠肺炎全球确诊病例逾20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达8657例,死亡患者主要集中在中国、意大利和伊朗等国。此次波及全球的新冠肺炎在武汉爆发,并影响到整个中国民众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后,到目前为止中国国内疫情大有好转,而国外的确诊病例已经超过12万。特别是连日来,欧洲疫情蔓延迅速。而18日,法新社报道称,根据其对官方资料的统计,欧洲新冠肺炎死亡人数已经超过3400人,多于亚洲死亡人数。意大利为欧洲疫情最严峻的国家,截至18日新增确诊4207例,累计35713例;新增死亡病例475例,总计逼近3000例。当天该国发布公告,规定所有入境人员均须告知当地疾控部门并自我隔离14天。
中国方面,3月18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34例,新增死亡病例8例(湖北8例),新增疑似病例23例。当天全国新增确诊34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截至3月18日24时,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89例。全国现有确诊病例7263例(其中重症病例2314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70420例,累计死亡病例3245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0928例,现有疑似病例105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683281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9144人。据悉,中国多地政府当下主要关注于对境外输入病例的防控,北京市周四再度宣布升级防疫措施,即日起,所有境外进京人员,均转送至集中观察点进行14天医学观察,费用自理,不再受理申请单独居家观察。此外,据湖北官方最新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车辆人员安全有序流动工作的通知》显示,要求各市、州、县在继续实施严格的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基础上,切实做好车辆、人员安全有序流动。全省区域内,除离鄂离汉入汉防疫卡点外,其余防疫卡点全部撤除。
事实上,自湖北在今年1月底因疫情严重开始采取封城以防控病毒扩散以来,至今已有除中国外的8个国家采取了类似严格的民众出行限制政策。意大利自3月10日起,西班牙3月14日起,黎巴嫩3月15日起,捷克3月16日起,法国、以色列和委内瑞拉3月17日起,比利时3月18日起,8国共计有2亿4000万人被迫待在家中进行自我隔离。不过这些地方的民众大多仍可离家购买基本必需品,出门看病,如果无法在家工作也仍可出门上班。与此同时,另有包括奥地利、英国、德国、伊朗等至少4国政府敦促民众尽可能减少外出移动与他人接触,但未采取强制性禁止外出措施。这4国人口约2亿4000万。值得一提的是,德国总理默克尔周三发表讲话指,抵御新冠危机称为该国历史性的重大任务。她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我们国家没有面临过如此有赖于我们共同团结行动才能应对的挑战,”默克尔表示。“我们对于常态,公共生活以及社会共存的认知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除了上述这些采取封城令或建议民众减少出行的国家外,另有至少6国或地区实施宵禁,包括突尼斯、玻利维亚、塞尔维亚、美国新泽西州与波多黎各、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这些地方居民超过5000万人。此外,作为欧洲大陆近邻的英国,约翰逊政府也在国内的批评声中于周三宣布关闭境内学校的决定。约翰逊在接受记者采访当被问及是否需要采取更严厉的措施来关闭伦敦的酒吧、公共交通和企业时,他说:“我们不排除任何可能性。”另据最新消息显示,位于太平洋的岛国斐济周四宣布境内出现首起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患者为一名空乘人员。当局立刻宣布封锁这名患者所处城市。澳洲政府也于同日宣布,将自明天晚间起禁止所有外国人入境。
中国成了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 但是留学生们你先别回来
这场新冠病毒在全世界泛滥,在中国大大趋缓,至少官方的统计是这样的,大外宣小五毛官媒营造了一幕靓丽的风景:1中国是一片净土,2外国极其可怕,3,祖国欢迎你们! 当留学生归国团,海外华人成批往回奔涌时,祖国却大谈特谈“输入性病毒”长驱直入的危险,就有些不三不四的,把奔回去取暖的他们的同胞们称之为“投毒”的,境外“倒灌”的,“祖国建设你不在,万里投毒你最快”。连『人民日报』也有点看不下去了:“说归国人员’千里投毒第一名‘很不合适”。但是,官方终于亮出了底牌。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月18日建议,留学生无十分必须应暂停回国。当局的说法自相矛盾,一方面指出国外防控形势严峻,一方面劝留学生最好不要回归,确有回国需求,应评估自身健康状况,患有急性疾病或慢性基础疾病, 一定要避免出行等等。总之,核心的意思是必须暂停回国。此举立即引起反弹,有人就呼吁,“北京不可以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 不管怎么说,中国是他们的国家,他们自己想回家的时候,至少应该体谅他们。还有人说,武汉疫情严重时,各国纷纷派出专机撤侨,“归国人员”也不要求专机接回,自己坐着航班回来了,总可以吧?
这股铺天盖地的返国潮一则和海外疫情肆虐有关,一则和鼓吹中国世界最好有关。社交网络充斥着千篇一律的五毛腔:"XX国家疫情已经失控了,我从医院朋友那里打听到……太可怕了,我已经定好回国机票了,关键时刻还是得集中力量办大事啊。" 还有就是这种:世界各国华人“18万天价回国机票”也要抢购,你还买不到呢!
在最初营造“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要人家抄中国的作业之后,北京当局忽然把归国人员中有感染新冠病毒的事件成倍放大。其实在新冠病毒蔓延全世界的时候,全世界哪里没有新冠病毒? 关键是北京当局一下子变得极其紧张,对待“归国人员”的态度突然生硬起来,几乎每一个都成了“带毒嫌犯”。回来的人中,确有个别本已确诊,应留在原地隔离的,也真有隐瞒病史设法逃回的,但毕竟是极少数,绝大部分是健康的。然而官媒气候变了,报道返国的,给人印象好像都是不诚实的滑头,欢迎的气氛消失了, 北京忽然意识到自己还没有净土净到神话的地步,官方脸色一变,五毛顿时恨上了同胞, 一下子,归国华人有点像妖魔,祖国瞬间成了地狱。
遭遇巨大疫情袭击的中国严防疫情回潮毫无疑问是对的,问题在于他对待在外国的中国人回去的态度和待遇,他们一个个被视为瘟神,北京最严厉,发热的不用说了,隔离吧,没什么可说,不发热的,也要统统隔离十四日,说到极处,未尝不可,预防吗,但是,有人叫苦自己明明有房子,亲人做好迎接的准备,他们也没有发热,正常,为什么不让他们回家自我隔离呢?有些冷不丁被送进昂贵的宾馆隔离的人,抗议一下,也被警察反讥:“你当这是哪呢”,有些国外的习惯性要求,被嘲讽,“还要人权,不知天高地厚。”
北京为何如此紧张拦阻华人,有人分析是因为他们大多已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下令,去打胜了抗疫人民战争,去早日实现清零,只要发现一个,这个神秘的”清零“就被延迟一日。也有人分析,北京可能很快要召开”两会“了,所以如临大敌。
此次爆发于中国武汉的新冠疫情,其毒性至今还在认知之中,人类能否最终战胜疫情,也在观察之中。有网民批评,最早隐瞒疫情的北京当局,疫情缓解时,好了疮疤忘了痛,让外国抄作业。现在以恐怖心态对待归国者,作为政府,就有失道义了。
疫情下的“围城”:进退两难的中国留美学生
哈佛大学学生陆续搬离宿舍。图为哈佛大学一座地标雕塑,疫情之下有人为它也戴上了口罩。(2020年3月14日)
3月1日,在美国俄亥俄州读大学的卫卫戴着口罩和护目镜登上了从北京飞往阿联酋阿布扎比的飞机。他要在那里至少停留14天,以绕开白宫针对来自中国旅客的入境限令。
在康奈尔大学法学院就读的小潘过去一周也很烦恼。康奈尔3月13日通知学生,为应对新冠疫情,校园将在几天后关闭。她说:“一开始的通知是校园和图书馆不会关,(后来)突然一下说要关,” 正在写论文的小潘不得不在两天之内将所有需要的书籍借出,这让她觉得措手不及。
疫情每天都在变化。美国自1月21日发现第一个新冠病例后,目前已有逾一万人确诊感染。1月底,白宫宣布将禁止过去14天里到过中国的外国人进入美国。3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旧金山、洛杉矶等人口密集的城市纷纷出台措施限制民众出行。许多学校也改为网络授课。3月18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将暂停对全球大多数国家的常规签证服务。
疫情中的美国成了一个巨大“围城”:一方面,有些被迫搬出宿舍的学生在考虑回到中国去;而另一方面,出于对学业和签证的担忧,一些被白宫的旅行禁令拦在美国之外的学生正试图以各种方式入境。
担忧、困惑、被迫搬家
美国哈佛大学的学生接到校方要求他们在春假后不要返校的通知后准备搬出学生宿舍。(2020年3月10日)
在过去两周里,美国至少有几十所学校宣布改为网络授课,其中哈佛、麻省理工、康奈尔、杜克、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学校要求学生搬出宿舍。适逢春假和期中考试,学校突如其来的决定给许多学生带来了麻烦。
康奈尔的小潘原本就住在校外的公寓,暂时无需搬家。杜克大学的本科生Zoe就没那么幸运了,和杜克大学大部分本科生一样,Zoe住在学校提供的宿舍里。杜克位于北卡州的小城市达勒姆,公寓和民宿的选择较少,学校要求所有人限时搬出宿舍给Zoe和同学们出了难题。
虽然起初学校表示允许学生提出留宿申请,但许多人的申请遭到了拒绝,包括来自中国、韩国和意大利等疫情较严重国家的学生。
在找房的过程中,Zoe并未得到学校的帮助,最让她感到不满的是学校在沟通中的不透明。“学校并没有给出拒绝的原因,” Zoe说,在学生和家长的紧急交涉下,一些此前申请遭拒的同学被允许留在宿舍里,“但这也是暂时的”。
相似的故事也发生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校园里。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研究生说,他的留校申请遭到学校拒绝。学校在回信中写道:“在国际上鼓励‘社交疏离’的建议之下,批准所有的申请是不现实的,从医学角度而言也是不明智的。”
在他看来,学校的措辞显得过于不近人情。
“学校在逃避责任”
这位宾大学生认为,学校突然决定封校有“甩锅”的嫌疑。“这就是在逃避责任,” 他说,“现在费城已经有病例了,怎么能这样把学生赶走呢?” 根据校方的公示,宾大目前有3名本科生确诊感染新冠。
“这样对国际生和本地学生都不公平,特别是国际生,” 他说,“毕竟我们基本都是交了全款学费和住宿费的,学校退钱吗?”
目前有超过100万国际生在美国学习,其中约35万人来自中国。根据美国商务部的估计,国际学生对美国经济整体的贡献超过400亿美元。而疫情之下,受签证身份制约的国际生成了高校中的弱势群体。
“不让我们住宿舍,学校不管租房,已经交了的宿舍费也不退,” 这位宾大学生说:“是在强迫我们回国吗?路上如果感染,学校负责吗?”
这也是许多中国留学生的诘问。针对哈佛大学关闭校园的决定,哈佛法学院博士生周丹说,疫情突如其来,可以理解学校没有既定的完善措施,但是“在波士顿有病例的情况下,放学生回到全美国、全世界各地,学校是有些不负责任的,” 周丹说。
哈佛本科和法学院的学生上星期都收到了离校通知。在法学院学生与院方沟通后,院方宣布不强制要求任何国际生或找不到住所的学生搬出宿舍。
哈佛本科生院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尚未回复记者要求置评的邮件。
也有美国学校在为国际生的签证问题与政府沟通。康奈尔大学对记者表示,正与移民局进行密切联络,保证国际生签证的疑问能够得到第一时间解答。
一些学校敦促美国移民局放宽相关要求,允许学生上网课的同时保留有效的F-1学生签证。东北大学校长约瑟夫·E·奥恩(Joseph E Aoun)在写给给美国国土安全部代理部长查德·沃尔夫的公开信中呼吁,面对史无前例的公共卫生危机,应保障学生可以在不担心签证的情况下追求自己的梦想。
美国国土安全部是移民局的主管部门。根据多所学校的提供的信息,目前移民局已暂时允许持F-1签证的同学参与网络授课并保持合法状态。
为了学业和工签:到第三国“洗白”
在华盛顿DC读计算机科学研究生的Haoqiang则面临另一个难题:他必须尽快想办法从中国回到美国完成学业,否则他可能失去毕业后在美国合法工作的资格。
这是Haoqiang的最后一个学期。想要留在美国工作,他必须向移民局申请OPT(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即美国政府为国际生提供的短期工作许可,根据所学专业最长期限为三年,学生在申请OPT的前一年必须全职在校就读。
对于许多和Haoqiang一样被白宫一道禁令拦在门外的留学生而言,身份和签证问题成了他们最担心的事情。有些留学生选择取道第三国绕开美国的禁令。按照现行的规则,只要在中国、欧洲等受限的地方以外停留14天,就有了合法入境美国的资格。持有加拿大旅游签证的Haoqiang选择到多伦多去。3月6日,Haoqiang在多伦多的美国大使馆面签,目前签证还在行政审查。
原定今年夏天毕业的Haoqiang这个时候本应专注于找工作,而疫情打乱了他的计划。“我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回到美国,所以也暂时没有开始投简历,” Haoqiang说,“我考虑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回到美国,完成毕业。”
对于没有第三国签证的人,泰国和阿联酋等对中国护照提供落地签或免签的国家成了留学生的首选。
在俄亥俄州读大四的卫卫选择了阿联酋的阿布扎比。他3月2日到达阿联酋,停留14天后,17日登机飞往芝加哥,避开了白宫针对来自中国旅客的入境限令。在华人论坛和微信群里抱团取暖的留学生把这称为“洗白”。
而仅仅两天后,阿联酋就暂停了所有免签和落地签政策。泰国也已暂停针对中国的落地签政策。
随着各国疫情不断变化,迪拜、阿布扎比、多伦多等地的美国使领馆都陆续传来签证预约被突然取消的消息。此外,记者采访了解到,在阿联酋有中国学生在持有效护照和签证并且没有生病的情况下,遭美国方面拒绝其登机。
目前美国国务院已正式暂停全球大多数国家的常规签证服务。美国务院发言人说:“使领馆将尽快恢复正常的签证服务,但目前无法提供具体日期。”同时,中国针对“境外输入”病例的防控措施愈发严格,回中国的机票也越来越难买。一些取道第三国却未能得偿所愿的留学生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
而作为最后一批取道阿联酋成功“洗白”的幸运儿,卫卫的烦恼也远没有结束。在得知他来自中国后,他通过Airbnb预定的临时公寓取消了他的预约。现在他需要立刻找到新的住处,完成最后一学期的学业,并开始申请工作许可。
“哥回来了,” 卫卫在回到美国后发的第一条朋友圈里说,“现在搞OPT还来不来得及?”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的卫卫为化名。)
背景报道:全球5亿人因新冠肺炎限足令受影响 北京防控再升级
自今年初中国武汉率先爆发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截止到本周四现已有全球176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内发现确诊病例。据各国官方统计汇总显示,全球确诊人数首次超过22万人,死亡人数达到8982人。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阻碍新冠病毒的迅速传播,多国和地区政府相继推出了封城或要求民众减少外出的政策,在世界范围内至今已有超5亿人的日常生活受疫情直接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在当地时间3月18日下午的记者会上介绍指,截至当时,新冠肺炎全球确诊病例逾20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达8657例,死亡患者主要集中在中国、意大利和伊朗等国。此次波及全球的新冠肺炎在武汉爆发,并影响到整个中国民众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后,到目前为止中国国内疫情大有好转,而国外的确诊病例已经超过12万。特别是连日来,欧洲疫情蔓延迅速。而18日,法新社报道称,根据其对官方资料的统计,欧洲新冠肺炎死亡人数已经超过3400人,多于亚洲死亡人数。意大利为欧洲疫情最严峻的国家,截至18日新增确诊4207例,累计35713例;新增死亡病例475例,总计逼近3000例。当天该国发布公告,规定所有入境人员均须告知当地疾控部门并自我隔离14天。
中国方面,3月18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34例,新增死亡病例8例(湖北8例),新增疑似病例23例。当天全国新增确诊34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截至3月18日24时,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89例。全国现有确诊病例7263例(其中重症病例2314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70420例,累计死亡病例3245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0928例,现有疑似病例105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683281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9144人。据悉,中国多地政府当下主要关注于对境外输入病例的防控,北京市周四再度宣布升级防疫措施,即日起,所有境外进京人员,均转送至集中观察点进行14天医学观察,费用自理,不再受理申请单独居家观察。此外,据湖北官方最新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车辆人员安全有序流动工作的通知》显示,要求各市、州、县在继续实施严格的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基础上,切实做好车辆、人员安全有序流动。全省区域内,除离鄂离汉入汉防疫卡点外,其余防疫卡点全部撤除。
事实上,自湖北在今年1月底因疫情严重开始采取封城以防控病毒扩散以来,至今已有除中国外的8个国家采取了类似严格的民众出行限制政策。意大利自3月10日起,西班牙3月14日起,黎巴嫩3月15日起,捷克3月16日起,法国、以色列和委内瑞拉3月17日起,比利时3月18日起,8国共计有2亿4000万人被迫待在家中进行自我隔离。不过这些地方的民众大多仍可离家购买基本必需品,出门看病,如果无法在家工作也仍可出门上班。与此同时,另有包括奥地利、英国、德国、伊朗等至少4国政府敦促民众尽可能减少外出移动与他人接触,但未采取强制性禁止外出措施。这4国人口约2亿4000万。值得一提的是,德国总理默克尔周三发表讲话指,抵御新冠危机称为该国历史性的重大任务。她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我们国家没有面临过如此有赖于我们共同团结行动才能应对的挑战,”默克尔表示。“我们对于常态,公共生活以及社会共存的认知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除了上述这些采取封城令或建议民众减少出行的国家外,另有至少6国或地区实施宵禁,包括突尼斯、玻利维亚、塞尔维亚、美国新泽西州与波多黎各、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这些地方居民超过5000万人。此外,作为欧洲大陆近邻的英国,约翰逊政府也在国内的批评声中于周三宣布关闭境内学校的决定。约翰逊在接受记者采访当被问及是否需要采取更严厉的措施来关闭伦敦的酒吧、公共交通和企业时,他说:“我们不排除任何可能性。”另据最新消息显示,位于太平洋的岛国斐济周四宣布境内出现首起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患者为一名空乘人员。当局立刻宣布封锁这名患者所处城市。澳洲政府也于同日宣布,将自明天晚间起禁止所有外国人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