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会我国第11金来了!北京时间8月1日下午,现世界纪录保持者、中国选手杨家玉夺得女子20公里竞走冠军。
比赛进行到第5公里起,杨家玉就一路领先直到终点,实力超强。
在为运动员庆祝的同时,有网友发现了“重点”:杨家玉的肚脐上贴了个圆圆的“肚脐贴”。
杨家玉在比赛中|图源:新华社
赛后有媒体报道,杨家玉曾在一个节目中解答,竞走比赛时肚子上贴的是“脐贴”,因为比赛时穿的是短衣短裤,贴这个可以避免在比赛过程中,肚脐眼被浇了凉水或肚脐眼露在外面,进风着凉。
有趣的是,场上其他运动员都没有贴,只有咱自己运动员贴了“肚脐贴”。
有网友表示“可以理解,中国人都爱盖肚脐”,在杨家玉夺冠的相关微博下,还有网友调侃“世界上最后一片树叶绝对会被中国人拿来盖住肚脐”,该条评论获赞1.5万。
图源:微博截图肚脐到底有什么奥妙,为什么中国人这么执着于盖肚脐?关于肚脐的“传言”,哪些是真的?
肚脐其实很脆弱本质上,肚脐其实是一个伤疤。
在胚胎阶段,胎儿依靠脐带维系生命,出生后,医生会把脐带剪断,把肚皮上留下的那截脐带扎起来,待脐带残端坏死、脱落(一般7天后就会自然脱落),周围的组织慢慢长起来,肚脐就出现了。
也正是因为肚脐的伤疤本质,很多腹腔镜手术都会选择在肚脐边儿开口,这样手术后肚子上可以少一个疤。
这里要声明的一点是:医生剪脐带、打结的手法和水平,和肚脐的美观程度没有关系。
因为不管打的结有多好看,就算是个蝴蝶结,最后都得坏死、脱落。
而且,打结已经被淘汰了,现在大多会拿脐带夹直接夹住。
实验组为用脐带夹,对照组为用气门芯套扎法结扎脐带,结果显示脐带夹更安全|表源参考文献[1]实际上,肚脐最终长什么样,主要和个体是否为疤痕体质、过程中肚皮内外组织生长速度的差异、皮肤和腹壁之间的空间量等因素有关。
但有一个是我们可以后天控制的:肚脐的“深邃”程度。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上一篇对成人肚脐进行测量分析的文章表示,脐深和脐径与中国人的身高和年龄无明显关系,但与身高和体重呈正相关。
可以理解为,肚皮上的脂肪越厚,身高越高,肚脐越深、越大。
不必担心胖到一定程度的人看不到自己的肚脐,毕竟到了这个地步,不看肚脐也知道胖了……
不同形状的肚脐|图源参考文献[2]但不论肚脐形状如何,在受凉窜稀面前,都同样“不堪一击”。
这就不得不说肚脐的构造:肚脐部位下方没有肌肉和脂肪组织。
腹部横切解剖图显示,肚脐下方只有一层薄薄的筋膜层,整体厚度远不及周围区域。
再加上肚脐紧邻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因此肚脐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
不过就算肚脐脆弱,奈何它就指甲大小的地儿,作不起什么妖来。
人们老说睡觉不盖肚脐会窜稀,其实准确地说,要盖的不是肚脐,而是肚脐周围的那一片区域。
只是因为肚脐比较引人注目,有的人会习惯说盖肚脐罢了。
自然肚脐着凉也不会引起跑肚拉稀,而更可能是整个腹部着凉了。
但理论归理论,不管怎么说,肚脐还是要盖的。
肚脐:小抠怡情,大抠伤身除了一定要盖肚脐,中国人对肚脐还有一条“祖传规矩”:不能抠肚脐,会烂肠子的。
肚脐确实是个神秘的存在,它一眼看不到底,总感觉下面连通着什么东西,而且里面还总有一些灰黑色的泥,偶尔抠出来闻闻还挺上头。
真相是,肚脐可以抠,而且抠不烂肠子。
从前面的腹部横切解剖图可以看出,肚脐是一条死路。
除非大力出奇迹,而且忍痛能力超一流,突破肚脐下方的筋膜层,那确实可以烂肠子……不过虽然肠子不会烂,但大力挖抠肚脐容易刺激到内脏(比如离肚脐最近的肠子),从而导致消化系统不适、拉肚子等情况。
有网友调侃说抠肚脐简直是“窜稀开关”,就是因为这个。
至于肚脐里让人手痒痒的黑泥,学名叫脐屎,它的构成比较复杂。
想象一下,肚脐出的汗排不出去,脱落的皮屑,皮脂腺分泌的皮脂,不知从何而来的灰尘杂质……这些东西全部都藏在肚脐的褶皱里,脐屎就此形成。
纯粹的物质味道是不会这么冲的,脐屎之所以味道独特,还有赖于细菌的发酵。
肚脐是绝好的细菌温床,不仅营养物质丰富,温度还适宜,因此,在肚脐处栖息着大量细菌。
根据广西疾控的信息,有研究称,对60人的肚脐进行研究后,发现肚脐内有2368种细菌。
研究者还在一个自称好几年没洗澡的人的肚脐里,首次发现3种从未从人类皮肤发现过的古菌(与细菌和真核生物并列的第三种生命形式)。
细菌虽然多,却也不用太害怕,因为它们大多是皮肤上比较常见的无害菌,包括葡萄球菌、棒状杆菌、芽孢杆菌等,除了发酵出一些诡异的味道来,通常不会对个体造成伤害。
不过,细菌虽然对个体健康无害,但它酿造的诡异味道却对人的精神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很多人都忍不住想放肆一把,抠肚脐抠到爽。
但真的不建议这么做!一是前面说的,容易导致消化系统不适、拉肚子等,二是因为肚脐处的皮肤比较娇嫩,万一不小心抠破了,可能会导致细菌感染,引发脐炎。
真要想清理肚脐,也不能硬抠。
比较浅的肚脐可以用温水清洗,然后用棉签蘸着温水,轻轻地清洁顽固污垢。
如果肚脐比较深,污垢比较顽固,可以用棉签涂点沐浴液清理,再不行就用棉签蘸点酒精或双氧水,略略用力地拿棉签来回拨弄。
最后记得用清水冲洗、擦干肚脐。
换个角度想,杨家玉这么做,还有一个“特别”的好处:能防止肚脐里进脏东西。
但话又说回来,盖肚脐对于运动员来说是“锦上添花”,“神秘的东方力量”或许有心理安慰作用,但最终夺冠靠的还是实力。
巴黎奥运会我国第11金来了!北京时间8月1日下午,现世界纪录保持者、中国选手杨家玉夺得女子20公里竞走冠军。
比赛进行到第5公里起,杨家玉就一路领先直到终点,实力超强。
在为运动员庆祝的同时,有网友发现了“重点”:杨家玉的肚脐上贴了个圆圆的“肚脐贴”。
杨家玉在比赛中|图源:新华社
赛后有媒体报道,杨家玉曾在一个节目中解答,竞走比赛时肚子上贴的是“脐贴”,因为比赛时穿的是短衣短裤,贴这个可以避免在比赛过程中,肚脐眼被浇了凉水或肚脐眼露在外面,进风着凉。
有趣的是,场上其他运动员都没有贴,只有咱自己运动员贴了“肚脐贴”。
有网友表示“可以理解,中国人都爱盖肚脐”,在杨家玉夺冠的相关微博下,还有网友调侃“世界上最后一片树叶绝对会被中国人拿来盖住肚脐”,该条评论获赞1.5万。
图源:微博截图肚脐到底有什么奥妙,为什么中国人这么执着于盖肚脐?关于肚脐的“传言”,哪些是真的?
肚脐其实很脆弱本质上,肚脐其实是一个伤疤。
在胚胎阶段,胎儿依靠脐带维系生命,出生后,医生会把脐带剪断,把肚皮上留下的那截脐带扎起来,待脐带残端坏死、脱落(一般7天后就会自然脱落),周围的组织慢慢长起来,肚脐就出现了。
也正是因为肚脐的伤疤本质,很多腹腔镜手术都会选择在肚脐边儿开口,这样手术后肚子上可以少一个疤。
这里要声明的一点是:医生剪脐带、打结的手法和水平,和肚脐的美观程度没有关系。
因为不管打的结有多好看,就算是个蝴蝶结,最后都得坏死、脱落。
而且,打结已经被淘汰了,现在大多会拿脐带夹直接夹住。
实验组为用脐带夹,对照组为用气门芯套扎法结扎脐带,结果显示脐带夹更安全|表源参考文献[1]实际上,肚脐最终长什么样,主要和个体是否为疤痕体质、过程中肚皮内外组织生长速度的差异、皮肤和腹壁之间的空间量等因素有关。
但有一个是我们可以后天控制的:肚脐的“深邃”程度。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上一篇对成人肚脐进行测量分析的文章表示,脐深和脐径与中国人的身高和年龄无明显关系,但与身高和体重呈正相关。
可以理解为,肚皮上的脂肪越厚,身高越高,肚脐越深、越大。
不必担心胖到一定程度的人看不到自己的肚脐,毕竟到了这个地步,不看肚脐也知道胖了……
不同形状的肚脐|图源参考文献[2]但不论肚脐形状如何,在受凉窜稀面前,都同样“不堪一击”。
这就不得不说肚脐的构造:肚脐部位下方没有肌肉和脂肪组织。
腹部横切解剖图显示,肚脐下方只有一层薄薄的筋膜层,整体厚度远不及周围区域。
再加上肚脐紧邻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因此肚脐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
不过就算肚脐脆弱,奈何它就指甲大小的地儿,作不起什么妖来。
人们老说睡觉不盖肚脐会窜稀,其实准确地说,要盖的不是肚脐,而是肚脐周围的那一片区域。
只是因为肚脐比较引人注目,有的人会习惯说盖肚脐罢了。
自然肚脐着凉也不会引起跑肚拉稀,而更可能是整个腹部着凉了。
但理论归理论,不管怎么说,肚脐还是要盖的。
肚脐:小抠怡情,大抠伤身除了一定要盖肚脐,中国人对肚脐还有一条“祖传规矩”:不能抠肚脐,会烂肠子的。
肚脐确实是个神秘的存在,它一眼看不到底,总感觉下面连通着什么东西,而且里面还总有一些灰黑色的泥,偶尔抠出来闻闻还挺上头。
真相是,肚脐可以抠,而且抠不烂肠子。
从前面的腹部横切解剖图可以看出,肚脐是一条死路。
除非大力出奇迹,而且忍痛能力超一流,突破肚脐下方的筋膜层,那确实可以烂肠子……不过虽然肠子不会烂,但大力挖抠肚脐容易刺激到内脏(比如离肚脐最近的肠子),从而导致消化系统不适、拉肚子等情况。
有网友调侃说抠肚脐简直是“窜稀开关”,就是因为这个。
至于肚脐里让人手痒痒的黑泥,学名叫脐屎,它的构成比较复杂。
想象一下,肚脐出的汗排不出去,脱落的皮屑,皮脂腺分泌的皮脂,不知从何而来的灰尘杂质……这些东西全部都藏在肚脐的褶皱里,脐屎就此形成。
纯粹的物质味道是不会这么冲的,脐屎之所以味道独特,还有赖于细菌的发酵。
肚脐是绝好的细菌温床,不仅营养物质丰富,温度还适宜,因此,在肚脐处栖息着大量细菌。
根据广西疾控的信息,有研究称,对60人的肚脐进行研究后,发现肚脐内有2368种细菌。
研究者还在一个自称好几年没洗澡的人的肚脐里,首次发现3种从未从人类皮肤发现过的古菌(与细菌和真核生物并列的第三种生命形式)。
细菌虽然多,却也不用太害怕,因为它们大多是皮肤上比较常见的无害菌,包括葡萄球菌、棒状杆菌、芽孢杆菌等,除了发酵出一些诡异的味道来,通常不会对个体造成伤害。
不过,细菌虽然对个体健康无害,但它酿造的诡异味道却对人的精神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很多人都忍不住想放肆一把,抠肚脐抠到爽。
但真的不建议这么做!一是前面说的,容易导致消化系统不适、拉肚子等,二是因为肚脐处的皮肤比较娇嫩,万一不小心抠破了,可能会导致细菌感染,引发脐炎。
真要想清理肚脐,也不能硬抠。
比较浅的肚脐可以用温水清洗,然后用棉签蘸着温水,轻轻地清洁顽固污垢。
如果肚脐比较深,污垢比较顽固,可以用棉签涂点沐浴液清理,再不行就用棉签蘸点酒精或双氧水,略略用力地拿棉签来回拨弄。
最后记得用清水冲洗、擦干肚脐。
换个角度想,杨家玉这么做,还有一个“特别”的好处:能防止肚脐里进脏东西。
但话又说回来,盖肚脐对于运动员来说是“锦上添花”,“神秘的东方力量”或许有心理安慰作用,但最终夺冠靠的还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