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地发布最新研判:已渡过第一波感染高峰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1月10日 10点4分 PT
  返回列表
72318 阅读
35 评论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央视新闻

2022年12月以来,各地经历了新冠感染高峰,近日,多地发布最新研判,已度过第一波感染高峰,发热门诊持续下降。

河南:全省感染率近九成,已顺利度过疫情高峰

1月9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统筹做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河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阚全程介绍,从社区监测数据看,截至2023年1月6日,河南省新冠病毒感染率为89.0%。从发热门诊数据看,2022年12月19日就诊人数达到高峰,之后呈现持续下降趋势。

综合研判认为,河南省已顺利度过疫情高峰,实现平稳有序转段。预计到本月底,每日新增感染人数将维持在较低水平。但阚全程也表示,虽然当前感染高峰已过,但仍处于重症救治高峰。

北京:疫情态势趋缓,门急诊、重症救治任务仍然艰巨

北京市代市长殷勇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北京的疫情已经过了感染的高峰期,整个人群应该说在免疫能力方面已经构筑起了新的能力。下一阶段我们就是要科学地构建疫情的监测预警体系,包括一些哨点、医院发热门诊等,对于新的变异病毒加强监测,防止有变异以后可能会冲击我们目前已经恢复正常的社会生产和生活。

在北京市朝阳区蓝色港湾购物中心,小朋友在体验滑冰。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重庆:发热门诊接诊人数大幅下降

1月3日晚,重庆市卫健委副主任李畔在重庆市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据统计,重庆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热门诊以及基层医疗机构发热诊室日接诊人数,在12月20日达到了峰值,截至1月3日只有7000多人。重庆的感染情况也可以从中得到一个直观的判断,感染高峰期应该已经过去。

江苏:全省均已度过高峰

据新华日报1月9日消息,数据显示2022年12月8日起,江苏省发热门诊就诊人数快速上升,12月22日达到峰值后就诊人数开始“退烧”。从核酸和抗原检测情况看,阳性率从去年12月12日0.2%上升至23日46%,12月23日-28日保持在40%以上、处于高位平台期,12月29日逐步下降至今年1月4日的18.6%。

综合各方信息显示,这波疫情于去年12月27日整体达峰,江苏省各设区市均已于元旦前达峰,农村地区稍晚于城市地区,但目前也度过高峰,呈下降趋势。

1月8日,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南京夫子庙景区游人如织,烟火气十足。视觉江苏网图

浙江:全省第一波感染高峰已经平稳度过

据浙江新闻客户端1月9日报道,9日上午,浙江省省长王浩主持召开省疫情防控调度会。会议指出,当前,全省第一波感染高峰已经平稳度过,接下来要聚焦防重症,全力以赴做好医疗救治工作,进一步盘活住院床位和ICU床位,增强重症救治能力,确保应收尽收、应治尽治。要加强抗病毒药品的精准投放,确保老年人等重点保护群体第一时间用药治疗。

广东佛山:发热门诊就诊量已稳步持续下降

佛山市新冠感染防控指挥部副总指挥、副市长周紫霄在1月9日的佛山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2年12月中下旬,佛山市的新冠病毒感染人数达到峰值,目前正处于高峰后的回落阶段,发热门诊就诊量已稳步持续下降,从12月20日峰值的3万人次下降到1月8日的2110人次。

广东惠州:已于2022年底跨过第一波高峰

据1月9日的惠州市人民政府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消息,根据广东省、惠州市疾控中心预测,惠州市已于2022年底跨过了第一波疫情高峰。根据当前发热门诊就诊人数和阳性个案发现情况,惠州日新增感染人数呈逐步下降趋势。不过,农村社区仍存在一定数量感染者,对医疗需求仍维持在较高位水平。

四川:日新增感染已处于回落阶段

2022年12月26日,四川省疾控中心发布问卷调查(第二次)结果显示,全四川省阳性检出的高峰期集中在2022年12月12日至23日,目前日新增感染已处于回落阶段。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研究员唐雪峰随后表示,根据调查结果综合研判,四川省居民的整体感染发病已超过八成,全省感染发病的高峰应该已经过去。

海南:两市已度过感染高峰

2022年12月30日,海南省新冠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海南省每日新增新冠感染人数处于高位波动期,全省预计感染率已达50%,三亚市、海口市整体上已过感染高峰。

河南新冠感染率近九成,数据如何得出?

1月9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公布,截至2023年1月6日,河南省新冠病毒感染率为89.0%,其中城市89.1%、农村88.9%,现阶段流行毒株仍以奥密克戎BA.5.2变异株为主。河南已顺利渡过疫情高峰,应对疫情高峰,河南究竟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接下来的防控工作又会怎样推进?

《新闻1+1》连线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郝义彬、河南省卫健委医政医管处副处长焦德强,共同关注:河南疫情,如何渡过?

河南新冠病毒感染率近九成数据如何得出?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郝义彬:河南省为了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实现疫情防控的有序平稳转段,制定了综合监测方案,从以下方面做了监测工作。

①建立了疫情病例报告系统,对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和住院病人进行监测。这里涉及二级以上的医疗机构900多家,基层医疗机构2500多家。

②启动了重点机构的监测,包括对快递、物流、养老院、福利院、医疗机构、大型企业的人员等进行监测。重点机构的监测我们总共进行了6次的调查。

③启动社区监测,在全省选取了两个有代表性的省辖市和一个有代表性的县区进行了社区调查,每周要进行2次调查,总共开展了6次调查。

④我们进行了全省的网络问卷调查,涵盖了全省的18个省辖市,问卷调查的人数达到了200多万。

⑤充分利用流感哨点监测医院的监测体系。流感属于监测性的传染病,它的监测体系是比较完善的,河南省总共有22家哨点监测医院,这一次我们充分发挥了流感哨点监测的作用。通过对以上监测所取得的数据结合奥密克戎的传染动力学参数和数据模型,经过综合分析研判,我们估算河南省新冠感染的感染率是89%。

监测所得数据是否符合现实情况?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郝义彬:从1月9日河南省新闻发布会以后的情况来看,我们也监测了网络舆情的反应。整体对河南新冠病毒感染率近九成的数据,认可度还是比较高的。当然,也结合我们身边的情况进行了评估。总体来讲,我们这一感染率的估算结果和现实的吻合程度还是很高的,比较真实地反映了目前河南省新冠病毒感染的状况。

如何看待城市和农村相近的感染率?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郝义彬:这两个数据都是我们在整个综合分析测算当中得出来的,两个数据的差距微乎其微。在我们整个监测的过程当中,在2022年12月19日这天,我们监测到城市当时的感染率超40%,农村的感染率超20%,当时农村的感染要滞后于城市感染有一周左右的时间。但是到目前为止,城市和农村的感染率已经基本趋同了,这与奥密克戎的传播特点、我们的分析研判基本上是一致的。

疫情高峰已过,常态监测还要做什么?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郝义彬:如果说前一阶段我们的综合监测是为了掌握疫情的真实状况,那么下一步的监测预警将是一个手段,干预和防控将是最终的目的。我们在做好既往综合监测的基础上,下一步我们还有一些监测的重点需要加强。

①加强对病毒变异株的监测。我们会选取一定比例的入境病例和本土病例进行基因测序,及时掌握和发现新的变异株。

②加强哨点医院的监测。要在原有流感哨点医院的基础上扩点,同时要加强对哨点医院的监督和管理。

③加强对不明原因肺炎的监测。2003年非典后,我国已经建立了不明原因肺炎比较完善的监测体系,下一步的重点也包括对不明原因肺炎的监测要加强管理,做到对发现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真实及时上报。

④随着春节以后各级各类学校的开学,也要加强对学校的监测,因为学校的疫情防控始终是我们的一个重点,通过对学生群体的监测发现规模性疫情的势头,并及时进行干预,进行防控。

⑤按照第十版防控方案的要求,我们也要开展对城市污水的监测,对城市污水处理站的入口要24小时不间断进行采样,实时掌握病毒株变异趋势,及时捕获新变异株,分析变异对病毒特性、免疫逃逸能力等的影响。

老人是需要重点保护的群体

河南省卫健委医政医管处副处长焦德强:最近7天河南省在院重症患者的人数一直在17000人到18000人之间。截至目前的最高峰出现在1月7日,当天是河南省在院重症患者数量最多的一天,达到了17929人。我们也统计了一下重症患者的比例,79%都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中8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到了35%。很多老年人原来就有基础疾病,接种疫苗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只有60%的老人全程接种了疫苗。重症病例中有基础疾病的老人,90%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其中有超50%的患者合并有两种以上的基础疾病,再加上高龄、未全程接种疫苗,这些老年人成了疫情感染的高危人群。

敢动台湾一根汗毛试试
1 楼
全国殡仪馆6000多个火葬场24小时营业,这一个多月至少死了两三百万了 [2评]
雅痞士
2 楼
啊?台湾死这么多吗? 台湾才2300万人啊,已经死了两三百万了? [1评]
A
AceOp
3 楼
反正最近临近新年 年味起来了 最近一次和家里联系 去了趟早市儿 车都停不进去 最后停远点走进去的。坐标 沈阳。你要说中国有更严重的地区那我也信
荣光归中华
4 楼
全世界抗疫最失败的国家,没有之一,就连朝鲜都甩你几条街
斯文嗨盗
5 楼
你家还没死呢
雅痞士
6 楼
广东、江苏、河南、四川、浙江,这几个即是经济大省,也是人口大省,过了第一波感染高峰,经济发展就有了保障了; 还差了一个山东的数据了,山东不知道怎么样了。
敢动台湾一根汗毛试试
7 楼
两院1774个院士,死了32个院士了,全国死了多少不难算出来 黄克智 2022年12月6日 中国力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赵梓森 2022年12月15日,光纤通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中国光纤之父” 汤鸿霄 2022年12月16日,中国环境工程学与环境水质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国成 2022年12月21日 中国工程院院士 稀土金属冶炼分离专家 赵伊君 2022年12月2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激光技术专家 顾真安 2022年12月22日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龙驭球 2022年12月22日 土木工程和结构力学专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卢强 2022年12月23日 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自动控制和电力系统工程专家,清华大学教授 李文华 2022年12月23日,生态学和森林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蒋华良 2022年12月23日,著名药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原所长 张友尚 2022年12月2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 马建章 2022年12月23日,中国野生动物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金哲, 2022年12月24日,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小儿外科主要创始人、著名儿科医学教育家。 吴承康 2022年12月25日,高温气体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仲奇 2022年12月25日,热力叶轮机械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童坦君 2022年12月25日,医学家、癌学专家,北京医科大学肿瘤与衰老分子生物学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 关肇邺 2022年12月26日,建筑学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关桥 2022年12月26日,航空制造工程焊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庆忠 2022年12月26日,中国石油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孙敬良 2022年12月28日,液体火箭发动机与运载火箭设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天初 2022年12月28日,中国计量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佛松 2022年12月31日,中国高分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于德泉 2022年12月31日,中国天然药物化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江龙 2022年12月31日,中国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胶体与界面科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 范维唐 2023年1月1日,中国采矿工程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赵其国 2023年1月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土壤学家 武胜 2023年1月4日, 核材料与工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徐銤 2023年1月4日,中国快堆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 葛修润 2023年1月4日,岩土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陆熙炎 2023年1月4日,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福愉 2023年1月6日,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金麟 2023年1月9日,核潜艇总设计师和动力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j
junkuso
8 楼
.. . . 清零政策要喷,放宽政策更是必须喷。莱克多巴猪唯恐大陆不乱,这样他们才有机会搞独立---这帮忘祖背宗的人渣! . . .
只爱大屁股小妹
9 楼
赢麻了
B
Bnm8
10 楼
万恶的“定于一尊、一锤定音”!
b
battleships
11 楼
河南:全省感染率近九成,已顺利度过疫情高峰 -------------------------------------- 河南人死光光!
y
yehehe
12 楼
浙江真不要脸,非要加个“平稳”度过,不知道平稳在哪,火葬场数量最近是全年平均的6-7倍,真的是重新定义了平稳 [1评]
雁过拔毛机
13 楼
往后每个人都会经历多次感染。 若干年后,中国人将会彻底醒悟,清零政策是多么幼稚,多么傻逼! 二逼五毛带节奏,中共让那些在疫情中死去的人晚死了三年! 代价呢?那些在三年封控中死去的人不是人吗?且不说那些封楼烧死,隔离转运车祸死。就说封闭一天医院死多少?中国有多少人需要透析,几十万?上百万?医院停了就如同对这些人下了死亡判决。中国一年有多少人突发心梗?不少于一百万吧?这些人呢?有多少早期癌症被拖成晚期的?其他突发疾病呢?需要及时做手术的人有多少?封了三年啊,大城市的每一家医院每一天都挤满了病患,一天救治多少人,这三年让多少本不该死人提前死了?!
y
yehehe
14 楼
台湾近期新冠死亡率是千分之1.2,大陆除去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医疗比台湾好些,其他大多数地区肯定比台湾差,你觉得我们真实的死亡率会低于0.12%吗?有时候实事求是一点不是坏事,整天胡编乱造跟金三、诚聘、英国流氓那种狗粮人渣还有什么区别 [1评]
和平奖
15 楼
为什么新冠病毒在这些省市在一个月的时间就有这么高的感染率?躺平的西方好像也没有这么快的感染节奏。
16 楼
我想起一个成语了,掩耳盗铃。大连一个地方重症在床1500人,大量重症无法入院死去,火葬场统计超额死亡15000人。如果按照人口推算,中国最少要多死100万人。掩耳盗铃是小学生一年级学习的成语,目的是警示中国人一辈子也不要掩耳盗铃,没想到竟发生在国家层面。比小学生还不如。ctm
雅痞士
17 楼
那也不一定,数据未出之前,一切都没定论; 实事求是,也不是你这么用的,毕竟,台湾的老龄化比大陆严重。
C
Cuisiner
18 楼
不知道的以为国内发水灾呢
雅痞士
19 楼
“火葬场数量最近是全年平均的6-7倍”? 浙江建那么多火葬场?你的数据从哪里来的? [1评]
y
yehehe
20 楼
我有很多真实数据,举个例子浙江某县级市平均每天20人火化,现在每天在130人以上,当然冬夏也是高峰期会比全年平均的20人高
落雪轻舞
21 楼
山东也没大事,我家乡是山东滴,很多亲人朋友都阳过了,也都恢复了,目前我知道滴还没有重症和死亡滴!
L
Laoseguiman
22 楼
赶紧筹备召开第二届抗疫成功大会,习大大给自己点赞👍
O
OZJOE
23 楼
封了三年,还以为一尊想出啥高招可以避开大面积感染,没想到是厚积薄发,一个月就弯道超车了。
金山浪人
24 楼
其实老共这次抓住了一个绝佳的窗口期,利用奥秘克隆变异到低毒但强传染的节点,而丑国新的毒株XBB还没有完全准备好,又恰逢CIA策动的“白痴革命”刚好一步到位全面放开,打了个时间差,相当于在短短2周的时间里给全民又打了一次新冠疫苗,成功实现了全民免疫,新的XBB影响力将大打折扣,反华狗如丧考妣!我在国内的亲朋好友在开放的第一个星期基本上都中招了,好在症状除了咳嗽及流鼻涕以外跟打辉瑞的mRNA疫苗的反应差不多,就是第一天发烧38°多然后2、3天低烧,床上躺两天,一个星期后就恢复了,又可以出去嗨皮了,现在国内大城市工作生活基本上已经恢复正常。
25 楼
沈阳的老人死得太多了。元旦夜,沈北火葬场正在扩建。火葬都排不上队
26 楼
我有大连的数据,大连金州火葬场每天火花150人以上。外面的棺材成S型排出去老远,零星几个家属不放心站在棺材其见,一眼看去躺着人比站着的人都多,触目惊醒,让人悲伤不已。
27 楼
武汉因为有设备,目前有2万人重症在床。大连目前重症在床1500以上,不是病人少而是已经医疗饱和了,比武汉差远了,造成大量重症无法入院死去,已经差不多2万人死亡了,而且因为买不到设备无法迅速扩建ICU,东三省就是这个情况,粗略估计,东三省最少有30万人要死亡。
28 楼
沈北新区火葬场元旦开始破土动工 要求一个月内完工 项目总投资4177万 建设速度超过方仓 项目地点在沈北新区清水台街道 总占地面积43994 新增地块5920平方米 并拆除原有地上建筑物 有殡仪馆 骨灰寄存处 和锅炉房三部分组成 可存放1700个骨灰盒 六台机器保持运转
m
miaoshou123
29 楼
河南省的医生同学透露,就是在清零时,除了郑州,其他城市均没有积极配合,医院内部规定,感染不能上报,在富士康员工爆走时,各地都是高峰,医生几乎全部感染了,所以从十月底到现在经历不到三个月免强过峰。
W
Wuyueshanren
30 楼
死得太少了
A
AceOp
31 楼
那确实,而且周边城市铁岭抚顺等 还禁止外地遗体迁移火化。高峰是很严重 不过有在变好了 希望高峰已过 [1评]
32 楼
: 还有农村呢。文官屯火葬场都确定拆迁了,现在重新开放。据说人口比例百分之0.3%,很吓人的。东北一亿人口,死亡30万。 [1评]
A
AceOp
33 楼
唉 老人居多 老龄化这么严重 偏偏老人打疫苗的比例还低。北方冷病毒严重 据说南方好一些
X
XXyourOO
34 楼
中国历史四大千古悬案: 1. 秦始皇葬里到底有没有秦始皇尸骨? 2. 烛影斧声,宋太祖的死因到底为何? 3. 雍正皇帝到底是否曾篡改康熙遗诏? 4. 放弃清零后到底有多少中国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