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没有外国游客去旅游?中国不是不知道原因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2月11日 11点29分 PT
  返回列表
85604 阅读
69 评论
德国之声

张俊华评论文章:记得我在德国勤工俭学的时期,做了几年的德国旅行社旅游团的领队。走了不少国家。头一个国家就是中国。那时四川刚建起第一条高速公路,大概为了赶速度,没经验,忘了建休息站和厕所,而当时的大巴里面也没有厕所,弄得我这个当领队的好不尴尬。但即便这样,那时德国来中国的游客很多很多,可谓有一种“中国热”。

每次,我带一个团的人至少有30来个。就这样,我也走遍了中国不少美好河山,相比其他国家譬如俄罗斯。世界上,像中国这样一个旅游资源的无比丰富的国家,应该说也算数一数二的。而这本身就是一笔重要的财富。

过了40年后的中国,尽管经济似乎是发展了不少, 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大大完善,但没想到,中国目前却正愁着没有游客来。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报告,2023年,港澳台居民出入境中国大陆的人次已恢复到2019年的81%,但外国人出入境人次仅恢复到36%。其中,商务等刚性需求市场的恢复显著快于观光休闲,而全中国旅行社去年接待入境游客人数还不到2019年的一成。 当然,2023年,港澳台居民出入境人次已恢复到2019年的81%,这基本上还是得益于大港湾区的“一小时生活圈“的建立。 但他们毕竟不少人不是来全国旅游的,加之现在国内民众自己的消费能力削减了不少,所以,现在中国不少高级酒店生意不好也就不足为怪了。

相比之下,靠中国不远的日本的情景正好相反。日本的旅游业已经早已恢复到了疫情前的水平。 而在日本东京,市民正为过多的外国游客,尤其是那些不守规则的游客抱怨犯愁。

张俊华:中国官方不是不知道为什么来中国的境外游客少的原因

旅游与对中国的印象

中国官方不是不知道为什么来中国的境外游客少的原因。但问题是官方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的决心和勇气。

一般来看,来中国的游客人数少,可分成几个原因。 首先是最近几年来带来的后遗症:由于习近平错误地估计了世界格局,把自己的残酷的清零政策看成是世界上唯一有效的方法,同时还力图把新冠来源归责于西方国家。疫情形成了难以想象的信息鸿沟和不信任。上海本来是个“老外“ 聚集的地方,而现在,不少当年靠老外热闹起来的街区,通过中国这种残酷的”清零“政策,把人家都吓回去了。而且,几年来,中国对不少国家使用的经济和政治威吓手段,致使那些国家的民众自然对中国政府产生不良影响。

另外一个因素也是政治方面的。中国政府现在抓间谍特别带劲,或者由于各种莫名其妙的原因,不仅把多年在中国工作的老外抓了,也抓了不少原来在中国出身的人。

最近被判死缓的澳大利亚籍华裔作家杨恒均一案也是政治威吓的一例。 尽管在此案背后,隐藏着中国安全部门一种明显处理“背叛者“的动机,但是被国外的人们看来,这个政府显得如此残酷、缺乏常理。

这样,各国对中国的印象不好也就是必然的结果了。日本内阁办公室1月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民众对中国的不友好感从去年的81.8%上升到了86.7%;韩国年轻人对中国的兴趣和好感度也下降了不少。而整个西方国家民众对中国印象的降低直接影响了他们去中国的愿望。

宽容是一个国家财富的来源

再回想我当德国旅游团领队的工作,那时中国的基础设施远不如今天那么好,但来中国的游客络绎不绝。而当时邓小平领导的当局,并没有像今天的习近平那样刻意地去“把中国的故事讲好”。 相反,记得邓小平说过 “…中国对外开放,(会造成)更多的苍蝇会飞进来,但…开放,对中国来说只会有益而无害。“ 因此,不必大惊小怪。 而当时中国政治控制,远不如今天到处都数码化的、摄像机化的那样“寸步难行”。正是这种宽容的态度,才使得到中国的游客客源不断。

当初的宽容,也体现在学术研究。8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的学界的内部是1949以来思想最活跃的时期,而且那时对国外的学者不同意见,照样能一视同仁,用开放的心态面对。而现在,一旦在国外的某个学者或者某个学术机构不讨中国战狼的喜欢,那就被列上黑名单。记得我在上海交大工作时,本来安排好一个学术交流会,但突然作为主讲人,即一个德国的研究中国互联网的女性学者,因使馆拒绝发签证,不得不临时取消。最近,瑞士巴塞尔大学(University of Basel)欧洲全球研究中心的拉尔夫·韦伯教授(Ralph Weber)也就去中国游客少的现象指出,因为他做的研究涵盖中国政府如何透过统一战线宣传、影响外国政治。而小心眼的中国当局对其研究显示出不满,于是,中国驻瑞士大使馆还专门对他的研究表达抗议。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学术宽容不仅对学术研究有利,而且也直接影响着旅游业。这时因为,像拉尔夫·韦伯这样一个大学教授,他能影响不少学生。而对任何一个旅游业的国家来说,年轻的学生是一个重要来源,因为他们的好奇心最大、旅游的热情最大。而且,对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来说,做所谓的“田野工作”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不少只会“讲好中国故事”的人,并非会这样做。 “田野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会对旅游业带来好处。

被迫流亡的华人

记得政治学者吴国光教授说过,他现在是处于一种“被迫流亡”或者说是“接近流亡”(quasi exil) 的生活。这时因为,尽管他并不是个所谓的反对派(Dissident),而且中国当局也没有对他有任何公开禁止入境的表述, 但由于中国当局在国内制造的气氛,使得像他那样有批判性的学者,如果回到中国,不得不担心, 官方是否会让其失踪,因为类似的事情已有先例。

任教于波士顿大学创意写作中心的、著名美籍华裔作家哈金(原名金雪飞),则因对台湾问题提出了纯碎是个人的看法,便使得中国官方怀恨在心,以至于他想探望父母时,无法获得去中国的签证,从而无法踏上出生的故土。鉴于自改革开放以来如此多的华人从中国迁移至他国,回家乡看看、旅游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但就是因为中共当局不宽容,使得不少人被迫选择“流亡”。这样,回家旅游探亲的频率也肯定不如以前高了。

技术上的障碍

当然,影响客源的还有技术层面上问题,而有些技术问题,最终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中国的社会现在靠着数码化,把整个国家管理体系弄成了“数码列宁主义“,即数码化成了唯一存在的途径。这样,来自于多样化的国家的人,一到中国,最大的不便就是境外的信用卡在中国寸步难行,而中国的微信支付或支付宝都需要用中国国内的微信账户才能安装。而且没有中国国内的手机号码,连出租车都没法叫。这在威权主义下的民众认为的方便,倒成了旅游业的障碍。

目前中国为了振兴旅游业,中国当局对不少国家提供了免签的方便。但旅游业是否因为对几个国家的免签而振兴起来呢?这里如果上面提及一系列问题不得到全面的解决的话,即便中国的玻璃门开的怎么大,还是很难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中国当局来说,是该向1989前的邓小平,或者是南巡以后的邓小平学习的时候了。

灯塔路
1 楼
独立的人格
系统不忙了
2 楼
看看评论得有些人可能真的是在监狱里发的帖。
灯塔路
3 楼
留园自动识别: 你 没有“独立的人格”的资格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牛皮方糖
4 楼
外国游客都喜欢恶意偷窥祖国大好河山,中国人要积极举报他们,来一个抓一个
g
gugu911
5 楼
宽容是一个国家财富的来源 我擦,狗粮确定这种话不说给美国听的??
斯文的地主
6 楼
我们为海外华人最关心的是解放台湾! 枪毙台独! . 台湾一解放!邪教法轮狗、邪教自焚轮子狗、64反华余孽、外逃在外靠反华活命的野狗都会死无葬身之地 。 . 海外华人都是亲眼见证中国一步步强大 统一台湾省! . 海外华人支持习近平! 海外华人支持中国政府所有的决策决定! . . . .
文强
7 楼
lol [1评]
文强
8 楼
习不死灾难那不断
w
wang33
9 楼
北美现在因为美国不肯恢复航班. 那机票贵出姥姥家了. 好多直航还没有了, 又贵又不方便. 老外能来就怪了.... 老外出行开支大头都在机票和酒店上了.
五十而立
10 楼
这是针对性的。留园是美国网站,是受美国政府监控的。最近因为得州事件,“独立”就成为了比较敏感的词语。而你的言论经常鼓吹分裂、独立,譬如“划州而治”什么的,很可能是被国土安全部或者国家安全署盯上了。
郑长仁
11 楼
肥大美帝国务卿昭告世人:“我们撒谎,我们造谣,我们偷窃。。。” =》 我们无恶不作啊!
徐州锁链女
12 楼
如果来偷技术,中国不欢迎西方人来偷伟大的习近平思想一样。
d
diss2
13 楼
德国都啥样了 还去中国旅游呢?把针对中国的能量选择针对自己国民收入 不好吗
c
chigou
14 楼
德牲……呵呵
c
cccxxx
15 楼
俄爹普京接受美记者采访中再次强调了中国威胁论,看来黄俄杂俄孝帝包子即使一再为尽孝得罪了世界大多数人,遭到嫌弃,但普京却告诉世界我的儿子欠收拾教育!
W
Wooweei
16 楼
招待你们40年够了,别来了!
龙起卷
17 楼
旅游业靠中产,西方国家中产被房贷物价所累过着返贫苦哈哈的日子,哪有闲钱心情去旅游?
那就好好生活
18 楼
米国的禁令? 大家都被各自国家的通货膨胀害死,没钱旅游?
t
tomtangwws
19 楼
邓小平时代,中国恰遇好的国际环境,美要拉拢中对付当时的苏联,且中各方面还很弱,构不成对美西方的威胁,届时的西方游客是带着优越感和猎奇心态来中国,看什么都新鲜。但现在,时空巨变,中飞速的发展使一切不复从前,美从拉中变成防中、遏中,原先的优越感变成怕被超越的焦虑感,舆论中充斥对中的负面宣传报导,无形中也影响西方游客对中观感和赴中意愿。所以外国游客减少的板子不能只打在中方身上。
d
dingding6
20 楼
不是不想去,而是没钱而去不了。经济衰退,只能龟缩在家里。
你龙大爷还是你大爷
21 楼
西方人男女都不分了穷个逼样还天天作死。
f
fybs
22 楼
就中国各个景点,各种坑人的把戏,没人愿意去第二次。孟晚舟,谷爱凌的双重国籍问题处理一下,游客像他们一样方便了,才会去。把自己国民过的生活先管好。年轻人的失业率处理一下,结婚率处理一下。人民安居乐业了,游客才会去。中国自己啥也不是,光靠大外宣,怎么吸引游客?口碑要做起来,并且保护好。改革开放40年,口碑做了那么多,结果一朝清零,招牌都毁了。可惜真可惜。
d
diss2
23 楼
回复23楼 笑死 人家普京是嘲笑你美国爹所谓中国威胁论 说中国贸易是世界改变趋势 你们洋奴会不会英文? 出来丢人
s
symagician
24 楼
要这些穷逼来干嘛
超限战复仇
25 楼
老共得听劳改五毛的 老外穷,搞免签有个卵用 要搞减刑,把劳改五毛放出去才能振兴经济
b
bc007
26 楼
我的中国同事们今年都回去探亲了. 去年疫情问题, 机票也太贵. [1评]
b
bc007
27 楼
我觉得中国从来就不是外国人的旅游目的地. 所谓外国人的旅游,就是华人回国探亲. 外国人语言不通, 另外外国人没钱, 或者说不存钱, 他们出国旅游的人很少.
千奇百怪党
28 楼
知道有怎么样?中国是吓大的。
北帝洪七公
29 楼
中国目前却正愁着没有游客来,也说明外国游客没有钱呗,都被通涨害苦了。
t
tintin9999
30 楼
宽容实际上就是一种软实力。可是国内现在越来越喜欢搞硬实力。恨不得把每个外面来的人都当作罪犯嫌疑人。实际上,现代许多技术已经可以让收集个人行踪比过去方便了很多。根本没有必要非要让每个人都要得到一个冷冰的感受。
c
cantonese
31 楼
夹带私货😂
妻妾成群1225
32 楼
日本人来中国旅游最大的目的是看中国的贫穷落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现在来中国旅游再回到日本会压抑好几年……
b
boey
33 楼
: 有一个词叫做置果为因。不是中国发展了是美国落后了。妒忌,其实很普遍。海外华人回国比较容易被bully
路人丫
34 楼
呵呵。。。那为啥外国游客挤爆日本呢?🤣
大春哥
35 楼
還是要小心外來病毒啦
a
azkaban
36 楼
谦虚了,这叫高攀不起。
t
targer
37 楼
要向当地的公安机关报到,享受刑满释放犯的待遇。
G
Griller
38 楼
宽容的说法很好。宽容会带来更多的思考。
恶意灌水1
39 楼
关键是中国14亿人抓住就行了,就这国内热门景点一直爆满,都超负荷运转,为啥还要吸引海外游客,尤其是一般的旅游团,基本没必要。
r
rally
40 楼
现在西方游客都去日韩和越南,没必要那么麻烦去中国,想去新疆西藏又不让去。
吉林大翰
41 楼
去YouTube上看一看免签入境的外国人。他们旅行的目的地并不是要到中国来,主要都是一些转机的,绝大多数真实的感觉就是与外媒宣传中的中国差别巨大,好多人直接说外媒天天在撒谎。
T
TEC101
42 楼
独立的人格,看来只有你没有😂
T
TEC101
43 楼
机票价格便宜点,你看有没有人去
N
Nzc
44 楼
欧美游客好像在珠峰没有那么多人噢,哈哈
t
tiger500
45 楼
是因为操外国游客不换JB?还是操你妈不换JB?
t
tiger500
46 楼
是因为操外国游客不换JB?还是操你妈不换JB?
t
tiger500
47 楼
乞丐们在土洞里操你不换JB吗?
f
firepoint
48 楼
西方媒体妖魔化中国这么厉害,脑袋瓜不好的自然𣎴敢来。把日本吹得这么好,可以去吃核食!
家不在家
49 楼
我大中国就是牛逼,爱来不来
o
oldoldcandy
50 楼
哈...哈...外霉就這水平...
深圳足球
51 楼
m
mamamiyadd
52 楼
原因都知道
m
mamamiyadd
53 楼
屎吻的低猪:这监狱里设计的初代机器程序还是不行啊复制粘贴都做不好🤏
A
A81
54 楼
机票太贵。
b
ben63
55 楼
最根本原因是中国自己做集成电路
a
anywho
56 楼
德納之牲畜真為中國操碎了心! Cnmd 中國人太多了、僅每周香港人北上深圳上百萬人、
挺挺欲立
57 楼
主要原因是世界经济不景气没钱了,其次是技术原因网上支付确实制约了外国游客的消费热情
天天看报
58 楼
信用卡没法用,买高铁票要排队去取,4星以下酒店住不进去,问路没几个人能帮忙。
耳大叶
59 楼
国内旅游,首先机票价格 比以前贵出2-3倍 以前还有政府赞助几城市$99游 其次政治宣传 孤立中国 清零宣传 大部分外国人不敢去中国 政治压力还体现在收紧国内入境 间谍活动扩大化 经济状况原因 疫情过后货币增发导致生活入不敷出 整体需要内循环 国际间旅游水涨船高 费用哪里都涨 不仅仅是去中国 旅游看规模化和人气
t
teapot2012
60 楼
我去年去了日本 那游客人山人海 所以问题不是需求
d
dingding6
61 楼
不怕核水,不怕得癌症,还人山人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