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投资岗的前景也变得愈发不明朗。
“实惨!入职国企投资部3年,就投了2个上层授意的项目,现在部门越来越有转经营的感觉,半年没发工资了。”
“国企私募投资5年,近一年几乎无项目可投,都在搞投后,一大堆触发回购的项目,已转后台管理运营。”
“上周刚刚被动转岗,投资转融资部了。地方国企战投部下移子公司!”
最近社交平台上出现了许多来自国资央企投资部门员工的吐槽,细看之下“降薪、转岗”纷纷成为关键词。国央企开展投资业务本大多是希望通过投资拉动增长,但现实却是:优质项目稀缺,现有业务难以维继。特别是很多三四级子公司在投资方面缺乏灵活性,除非与政府有密切合作,否则很难找到值得投的好项目,长期业绩不佳,不仅面对激烈的市场压力,还要应对内部资源的削减,整个部门都有被撤销的风险。
如今,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市场竞争加剧,一级市场陷入资本寒冬,许多企业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就连地方国企和央企们也开始无法独善其身,在深化改革的春风下,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包括子公司投融资部门。
前不久深圳证监局就对一批私募基金管理人的不规范行为进行了公示“点名”,其中就包括身处金字塔尖的央企旗下百亿级私募机构——中广核产业投资基金。这一事件可谓打破了公众对央国企稳健形象的固有认知,更揭示了私募行业监管力度的空前强化,也预示着一个崭新且更为规范的资本时代悄然来临。
01
月薪1万的投资经理
前不久有某国资PE员工在社交平台吐槽,公司要求全员跟投,包括投资经理、风控合规团队、基金运营等。“每月工资1万,还没赚到手就要先给公司兜底。如果投进几个月工资,几年见不到收益,最后还可能因为(被投)公司倒闭,血本无归。”据该员工透露,这家国资PE位于上海外环,背后是上海某大国企,地点比较偏但很知名。
以前一级市场红红火火,个人跟投是很多VC/PE机构给员工的一种赚钱福利,好项目除了合伙人跟投外,会给内部员工一些份额。但如今,一级市场周期调整,很多项目退出周期被拉长,特别是科技企业,打工人又不会在一家机构呆很久,久到能等到企业上市,何况如今IPO还在收紧,离职后的carry怎么办?所以多数人都很排斥跟投,但没办法,大环境不好,找工作不易,只能被动接受。
2018年以来,国务院加大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在此背景下,跟投机制也逐渐成为国企探索中长期激励机制的一种有益补充和重要实践。华南某国有基金平台负责人陈真真告诉记者,“从政策看,我国对国有企业探索跟投机制持鼓励态度,但在实操层面其实仍缺乏详细的指导。部分国资平台存在跟投操作不规范,适用范围界定不清、跟投平台和员工持股平台共用、跟投比例设置不合理、跟投退出不当等问题。”
像中广核产业投资基金背靠中广核集团、三峡控股,此次被曝存在“信息报送异常”及“存在长期处于清算状态基金”等提示信息,也是暴露其在合规运营、风控方面存在严重疏漏,直指私募基金管理的核心环节。对投资人而言,这样的违规行为无疑会动摇他们对大型央企私募的信任。
截至2023年底我国已成立的国有资本投资平台主体数量超过23000多家。前些年基建行业房地产行业迅猛发展,城投、交投、国投这些地方国企如日中天,是不少求职者中意的工作单位。然而这几年地方国企主营业务受到影响,加上债务严重等因素叠加,整体发展势头大不如前。不同地区不同层级的城投、交投、国投甚至出现分化,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国央企投资平台压力较大,部分开始降薪、裁员,加上市场对投资岗的要求越来越高,首当其冲的就是业绩不佳的投资部门。
上海某知名国企朋友前不久就收到了裁员通知,赔偿N,说“这都算好的。之前有部分停职的人又复岗,名义上复岗,实则逼员工自己走人。”此前也有部分国企单位发布正式文件,宣布执行降薪政策,月收入30000元的员工薪酬下降30%,15000至30000元之间的薪酬下降15%。如今这些情况都已经延伸至国央企的投融资岗。
根据一些社交平台上的分享,很多国企投资部同事在岗位撤销后,纷纷转向如绿色投资、科技创新等热点领域。这种背景下,只有不断学习新的投资理念、加强行业研究和与外部机构合作等方式,保持专业能力和市场敏感度,才能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02
合并重组大潮下
国企“人员安置”是关键
一直以来国央企给人的印象都是“养老、铁饭碗、稳定、躺平”。对于投资岗位,相对市场化PE/VC,收入也相对稳定,入职第1年年薪约在15-30万元,工作3至5年后,年薪可提升到50至70万的范围,但一般不享有投资奖金和carry钱的福利。但是如果业绩不佳,长期没有投出优质项目,那么在40岁左右就可能面临失业。
由于地方国资平台主要承担当地政府的相关社会性职能,其投融资方向主要集中在传统制造业、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服务类为主,自身缺乏具有竞争力的业务结构,造血功能不足。即使如今转向高新技术产业,但由于投资回报周期长,且有较大不确定性风险,国企投资平台布局的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也制约了这些国央企的投融资转型。
今年以来,在全球经济下行、加息和去杠杆的大背景下,许多竞争力不强的企业出现生存了危机,包括上市公司、地方央企等经营不理想。根据A股5346家上市公司发布的半年度业绩,上半年合计总营收34.87万亿,同比下降1.41%,实现归母净利润2.9万亿,同比下降2.36%。这5000多家公司可以说是全社会的核心优质资产,却几乎都在亏钱,不乏一批“中字头”企业。如中国船舶上半年营收360.17亿,但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8.14亿元,同比减少86.36亿元。
此外,国资平台公司掌握着大量国家资产,其投融资决策失误可能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从实际来看,大多数国企缺乏健全的投融资体系,部分国企缺乏投融资决策机构和部门设置,审批制度不健全,审批流程不合理,许多决策具有临时性、机遇性。有些国企领导高管存在“拍脑袋”“一言堂”现象,在投融资过程中,前期准备不足,市场调研不充分、投资分析不透彻,风险评估不足,导致相关投融资活动无法保证正确性,且部分投资缺乏持续性,给被投企业带来了债务风险、财务风险,部分产业经营不善还可能成为“两非”“两资”。
今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到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并强调要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北京层面首次提及“内卷”,针对性极强也极具现实意义。而此前国家审计署报告指出33家央企“资产管理仍然混乱”问题,一是资产不实,二是管理不严,三是违规经营。如此种种都透露出目前央国企的经营状况:规模与效率不匹配、内卷竞争严重、资源利用率不高,经营水平还有极大改善空间。所以也有了今年一批批大型国央企合并重组的消息传出。合并重组,重新整合资源,去掉多余的,保留核心的,避免短板,发挥长处,协同发展。当然,合并重组就意味着精简组织架构,减少内耗,专图发展。
陈真真告诉记者,“并购重组是搞活企业、盘活国企资产的重要途径。现阶段我国企业并购融资多用现金收购或股权收购支付方式。随着并购数量的剧增和金额的增大,已有并购融资方式远远不足,拓宽新的企业并购融资渠道也是推进国企改革的关键之一。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国有企业出现合并时,企业员工面临不同程度的分岗分流,如何做好合理有效的岗位分配也是关键。国企人员的合并安置工作,是深化企业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对于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同样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就在发稿前一天最新消息,国资委将深化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薪酬分配进一步向基层苦脏险累一线岗位倾斜。到2025年,国有企业必须普遍推行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
03
“国企”引领的招商模式
将成地方政府重点工作
这些年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程度的提升及金融市场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地方政府和央国企注意到“资本运作”对于区域经济的作用,渐渐从以往以地方融资平台向国有资产证券化模式转变,典型如深圳、珠海等地,推动了国企改革从“管企业”向“管资本”的方向转变。
事实上,关于国企改革这几年一直热议却没有定论。今年三中全会《决定》用近万字篇幅详尽介绍了国企改革转型方向和要发挥的特殊功能作用;下半年,《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关于规范招商引资行为促进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征求违规税费返还和虚增财政收入相关问题意见的函》三份重磅文件核心再次指向一处——政府招商要向市场化招商转变。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推动“管委会+公司”等新模式不断涌现。
过去几年,除了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也在积极布局,下沉发展基本成为政府引导基金的大趋势,几千亿的基金集中签约、上百亿的单体投资遍地都是。如此情势下,“内卷式”挖墙脚招商越来越普遍,就连合肥市国资委规划处处长陈晓明也曾对媒体说过:“确实有些优质企业被其他省市挖走。”一家电子信息科技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办公室抽屉里放着好几个地方拟好的招商引资落户意向方案。“不少地方招商干部都直接上门,开出了不少诱人的搬迁落户条件。有的提出减免加补助5000万元,有的开出给28亩土地和扶持资金3000万的优惠,还有的承诺可以和当地相关企业合并打包上市等。”出于对所在地营商环境的认可,他和投资人商量目前公司暂不搬迁。
以前一个普通企业主要考察成本、地段、行政效率等,选址可能在附近看看就能定下,但内卷招商模式下,企业一天之内甚至可以收到几十个邀约,在返税、教育、配资、订单、户口等方方面面可以对比增值条件,这让“参选”的各地政府和园区加剧PK。为了顺利招商引资,不仅要解决自身的硬件配套和软件服务,更要向上争取更多政策优待乃至推动顶层设计,随之而来就会出现一些无效动作,比如不以落地为目的签约、不以签约为目的的会谈,接待宣传也成了招商引资人的必备作业。看起来繁忙一片,但实际企业落地并不理想。
企业拥抱资本、拥抱政府的前提是合适的顶层规划与路径设计。这也在倒逼国有资本基金的管理人越来越专业。安庆日报曾对合肥招商团队做过一次报道,合肥市投资促进局有一批数百人的招商人员,每个人负责研究特定的产业行业,每年有200多天在全国各地寻找值得投资的项目。团队专业到什么程度?在某地考察一家工厂时,招商人员看了厂房和设备后,直接报价:你这项目的投资额是3800万,这把企业负责人惊到了,因为这个项目的实际投资额是3700多万。
好项目谁都想要,但专业招商人员的培养需要时间。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身兼“国企和城市发展抓手”双重身份,是推动产业引领的重要平台。过往国资团队往往以过程为导向,导致招商效率不高,资源浪费。如果是公司制,招商成果与绩效挂钩,更能调动招商人员的积极性。
从媒体报道来看,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依托原地方国资平台公司出资设立专业的招商服务公司。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等省相继裁撤地方招商部门,取消基层招商指标、组建国有招商公司。目前国内80%以上城市依托现有市/区级产投公司旗下二级招商公司;以经济发展、招商引资为主责主业的开发区则是在原有主要平台公司麾下设置二级招商公司。虽然真正启动改革的区县不到5%,但也在观望建立招商公司。
无论如何,改革已是大势所趋。由国企引领的招商模式,势必将成为今后地方政府关注的焦点,重要性愈发凸显。
国企投资岗的前景也变得愈发不明朗。
“实惨!入职国企投资部3年,就投了2个上层授意的项目,现在部门越来越有转经营的感觉,半年没发工资了。”
“国企私募投资5年,近一年几乎无项目可投,都在搞投后,一大堆触发回购的项目,已转后台管理运营。”
“上周刚刚被动转岗,投资转融资部了。地方国企战投部下移子公司!”
最近社交平台上出现了许多来自国资央企投资部门员工的吐槽,细看之下“降薪、转岗”纷纷成为关键词。国央企开展投资业务本大多是希望通过投资拉动增长,但现实却是:优质项目稀缺,现有业务难以维继。特别是很多三四级子公司在投资方面缺乏灵活性,除非与政府有密切合作,否则很难找到值得投的好项目,长期业绩不佳,不仅面对激烈的市场压力,还要应对内部资源的削减,整个部门都有被撤销的风险。
如今,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市场竞争加剧,一级市场陷入资本寒冬,许多企业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就连地方国企和央企们也开始无法独善其身,在深化改革的春风下,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包括子公司投融资部门。
前不久深圳证监局就对一批私募基金管理人的不规范行为进行了公示“点名”,其中就包括身处金字塔尖的央企旗下百亿级私募机构——中广核产业投资基金。这一事件可谓打破了公众对央国企稳健形象的固有认知,更揭示了私募行业监管力度的空前强化,也预示着一个崭新且更为规范的资本时代悄然来临。
01
月薪1万的投资经理
前不久有某国资PE员工在社交平台吐槽,公司要求全员跟投,包括投资经理、风控合规团队、基金运营等。“每月工资1万,还没赚到手就要先给公司兜底。如果投进几个月工资,几年见不到收益,最后还可能因为(被投)公司倒闭,血本无归。”据该员工透露,这家国资PE位于上海外环,背后是上海某大国企,地点比较偏但很知名。
以前一级市场红红火火,个人跟投是很多VC/PE机构给员工的一种赚钱福利,好项目除了合伙人跟投外,会给内部员工一些份额。但如今,一级市场周期调整,很多项目退出周期被拉长,特别是科技企业,打工人又不会在一家机构呆很久,久到能等到企业上市,何况如今IPO还在收紧,离职后的carry怎么办?所以多数人都很排斥跟投,但没办法,大环境不好,找工作不易,只能被动接受。
2018年以来,国务院加大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在此背景下,跟投机制也逐渐成为国企探索中长期激励机制的一种有益补充和重要实践。华南某国有基金平台负责人陈真真告诉记者,“从政策看,我国对国有企业探索跟投机制持鼓励态度,但在实操层面其实仍缺乏详细的指导。部分国资平台存在跟投操作不规范,适用范围界定不清、跟投平台和员工持股平台共用、跟投比例设置不合理、跟投退出不当等问题。”
像中广核产业投资基金背靠中广核集团、三峡控股,此次被曝存在“信息报送异常”及“存在长期处于清算状态基金”等提示信息,也是暴露其在合规运营、风控方面存在严重疏漏,直指私募基金管理的核心环节。对投资人而言,这样的违规行为无疑会动摇他们对大型央企私募的信任。
截至2023年底我国已成立的国有资本投资平台主体数量超过23000多家。前些年基建行业房地产行业迅猛发展,城投、交投、国投这些地方国企如日中天,是不少求职者中意的工作单位。然而这几年地方国企主营业务受到影响,加上债务严重等因素叠加,整体发展势头大不如前。不同地区不同层级的城投、交投、国投甚至出现分化,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国央企投资平台压力较大,部分开始降薪、裁员,加上市场对投资岗的要求越来越高,首当其冲的就是业绩不佳的投资部门。
上海某知名国企朋友前不久就收到了裁员通知,赔偿N,说“这都算好的。之前有部分停职的人又复岗,名义上复岗,实则逼员工自己走人。”此前也有部分国企单位发布正式文件,宣布执行降薪政策,月收入30000元的员工薪酬下降30%,15000至30000元之间的薪酬下降15%。如今这些情况都已经延伸至国央企的投融资岗。
根据一些社交平台上的分享,很多国企投资部同事在岗位撤销后,纷纷转向如绿色投资、科技创新等热点领域。这种背景下,只有不断学习新的投资理念、加强行业研究和与外部机构合作等方式,保持专业能力和市场敏感度,才能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02
合并重组大潮下
国企“人员安置”是关键
一直以来国央企给人的印象都是“养老、铁饭碗、稳定、躺平”。对于投资岗位,相对市场化PE/VC,收入也相对稳定,入职第1年年薪约在15-30万元,工作3至5年后,年薪可提升到50至70万的范围,但一般不享有投资奖金和carry钱的福利。但是如果业绩不佳,长期没有投出优质项目,那么在40岁左右就可能面临失业。
由于地方国资平台主要承担当地政府的相关社会性职能,其投融资方向主要集中在传统制造业、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服务类为主,自身缺乏具有竞争力的业务结构,造血功能不足。即使如今转向高新技术产业,但由于投资回报周期长,且有较大不确定性风险,国企投资平台布局的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也制约了这些国央企的投融资转型。
今年以来,在全球经济下行、加息和去杠杆的大背景下,许多竞争力不强的企业出现生存了危机,包括上市公司、地方央企等经营不理想。根据A股5346家上市公司发布的半年度业绩,上半年合计总营收34.87万亿,同比下降1.41%,实现归母净利润2.9万亿,同比下降2.36%。这5000多家公司可以说是全社会的核心优质资产,却几乎都在亏钱,不乏一批“中字头”企业。如中国船舶上半年营收360.17亿,但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8.14亿元,同比减少86.36亿元。
此外,国资平台公司掌握着大量国家资产,其投融资决策失误可能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从实际来看,大多数国企缺乏健全的投融资体系,部分国企缺乏投融资决策机构和部门设置,审批制度不健全,审批流程不合理,许多决策具有临时性、机遇性。有些国企领导高管存在“拍脑袋”“一言堂”现象,在投融资过程中,前期准备不足,市场调研不充分、投资分析不透彻,风险评估不足,导致相关投融资活动无法保证正确性,且部分投资缺乏持续性,给被投企业带来了债务风险、财务风险,部分产业经营不善还可能成为“两非”“两资”。
今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到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并强调要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北京层面首次提及“内卷”,针对性极强也极具现实意义。而此前国家审计署报告指出33家央企“资产管理仍然混乱”问题,一是资产不实,二是管理不严,三是违规经营。如此种种都透露出目前央国企的经营状况:规模与效率不匹配、内卷竞争严重、资源利用率不高,经营水平还有极大改善空间。所以也有了今年一批批大型国央企合并重组的消息传出。合并重组,重新整合资源,去掉多余的,保留核心的,避免短板,发挥长处,协同发展。当然,合并重组就意味着精简组织架构,减少内耗,专图发展。
陈真真告诉记者,“并购重组是搞活企业、盘活国企资产的重要途径。现阶段我国企业并购融资多用现金收购或股权收购支付方式。随着并购数量的剧增和金额的增大,已有并购融资方式远远不足,拓宽新的企业并购融资渠道也是推进国企改革的关键之一。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国有企业出现合并时,企业员工面临不同程度的分岗分流,如何做好合理有效的岗位分配也是关键。国企人员的合并安置工作,是深化企业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对于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同样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就在发稿前一天最新消息,国资委将深化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薪酬分配进一步向基层苦脏险累一线岗位倾斜。到2025年,国有企业必须普遍推行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
03
“国企”引领的招商模式
将成地方政府重点工作
这些年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程度的提升及金融市场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地方政府和央国企注意到“资本运作”对于区域经济的作用,渐渐从以往以地方融资平台向国有资产证券化模式转变,典型如深圳、珠海等地,推动了国企改革从“管企业”向“管资本”的方向转变。
事实上,关于国企改革这几年一直热议却没有定论。今年三中全会《决定》用近万字篇幅详尽介绍了国企改革转型方向和要发挥的特殊功能作用;下半年,《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关于规范招商引资行为促进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征求违规税费返还和虚增财政收入相关问题意见的函》三份重磅文件核心再次指向一处——政府招商要向市场化招商转变。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推动“管委会+公司”等新模式不断涌现。
过去几年,除了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也在积极布局,下沉发展基本成为政府引导基金的大趋势,几千亿的基金集中签约、上百亿的单体投资遍地都是。如此情势下,“内卷式”挖墙脚招商越来越普遍,就连合肥市国资委规划处处长陈晓明也曾对媒体说过:“确实有些优质企业被其他省市挖走。”一家电子信息科技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办公室抽屉里放着好几个地方拟好的招商引资落户意向方案。“不少地方招商干部都直接上门,开出了不少诱人的搬迁落户条件。有的提出减免加补助5000万元,有的开出给28亩土地和扶持资金3000万的优惠,还有的承诺可以和当地相关企业合并打包上市等。”出于对所在地营商环境的认可,他和投资人商量目前公司暂不搬迁。
以前一个普通企业主要考察成本、地段、行政效率等,选址可能在附近看看就能定下,但内卷招商模式下,企业一天之内甚至可以收到几十个邀约,在返税、教育、配资、订单、户口等方方面面可以对比增值条件,这让“参选”的各地政府和园区加剧PK。为了顺利招商引资,不仅要解决自身的硬件配套和软件服务,更要向上争取更多政策优待乃至推动顶层设计,随之而来就会出现一些无效动作,比如不以落地为目的签约、不以签约为目的的会谈,接待宣传也成了招商引资人的必备作业。看起来繁忙一片,但实际企业落地并不理想。
企业拥抱资本、拥抱政府的前提是合适的顶层规划与路径设计。这也在倒逼国有资本基金的管理人越来越专业。安庆日报曾对合肥招商团队做过一次报道,合肥市投资促进局有一批数百人的招商人员,每个人负责研究特定的产业行业,每年有200多天在全国各地寻找值得投资的项目。团队专业到什么程度?在某地考察一家工厂时,招商人员看了厂房和设备后,直接报价:你这项目的投资额是3800万,这把企业负责人惊到了,因为这个项目的实际投资额是3700多万。
好项目谁都想要,但专业招商人员的培养需要时间。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身兼“国企和城市发展抓手”双重身份,是推动产业引领的重要平台。过往国资团队往往以过程为导向,导致招商效率不高,资源浪费。如果是公司制,招商成果与绩效挂钩,更能调动招商人员的积极性。
从媒体报道来看,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依托原地方国资平台公司出资设立专业的招商服务公司。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等省相继裁撤地方招商部门,取消基层招商指标、组建国有招商公司。目前国内80%以上城市依托现有市/区级产投公司旗下二级招商公司;以经济发展、招商引资为主责主业的开发区则是在原有主要平台公司麾下设置二级招商公司。虽然真正启动改革的区县不到5%,但也在观望建立招商公司。
无论如何,改革已是大势所趋。由国企引领的招商模式,势必将成为今后地方政府关注的焦点,重要性愈发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