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络传言称,一位刚入职四川大学的顾姓导师疑似存在学术不端,在其华南理工大学课题组中,一位今年毕业的苏姓博士被曝介入顾某婚姻。爆料者还称,部分苏某署名一作的论文系他人成果,且这些论文刊发在Science子刊、Nature等国际顶尖期刊。
截至6月2日,华南理工大学和四川大学先后发布通报,对于顾某和苏某事件启动调查,同时表示,对学术不端和师德失范“零容忍”。
到底是苏某足够优秀,还是依靠顾某的裙带关系攫取挤占了他人成果,还有待两所高校的调查。然而,在互联网引发的舆论中,人们更热衷讨论所谓“学术妲己”,应该被郑重以待的学术不端和师生关系异化问题遮蔽在桃色新闻下。
消失的导师:异化的师生关系
在这次事件中,被推上热搜的是苏某,人们冠以“学术妲己”的称号。在类似事件讨论中,人们的讨论逐渐模式化:一个学术能力不如同侪的女性,如何通过两性关系,攫取挤占学术资源。
然而,掌管学术资源分配、拥有制定绩效标准的当事一方消隐。
近年来,武汉理工大学陶崇园坠楼事件、西安大学杨宝德溺亡事件、北航教授陈小武性骚扰案,一再使导师和学生严重的权力不对等关系浮出水面。
以制度赋予的权力为基石,导师手握“生杀大权”,学生学业进程的速度和成败、所获资源的多寡、人际关系网络等都高度仰赖导师。涉及课题研究、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等事宜时,没有导师的首肯,学术资源有限的学生寸步难行。
一些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杂糅了传统儒家文化的“尊师重教”、传统师徒的人情、公司化的绩效考评,一旦学生对导师表示出“反叛”,面对的可能并不只是某个具体的权威个体,而是一整个利益同盟。
因此,在很多时候,我们无从听见更多受害者的声音,也无从得知,在宝贵且有限的科研时间里,被攫取资源和抢占成果之后,原本可以创造更多科研成果的他/她们最终流向哪里。
对于此次传言中的“师生恋”问题,在过去几年中,随着类似事件的曝光,一直都被热议。
在我国,关于高校“师生恋”的态度,官方表态可见2014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生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其中划出红线:不得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并要求各地各校根据实际制定具体办法。
2020年11月,教育部网站发布《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明确了导师指导行为“十不得”,其中包括:不得与研究生发生不正当关系。
浙江大学从事大学治理研究的刘爱生在其论文中介绍了美国高校对“师生恋”的3种立场:绝对禁止、相对禁止和强烈地不鼓励。通常做法是以调离的方式终结二者存在的教学或指导关系,影响恶劣者可能被开除。
此种态度的背后,一是师生之间权力不对称,使得学生一方的“自愿同意”值得怀疑,甚至“在权力不对称的情况下,师生恋有转化成性骚扰的风险”。近年来学术界曝光的多起性骚扰事件,其背后都源于学术权力过于集中、师生关系缺乏制度制约。
此外,美国一半的高校对“师生恋”的政策中都谈到利益冲突、裙带关系、偏袒和不道德行为。一旦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界限被打破,也被认为损害教育氛围,“破坏或危害有效教学、学习和专业发展所需要的持续不断的信任”。
根据顾某事件里被曝光的视频,二者的关系似乎并不私密,且在一定范围内有所传播,但过程中是否有来自制度的约束尚未得知,但这绝不应止于桃色新闻。
近几年,类似事件中,人们将这一沉重话题用“学术妲己”涵盖,这种称谓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女性在学术领域遭遇的敌意和不被信任:女性可能被认为学术能力不如男性 —— 如果想获取资源和成功,只能通过“性别优势”——这类涉及歧视的言论和态度只会对女性取得更高学术成就制造更多障碍。
不能止步于学术瓜
在网传的顾某事件中,几个关键词“婚内出轨”“净身出户离婚”“为爱送文章”等等,满足了受众的窥私欲,但轻佻的讨论令事件一再失焦。
如果网传爆料者所言为实,这一事件中可能涉及窃取剥夺他人学术成果、利用学术权力占据过多学术资源的问题。
关于窃取剥夺他人学术成果等问题,此前就多有曝光,实施者多为掌握权力的一方,比如高校的行政领导、权威学者、导师。
2020年11月,天津大学化工专业退学硕士研究生吕某在网络实名举报,在123页举报材料中,吕某称,2011-2020年期间,该校化工学院教授张裕卿所做的实验和发表论文多次造假。其中,张裕卿多次把研究生的实验成果和论文内容署上女儿的名字,甚至在其女高中时,让她以“参与修改论文”为由,在其研究生的论文中署名。
随后,天津大学发布通报,称经调查组初步查证,认定张裕卿学术不端行为属实。张裕卿承认其本人有学术不端行为,并愿意承担全部责任。天津大学已解除与张裕卿的聘用合同。
吕某举报一年多后,张裕卿团队发表的2篇论文被出版社撤回。2022年5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一批科研不端案件,其中称,经查,张裕卿7篇论文存在署名不实的问题,11篇论文存在图片重复使用问题,2篇论文存在数据造假问题。
2021年,湖北科技学院一位2015届毕业本科生孟玉朋称,其临近毕业时,曾设计一款血糖无创检测仪,并带着这项毕业设计参加了本科毕业论文答辩。6年后,他发现学校老师叶华山等人于2017年利用自己的学术成果,申报了三项专利。
当年11月,湖北科技学院认定叶华山存在剽窃他人学术成果和不当使用他人署名的学术不端行为,对叶华山暂缓2年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并取消其3年内研究生导师的申报资格。
大规模调查也显示,当前学术界中,学术不端并非孤例。2008年,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赵延东等人曾对我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进行大型抽样问卷调查,涉及209个站点3万多名科技工作者。
参与调查的科技工作者中,逾半数人表示确切知道自己周围研究者有学术不端行为,其中,“在没有参与的研究成果上挂名”(侵占他人成果)发生比例最高,为43.7%。
然而,当被问及学术不端行为是否有遭遇处罚时,41.5%的人回答“只有极少数受到处罚”,28.1%的调查者称“不知道”。
在学术不端的另一面,是中国学术界整体对学术规范和学术伦理缺少共识,且多数人对学术规范的边界认识不清。
参与调查的科技工作者们更倾向认为造成学术不端的首要原因是制度环境:以量化为主导的学术评价制度和大环境,个人“迫于”种种制度不得已而为之。
显然,在面对学术界这一顽疾时,不能寄希望于每一次个案的曝光和事后追责,而需要从根本上改革不合理的学术评价、监督和管理制度。
对于防止学术不端和师德失范,我们需要更完善的制度,让人不敢逾界的土壤。
我们需要明晰学术界手握权力者的边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加强学术界对科研规范的培训,形成真的共识;加大对学术不端等行为的惩戒。建立专业化机制,甄别举报,完善申诉和维权机制,公开透明回应诉求。
对于高校来说,能做的也不只是在事后表态对相关问题“零容忍”。
学术妲己和学术纣王,这回要身败名裂了
在现在这个时代,你可以呆在家里一年不出门,吃喝全都点外卖,但你绝对不能一天不上网。
要不然你就和这个社会脱节了,网上出现的一些热词儿,你就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比如,今天晚上就有两个爆词:“学术妲己”和“学术纣王”。
咱们看过封神榜的都知道妲己是谁。
她是有苏氏部落首领的女儿,姿色动人,天下皆知。
商纣王垂涎她的美色,于是发动大军攻打有苏氏部落。
有苏部落抵挡不住强大的商军进攻,在灭亡和屈膝间,有苏部落首领选择屈膝,献出牛羊、马匹及美女妲己。
这时候妲己还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女孩子,但后来她被千年狐精附体,受女娲之命来祸乱殷商的,所以纣王才变得如此怪戾,做出那些残忍的事来。
比较经典的影视形象,就是01版tvb封神榜里面的温碧霞。
那可是真是倾国倾城。
温碧霞也被大家称为最美妲己。
虽然后来,张馨予和范冰冰都演过妲己。
这是范冰冰版本的。
但是一个妖,一个媚。
和温碧霞版本的相比,缺少了神韵。
这就好比倚天屠龙记也翻拍过很多版本一样,可大家印象中最深刻的还有苏有朋和贾静雯高圆圆的那个版本,无出其右。
关于妲己的故事呢,其实前半段是真实存在的,在《国语·晋语》里面有过记载。
还有《吕氏春秋》《史记》《后汉书》里面都出现过妲己这个名字。
这证明她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
但关于她被千年狐妖给附身,又什么受女娲之命来祸乱殷商,这完全就是明代小说家写的《封神演义》里面在胡扯。
因为在后世人们的眼中啊,商朝五百多年的江山,居然会在纣王手中断送,这肯定是有原因的。
为什么纣王便变得如此怪戾,做出那些残忍的事情来?
因为有妲己啊,红颜祸水,都是妲己惹的祸,她被千年狐妖给附了身,所以,商朝才会倒行逆施,干出那么多人神共愤的事情来。
然后才会被周武王带领的仁义之师给打败。
可实际上这里很多东西都是后人给杜撰出来的,区区一个小女子,又怎么可能左右得了天下大事呢?
聊到这,咱们先暂时打住,先把今天的热点给讲了,然后再继续聊封神演义。
华南理工大学有个姓苏的女博士,在参加论文答辩的时候,有一位评委给她指出了一些错误,并提问了专业问题。
在提问后,这名老师又补了一句:“不过没事,顾老师一定会给你安排在高校工作,以后的人生会往上走。”
他口中的顾老师,是苏博士的导师,在专业上是顶级大牛,业界享有盛誉。
这名的评委虽然没有挑破这层窗户纸,但也是在点这名女博主了:你不要以为有顾老师的撑腰,你觉得可以随便糊弄过去,虽然他会帮你搞定,但是专业,学术上的事情你是不容许有半点马虎的,因为这将决定你人生的道路。
所以,这名仗义执言的评委,也被大家称为“学术姜子牙”。
而苏博士,自然就成了“学术妲己”,顾老师就是“学术纣王”。
网上有很多人爆料,苏博士介入了顾老师的婚姻当小三,最后还把人给原配给逼走了,顾老师离了婚,净身出户也要和她在一起。
不光如此啊,顾老师还帮助苏博士在世界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甚至不惜抢占其他学生的学术成果,把其他学生的研究成果拿出来,让苏博士当“共同第一作者”。
这些都是为了给她的履历上镀金,给她打基础。
于是,在顾老师的运作下,苏博士就拥有了19篇一区论文,也就是在顶尖级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年纪轻轻就有如此学术成果,真乃后生可畏啊。
学术成果吓人。
所以有网友就感慨了:
这顾老师啊,还真是舍得下血本呢。
像顾老师这样的学术大牛,结果居然为了一个女人“祸乱朝纲”,给学术界搞得乌烟瘴气的。
网友们自然就戏称他为“学术纣王”。
而那位苏博士呢,自然就是“学术妲己”了,狐媚能诱主,妲己善惑王。学术有腐败,妲己她姓苏。
巧了,你也姓苏。
于是,“学术妲己”的这个外号就给她安上了。
现在最新回应啊。
四川大学说还没入职我们这边,并且,四川大学还表示已经开始了对顾姓老师的师德问题的调查,绝不姑息。
然后华南理工大学那边回应,说今年2月就已经调离了。
在这么大的舆论风波之下,没有任何人可以再保得了顾老师了。
接下来,肯定就是一查到底,他的事业算是彻底完了。
当然了,现在网上有很多人都在骂啊,觉得“学术妲己”的这种行为败坏了学术风气,影响学术公平。
大家认为应当清除“学术妲己”,激浊扬清,还学术界一片干净之地。
可是实际上,只要有“学术纣王”的存在,那么,“学术妲己”今天她姓苏,明天她就可以姓李,姓赵。
我们真正应该讨伐的反而应该是这个“学术纣王”。
咱们聊封神演义的故事,殷纣王为什么会被周武王打败?
很多人都觉得是纣王宠信妲己,乱了朝政。
可实际上,这不过是后人想出来的托词罢了。
一个妲己,又能掀起多大的风浪来呢?
如果学术界里面的专家,学者们,全都是德行如一的正人君子,又怎么可能会给“学术妲己”可乘之机呢?
另外一点,在导师和博士之间,导师是具体关系的强势方,在具体关系中有强大的结构性决定权。
纣王看上妲己,难道妲己还敢不从吗?
我大军都兵临城下,马上要把你们的部落给消灭了。
你敢不跟我?
小苏同学,你要是不从了我,信不信我让你前途尽毁?
所以,这件事情批判的本质应该落在那个博导,那个顾老师身上,表面上,咱们看学术圈,好像很神圣,可实际上,就是因为像“顾老师”这样的人存在。
一个个的藏在文化的光鲜皮囊之下,却干着肮脏无比的事情。
顾老师这是乱搞男女关系。
你以为这就完了?
之前合肥师范的陈宏友教授,就是被抢话筒的那个,他说过什么,不需要我再重复了吧?
就在全民讨伐陈宏友的时候,居然有一位某政法大学的知名教授,跑出来声援陈宏友,替他发声。
还有南航的高校老师,在课堂上语出惊人。
还有,还有呢。
再往前面翻,安倍遇刺之后,一个唐山师范学院的中文系教授跑出来替他鸣不平,并且攻击网友。
他说,为我们的民族感到羞耻。
他称安倍为先生,他还说,”庆幸自己的朋友圈没有看到欢呼雀跃的支那劣根奴“。
当然这个教授现在已经被处理了。
但随便一翻,就能找到这么多反面教材。
那么请问,冰山之下,还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黑暗呢?
学术圈里面,有的人喜欢搞女学生,女博士。
有的人喜欢输出意识形态,鼓吹公知思维。
前者,祸害的是那些积极上进,平时努力刻苦的学生,抢了他们的机会。
而后者,则是荼毒我们的思想,玷污我们的灵魂。
所以,该好好查一查,整治整治了。
这地方,真的要比娱乐圈都要脏了。
近日,网络传言称,一位刚入职四川大学的顾姓导师疑似存在学术不端,在其华南理工大学课题组中,一位今年毕业的苏姓博士被曝介入顾某婚姻。爆料者还称,部分苏某署名一作的论文系他人成果,且这些论文刊发在Science子刊、Nature等国际顶尖期刊。
截至6月2日,华南理工大学和四川大学先后发布通报,对于顾某和苏某事件启动调查,同时表示,对学术不端和师德失范“零容忍”。
到底是苏某足够优秀,还是依靠顾某的裙带关系攫取挤占了他人成果,还有待两所高校的调查。然而,在互联网引发的舆论中,人们更热衷讨论所谓“学术妲己”,应该被郑重以待的学术不端和师生关系异化问题遮蔽在桃色新闻下。
消失的导师:异化的师生关系
在这次事件中,被推上热搜的是苏某,人们冠以“学术妲己”的称号。在类似事件讨论中,人们的讨论逐渐模式化:一个学术能力不如同侪的女性,如何通过两性关系,攫取挤占学术资源。
然而,掌管学术资源分配、拥有制定绩效标准的当事一方消隐。
近年来,武汉理工大学陶崇园坠楼事件、西安大学杨宝德溺亡事件、北航教授陈小武性骚扰案,一再使导师和学生严重的权力不对等关系浮出水面。
以制度赋予的权力为基石,导师手握“生杀大权”,学生学业进程的速度和成败、所获资源的多寡、人际关系网络等都高度仰赖导师。涉及课题研究、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等事宜时,没有导师的首肯,学术资源有限的学生寸步难行。
一些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杂糅了传统儒家文化的“尊师重教”、传统师徒的人情、公司化的绩效考评,一旦学生对导师表示出“反叛”,面对的可能并不只是某个具体的权威个体,而是一整个利益同盟。
因此,在很多时候,我们无从听见更多受害者的声音,也无从得知,在宝贵且有限的科研时间里,被攫取资源和抢占成果之后,原本可以创造更多科研成果的他/她们最终流向哪里。
对于此次传言中的“师生恋”问题,在过去几年中,随着类似事件的曝光,一直都被热议。
在我国,关于高校“师生恋”的态度,官方表态可见2014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生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其中划出红线:不得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并要求各地各校根据实际制定具体办法。
2020年11月,教育部网站发布《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明确了导师指导行为“十不得”,其中包括:不得与研究生发生不正当关系。
浙江大学从事大学治理研究的刘爱生在其论文中介绍了美国高校对“师生恋”的3种立场:绝对禁止、相对禁止和强烈地不鼓励。通常做法是以调离的方式终结二者存在的教学或指导关系,影响恶劣者可能被开除。
此种态度的背后,一是师生之间权力不对称,使得学生一方的“自愿同意”值得怀疑,甚至“在权力不对称的情况下,师生恋有转化成性骚扰的风险”。近年来学术界曝光的多起性骚扰事件,其背后都源于学术权力过于集中、师生关系缺乏制度制约。
此外,美国一半的高校对“师生恋”的政策中都谈到利益冲突、裙带关系、偏袒和不道德行为。一旦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界限被打破,也被认为损害教育氛围,“破坏或危害有效教学、学习和专业发展所需要的持续不断的信任”。
根据顾某事件里被曝光的视频,二者的关系似乎并不私密,且在一定范围内有所传播,但过程中是否有来自制度的约束尚未得知,但这绝不应止于桃色新闻。
近几年,类似事件中,人们将这一沉重话题用“学术妲己”涵盖,这种称谓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女性在学术领域遭遇的敌意和不被信任:女性可能被认为学术能力不如男性 —— 如果想获取资源和成功,只能通过“性别优势”——这类涉及歧视的言论和态度只会对女性取得更高学术成就制造更多障碍。
不能止步于学术瓜
在网传的顾某事件中,几个关键词“婚内出轨”“净身出户离婚”“为爱送文章”等等,满足了受众的窥私欲,但轻佻的讨论令事件一再失焦。
如果网传爆料者所言为实,这一事件中可能涉及窃取剥夺他人学术成果、利用学术权力占据过多学术资源的问题。
关于窃取剥夺他人学术成果等问题,此前就多有曝光,实施者多为掌握权力的一方,比如高校的行政领导、权威学者、导师。
2020年11月,天津大学化工专业退学硕士研究生吕某在网络实名举报,在123页举报材料中,吕某称,2011-2020年期间,该校化工学院教授张裕卿所做的实验和发表论文多次造假。其中,张裕卿多次把研究生的实验成果和论文内容署上女儿的名字,甚至在其女高中时,让她以“参与修改论文”为由,在其研究生的论文中署名。
随后,天津大学发布通报,称经调查组初步查证,认定张裕卿学术不端行为属实。张裕卿承认其本人有学术不端行为,并愿意承担全部责任。天津大学已解除与张裕卿的聘用合同。
吕某举报一年多后,张裕卿团队发表的2篇论文被出版社撤回。2022年5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一批科研不端案件,其中称,经查,张裕卿7篇论文存在署名不实的问题,11篇论文存在图片重复使用问题,2篇论文存在数据造假问题。
2021年,湖北科技学院一位2015届毕业本科生孟玉朋称,其临近毕业时,曾设计一款血糖无创检测仪,并带着这项毕业设计参加了本科毕业论文答辩。6年后,他发现学校老师叶华山等人于2017年利用自己的学术成果,申报了三项专利。
当年11月,湖北科技学院认定叶华山存在剽窃他人学术成果和不当使用他人署名的学术不端行为,对叶华山暂缓2年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并取消其3年内研究生导师的申报资格。
大规模调查也显示,当前学术界中,学术不端并非孤例。2008年,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赵延东等人曾对我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进行大型抽样问卷调查,涉及209个站点3万多名科技工作者。
参与调查的科技工作者中,逾半数人表示确切知道自己周围研究者有学术不端行为,其中,“在没有参与的研究成果上挂名”(侵占他人成果)发生比例最高,为43.7%。
然而,当被问及学术不端行为是否有遭遇处罚时,41.5%的人回答“只有极少数受到处罚”,28.1%的调查者称“不知道”。
在学术不端的另一面,是中国学术界整体对学术规范和学术伦理缺少共识,且多数人对学术规范的边界认识不清。
参与调查的科技工作者们更倾向认为造成学术不端的首要原因是制度环境:以量化为主导的学术评价制度和大环境,个人“迫于”种种制度不得已而为之。
显然,在面对学术界这一顽疾时,不能寄希望于每一次个案的曝光和事后追责,而需要从根本上改革不合理的学术评价、监督和管理制度。
对于防止学术不端和师德失范,我们需要更完善的制度,让人不敢逾界的土壤。
我们需要明晰学术界手握权力者的边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加强学术界对科研规范的培训,形成真的共识;加大对学术不端等行为的惩戒。建立专业化机制,甄别举报,完善申诉和维权机制,公开透明回应诉求。
对于高校来说,能做的也不只是在事后表态对相关问题“零容忍”。
学术妲己和学术纣王,这回要身败名裂了
在现在这个时代,你可以呆在家里一年不出门,吃喝全都点外卖,但你绝对不能一天不上网。
要不然你就和这个社会脱节了,网上出现的一些热词儿,你就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比如,今天晚上就有两个爆词:“学术妲己”和“学术纣王”。
咱们看过封神榜的都知道妲己是谁。
她是有苏氏部落首领的女儿,姿色动人,天下皆知。
商纣王垂涎她的美色,于是发动大军攻打有苏氏部落。
有苏部落抵挡不住强大的商军进攻,在灭亡和屈膝间,有苏部落首领选择屈膝,献出牛羊、马匹及美女妲己。
这时候妲己还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女孩子,但后来她被千年狐精附体,受女娲之命来祸乱殷商的,所以纣王才变得如此怪戾,做出那些残忍的事来。
比较经典的影视形象,就是01版tvb封神榜里面的温碧霞。
那可是真是倾国倾城。
温碧霞也被大家称为最美妲己。
虽然后来,张馨予和范冰冰都演过妲己。
这是范冰冰版本的。
但是一个妖,一个媚。
和温碧霞版本的相比,缺少了神韵。
这就好比倚天屠龙记也翻拍过很多版本一样,可大家印象中最深刻的还有苏有朋和贾静雯高圆圆的那个版本,无出其右。
关于妲己的故事呢,其实前半段是真实存在的,在《国语·晋语》里面有过记载。
还有《吕氏春秋》《史记》《后汉书》里面都出现过妲己这个名字。
这证明她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
但关于她被千年狐妖给附身,又什么受女娲之命来祸乱殷商,这完全就是明代小说家写的《封神演义》里面在胡扯。
因为在后世人们的眼中啊,商朝五百多年的江山,居然会在纣王手中断送,这肯定是有原因的。
为什么纣王便变得如此怪戾,做出那些残忍的事情来?
因为有妲己啊,红颜祸水,都是妲己惹的祸,她被千年狐妖给附了身,所以,商朝才会倒行逆施,干出那么多人神共愤的事情来。
然后才会被周武王带领的仁义之师给打败。
可实际上这里很多东西都是后人给杜撰出来的,区区一个小女子,又怎么可能左右得了天下大事呢?
聊到这,咱们先暂时打住,先把今天的热点给讲了,然后再继续聊封神演义。
华南理工大学有个姓苏的女博士,在参加论文答辩的时候,有一位评委给她指出了一些错误,并提问了专业问题。
在提问后,这名老师又补了一句:“不过没事,顾老师一定会给你安排在高校工作,以后的人生会往上走。”
他口中的顾老师,是苏博士的导师,在专业上是顶级大牛,业界享有盛誉。
这名的评委虽然没有挑破这层窗户纸,但也是在点这名女博主了:你不要以为有顾老师的撑腰,你觉得可以随便糊弄过去,虽然他会帮你搞定,但是专业,学术上的事情你是不容许有半点马虎的,因为这将决定你人生的道路。
所以,这名仗义执言的评委,也被大家称为“学术姜子牙”。
而苏博士,自然就成了“学术妲己”,顾老师就是“学术纣王”。
网上有很多人爆料,苏博士介入了顾老师的婚姻当小三,最后还把人给原配给逼走了,顾老师离了婚,净身出户也要和她在一起。
不光如此啊,顾老师还帮助苏博士在世界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甚至不惜抢占其他学生的学术成果,把其他学生的研究成果拿出来,让苏博士当“共同第一作者”。
这些都是为了给她的履历上镀金,给她打基础。
于是,在顾老师的运作下,苏博士就拥有了19篇一区论文,也就是在顶尖级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年纪轻轻就有如此学术成果,真乃后生可畏啊。
学术成果吓人。
所以有网友就感慨了:
这顾老师啊,还真是舍得下血本呢。
像顾老师这样的学术大牛,结果居然为了一个女人“祸乱朝纲”,给学术界搞得乌烟瘴气的。
网友们自然就戏称他为“学术纣王”。
而那位苏博士呢,自然就是“学术妲己”了,狐媚能诱主,妲己善惑王。学术有腐败,妲己她姓苏。
巧了,你也姓苏。
于是,“学术妲己”的这个外号就给她安上了。
现在最新回应啊。
四川大学说还没入职我们这边,并且,四川大学还表示已经开始了对顾姓老师的师德问题的调查,绝不姑息。
然后华南理工大学那边回应,说今年2月就已经调离了。
在这么大的舆论风波之下,没有任何人可以再保得了顾老师了。
接下来,肯定就是一查到底,他的事业算是彻底完了。
当然了,现在网上有很多人都在骂啊,觉得“学术妲己”的这种行为败坏了学术风气,影响学术公平。
大家认为应当清除“学术妲己”,激浊扬清,还学术界一片干净之地。
可是实际上,只要有“学术纣王”的存在,那么,“学术妲己”今天她姓苏,明天她就可以姓李,姓赵。
我们真正应该讨伐的反而应该是这个“学术纣王”。
咱们聊封神演义的故事,殷纣王为什么会被周武王打败?
很多人都觉得是纣王宠信妲己,乱了朝政。
可实际上,这不过是后人想出来的托词罢了。
一个妲己,又能掀起多大的风浪来呢?
如果学术界里面的专家,学者们,全都是德行如一的正人君子,又怎么可能会给“学术妲己”可乘之机呢?
另外一点,在导师和博士之间,导师是具体关系的强势方,在具体关系中有强大的结构性决定权。
纣王看上妲己,难道妲己还敢不从吗?
我大军都兵临城下,马上要把你们的部落给消灭了。
你敢不跟我?
小苏同学,你要是不从了我,信不信我让你前途尽毁?
所以,这件事情批判的本质应该落在那个博导,那个顾老师身上,表面上,咱们看学术圈,好像很神圣,可实际上,就是因为像“顾老师”这样的人存在。
一个个的藏在文化的光鲜皮囊之下,却干着肮脏无比的事情。
顾老师这是乱搞男女关系。
你以为这就完了?
之前合肥师范的陈宏友教授,就是被抢话筒的那个,他说过什么,不需要我再重复了吧?
就在全民讨伐陈宏友的时候,居然有一位某政法大学的知名教授,跑出来声援陈宏友,替他发声。
还有南航的高校老师,在课堂上语出惊人。
还有,还有呢。
再往前面翻,安倍遇刺之后,一个唐山师范学院的中文系教授跑出来替他鸣不平,并且攻击网友。
他说,为我们的民族感到羞耻。
他称安倍为先生,他还说,”庆幸自己的朋友圈没有看到欢呼雀跃的支那劣根奴“。
当然这个教授现在已经被处理了。
但随便一翻,就能找到这么多反面教材。
那么请问,冰山之下,还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黑暗呢?
学术圈里面,有的人喜欢搞女学生,女博士。
有的人喜欢输出意识形态,鼓吹公知思维。
前者,祸害的是那些积极上进,平时努力刻苦的学生,抢了他们的机会。
而后者,则是荼毒我们的思想,玷污我们的灵魂。
所以,该好好查一查,整治整治了。
这地方,真的要比娱乐圈都要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