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微信买卖房子惹官司 $288万买卖泡汤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10月9日 3点44分 PT
  返回列表
70382 阅读
20 评论
超级生活

加拿大BC省发生了这么一桩房屋买卖纠纷连BC省最高法院法官都表示审不了

而主人公来自两个华人家庭

整个房屋交易均通过微信用中文达成

而最终合同也是卖方自己用中文起草的单页合同

最高法院法官听了直呼头大

这起纠纷的双方分别为:

卖方(原告):Y女士和W先生,双方为夫妻关系。

买方(被告):L女士

据悉L女士和Y女士此前还是熟人,通过跳舞认识的。

根据法庭文件,整个事情的时间线是这样的:

Y女士在列治文1号路以西的Blundell路拥有一套独立屋。

2017年5月,Y女士告诉L女士,她有兴趣出售自己的房屋,在L女士与儿子Z先生参观后,向Y女士表示要购买。2017 年 5 月 4 日,买方和卖方签署了一页以中文起草的物业买卖合同,但是,同是房产拥有者之一的Y女士的丈夫W先生并没有在合同上签字。(根据法官论述:该合同显然是Y女士夫妇自己起草的。)

中文合同表明,卖方将以$288.8万的价格出售给买方。

付款方式如下:

1、定金$10万;

2、第一次付款:$10万,2017年7月10日前买方全额支付;

3、第二次付款:$80万,2017年12月30日前全额支付;

4、第三次付款:L女士原先房屋售出后,需全额支付的余额。

同时协议中也约定,卖方可协助买方向银行申请贷款,贷款利息及本金由买方按月支付,贷款金额计为买方支付给卖方的款项,从预付款中扣除。

被告还声称,同意该份协议的前提是:

一:获得“足够”金额的银行抵押贷款

二:出售掉自己的另一处房产。

不过,原告却不同意,认为协议生效并不需要满足这两个条件。

2017 年 5 月 5 日,被告向Y女士支付了 5万加元的首期押金,并与家人一起搬入了这个房子,于2017 年 5 月 18 日支付了另外5万加元的押金余额。第一次 10万加元的分期付款也于 2017 年 7 月 15 日左右支付。总计20万加元。

17年9月,为了帮助L女士申请贷款,原告Y女士与L女士的儿子Z先生及其妻子,用英文编制了一份标准格式的买卖合同,用作贷款申请。

双方同意,英文合同的编制和签署仅用于被告的抵押申请。然而,被告依据英文合同的截止日期 2017 年 11 月 20 日,辩称说,原告未能在其之后的合理时间内确定中文合同的截止日期,从而否定了中文合同的有效性。

2018年2月或3月,原告被告知,被告本人无法获得抵押贷款,其儿子Z先生将开始向银行提出申请贷款。

2017 年 11 月 21 日,被告的房产顺利售出,并于2018 年 3 月上旬在列治文购置了另一套房产,“以免和原告的交易告吹”。4月19日,被告给第三处房产下了offer。被告人称,虽然已购买另一套房产,她仍希望购买原告的房产。

不过,在2018 年 3 月 23 日,Z先生向Y女士发送了一条微信,表示被告的财务状况出现问题,因此他们将搬出原告的住宅。

2018 年 4 月 27 日,被告取消了第三处房产的offer。同时,原告以违约为由将被告告上法庭。原告希望寻求:

声明中文合同有效性、有约束力和可执行力;

声明被告的 10万加元押金不予退还;

对被告违约和不当得利的损害赔偿等。

被告及其家人于 2018 年 4 月 29 日搬离了Y女士的住宅。

原告随后以 288万加元的初始标价将该地产挂牌出售。几经波折,最终于 2021 年 3 月 30 日以 248万加元的价格售出。

虽然相关文件和微信聊天记录的认证翻译已提交法庭,但是,BC省最高法院法官Jacqueline Hughes表示,几乎没有可能厘清这起纠纷的事实,法官表示,双方提供的微信聊天记录的顺序“并不总是连贯一致的”,双方对“合同”甚至对同一条聊天记录,都提供了不同版本的翻译。

法官表示:证据和可信度问题存在太多冲突,不适合通过简易审判(summary trial)来确定,也无法弄清对索赔或反索赔作出判断所必需的事实。

例如:

双方无法就中文合同是否生效的两个条件达成共识;

原告夫妻双方的证词就利息额度不一致;

关于中文合同截止日期也产生分歧;

最重要的一点是,W先生也是房产拥有者之一,而中文合同上没有其签名。

Jacqueline法官补充说,即使她能够找到必要的事实来确定违约索赔的责任,“我也无法找到相关事实来评估原告所谓的损害赔偿。”

虽说,中国人看重义气和情谊,不过,涉及财产的交易,还是应该走正规的流程,为双方省下不必要的麻烦。

浪漫派哥
1 楼
搞笑,这俩家心好大啊。 在西方没有正式英文合同就出售房地产几乎不可想像 [1评]
有点意思
2 楼
都是人才。
陆仁嘉
3 楼
又被老乡宰了呗,你以为是中国啊讲人情?在西方社会底层人士只能一切讲法律!
z
zaku2ass
4 楼
荒谬,没有法律文件和律师公证,聪明人才太多了人才济济
百川雲
5 楼
加拿大法律有明文規定不能用外文買賣房子嗎? [1评]
d
dingding6
6 楼
这才是民众需要的地产文件,简单明了,人人明白。比西方国家那些机关重重的所谓法律文件好多了。
F
FDM001
7 楼
中国法律有明文规定不能用津巴布韦语买卖房子吗?
o
oya
8 楼
想省律师费?
马三立
9 楼
没办法,入乡随俗吧,
接过雷锋的枪
10 楼
这一看就知道在海外没生活多久
p
potatohead
11 楼
微信交易?为了省点税??
i
intuition123
12 楼
专门为申请贷款做了一份英文合同,这是欺诈了吧
y
yuba
13 楼
看国籍亚裔就好华不想被外籍人士代表中共政府不承认双国籍
郑长仁
14 楼
很难获得认可的,因为中文不是官方使用的语言。。。蠢啊!
催你明白交粑粑
15 楼
傻逼旺财真是白痴啊。尼玛你用精灵语买房子也可以啊,就是出了问题,法官没法给你审,因为不是官方语言,翻译有差异法官也无法判断哪个是正确的
a
ak47a
16 楼
双方都想得到甜头才弄成这样! 卖方想省一点经纪拥金,而买方也省一点请律师过户的费用。
f
frastar
17 楼
可是当地法律不是中文啊!买卖与法律保护如何同步?!
耗子好吃
18 楼
按剧情线索来看,应该是买家玩了卖家: 1,跳舞认识的,在我看来老娘们吃饱了不是搞传销就是扭腚,基本上没几个好东西。 题外话,前几年我在Richmond的公司上班,车停在三号路中加快递那里的公用停车场,旁边不远有家店就是跳舞的,整天这些老逼们不是背着剑就是挎着丁零当啷的包,我的两侧车门被这些婊子下车开门撞的惨不忍睹却一次也抓不住现行。。。再一个伤痕就是背包的,这些狗日的包上有各种金属装饰,下车后那么小的空隙硬是往外走,根本不管旁边的车,我的车两个侧面的背包高度一条又一条长长的划痕。。。恨死我了,那时候我的车刚提没几个月。。。 . 话说回来,跳舞的这些骚逼,没几个会真心的。 2,好了,一般人会不会买朋友的家?再好的关系我也不买,市场上没房子买了吗?因为不论事情发展的好坏都容易得罪人,真是朋友的话,朋友迟早没得做。 3,买家17年5月5日搬进去,18年4月底搬出,这个一年租房过渡有啥区别?只是前后掏了20万,后期还想拿回来。 4,17年11月买家如期卖了自住,住在288里面,18年又下单买另一套,这才是这婊子和他儿子媳妇的真实购买意愿。 5,之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所以我更倾向于买家玩弄了卖家,卖家卖早了,再挺一年,今年春节前后的话,这个成色的应该是300以上了。
自拍杆烟
19 楼
“我要寄烟网”专为海外华人代购正品国烟,有玉溪,中华,南京,双喜,利群,黄鹤楼,爱喜,中南海,万宝路,555,箭牌,钻石荷花,黄金叶等700多款任你挑选。 网站承诺正品保障,支持验货,假一赔三。 微信:woyaojiyan 网页:www.51jiyan.com
t
tintin9999
20 楼
就是国内买房难道也是这样手续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