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两国在边境问题上又有了新动向。与此同时,印度对中国投资的风向,似乎也发生了变化,六大项目获批,这在近几年还是头一次。然而,从印度方面频频“出尔反尔”的情况来看,中国企业还是要谨慎行事。 中印举行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第31次会议 近日,中印两国就边境问题举行了第31次磋商协调会,双方的国防、外交,以及移民等部门,都派出了代表参加,双方达成了4个“同意”。印媒还特别提到,两国这次的会后声明中,首次出现了“缩小分歧”这个词,说明“谈判取得了一定进展”。 中方在声明中提到,两国就边境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进一步缩小了分歧,扩大了共识,同意按照两国外长近期达成的重要共识,共同推动边境局势尽快解决;同意加强对话和磋商;同意巩固目前的磋商成果,严格遵守相关协议,继续维护边境的和平与稳定。 印度方面的声明则显示,与中方的这次交流“坦诚且具有建设性”,以缩小分歧并“尽早解决悬而未决的问题”。双方同意通过外交和军事渠道加强接触。 中国外长王毅会见印度外长苏杰生 除了在边境事务上有所进展外,一直对中国投资各种设限的印度政府,近来态度似乎也有了变化。印度工业界,特别是电子制造业,正不断推动印度政府放松对中国投资的限制。 印媒前几日披露,印度政府内部的一个跨部门小组,通过了六项电子制造业投资计划,其中包括中国企业,以及与中国有合作的企业,比如中国的立讯精密、印度巴格瓦蒂产品有限公司(Bhagwati Products)与中企的合资公司。 这是自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事件后,印度首次批准这类投资。印度工业联合会的电子委员会主席夏尔马对此表示,“这是印度政府向中国企业释放的积极信号,未来投资大门只会更加敞开”。他还预测,“相关新政策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尘埃落定,到时还可能放宽对中国工人的入境限制”。 一名印度员工正在检查卡车的发动机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印度国内,反对声音依旧存在,有人担忧“此举会削弱印度的创新能力,阻碍印度向产业链上游发展”。 一直支持印度发展本土电子制造业的古普塔便是其中一员,他声称,“来自中国的投资越多,印度对中国的依赖就会越深,到时印度的制造业生态恐怕将难以深入发展”。 那么为什么一直以来敌视中国投资的印度,近来释放出了“友好”信号呢?可能还是因为外资企业在印度面临的营商环境改善缓慢,已对印度经济造成了一定影响。印度方面的数据显示,从2014年到2021年的7年时间里,有近2800家外企撤离了印度市场。 从事手机制造工作的印度工人 此外,还有印度官员表示,“富士康和苹果等全球制造商,希望印度能成为中国之外的另一个可靠生产基地,并实现与现有中国基地的无缝对接。因此,印度政府放松对中国投资的限制,成为满足这些企业需求、吸引更多外资的必然选择”。 虽然印度的态度有所缓和,但从目前的大环境来看,印度的根本性问题——对中资企业的“不公平、不公正、歧视性”待遇,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因此,中资企业在考虑印度市场时,必须要多个心眼,谨慎评估风险,小心行事。
中印两国在边境问题上又有了新动向。与此同时,印度对中国投资的风向,似乎也发生了变化,六大项目获批,这在近几年还是头一次。然而,从印度方面频频“出尔反尔”的情况来看,中国企业还是要谨慎行事。
中印举行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第31次会议
近日,中印两国就边境问题举行了第31次磋商协调会,双方的国防、外交,以及移民等部门,都派出了代表参加,双方达成了4个“同意”。印媒还特别提到,两国这次的会后声明中,首次出现了“缩小分歧”这个词,说明“谈判取得了一定进展”。
中方在声明中提到,两国就边境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进一步缩小了分歧,扩大了共识,同意按照两国外长近期达成的重要共识,共同推动边境局势尽快解决;同意加强对话和磋商;同意巩固目前的磋商成果,严格遵守相关协议,继续维护边境的和平与稳定。
印度方面的声明则显示,与中方的这次交流“坦诚且具有建设性”,以缩小分歧并“尽早解决悬而未决的问题”。双方同意通过外交和军事渠道加强接触。
中国外长王毅会见印度外长苏杰生
除了在边境事务上有所进展外,一直对中国投资各种设限的印度政府,近来态度似乎也有了变化。印度工业界,特别是电子制造业,正不断推动印度政府放松对中国投资的限制。
印媒前几日披露,印度政府内部的一个跨部门小组,通过了六项电子制造业投资计划,其中包括中国企业,以及与中国有合作的企业,比如中国的立讯精密、印度巴格瓦蒂产品有限公司(Bhagwati Products)与中企的合资公司。
这是自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事件后,印度首次批准这类投资。印度工业联合会的电子委员会主席夏尔马对此表示,“这是印度政府向中国企业释放的积极信号,未来投资大门只会更加敞开”。他还预测,“相关新政策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尘埃落定,到时还可能放宽对中国工人的入境限制”。
一名印度员工正在检查卡车的发动机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印度国内,反对声音依旧存在,有人担忧“此举会削弱印度的创新能力,阻碍印度向产业链上游发展”。
一直支持印度发展本土电子制造业的古普塔便是其中一员,他声称,“来自中国的投资越多,印度对中国的依赖就会越深,到时印度的制造业生态恐怕将难以深入发展”。
那么为什么一直以来敌视中国投资的印度,近来释放出了“友好”信号呢?可能还是因为外资企业在印度面临的营商环境改善缓慢,已对印度经济造成了一定影响。印度方面的数据显示,从2014年到2021年的7年时间里,有近2800家外企撤离了印度市场。
从事手机制造工作的印度工人
此外,还有印度官员表示,“富士康和苹果等全球制造商,希望印度能成为中国之外的另一个可靠生产基地,并实现与现有中国基地的无缝对接。因此,印度政府放松对中国投资的限制,成为满足这些企业需求、吸引更多外资的必然选择”。
虽然印度的态度有所缓和,但从目前的大环境来看,印度的根本性问题——对中资企业的“不公平、不公正、歧视性”待遇,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因此,中资企业在考虑印度市场时,必须要多个心眼,谨慎评估风险,小心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