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戏骨怒骂小鲜肉,背后是整个业界的悲哀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3月31日 16点47分 PT
  返回列表
73291 阅读
36 评论
影探

何冰(代表作:《大宋提刑官》《白鹿原》)这人,说话太直。2017年有档网综叫《超次元偶像》,节目组请了何冰来给一众“小鲜肉”指导演技。

有场恋爱戏,何冰反复指导几次,小鲜肉愣是没领悟。

守着镜头,何冰半点情面没留,厉声道:

“我跟你说了半天,你怎么什么也没给我记住?”

末了,还蹦了个脏字儿:

“这能看见你演个屁啊?”

“屁”被消音了

另有次,陈赫第一次拍戏,就碰上了何冰。

词儿没背,戏接不住,气得何冰直冒火:

“昨天晚上你没有看台词,我敢保证,你没有看台词。”

说完转身就走,留陈赫一脸错愕。

这事儿,是后来陈赫自己爆料的,脸上没见一丝惭愧。

相应的,演技也没见几分长进。

而《超次元偶像》那次,指导的小鲜肉叫王鹤棣,指导的戏出自台版《流星花园》。

一年后,王鹤棣饰演新版《流星花园》男主。

豆瓣评分,3.3。

你看,一档综艺,一场戏,何冰较真儿,说对了、骂对了、急眼了。

可,没人听啊。

反倒让这份较真儿,显得可笑又不合时宜。

不禁怅惘。

若时间往前倒推三十年,那还是个对演戏处处较真儿的年代。

01

1987年,何冰报考中央戏剧学院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以下简称“北京人艺”)联合开办的中戏人艺班。

他自侃放弃北电,是听说那儿要求得漂亮。

然后照了照镜子,算了,奔中戏得了。

濮存昕的父亲苏民,是负责中戏人艺班的老师。

考核选人,他有自己的标准:

“女孩儿拿腔拿调作美的不要,而大大咧咧男孩子气质的可以,反过来男孩儿身上有女孩儿气质的坚决不要。”

直接点说,作精不要,娘炮不要。

外形条件上,不选美,选角儿。

生旦净末丑,各种型的角儿兼顾,按一出戏的配置来。

到最后,87级表演班成型。

除了何冰,班里还有徐帆、江珊、陈小艺、胡军、王斑、韩青......

今时今日再看,竟无一人转行,也无一人愧对“演员”这名号。

大学毕业之后,何冰如愿进了北京人艺工作。

北京人艺什么地方?

成立于1952年,得到老舍先生支持,首任院长是剧作家曹禺,当家导演是焦菊隐。

往前数有演员于是之、郑榕、蓝天野、英若诚.....

近处数有濮存昕、杨立新、冯远征、宋丹丹......

用何冰的话就是:

“这里是离表演真理最近的地方。”

但,近是近了,不一定待的住。

人艺的戏是有个“槽”的。

要想入这个“槽”,导演起码要在人艺待上15年,才能独立署名;

演员起码要待5年,才能演正式的角色。

哪怕你是科班毕业。

哪怕你是中戏和人艺合办的科班毕业。

谁来,都要先从龙套跑起。

进了人艺的何冰,在话剧《蔡文姬》里举旗杆儿,俗称“戳大杆儿”;台词,更是一句没有。

徐帆、濮存昕版《蔡文姬》

这龙套一跑,就是四年。

但在杨立新看来,何冰算是“苗期短”的演员,有的演员龙套一跑就是八年。

可这龙套,跑得值啊。

何冰刚去的那几年,正赶上人艺一个时代的谢幕。

这是最后跟大师近距离观摩学习的机会。

1992年7月16日,焦菊隐版《茶馆》原班人马做告别演出,演到那天,已是第374场。

《茶馆》演员表

这是人艺的金字招牌。

英若诚的儿子英达,这样形容《茶馆》:

“开场大傻杨两个牛胯骨一打,最后说了一句台词,往外一走,幕就拉开,里面的舞台上悄悄地已经坐下有三十多个人,憋着不出声。就像一揭锅盖的时候,蒸锅里的蒸汽,幕一开,一下子声浪就起来了。”

“观众像被迎面推了一下。”

他带着《末代皇帝》的摄影师斯托拉罗去看《茶馆》。

直接把斯托拉罗整愣了,惊呼:

“开场这一幕,简直就是伦勃朗的油画。”

但,再好的戏,都有散的时候。

饰演主角王利发的于是之老先生,患了阿兹海默症,记忆力衰退。

最后一场,在台上吃了“螺丝(忘词)”,观众照旧看的如痴如醉。

于是之饰演的王利发

谢幕时,有人在后排大喊“于是之老师,再见了”。

接着有人喊:“是之,你好;是之,再见”。

有两个年轻人送了幅字,上面写着“戏魂国粹”。

观众不散,掌声不息。

大家知道,这一别,以后就再也没有了。

于是之几次出来谢幕,走回后台化妆间时,泪洒衣襟,险些撞到门上。

台上台下,观众演员,这是怎样的敬重宽容?

放在今天,现实已把我的想象榨干。

难复昨天。

02

90年代,影视行业蓬勃发展。

人艺的工资还在一个月150块钱左右,电视剧的片酬已涨到了千元一集。

江珊从大学毕业就拒绝了进人艺的机会。

胡军在人艺跑了一年半龙套,月工资164块钱,连烟钱都供不起。

得吃饭啊。

像何冰说的:“加上男孩特别不会算计,极限对经济的考量,能算到20号就不错了”。

一冬天,就用煤炉煮白菜汤喝。

人艺的演员们,不得不走下话剧舞台。

谋生求出路。

1993年,英达拉着人艺一伙人,宋丹丹、杨立新、李永强拍了《我爱我家》。

人艺的许多老前辈,前来客串。

何冰,也在里面饰演“胡三儿”一角。

本是玩票性质拍的一部剧,最后却成了国产情景喜剧难以逾越的高峰。

不知应该是喜,还是悲。

在人艺受过训练,出演影视剧,几乎算得上游刃有余。

97年,何冰出演冯小刚的贺岁电影《甲方乙方》,饰演梁子。

至今忘不了,他贴着个狗皮膏药、拉着嗓子和点了麻子的葛优那段对话:

“地主家也没余粮了”,多经典的词儿。

扮得了小人长戚戚,也演得了君子坦荡荡。

2005年的《大宋提刑官》,几乎是一代人的记忆。

演活了,演绝了。

眼里透着光,嘴角绷着劲儿。

郭达说,第一次和何冰对戏就被吓住了。

又过了几年,何冰聊起提刑官,却直摇头:

“我的那种表演枝蔓丛生,子弹库里有点装备就恨不得倾囊而出。”

他是对自己不满。

99年,何冰凭借话剧《雨过天晴》获得了梅花奖;2004年,又凭借话剧《赵氏孤儿》二获梅花。

有次《人物》采访,他情绪激动:

“有些戏,我在台上已经听到掌声了,都拿了奖了,你不知道吧我吓得呀,你知道吗,是为什么,是为什么?”

“打乱仗,打乱仗,其实你不知道在舞台上干嘛呢,还在那儿假惺惺谢幕呢,你知道吗,满脸笑容。我还跟人谈体会呢,狗屁,根本不懂。”

他说:“是上帝在扶着我”。

对演戏的那种诚惶诚恐,那种谦卑,今日演艺圈又懂几分?

图源:《人物》

这些年间,人艺的工资上调,但一级演员的月工资也不过2000多块。

演一场话剧,再加500块。

何冰倒是没想过走。

问他原因,他总爱提一件事儿:

有次一场话剧演到第四幕,观众里有一小偷正动手,被抓了个现行。被偷的人请场务报了警后,抓着小偷不让走,俩人手牵手看完了话剧,到了笑点还一块乐呵。戏演完,才让警察把小偷带走。

这出话剧叫《喜剧的忧伤》。

2011年排的,何冰搭档陈道明,只有俩人,串完整场。

总共演出18场,卖了16200张票,创了人艺票房纪录。

好的表演是可以推倒人心的壁垒,流出甜水来的。

03

《茶馆》之后,人艺有一部挺绝的群戏,叫《窝头会馆》。

何冰、宋丹丹、濮存昕挑大梁。

这戏太好看了。

那种未经阉割的生猛、辛辣、有劲儿,看时像被人敲着脑袋壳儿,越敲越清明。

剧本顶尖,演员顶尖。

应了话剧常讲的那句,“拉开大幕看真的”。

真本事。真手艺。

两个多小时的戏,词儿是一字不落、一字不错。

但,这是最基本的功夫。

更高级的是,它从不煽情。

演到最后,何冰中了枪,临了也没哭天抢地。

只说,快拿窝头蘸自己的血,给儿子治痨病。

看的人心口钝痛。

演好人容易,演坏人容易,但演人难。

最后这个“人”,指人的复杂性。

后来,何冰在《圆桌派》讲到演戏:

“有一个最大的雷区就是演戏,绝大部分都在表演情绪,洒狗血,但是现在已经成为金科玉律了。”

“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控制情绪,而不是释放情绪。”

他还讲到了于是之老先生:

“于是之真正伟大的地方在于,他从不跪舔观众”。

放如今,娱乐圈又是怎样的“媚粉”成风。

所以,何冰跟当今风气不对付是注定的。

也不止他自己不对付。

有次电视剧论坛上,演员王劲松站前台发言,摔了稿子,说:

“什么时候我们这个职业变成了背台词也要被表扬的职业了,多不要脸哪?”

温和如李雪健,讲演员用一二三四五六七说台词,直留了俩字儿:可耻。

濮存昕更是讽刺道:“别批评人家孩子,人家孩子玩儿呢。”

至于这么不留情面吗?至于把话说到这份儿上吗?

太至于了。

这是在糟践这些老演员们所珍视的。

“戏比天大”,是老前辈留下的规矩。

北京人艺排练厅

可,这不对付里是有真心的。

《超次元偶像》那节目,何冰忙前转后。

一个一个的指导,一把手一把手的教:

“怎么剪辑是导演的事儿,我就做自己该做的。”

今年,他和胡军又一起去了《声临其境3》。

陪着青年演员们一遍又一遍的磨戏,动用自己的人脉给青年演员找指导老师,上了台又甘心当陪衬。

说话直的人,心肠却格外软。

同样嘴“毒”如李成儒,在《演员请就位》里,炮轰过郭敬明,怼过小鲜肉。

在《我就是演员》歌手杨坤上了场,他嘴上也没留情:

“超级模仿秀这是,我也真的不能夸你演得好,夸你演得好我有点昧良心,要不然咱们全国影视演员都没饭吃了。”

接着他又鼓励杨坤,如果真的爱表演:

“一会儿可以加个微信,咱俩探讨演戏。”

微博上,他又发了一遍。

这群老戏骨们,爱演戏这个行当。

也求一份“后继有人。

但,总归今时不同往日了。

04

87表演班之后,人艺再没办过学员班。

话剧市场凋敝,影视剧来钱那么快,谁还耐得下心来打磨。

眼看着,就要后继无人。

直到去年。

一纸告示:招演员,没有地域限制,22-45岁都可报名,名额30人。

4000个人参加,有老有少,很多参试者都在业内打出了名号。

初试。复试。笔试。面试。

冯远征,人艺表演队队长,正巡视考场

图源:网络

说是30人,进入笔试的就只剩22人。

宁缺毋滥。

有考生出来说,复试时,何冰动了火,觉得大家在糊弄考试,虚假的表演不动真情。

他急了。

怕传下来的手艺,无法往下再传。

但又能怎么办呢?

87班不止一个学生曾提过,苏民第一次上课,在黑板写下了几个字:

“演员要痛饮生活的满杯。”

演戏,是要把戏融进骨血里的。

当今,几人做的到?

退一步讲,又有几人愿意做?

演员苏民与儿子濮存昕

图源:网络

窦文涛曾问何冰:“就是说我们会不会被时代抛弃,你有这个焦虑吗?”

何冰如实答:“我有啊,而且我觉得终将被抛弃,这一天已经看见了,就马上就会来了。”

演戏,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

读书排第五,终究抗不过运数大势。

他说:

“我的选择是这样,就是不屈不挠地工作,我可能会准备这么一条道路可走,因为毕竟它属于我自己的一个职业,我很热爱这个职业。”

“我不能放弃它,然后不管你外边怎么样,反正我就这么来吧。”

大浪滔天,无人能拦。

做好自己吧。力所能及吧。

有些悲观,有些执拗。

我知道有些东西正随着“何冰们”的老去在消逝。

比如,演员与观众之间相互的敬重;

比如,对自我的不满与对获奖的惶恐;

比如,对作品本身的高要求和精神追求;

比如,对青年人和社会文化哺育的自觉。

比如恪守。比如信仰。

我想起《白鹿原》开拍前,原著作者陈忠实老先生曾亲手把一本《白鹿原》交给即将饰演鹿子霖的何冰。

并对他说了句:

“您见证,我死的时候拿这个当枕头,拜托了”。

那时候,一本书,一场戏,就是一辈子。

参考资料:

1.《北京人艺招学员,不求最好,但求“合槽”》,北京日报,2019.11.06

2.《“人艺”之乱》,三联生活周刊,2006.03.13

3.《口述中国|演员何冰,现在演艺界一些人没手艺谁都知道》,澎湃新闻,2018.5.30

4.《何冰:上帝扶着我》,人物,2017.05.23

j
jiaming
1 楼
过去的演员都要跑龙套几年后才有机会担任角色,现在是有关系有钱以来就是主角,加上后面一些无良的推手。
深深蓝色色123
2 楼
何冰的戏确实好
1
1819park
3 楼
都叫小鲜肉了,就是来卖肉的,只要新鲜就行。
1
123hahaha
4 楼
现在这些所谓的偶像剧都是什么玩意
w
wuyadexin
5 楼
中国太缺少这种演员了。
随意岁月
6 楼
批演员干嘛。要骂资本,骂广电总局,骂脑残粉,让那么多不合格的村姑鲜肉整容脸进入市场。
不屑二顾2
7 楼
市场决定一切,谁都怪不到,除了观众,正因为大部分观众喜欢看小鲜肉小姐姐,所以他们才有市场,才能从老戏骨手中抢过资源。而且正因为有颜值有身材,站那边就有很多人围观,那当然就不会去纠结演技了。
g
gign
8 楼
有什么观众就有什么演员
司马怒
9 楼
何止何冰,李雪健、王劲松、濮存昕、李成儒、葛优、陈道明、、、哪个不是演什么是什么的老戏骨。可惜了了,现在是流量当道。
o
oya
10 楼
她们演的话剧真的是绝了
叹息
11 楼
银河公司胡总
滤霸
12 楼
缺的不是演员,是风气.... 一直碌碌无为当小配角成为老戏骨的好演员多的是,没机会上位。却有些一出道就被骂成狗血的“大腕”能一路顶着骂名依然一直坚持着演一号恶心人。。找谁说理去。。。
V
Vincent_Zxd
13 楼
可悲
山影群岚
14 楼
好演员
燕超尘
15 楼
如果真的是演技不好,难道被怒骂几句就演好了?骂有用吗?再说演技这种东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全凭自己感受,一般的标准也就是贴近生活,如果贴近生活是标准,那生活中的人碰到不同的情况的时候的表现各有不同,凭什么非得千篇一律
j
jeffg
16 楼
“三儿,说吧,你这一个山庄许了几个婆家”,白鹿原里演的真好,可以感觉到比当年我爱我家里的表演又提升了几个档次。
x
xxl777
17 楼
所以中国电影近些年全是烂片,吊儿郎当
燕超尘
18 楼
好演技应该有3种标准 1 令人愉悦,所以那种把剧中人演成泼妇的就先靠边吧 2 贴近生活,而生活中的人的表现并不是千篇一律的,所以各人可以有各人的演绎手法,只要符合剧中的情境而且不是太木纳或太做作就不能算演技不好。 3 在不同的剧中能根据剧中人内在的不同改变自己的内在。每个演员都有其独特的气质使其更适合演某类角色,真正能百变演任何角色的演员是很少数的,所以这应该是演技的最高层次。老戏骨大多也就是演得比较自然,基本上在不同的剧里还都是自己的样子。真的能在不同的剧里灵魂都改变的,看到现在也就只有韩栋和茅子俊。看过韩栋在天龙八部里演的那个单纯木纳的虚竹,再看他在步步惊心和锦衣之下演的阴冷狡诈的坏人,真让人绝望,虚竹怎么能变成这样了呢,我的虚竹呢?感觉韩栋的内在灵魂都变了一个人,令人倒吸一口冷气。那些被人吹捧的老戏骨哪里有这种神演技啊,他们最多也就自然点比较贴近生活而已。茅子俊在皓镧传里儒雅内敛,在青云志里和大唐荣耀里虽然都演坏人,但是坏得不一样,在大唐荣耀里出演跟安禄山同样暴戾偏执的安庆绪,那眼神好可怕。 另外,外表是最能代表一个人的,选择与剧中人外表匹配的演员比演技还重要,现在很多40多岁而且保养得并不好的女演员出演恋爱中的年轻女人,看一眼就出戏了,根本没有必要再讨论演技。
B
BARBECUE
19 楼
现在的那些还叫演员???都TMD 婊子流氓在镜头前交配而已!所以现在宁可看美剧,甚至日剧 国内剧没个老戏骨的戏绝对不敢看 不敢看呐!!
雁过留声机
20 楼
小鲜肉小仙女和正经演员不是一回事,不是一种生意,就像旺仔牛奶和超市里买的牛奶不是一种饮料,大家习惯就好,另外小鲜肉娘炮确实看着恶心。
钢琴上的猫
21 楼
现在真没几部片能看的。就海报能看看
刀疤兔
22 楼
冯远征。。是不是演不要跟陌生人说话 那个
身陷奥克兰
23 楼
看看这几位,那才叫真正的演员,再看看现在那些造作的小鲜肉,我只想说一个字:呸!
l
lvyun007
24 楼
就像搞实业这年头干不过玩资本的。 大人,时代变了……
冰川7/8
25 楼
甲方乙方里的很多经典台词 其实是更早的老电影的经典台词 被引用到这个90年代的贺岁片里的 很有意思的
狐狸六四
26 楼
名匠的凋零不是因为没人买,是因为他们戴着重枷。让你嘴里含着嚼子,脚上套着铁质小鞋。谁也没法跳出绝世的舞姿。广电总局存在一天,中国文艺就衰亡一天。
玉匠
27 楼
玉匠
28 楼
这些小鲜肉小花有几个能演出婊气和流气的?你太抬举他们演技了!!!都在镜头前尴尬的装少女感,新鲜感,可爱感!连角色定位都搞不清楚!仔细想想演婊子流氓的代表演员还是那些老演员啊!
R
RUSPC
29 楼
不喜歡就不要看。 還有就是觀眾就是喜歡看小鮮肉, 演技甚麼的不需要。
白玉老虎
30 楼
小鲜肉和演员不是一个类型的工作,没有可比性,小鲜肉是卖笑的,演员是演戏的。
公马
31 楼
现如今,你若认真,就输了。
填写基本资料
32 楼
心理不平衡 这些老戏骨主要赚的少。
l
liebsh
33 楼
小鲜肉就是群长了生殖器的花架子!
b
bwolf
34 楼
还不是因为老百姓的原因?
彪呼呼的B格
35 楼
以前的从事这些事业的差的叫艺人,好的叫艺术家,甭管什么层次,都带个艺字,说明他们都是往艺字里钻的一群人,差别只在水平高低。现在......艹,一个初中肄业的连个福字都写错的杨村花都能红,可见这娱乐圈得是多傻逼的地方
影月
36 楼
一直不喜欢小鲜肉,觉得他们就是靠脸蛋没一点本事最重要没阳刚之气像小娘们
燕超尘
37 楼
如果实在不满意就只能到不是市场经济的地方去了,现在的情况就是老戏骨靠小鲜肉吃饭,没有小鲜肉观众就少,观众少了就没有公司愿意在电视台投放广告,没有广告电视台就没收入,电视台没钱就无法购买影视公司拍出来的影视剧,这样整个行业都得完蛋。小鲜肉多少粉丝,老戏骨多少粉丝,愿意出钱做广告的公司都是看着小鲜肉的面子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