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问无锡高架桥侧翻事故:超载通行没人管?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19年10月12日 8点41分 PT
  返回列表
78216 阅读
49 评论
新京报

(原标题:五问无锡高架桥侧翻事故)

无锡高架桥侧翻事故,引发了舆论震荡。据最新官方通报,事故造成3辆小车被压,致3死亡2伤。

比具体伤亡数字更具冲击力的,是现场视频。有行车记录仪拍下了事发瞬间,场面惊心动魄,宛如电影画面。那轰的一声响,俨然隔着屏幕都能听见。

“你永远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到”,又被很多人念及。

消除公众安全焦虑的最好方式,就是彻查责任,真正让“桥都坚固,路都安全”。

对于事发原因,官方的初步分析是,运输车辆超载所致。但就目前看,仍有几点疑问需要解开。

当地应对处置进展如何?

面对这么一起重大安全事故,公众在惊愕与祈祷之余,必定会生出大量疑问:实时伤亡数据,事故现场处理情况,事发桥梁建造与维护情况,肇事车辆情况等。

事发后,当地有些救护部门迅速赶到了现场,这呼应了救灾从速的民众期许。

但就舆情应对看,当地仍有些地方做得还不到位。

比如,到目前为止,当地只发出了两波通告,通报的信息还挺单薄。虽然事情进展详查需要时间,但通过实时调查进展与结果的及时发布,增强事故的能见度,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显然很有必要。

比如,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交通广播报道,事故发生9小时后,当地政府新闻办微博连发两条无关信息,对于该事故只字未提。有记者现场连线政府值班热线,对方表示不知详情,而宣传部门负责人电话持续无人接听。

在网上,有人将这跟抓造谣者速度比照着看。这并不妥当,却也表明这样的舆情应对来得有些后知后觉。

又比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交通广播记者介绍,他们赶赴现场之际,事发现场拉起封锁线阻止媒体拍摄。

这或许有露谨慎起见的考虑,但面对公众的热切呼应,回应上显然要有更具速度和透明度。

问题只在超载车辆?

在官方通报中,经初步分析,认定事故的直接肇事者,正是那辆事发时行驶于高架桥上方的红色超载货车。

那辆货车真的超载了吗?据新京报记者采访,有无锡钢铁行业人士称,散落在红色货车的四个钢卷,每个重量都有在27吨至28吨之间。以散落的四个钢卷每个28吨计算,四个钢卷重量至少为112吨。

此前网友爆料称,当时是一辆钢材市场的加长车(就是那辆红色货车)违规超载,应载65吨实载187吨,车辆经过时候由于严重超载产生共振,导致桥梁侧翻。

各种信息指向了大卡车超载。但如果有安全冗余设计或者限超之类的举措,超载的大卡车或许还无法导致高架桥侧翻。

有专业人士就分析,涉事高架桥属于单柱式桥墩梁式桥,单柱墩受力不尽合理,单侧超载容易造成倾覆。货车上桥后走在桥面的一侧,桥梁自重不足以平衡车辆超载产生的力矩,侧向力导致了侧翻。

还有人提出解决办法:桥梁支座外移,减小重载货车走外侧车道时的力矩,或者柱墩与桥面同宽;重载货车只能走中间车道,或者不允许重载货车上桥。

这里面的很多特征,跟当年哈尔滨桥梁侧翻事故发生的原因如出一辙。当时的事发桥梁,单侧同向行驶的4辆货车核载总量为102吨,实载总量为395吨,车、货总重量将近500吨,最终导致了4台货车翻落,造成3人死亡、5人受伤的重大事故。

这次事故原因除了超载之外,又是否跟柱墩设计、荷载不利布置等有关?

设计、施工方到底是谁?

桥塌了,很多人最直接的反应,可能是追问工程质量。

官方文件显示,这项工程曾被工程监管部门——无锡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评为优良级工程。

无锡市审计局2007年发布的《312国道无锡段扩建工程竣工决算审计结果的公告》显示,312国道无锡段曾在2003年进行过扩建工程,于当年9月开工建设,2005年6月建成通车,2005年11月工程交工验收。值得注意的是,该工程用时22个月完成,通车至今已近15年。

《公告》中提到,312国道无锡段扩建工程的总体设计单位是江苏省交通科学院有限公司等;主要监理单位有江苏科兴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等监理单位;主要施工单位有无锡交通工程总公司、东盟营造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等有关单位。

可耐人寻味的是,事发后,作为A股上市公司的江苏省交科院迅速回应,称这一工程与己无关,具体的声明将在随后公布。

不只是苏交科,被矛头所指的中设集团也发布公告,澄清无锡垮塌高架桥的设计、施工、监理等事项与公司无关。

问题来了:作为官方报告中的工程承建方,第一时间出来撇清关系,这锅甩得掉吗?如果不是他们,真正的施工方到底是谁?

在此事故中,若桥梁、道路工程有质量问题,或者设计有纰漏,那可能涉及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多个环节。廓清每个环节上的责任,显然不可或缺。

超载通行没人管?

据相关人士介绍,这座已经建成近15年桥,常年有密集的载重货车通行。

原因就在于,在事发的高架桥两侧,分布着多个大型的专业批发市场,包括一大型的钢材城、型材城及木材市场等。这些大宗货物的运输都要经过此桥。

▲这是10月11日拍摄的江苏无锡高架桥侧翻事故救援现场。图源/新华社

这座桥侧翻于昨日,看起来似乎是个偶然事件,但偶然背后没准又有海恩法则在发威。

就在昨晚,一篇发表于2017年4月24日的旧文《无锡的快速内环高架还能用多久?》,被重新翻出,迅速上了10万+。

文中就提醒道,无锡快速内环,不应该放行“卡车”,不然将很难达到其设计使用的年限——50年。

他的话更像一种预言:“一旦载重卡车压坏高架道路,造成桥梁断裂倒塌等,正在行驶中的小汽车,是无法预知和预防的,必定是灭顶之灾!”

虽然事发桥梁属于外环,但是回头看他的那句话,已经离“一语成谶”无限接近了。

而如今看来,侧翻桥梁的路段,不仅“卡车”通行,可能一直存在超载情况。

据当地人士介绍,事发路段“货车超载是常事,前些年有一辆车拉300吨的,现在超载管得严,但一辆车也都是拉150吨左右”。

根据最新货车超限超载规定,六轴及六轴以上车辆,其车货总重超过55吨的,都将视为超重。如果照150吨计算,那么超载已达200%之多。

这不得不让人质疑,超载通行,没人管吗?

而据红星新闻报道,近两年无锡市交通运输局,多次下发“限超”规定,紧抓超载。但此次的事故,无疑说明,当地交通部门,在超载监管工作方面,仍有不足和疏漏。

该怎么避免类似事故再发?

保障城市道路、桥梁安全,需要全系统各个环节来共同出力。

就事前建造而言从设计、施工到监管、验收,每个环节都需要一丝不苟、环环相扣。做到无差错、无纰漏,这才是为公众的生命安全负责。

而就事后的管理、维护而言,则同样需要交警、运管、路政三部门相互协调、认真负责。

▲这是江苏无锡高架桥侧翻事故救援现场 。图源/新京报

管理和维护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更需要持之以恒。对道路、桥梁安全进行定期排查、维护,对货车多行路段、桥梁严抓限超,这些本都是应有的常规举措。

就这次事故暴露出的问题看,显然有很多地方需要“亡羊补牢”。

该“补牢”的,不只是某个部门。这起高架桥侧翻事故,足以让很多单位、部门和个体引以为诫:维护城市道路、桥梁安全,是对行人生命安全的基本保障。这需要施工方的全面考量,需要交通系统部门的警醒,也需要出行者的自觉。

而当务之急,还有人员的救助及事故处理善后工作。伤员和亡故者,他们的医疗费用和赔偿金,谁来埋单?受害者及其家属,他们的悲伤、愤怒与诉求又该由谁受理?这其中,事故责任主体的确定尤为重要。

希望当地摁下彻查键,用真相与妥善善后回应不幸者和公众的诉求。

真是服了你们
1 楼
明摆着没人管
天涯一枝花
2 楼
先查查桥的质量吧,不要以为把重点往超载上扯就没事
b
bluetop
3 楼
问多了,这是反党,报纸等着关门吧
D
DK148
4 楼
马上问的人就会被消失
C
Childhoodcn
5 楼
国内超载是真没办法,货车司机不超载就是赔钱,不懂行的别在这里瞎掰掰,你不了解人家痛苦,光批评超载没道理
V
VBO
6 楼
到处都是收费站,卡车不超载根本没法挣钱
s
shaipandora
7 楼
这个现在在国内都不算个事了,几乎天天都有断桥塌楼死人的事发生,只是不给报道出来而已 。。。。
n
nmb6park
8 楼
假新闻,这事情只可能发生在灯塔国,
k
kk1977
9 楼
5楼6楼说得对。有个搞运输的朋友告诉我,为了超载而不被抓,国内还有带路的行业,就是帮你疏通关系躲避排查。各种收费站,加上带路费,别说不超载,哪怕超载少了都赚不到钱。
山边那朵云
10 楼
对政府的话语显得如此软绵绵。什么还有不足和纰漏。操,人都死了,管理城市是政府的职责,屁民连话都说不动了,唯唯诺诺比僵尸还僵,这就是我看不惯的地方。而且还无处泄愤。
英国流氓
11 楼
政体不改变 这种破事就永远存在。抓也就好几个月。风平浪静后又继续。。。
O
OZJOE
12 楼
看地图周围全是五金集散地,没发生过事故之前肯定不会考虑那么多问题。城市发展快了就顾不上那些细节了。
花和尚1
13 楼
与海运一样,不运赔钱,运货多赔的更多
p
pickle
14 楼
不只是苏交科,被矛头所指的中设集团也发布公告,澄清无锡垮塌高架桥的设计、施工、监理等事项与公司无关。 =================== 哈哈承建方居然第一时间出来否认有关,这水深了。 看来只能把责任推给货车超载, 车没坏桥先塌。
独倚危栏
15 楼
关键是造成不超载运输公司就活不下去的这种现状的背后根源。不从源头上找问题,也只能是饮鸩止渴了
w
weiyan
16 楼
无锡市的头又得有人倒霉了。总得有人来负这个责。
玻璃砂
17 楼
大事故發生不倫細節如何 政府安檢部門也難辭其咎
g
givetome
18 楼
Yes 15楼】 独倚危栏: 关键是造成不超载运输公司就活不下去的这种现状的背后根源
j
jpeagle
19 楼
如果不超载,就赚不到钱,应该涨价,如果涨价竞争不过,说明没有竞争力,换行业。 还有可以换地方,换到成本便宜,基础设施更好的地方。 不能把自己的危险,建立在给别人的便宜价格上。
红旗下扯蛋
20 楼
说不超载不挣钱的,就像说不贪污不够生活费一样无知。
清除五毛
21 楼
习近平肿属鸡指出 厕所是用来住的, 钢圈是美帝的阴谋
p
potatohead
22 楼
货运卡车超载这个事情, 是个死结。不超载, 司机就是赔钱。 要想让货运这个行业继续下去, 必须超载。 这一点, 不但司机知道, 货主知道, 连警察,公路监管。。。 都知道。 所以才出现了荷载50吨的车, 如果超载道300吨,就要被拦下来, 超载150吨的, 罚点钱就让过了。 否则怎么办?货运就要停摆了。 其实就无锡这个事件来说, 我觉得诡异的一点是,钢材交易市场怎么会放在市内, 而不是放在火车站周围呢? 钢材是最适合让火车载运的了, 既便宜, 又安全。 怎么会放在市内, 让卡车载运呢?而且还在规划的时候,让运载线路要走高架? 疯了吧?
清除五毛
23 楼
你倒是说说,五毛为何都是智障? 一个答案
清除五毛
24 楼
最终会发现,这是邓小平惹的祸
Z
ZODIAC
25 楼
以前有“豆腐渣”是因为责任赖不到洪水头上,这次有司机有运输公司,所以这次的责任可以在于“超载”而非质量。
x
xtzno1
26 楼
一般的半挂看载重量都是最多几十吨...国内动不动就上百吨,有点恐怖啊....
a
airswingman
27 楼
你在美国开车 后备箱东西装多了 超载了怎么管 老天爷下大雨 也是政府的毛病吗
小鼻涕猪儿
28 楼
背锅侠找到了
f
floolf
29 楼
墙国 哈哈哈哈哈喜庆
p
pittluck
30 楼
你在美国见过超载的货车? 厉害
a
adelaideboy
31 楼
所以其实这次算幸运了,毕竟是等红绿灯时桥倒的,如果是车辆正常运行时会更多人伤亡,所以其实这些死的人就是中国高速发展的代价,但是中国的国民不能忽视的一点是这样建的桥全国还很多,超载也很多,谁能笃定你就不会成为被压在桥下的车呢,安全感一直是一件奢侈品在中国,平头老百姓没有,富人没有,官员也没有只有这件事中国是公平的
b
billyc
32 楼
后备箱东西装多了跟货车超载是同一个概念吗???你什么车的后备箱能装300吨??
w
wushang
33 楼
美国有个制度,大货车高速上过一段距离就必须下高速去称重。还是很有道理的。
k
kk1977
34 楼
关键还是美国货车司机本来收入就不错,犯不着用命去博钱。开超载车跑长途,就像坐在定时炸弹上。中国长途货运这一行竞争太激烈,利润压得太低,只能铤而走险,否则谁不想安安稳稳地赚钱?
p
potatohead
35 楼
你在美国开过车吗? Truck Inspection Station 在高速公路上一会儿就有一个。 而且, 你让美国货运司机超载? 你试试看, 那个货运老板别想干了, 别说工会不同意, 这事儿一旦爆出来, 就等着坐牢吧。 你那个家庭小轿子车, 再超载也压不垮桥啊, 没等把桥压垮, 先把你自己的车给压垮了。
p
potatohead
36 楼
也有说法是中国激烈竞争的货运行业,推动了整个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 物流这么发达, 长途司机们功不可没。
f
fourtrading
37 楼
偷工减料所致
m
marco
38 楼
设计有缺陷单柱支承桥面容易向一边倾斜,应该用双柱或 H 柱设计。
江东去
39 楼
国外运载开车上高速公路必须进路检站接受检查。你孤陋寡闻还喜欢乱发声。
k
kk1977
40 楼
是这么回事。在中国货车超载的问题,几十年来都没解决。我有个朋友是做货车生意的,从出厂标吨位开始就有猫腻,更别说大大小小的货车改装车行,监管部门一直都是睁只眼闭只眼。这里面牵涉方方面面的利益,水太深了。货车司机其实是利益链的最底层。人家也是有老婆孩子的,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铤而走险?这些都是网上的键盘侠们看不到也不愿意看的一面。
金马门前
41 楼
你懂个傻逼 你去看过那些各种过路费和随意罚款的吗?
d
dzj
42 楼
钢圈是美帝“国外势力”的阴谋!亡我之心不死!
群X乱舞
43 楼
大家都超载没人管才是关键,管理严格,大家都不敢超载的话,运力相对减少,运价就会提升,如果还不够,那就自然淘汰多余运力,总会达到平衡的……难不成就指着超载拿别人和自己的命换钱?
C
Cup3
44 楼
: 关键是政府部门不作为,超载罚一次一年都白干,看看哪个司机敢以身试法?运输成本最终都会转嫁到消费者,因为总有借口才导致了这种严重伤亡事故。真没法活还能去驾车?早革命去了。
群X乱舞
45 楼
国内网购动不动就10快15块邮费,路程又远……
二赖他哥
46 楼
只管坐等收钱发财就好,管你们死活!
f
floolf
47 楼
好事成双
t
tosefun
48 楼
这种高架路本来就不是载重车该上去的,更别说是超载的
t
tosefun
49 楼
这个是最扯淡的论点,如果所有车都不超载难道就没人运货了?关键问题就是有人超载政府不管,所以大家就都超载
顽童在线
50 楼
交警5点下班以后就没人管了,这时候超载车就都出来了。
N
Nadal1991
51 楼
重载铁路 没发展起来,货车货运成本高 。 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