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崇尚民主的美国,“得票较多却输掉选举”是一件非常违反直觉的事。因此,过去24年来几乎稳定地有超过六成美国人支持“落实普选总统”,废除“选举人团”制度。根据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本年9月公布的最新数字,有63%人支持改行普选,认为应该保留选举人团的则只得35%。在两党极端分裂严重的美国,这已经算得上是美国人罕有的“政治共识”。
aquestion 发表评论于 2024-10-29 12:34:39
《美国宪法》只字不提民主;
美国实行共和政体,坚决摒弃民主政体;
There were no other democracies in the world at the time. American Revolution was the first. Nobody knew what democracy was. That's why democracy was not mentioned in the Constitution. Republic was from the Roman time two thousand years ago.
踏入美国大选投票日前的最后一里路,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的选举机器,以至特朗普(Donald Trump)和贺锦丽(Kamala Harris)都将精力全部投放到总统选举的7个摇摆州之上。根据实时广告数据公司AdImpact的统计,单是10月1日至21日的这段时间,贺锦丽和特朗普在摇摆州中的广告开支分别接近9000万美元和7000万美元之数,两人在这些州份频繁活动,在这段时间内,贺锦丽一共出席了25场个活动,特朗普则出席了18场活动。
“小州优势”
美国虽然是个人口超过3.4亿的国家,但在美国总统的选举制度之中,真正决定选举结果的就只有少数来来去去也是那么几个、两党差距非常接近的所谓“摇摆州”。在这次选举的7个摇摆州--宾夕法尼亚(Pennsylvania)、密歇根(Michigan)、威斯康星(Wisconsin)、内华达(Nevada)、亚利桑那(Arizona)、乔治亚(Georgia)、北卡罗来纳(North Carolina)--只代表美国大约两成人口。从上次总统选举的差距来看,这些州只要有几万人改变投票意向,当年的选举结果就会不一样。
美国总统并非由选民直接选出,而是由一个州按照选民投票结果选出一张选举人名单。除了缅因州(Maine)和内布拉斯加州(Nebraska)两个小州之外,投票採取领先者全取制,在一个州得到最多票数的候选人就会得到该州所有选举人的支持。
A Flourish chart
美国各州的总统选举人分布与国会两院议员人数分布相同(按:再加上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3票),参议院是50个州每州固定有两位参议员,众议院则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这样得出的结果是,在美国人口第一大州加州,每张选举人票平均代表70万人;而在人口最少的怀俄明州(Wyoming),每张选举人票只平均代表不足20万人。
这就造成了“小州优势”,一个党如果在够多的小州份有较多数支持的话,即使在全国得票上落后对手,也能透过选举人团的制度胜出总统选举。
民主党浪费选票?
近几十年的人口转变和政治趋势,也让这种情况更为突显。随着去工业化和知识型经济的发展,城乡差距愈来愈大,民主党的支持者集中在城市和美国东西两岸的州份,而共和党的支持者则集中在人口较少的内陆州份以及南部州份。这就造成了美国绝大多数州份几乎都是“一党独大”的局面。图为2024年10月20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到访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Philadelphia),于一家麦当劳炸薯条拉票。(Reuters)
从州政府控制权的维度来看,在1992年,美国大部份的州(31个)都是州长和州议会“两党共治”,没有一党控制州长兼州议会两院;但到了2024年,两党分权的州份只剩下10个,当中有5个也就是这次总统选举的摇摆州。
由于民主党人集中在加州、纽约州这些大州,形成了大量的“无用选票”--民主党得票远远超过半数门槛所需,多馀出来的选票却不会影响选举人票的结果。
2000年以来的6次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在其中5次都获得更多选票,但由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胜出的选举则只有3次。
通常用来衡量选举人团对一党选情不利程度有多大的基准,是用一党全国得票领先的比例,再减去“决胜州份”的该党得票领先(或落后)比例。所谓的“决胜州份”就是在选举中将胜选人推过过半数选举人票门槛的那一个州。在过去的两场总统选举中,这个决胜州份都是有10张选举人票的威斯康星州。
2016年,希拉里(Hillary Clinton)的全国得票比特朗普高2.1个百分点,但在威斯康星州却落后特朗普0.8个百分点,因此,2016年选举对民主党的不利程度就是2.9%。也就是说,民主党要在全国得票领先共和党超过2.9个百分点,才可夺得白宫控制权(假设其他因素不变)。
2020年,拜登(Joe Biden)全国得票比得特朗普高4.5个百分点,但在威斯康星州则只以0.6个百分点的差距险胜特朗普。由此可见,2020年的总统选举虽然由民主党胜出,但该次选举对民主的不利程度有增无减,达至3.8%的水平。
这一次选举,贺锦丽7月接替拜登竞选之后,全国民调支持度一直领先特朗普。虽然临近选举,两人差距收窄,让人逐渐看高特朗普的胜算,但即使是在贺锦丽人气最高涨的时刻--也就是8月下旬的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DNC)举行的前后--贺锦丽的平均全国民调领先幅度也不足4个百分点。如果这场选举对民主党的不利程度与2020年相约的话,其实在贺锦丽民望最高的时刻,她与特朗普的选情从民调来看其实也只说能是“50-50”,并无明确的高下之分。
踏入选举前最后一周,贺锦丽全国民望领先幅度收窄至两个百分点之内,她的胜算就更加微弱。
其实,在崇尚民主的美国,“得票较多却输掉选举”是一件非常违反直觉的事。因此,过去24年来几乎稳定地有超过六成美国人支持“落实普选总统”,废除“选举人团”制度。根据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本年9月公布的最新数字,有63%人支持改行普选,认为应该保留选举人团的则只得35%。在两党极端分裂严重的美国,这已经算得上是美国人罕有的“政治共识”。
然而,改制的权力却掌握在靠着现行制度掌权的政客手中,即使大多数人有意愿改制,要落实起来几乎是天方夜谈。因此,贺锦丽和民主党在可见的将来也依然要面对在全国选举制度中的天生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