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日中新时代”安倍释放了什么信号(图)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19年10月5日 22点29分 PT
  返回列表
6374 阅读
8 评论
新京报



在10月4日召开的秋季临时国会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向参众两院议员发表施政演说,他强调,要开辟日中新时代,将日中关系推向新阶段。这引发国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

日本首相在每次国会召开之际都会发表施政演说,其内容往往都是概括式的,却能反映出今后一段时期内日本政府总体的内政和外交施政方向。这次国会上,安倍提出“开辟日中新时代”,明确要继续推动两国经济、青少年等所有层面的交流,并不突兀。

稍早前,他还通过中国媒体祝贺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期待两国关系未来更加牢固。不论是安倍的施政演说,还是在中国国庆节前夕的专门祝贺,都体现出了当前中日关系改善向好的积极势头。

从去年至今,中日关系持续改善发展,特别是今年下半年,两国政府高层的积极互动也日趋增加。

8月10日,中日战略对话会时隔7年重启,在增进中日之间的政治互信,减少彼此间不必要的战略消耗之余,也为中日关系的长足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毋庸讳言,中日关系中仍有些梗阻。鉴于此,如何推进中日关系在新时代行稳致远,也成了不得不认真思考的新课题。

时下,中日两国政府都将对方明确定位为“伙伴”,安倍政权还提出将两国关系“化竞争为协调”,这已是良好的信号。

而目前来看,中日之间的“竞争”,特别是“不必要的竞争”在减少,但两国之间的“协调”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而要“开辟中日关系新时代”,两国在协调方面自然可“更进一步”。

实际上,作为世界第二大、第三大经济体的中国和日本可协调共进的领域有很多,如养老、环保、医疗以及教育等。特别是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中日两国的协调共进就显得更为珍贵和重要了,这对世界而言,也代表着确定性的增加。

在我看来,伴随中日关系不断深化发展,中日两国今后协调共进的领域不应仅局限于第三方市场、经贸等“传统领域”,还可以更多地聚焦于维护世界自由贸易体制、战后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等更加宏观的领域,这也可以成为中日两国在新时代下长期坚守的“新领域”。

回顾1945年战后至今的中日关系史,经贸合作是两国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主线,但中日两国在应对重大国际问题的政治外交合作则大有发掘空间。

今时今日,中日两国的综合国力均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日益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中日关系之稳定是两国深化发展的基石,中日两国的协调共进,则是维护国际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

晴天好啊
1 楼
中日韩共建东亚文明圈儿
r
rogersune
2 楼
新版大东亚共荣圈
小信人
3 楼
日本最好的机会,只要释出诚意,消除芥蒂。
小信人
4 楼
川普把互补变成了对抗,中日可以把对立变成合作。
北海01
5 楼
日本归还钓鱼岛,赤尾屿,琉球,两国自此不会再有矛盾。
s
smart321
6 楼
日本就是说说而已,中日关系已经很难恢复
体制内
7 楼
安倍一会说是鬼,一会说是神,有无病呀
轻松轻松
8 楼
安倍是个老练的政客,钓鱼岛危机在他任内基本得到控制。钓鱼岛危机的真正起因是在2011菅直人首相任内开始的,菅直人作为左翼青年是84年受邀三千访华青年之一,作为亲华知华派理应对中日关系作出积极贡献,但他上任后在钓鱼岛海域抓捕了中国渔船船长詹其雄,这个举动打破了长期只是驱逐的惯例,导致中日关系从那一刻起急剧恶化。到安倍任上任时,双方关系已经到了对抗的程度,但在他任内,尽管中国在钓鱼岛采取了前所未有的积极维权活动,双方在钓鱼岛的冲突得到了管控,趋于平稳。2006年在他第一次任日本首相时,一上任就访华,使前任的小泉纯一郎中日关系低谷里得到了有效的恢复和发展。所以,不能把他看做单纯的反华政客。菅直人才是真正中日关系二十一世纪恶化的始作俑者,这跟他平民世家出身,缺乏政坛经验有关,而安倍是老牌政治世家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