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原油宝巨亏事件仍在发酵!三大细节遭质疑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4月23日 8点53分 PT
  返回列表
74668 阅读
46 评论
证券时报/银行财眼

中行原油宝巨亏事件仍在发酵!

4月22日晚间,投资者终于等来了中国银行的原油宝业务的情况说明。中国银行官网发布消息称,原油宝产品挂钩境外原油期货,类似期货交易的操作,结算价按照北京时间凌晨2点28分至2点30分的均价计算,即当日CME公布的结算价-37.63美元。

对于市场质疑的强制平仓问题,中行指出,在跌到负价格前,多头头寸不存在强平制度,而跌至负价格是发生在22:00后,中行不再盯市、强平。即持有多单未平仓的投资者依旧需要以-37.63美元的结算价来执行,按照亏损三倍的价格执行。

随后,中国银行发布公告称,近日,部分媒体就中国银行“原油宝”业务进行了报道。该业务有关情况已在相关网站说明。中国银行将依法合规处理相关业务后续事宜。

“本来有6万的本金,本金全亏完了,现在还倒欠10万。账户上出现一连串冷冰冰的负数字时,心情彻底奔溃了。”有投资者告诉券商中国记者。

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部分中行基层员工乃至支行负责人也在此次风波中出现较大亏损。

然而讽刺的是,在中行以-37.63美元结算后,一天后WTI原油5月合约迎来交割日,最终以10美元交割。

相比之下,建行、工行的账户原油产品以及全球最大的原油上市基金USO(ETF基金)则早在一周前都已经完成移仓,主要多头都走了,只剩下中行原油宝持仓至结算前一个交易日。有市场人士指出,CME临时改规则,或是导致最终出现如此匪夷所思的负价格的重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行原油宝出现巨亏后,建行晚间也公告称,暂停账户原油的开仓交易,持仓客户的平仓交易不受影响。

对于“倒欠”银行钱是否需要补齐,券商中国记者询问中行APP在线客服时被告知,这将被视为欠款,银行有权向人民银行申请将欠款记录纳入其征信。

中行发布情况说明:跌至负价格前,多头不触及强平制度

4月22日晚间,抄底中行原油宝巨亏发酵了一整天后,中国银行终于发布了原油宝业务的情况说明,主要有五点内容,券商中国记者将其重点梳理为三点。

第一,原油宝产品挂钩境外原油期货,类似期货交易的操作,按照协议约定,合约到期时会在合约到期处理日,依照客户事先指定的方式,进行移仓或到期轧差处理。

对此,有市场人士质疑,原油宝产品既然类似期货交易的操作,虽然不带杠杆,但实际上原油价格的波动巨大,已经超越银行对客户的风险等级要求,属于高风险产品,然而银行却将其与理财产品混在一起销售,是否涉及向不符合风险等级要求的客户开放买卖金融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3月底,中国银行江西分行还发布《原油比水还便宜,中行带你去交易》一文,称原油宝可以灵活多空交易,并举了一个做空的例子,称“抓住一波活久见的原油行情机会,收益率超过37%,仅仅用了5天。”。

第二,合约结算价由中行公布,参考期货交易所公布的相应期货合约当日结算价。期货交易所按照北京时间凌晨2点28分至2点30分的均价计算当日结算价,当日CME公布的结算价为-37.63美元。

即当晚中行原油宝持有的所有多单,在22:00冻结客户的交易后,并没有实际拿到市场上去平仓,而是最终全部以匪夷所思的-37.63美元的结算价成交。

从CME可以查询到,最后高达77076手合约是按照的TAS指令(结算价交易)执行的,即以-37.63美元结算,这部分持仓结算的损失接近300亿元。虽然不知道最终中国银行的持仓头寸,但如果头寸过大,或损失惨重。

第三,对于原油宝产品,市场价格不为负值时,多头头寸不会触发强制平仓。对于已确定进入移仓或到期轧差处理的,将按结算价为客户完成到期处理,不再盯市、强平。

即在跌到负价格前,原油宝的多头头寸不存在强平制度,而跌至负价格是发生在22:00后,中行已经不再盯市、强平。

从中行的回复内容来看,持有多单未平仓的投资者依旧还需要以-37.63美元的结算价来执行,即亏损三倍的价格执行。

“倒欠”十几万,会影响个人征信吗?

在22日一早发布公告,确认WTI原油5月期货合约CME官方结算价-37.63美元/桶为有效价格的同时,中行也向客户发送短信,称原油宝美国原油合约已参考CME官方结算价进行轧差或移仓。

短信同时指出,“请多头持仓客户根据平仓损益及时补足交割款”。这意味着,不仅投资者本金归零,还要补足“倒欠”银行的钱。

以持有近400手原油宝人民币美油05合约多单的陈大丽(化名)为例,她合计投入约6万元,而在22日凌晨以-266.12元的价格被平仓后,账户平仓损益约-16万元,扣去归零的本金,还“倒欠”银行10万出头。

而多数投资者可能并没有注意到,根据原油宝投资协议,保证金不足部分,中国银行可扣划投资者其他账户资金用于抵偿该行损失。这意味着,当投资者不主动弥补“倒欠”原油宝账户的钱,存款账户也将不保。

此外,还有投资者提出疑问,如果不补足“倒欠”的钱,是否会影响个人信用记录?两位受访的征信行业人士认为会上个人征信,“因为是签了原油宝投资协议的,具体内容可以看协议”。

中行个人账户商品业务交易协议显示,因各类原因产生客户交易专户透支、资金不足的事实时,客户负有及时补足资金的义务,客户同意银行有权暂时冻结其签约账户,客户应在银行通知的时间内补足交易专户内的资金。

其中,客户逾期未补足资金的,银行有权采取下列一种或数种方式追索:

一是,直接从其被冻结的签约账户中扣划相应金额。如果客户被冻结的签约账户中资金不足,有权按照市场即时汇率,从客户开立在银行系统内所有账户中扣划相应款项。

二是,就未获清偿的资金计收逾期利息,逾期利息的利率参照中国银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执行。

“都已经说逾期计费了,肯定会上征信的。”前述征信行业人士认为。

在券商中国记者询问中行APP在线客服时,对方也表示,保证金不足的情况下,如果还有持仓需要100%补足保证金,如果没有持仓,将视为欠款,银行有权向人民银行申请将欠款记录纳入其征信。

一位城商行个金部负责人则认为,正常情况下,银行是有权向央行申请把客户的欠款记录纳入征信的,但此次情况过于特殊。

“关键就是,整个事情的舆论导向现在是偏向投资者的,如果中行再有这个举措无异于火上浇油,还是要考虑到整个的社会影响。我个人认为,可能还是用时间来消化,这批爆仓的客户损失过于惨重,银行想善了或者强行压下是不可能的,可能会有什么和解的举措吧,但也不好说。”该负责人认为。

事实上,在中行客户经理与客户的电话沟通中,语气也并不强势,并且再三否认自己的意思是要求客户补足“倒欠”部分款项,而是只做“提醒”。“如果您愿意的话,可以再关注两天,看后面有没有具体的一些短信通知。”

抄底投资者损失惨重,建行暂停开仓交易

由于开户便利、低门槛且不带杠杆,银行账户原油成为了投资者重要的抄底渠道,工行账户原油产品甚至一度被“买爆”,此番中行账户巨亏的投资者或不在少数。

目前,中行原油宝持有多头的人数和具体头寸尚未披露。

网传的一张图片显示,3月以来,中行原油宝客户从0.3万户上升至1.37万户。截至4月20日,共有3784户持有美国原油合约,其中合计持有多头约141.57万桶。如果按照-37.63美元的结算价,据测算多头持仓客户亏损约2.1亿元,客户还需向中行支付约3.7亿元。截至目前,该图片内容尚未得到证实。

如果最终持有多单未平仓的投资者,以-37.63美元的结算价来执行的话,或将引发不少投资者的维权。据记者了解,部分中行基层员工乃至支行负责人也在此次风波中出现较大亏损。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行原油宝出现巨亏后,建行晚间也公告称,暂停账户原油的开仓交易,持仓客户的平仓交易不受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抄底银行的账户原油,不少投资者还抄底了全球最大的原油上市基金USO(ETF基金)。

据一季报信息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有6只国内的QDII产品持有USO,其中三只基金持有USO的占净值比超过18%,分别是易方达原油、南方原油、国泰大宗原油。

4月21日,由于单位净值暴跌25%,多次盘中临时暂停交易,USO基金规模骤降至29亿美元,这也意味着抄底原油基金的投资者损失惨重。

中行原油宝投资者:没想到最信任的中行给我挖了最大一个“陷阱”

前言:罕见的“负油价”发生后,不少人在中国银行投资的“原油宝”产品(即个人账户原油,俗称“纸原油”)遭遇巨亏,有人甚至不仅本金亏光,还要给银行“倒贴”,持有2万手的投资者甚至需补近千万元。金融从业者陈先生也是投资“原油宝”的多头之一,“骗子还只骗本金,中国银行比骗子还坏,骗完本金还想要我们倒贴,”他向凤凰网财经《银行财眼》讲述了这段特别的投资经历,“当然,我并不真的认为中行是故意设陷阱圈钱骗人,我也知道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的影响始料未及,但是中行如果只有甩锅行为的话我无法接受,虽然我愿赌服输,但是中行务必彻查责任、处置相关责任人、尽快提出更详尽的解决方案。”

口述:陈先生,采访整理:凤凰网财经银行财眼

购入“原油宝”:没想到最信任的中行给我设计了最大一个“陷阱”

我是金融行业的从业者,接触投资很多年,原来做过股票,也投资过数字货币,总体上还是处于盈利的状态。投资账户原油是我刚好在寻找一个投资原油期货的机会时候发现的。记得3月份的时候,国际油价开始暴跌,我就预判原油的价格低于20美元/桶的状况不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就和当时大多投资者想的一样,认为看多原油未来一定有利可图。就像我看到马路的汽车多了起来,甚至开始堵车了,就让我觉得不得不也赶上这趟车。

我知道做期货投资都有移仓、期差等的存在,但是之前接触不多,所以当时只是选择很轻量级地投入购买账户原油产品,先在5月期上试试水看是不是能盈利再加仓6月期,当时成本价在15美元/桶以下,只购入了几十桶,现在想来这个决定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至于为什么选择中国银行的“原油宝”产品,其实几个商业银行的app我都下载了,仔细比对过几家银行的账户原油产品,除了中行还有工行、交行等。选择中国银行是因为觉得它是最有信誉的银行、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银行。为了保险起见,我还专门去银行网点开通的“原油宝”业务。

而现在看来,中行的这个“原油宝”业务才是行业内最坑的一个产品,可以说是为中行客户设置了一个最大的“陷阱”。以往我们描述骗局有句经典话叫做“你惦记着收益,骗子惦记着你的本金”,而令人愤怒的是,一般的骗子也只骗光人的本金就此罢手,不会骗完本金还继续骗钱,如今这般——昨天骗走我多少,今天还得再给我送两倍来——“百年中行”比骗子还骗子,不仅骗本金,还得骗人“倒贴”(编注:中国银行于1912年2月5日正式成立,是中国唯一持续经营超过百年的银行,“原油宝”投资者反映保证金赔光的同时还需要 “倒贴”近两倍的资金)。

而现在,我们“原油宝”投资者一夜之间都背上了银行债款,非常焦急只想尽快让事情得到妥善的解决,不然真如中行所言个人征信受损,会影响到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赔本倒贴:强烈质疑中行产品设计有漏洞、管理不审慎

我个人认为,这次的重大漏洞暴露出中行产品设计和管理机制两大问题,详细来说,一是产品设计本身存在许多不合理的规则;二是交易操作人员不熟练、没有充分的风险预警意识;三是管理层管理的严重不审慎;四是我高度怀疑可能有内部员工为了某些利益“投机钻营”。

事实上,从我这一个月的投资经历来讲,中行的“原油宝”这个产品从设计上就有很大的漏洞,但是如果不是处于现在这个极端的价格波动的情况下,问题不会轻易暴露出来,而如大家所知的,21日晚原油期货价格首次收跌负值,这是出乎所有投资者意料的,显然银行也没有做过这个预案,显得和我们投资者一样手足无措很狼狈。

19日中行发短信了,在APP上也公开说明了,会在20日晚上22点启动移仓,也不允许我们本人交易了。而在我们投资者看来,作为一个诚信的、百年大行,如果承诺了说22点钟移仓,即使它会因此有所损失,也应该遵守对客户的承诺。如果没有在晚上22点准时进行移仓操作,也应该把自主权放回到我们手中,而不是让投资者只能眼睁睁看着价格跌至负值而无能为力,迟迟不进行移仓操作究竟又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最终,中行偏偏选择了在22日的凌晨、以极低的-37.63美元/桶的21日凌晨的收盘价格进行了结算。我想问天下哪有这样的卖家,在最低价格卖出,又转过头向多头伸手要钱?对于我们散户而言,不管投资什么产品,永远不可能买卖到最高点,同样也永远不可能买卖到最低点。其实,移仓这件事我们也可以在22点前自己完成,不应该等到银行来操作,而事实证明,我们相信中行最后的结局竟然是这样,

在这件事情上,我们现在无法判断中行自身是否有损失,甚至也无法判断这批原油期货是否真的进行了交割,但让所有投资者去承担这个最大的损失,这是不合理,也是不符合逻辑的。在巨额成交量下霸道地规定这样的价格,是把损失转嫁给了中小投资者,这不是银行该有的气量,做出这个决定的人应该承担责任。

愿赌服输:但是务必处置责任人、提出详尽解决方案

在这场交易里,按照规则我的的确确是输了,深知“投资有风险”的我也愿赌服输,还是愿意去支付这个平仓费用的。但和中行本身规模庞大的用户相称,投资“原油宝”的投资者数量也是相对庞大的,从今天网络舆论的强烈反弹也能感受到这一点。据我了解,比我桶数多的投资者大有人在,相比于其他投资者而言,我个人的实际损失比较小。但事实上,这件事也不在于我们欠1万、或者欠10万的差别,大家既是投资者又是受害者,希望得到的结果都是相似的。但毕竟都是散户,和银行相比,散户的力量是很弱小的。

我的诉求就是,一方面,为我们投资者的一系列疑问作出正面回应,以及惩罚相关责任人,彻查操作及领导团队是否存在渎职的问题。另一方面,中行必须要给大家一个可接受的方案,如果他们确实并没有按照规避金融风险的规定来操作,是否应该销去欠款,甚至给投资者补偿。

当然,我并不真的认为中行是故意设陷阱圈钱骗人,我也知道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对国内外投资者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中行如果只有持续的甩锅行为的话我无法接受,相信其他投资者,包括所有旁观者也无法接受。

d
drach
1 楼
中行原油宝就是个交易平台啊,中行从里面收手续费,代购代投资,只能说中行不负责没责任心,明知道局势变化这么大没延长交易时间或者提前让客户平仓,但理论上来说中行是可以不管这些的,你做期货交易风险完全在个人啊
y
yoyo过客
2 楼
我就想知道,哪家做空公司赚了?
c
chibaboy
3 楼
中行和客户对赌,客户赔钱,银行暴赚。挂钩的只是价格,实际交易根本没有发生。
关注者
4 楼
疫情结束后,中国还是那个中国
3
3278500
5 楼
韭菜不割,这次被直接拔了个底掉
f
fightback
6 楼
石油真是个绞肉机,制衡力量太多太高大上了。
V
VBO
7 楼
原油都交割,变储备了。一分不花就买油,还能割韭菜赚钱,真他妈骚操作
東老实
8 楼
不是负数吗,我买的越多银行给我的钱越多呗?我再买负十万块钱的不就不用给银行补差价了?
大多利猫
9 楼
这让义和团情以何堪
绿
绿野飞鹤
10 楼
中行的交易时间很坑人,明明22:00仍然在交易,它却停止工作。
绿
绿野飞鹤
11 楼
中行严重工作失误,因为其它银行也有这项业务,却没有出现这个巨漏。
绿
绿野飞鹤
12 楼
中国很大,什么样的猪队友都有。
为了救国
13 楼
中国银行的期货,期权交易是黑店。曾经做它的外汇期权,做盈利了,但是银行只返还了本金,没有返回利润,没有地方去讲理。如果你想做期货,期权去期货公司开户。
深圳足球
14 楼
好。有钱任性
虎视眈眈4587
15 楼
我认为这是一次大规模内外勾结的割韭菜。
潜水7年多
16 楼
美国改的那个期货政策就是流氓政策,完全就不合法,改完就下套圈人,这么干只能说政府和机构勾结,谁赚钱了谁就是始作俑者,在流氓和机构的操作下,所有人都是韭菜,再聪明的股民最后都会败在游戏制定者手里。大BOSS看你赢了就改规则。就是臭流氓
低调奢华有内涵
17 楼
耍流氓到这个份上, 人家是本金交易, 又没有用杠杆
q
qnzyz03575
18 楼
资本家又割了一轮韭菜,这个时候小散进场就是送肉给人吃的
r
rally
19 楼
特色资本主义搞砸了.
搞啥都好
20 楼
当期货石油价格跌到1分钱的时候,花1分钱买入,如果涨到10就能赚9.99,如果跌到零顶多损失1分钱,按这个想法做投资的“聪明人”不是少数,有几千人。 实际情况是,交割之前价格为负200多,每投入1分钱就要赔偿200多,投入100,赔偿200多万,如果不幸投入1万,恭喜,总赔偿超过2亿。
p
pickle
21 楼
貌似2是这么回事,中行只是个交易平台很多人把它当经纪了。
开心小黄人
22 楼
更流氓的交易机制,价格怎么可能为负数?
d
drach
23 楼
期货本金一样可以赔到负啊,这是常识啊。。又不是炒股。。
j
jxxy1234
24 楼
22点停止交易,价格却按照次日凌晨的收盘价计算。中间存在时间差
t
tianzhihu
25 楼
我就呵呵了,这么快就忘记奶农不愿亏本倒牛奶了?只不过这次是原油商愿意贴钱卖而已,哈哈。 股票也能是负值,比如A公司资不抵债破产清算,股东要根据股份份额的有限责任去偿还自己负担的那份债务。 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这类事你以为少见了? 只不过公开上市的通常有接盘侠或者是资产重组由新公司背债务,一般散户特别是A股散户习惯有人兜底。
随意岁月
26 楼
美国外的交易提前一天结算
d
drach
27 楼
对,这个是不负责,但中行16号的时候就发通知,让客户注意风险,交易停止时间都在22点,建议大家自行操作,说实话我感觉这亏钱的自己也得负一半责任
s
slimane
28 楼
石油跌成这样,根本不可能有大空头赚钱,风险太高了。有也只是小赚一笔,早就止盈了
地球另一边
29 楼
搞投机风险好大
他爸
30 楼
这些都是统治阶级的精英们给自己量身定做的游戏规则。说白了就是抢钱。但人家合法。
财富绽放
31 楼
一群赌徒,这能怨中行?
c
chinapope
32 楼
说得对。中行就是个交易平台,具体交易操作完全是交易者的自己的事。 交易亏了钱,怪平台没有给他自动移产,这么听上去像讽刺 Trump 甩锅?
c
chinapope
33 楼
什么一半的责任 ? 交易客户全责。好的不学,千万别学Trump甩锅大法。
非常小欣
34 楼
看不懂
t
tony_20471120
35 楼
煞笔,还在为银行开脱!巨头哪有没有内幕消息的?人家损失就是要你屁民来补
苏浩
36 楼
中行没有错。是印刷商印错一个字。 “理财产品”本因为 “埋财产品”
l
luckjim
37 楼
为什么中国银行会强行平仓?钱是国家的,砸多少都是大家买单,做空赚的钱是自己的。这就是公有制的可怕。
y
yangzg76
38 楼
本来我是准备最近买纸原油连续!因为是可以长期持仓!因为稍微了解下,发现风险巨大,没有碰原油!相信很多人不了解风险!
薄荷水冰块
39 楼
作为专业机构,中行应该有各种预案,估计不想自己银行承担所有损失
有人有糨糊
40 楼
芝加哥交易所有人恶意做空, 想必是早就知道中行有这个漏洞的。 找找法律,看看有没有保护被恶意做空的条款。
h
ha123
41 楼
跟产生病毒一样,中国的那帮贪官恶吏什么Jb事都不是新鲜事
也说两句
42 楼
股市上大多数时候都是有人赚有人亏,谣传总数是亏了300多亿,不过情有可原,因为这种情况在历史上谁也没有见过,那些已经出手了的商家也是纯粹是因为他们运气好,而不是有先见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