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 为何突然大涨价?背后是一本难念的经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5月6日 20点20分 PT
  返回列表
63740 阅读
37 评论
智谷趋势

房价落,万物“升”。继水电气涨价后,高铁也宣布涨价了!

5月2日,铁路12306官网发布公告,武广高铁、沪杭客专、沪昆客专、杭甬客专4条高铁,票价将迎来上涨。

这是中国高铁不算长的历史上,涨价幅度最高的一次。

其中,一二等座涨幅达20%左右。智谷趋势观察到,最承压的商务座,最高涨幅甚至接近40%!

心情最苦涩的,要数湖南、湖北、江西的百万“打工人”,年节往返又要多一笔不菲的交通支出了。

接下来,中国高铁会不会进入“普涨时代”?大幅提价的背后,是怎样的经济信号?

1

这次高铁的提价幅度,属实让广大民众感到有点“肉痛”。

当然,官方的表述并没有那么直白,而是将其描述为“灵活定价机制”,只是调整了这些线路的“公布票价”——可以理解为实际执行票价的上限。

公告内容称,自2024年6月15日起,对京广高铁武广段、沪昆高铁沪杭段、沪昆高铁杭长段、杭深铁路杭甬段上运行的时速3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列车公布票价进行优化调整,并根据市场状况,区分季节、日期、时段、席别等因素,建立灵活定价机制,实行有升有降、差异化的折扣浮动策略。

那这个“公布票价”,比起当前票价来说,变动幅度可以达到多大呢?

拿武广段来说,目前从武汉站到广州南站二等座的价格为463.5元,一等座为738.5元,商务座为1458.5元。

    

      

现行票价,图源:12306官网

根据调价公告,将分别上涨至553元、885元、1935元,涨幅达19.31%、19.81%、32.67%。

          

图源:12306官网

          

长沙南站至广州南站目前的票价为二等314元、一等504元、商务995元,将分别涨至377元、604元、1321元,涨幅达20.06%、19.84%、32.76%。

          

图源:12306官网

再看沪杭段的情况,目前上海虹桥到杭州东的票价分别为二等73元、一等117元、商务219.5元,将分别上涨至87元、140元、306元,涨幅达19.18%、19.66%、39.41%。

  

图源:12306官网

不过,官方也明确表示,这次调价不是全面上涨,而是“有升有降、差异化的折扣浮动策略”,以公布票价为上限、5.5折为下限。

什么意思呢?理论上来说,调价之后,高铁票也可以变得更便宜。

例如武汉站至广州南站的二等座,最低可以定价为304元,较现票价低约34%。上海虹桥站至杭州东站的二等座,最低可以定价为48元,较现票价低约34%。杭州东站至长沙南站的二等座,最低可以定价为267元,较现票价低约34%。杭州东站至宁波站的二等座,最低可以定价为47元,较现票价低约34%。

至于最后怎么定价,那就是企业说了算。

所以,这种“有涨有跌”的说法,很多网友并不买账。毕竟,低价票何时何车次出现,完全是个未知数。

“什么都涨,工资不涨”

“专家真的很会建议,建议专家步行出行,又不是没有腿”

图源:微博

逐渐退出人们视野的“绿皮火车”,再度受到热捧,“多开绿皮车”,“坐绿皮车买卧铺,在火车睡觉也好过涨价20%”的声音,议论纷纷。

图源:微博

也有人留心到这次涨价突如其来,网友说以往被诟病“走过场”的听证会,这次直接“样子也不做了”。

图源:微博

          

根据《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第三条规定:制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价格和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等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应当实行定价听证。还规定,制定定价听证目录以外的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定价机关认为有必要的,也可以实行定价听证。 

不过,事实上,在很多网友可能还没注意到的时候,高铁票价的定价权早已发生了转移。

2016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改革完善高铁动车组旅客票价政策的通知》,铁路运输企业第一次获得对高铁动车客票的自主定价权。

自此,定价权从集中由政府管控,转为企业自主定价。

就像这次对于调价引发的大讨论,国铁集团相关负责人只是回应了几句,表示“是正常市场行为”。显然,这种说法很难让人释怀。

高铁涨价的边界在哪里?是否应该引入听证制度,至少让公众建立更深入的理解,从而赢得舆论支持?

这个问题,显然值得斟酌。我认为一纸公告之外,还是很有必要做出更为详尽的解释说明。

2

毕竟,高铁涨价,影响的群体极为广泛,可以说关系到每一个人。

首先,广大的“打工人”,将普遍承压。

这次调整的四条高铁线路,其中沪杭、杭甬是短线,且都位于长三角地区,是全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人均收入高,外人眼里的“普遍富裕”。

反观另外两条线路,武广和杭长,覆盖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广东多地,既有挑大梁的经济强省,也有被调侃的“环江西经济带”的中心,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个体对于金钱变化的感知标准,更是不尽相同。

比如杭州一碗“片儿川”收费20元,在南昌吃碗拌粉则是3元起步,不同的工资和物价水平,却需要坐上同一列涨价的高铁,两端往返的人,心情大抵是不同的。

其中,中部地区的两湖兄弟,心情可能最为苦涩。虽然湖南、湖北比江西经济整体更为发达,体量更大,但是他们都有同一张标签:劳动力输出大省。

比如,在经济第一大省广东,湖南人超500万,湖北、江西也都超过200万人。

在一份2021年杭州人口组成的数据中,同样显示江西、湖北、湖南位居人口来源前三。

  

图源:三土城市笔记

这就意味着,这三个中部兄弟,每年有着大量的打工人需要像候鸟一样,往返于经济发达的广州、杭州等地。

但众所周知,流动人口很大部分来源于农民工,他们的归宿最主要流向于建筑行业、制造业,薪资上涨空间有限,在当下环境中,更是艰难。

在这种背景下,涨价的高铁无疑在打消人们想回家的心。

就像网友说的,“曾在文综试卷上高歌的中国速度抛下了我”。

以武广、杭长两线交叉的长沙为例,一个人从长沙南到广州南的二等座票价高出63元,夫妻二人就是126元,往返就是252元,相当于一个人在工地上、工厂里,要多做一天的活。

在这之外,他们还需要承担着水电气等其他费用的增长。难怪有网友说,绿皮火车,可能成为更多人的选择。

与此同时,富人也逃不开高铁涨价的“暴击”,不得不承受最大涨幅。

有人曾说,收割一个富人赚的钱,远远超过了服务1万个普通人赚的钱。

放在高铁涨价里,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智谷趋势发现,基本上,商务票的涨价幅度都要高于二等座、一等座,后者涨幅基本维持在20%左右,而前者涨幅普遍在30%以上。

最夸张的,一个商务票的涨幅,差不多是普通二等座的两倍。

比如上海虹桥到杭州东,商务座票价涨了39.41%,二等座则只涨19.18%。

看来,涨价确实是个灵活机制,还是考虑到了不同群体的承受能力啊,没有搞“一刀切”。

          

3

说到这,需要说明一下,我并非无脑反对高铁涨价,而是希望能够客观、理性、公开透明地讨论高铁涨价的幅度、时机。

甚至,从当下形势来看,高铁涨价可以说是一种必然。

为什么呢?

一来,狂飙突进的高铁开启的“大基建”时代,留下了不少债务。

过去十几年,被誉为大国最闪亮的国家名片——高铁一路狂飙,全国高铁里程从9300公里飙升到4.5万公里,市市通高铁的省越来越多,甚至还有地方提出了“县县通高铁”。

可另一个事实是,绝大多高铁都背负着债务,盈利遥遥无期。

高铁,并不赚钱!

媒体报道,全国仅有京沪、沪宁、宁杭、广深港、沪杭和京津等6条高铁实现盈利。其中,京沪高铁是这6条盈利高铁中唯一的中长途高铁,且还是最繁忙的一条“现金奶牛”。

遍观这几条罕见盈利的高铁,无一不在经济发达地区,拥有大量充足且优质的客流资源。

但更多的高铁,位于中西部地区,其公共服务性质较为浓厚,属于超前建设,这部分地区的高铁成本回收还需要很长一段时日。

可以说,热门高铁路线的涨价,可以很好地补贴冷门路线的运维,从某些角度来看,也算是一种“财务平衡术”了。

更何况,中国高铁建设主要靠债务融资,与迅猛增长的高铁里程一样疾驰的,是巨额债务。

从2005年到2023年,国铁集团(原铁道部)总债务从4768亿元猛增到6.13万亿,翻了13倍。而2017-2019年三年,国铁年均发行3000亿铁路建设五年期债券,今年仍处于国铁的本息偿付高峰期。

至于3000亿是什么概念?2024年一季度,国铁集团实现营业收入为2833亿元,涨幅超4%。

这个数据对比,可以仔细品一品。

二来,除了处于本息偿付高峰期,中国高铁建设还在建设高峰期。简单来説,就是旧债未还,又添新债。

去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45亿元,同比增长7.5%,成为“十四五”以来铁路投资规模完成最多的一年,其中高铁新增里程2776公里,双双超出预期。

对比过去20-22年疫情三年,2023年迎来了高铁建设的提速拐点。

据《“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到2025年高铁营业里程数要达5万公里,这意味着今明两年,平均还有2550公里的高铁里程亟待开通。

这也是为什么,近期多条曾经被按下的高铁开始重启建设:济枣高铁、济济高铁、石雄城际铁路……

今年一季度,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2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9%,其中3月份单月投资额更是高达596亿元,同比增长10.4%,刷新了历史记录。

开局即是冲刺,而背后庞大的资金量从哪来?

答案已经昭然欲揭。

此外,还有一个更严峻的考验。三来,高铁“大基建”虽未结束,我们又同步迎来了“大维修”时期。

这一点,在智谷趋势去年年底的《趋势研判》中写得清清楚楚。

伴随着中国高铁网的逐步成型与老化,从去年开始,中国高铁就进入了大规模维修周期。

这里所指的四五级维修,指的是高级维修,需返厂维修。

神州高铁年报数据显示,发达国家铁路后市场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普遍在 20%以上,而申万宏源研究则指出,当前我国铁路运营维保支出一般占总投资的 2%-3%,两者之间存在10倍的差距。

这就意味着,要维持中国铁路长期稳定运营,就需要有周期性的大投入。

中国高铁,从生产力变成“成本”本身,足以说明时间就是一把杀猪刀。

当三大周期叠加:本息偿付高峰期、高铁建设提速期、大规模维修周期……过去享受了太多补贴和便利的消费者,不得不成为时代艰难前行的一份子,为高铁持续深入大国肌理贡献一份力,掏一份钱。

4

房价落,万物“升”。

这六个字,或许最能解释这两年来种种涨价的怪现状。

当最能体现普通人收入情况的市场经济底色行业,如餐饮零售等,用花式降价抗住了一波又一波的消费降级大潮;

曾经依靠地方补贴的公共服务类行业,却因为没有昔日的“买房大军”可以支撑,各类补贴难以为继,因此在定价上不得不回归市场,乃至“被迫涨价”。

存量时代,这都是必然现象。

今年一季度,国家统计局公布,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增长40.0%,同步增长的,还有相关企业的市值。

方正证券指出,提高地方国央企盈利能力后增发、甚至出售国有持股以获得收益,这会是内陆地区政府维持营收、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一剂猛药”。

凡此种种变化,都将与每个普通人衣食住行,息息相关。

j
jeffinvade
1 楼
中国高铁很便宜了 就算涨一倍还是很便宜 [1评]
s
summerheater
2 楼
就这样还订不到票呢 供需关系造成的 跟通胀无关 [1评]
你有权不回答
3 楼
那得看中国是不是市场经济
媚眼瞟瞟
4 楼
又出现贪污犯了
o
oys
5 楼
广州到武汉票价才4百多,真便宜。香港的港铁十来里路就得1百多
y
yeyu
6 楼
对中国的要求,那必须世界上最低的价格,最优质的服务,最顶尖的产品。
d
dingding6
7 楼
外国为什么没有高铁,虽然外国民众都梦想有和中国一样方便的高铁,背后是一本难念的经。
t
targer
8 楼
五毛野狗狂吠费也不涨,这可是要让它们对着包猪头狂吠了。
关注者
9 楼
油价涨不涨?高铁跟着油价就行了
一分为二好
10 楼
高铁不可能一直亏下去,过了投资期,除了必须找到票价和运行成本之间的平衡点,还要考虑巨大投资成本的逐渐收回。所以,票价上涨是必然的。
s
shankecn
11 楼
你怎么不发挥你优势了,赶紧去网上找点素材:中国高铁亏多少,中国人收入下降多少,多少失业率。。。
c
ccdb99
12 楼
没有哪个国家能做到1000多公里的高铁票价400多元的,中国做到了。
r
realSTFU
13 楼
高铁性价比确实高~真的算便宜了~
真话难听
14 楼
高铁亏本太严重,不涨行吗?
燃烧的褪毛
15 楼
不是“高铁拉动地方经济,票价就是个象征”吗?咋扛不住要涨价了?🤣🤣🤣🤣🤣🤣🤣🤣🤣🤣🤣🤣🤣🤣🤣🤣🤣🤣🤣🤣🤣🤣🤣🤣🤣🤣🤣🤣🤣🤣🤣🤣🤣🤣🤣🤣🤣🤣🤣🤣🤣🤣🤣🤣🤣🤣🤣🤣🤣
c
ccdb99
16 楼
没有哪个国家能做到1000多公里的高铁票价400多元的,中国做到了。
b
berniceying
17 楼
智谷趋势?no no no,都是南方系的狗腿子
s
shankecn
18 楼
矛盾之处在于?
独孤苍狼
19 楼
公知(洋奴)买只会跟着洋主子的指挥棒转! 当年不就是这些公知(洋奴)们一个劲儿忽悠、裹挟网民攻击铁道部,说铁道部是计划经济的最后一个堡垒,是垄断!所以,才有了铁道部改革成了现在的企业——铁路集团公司! 既然是企业,就要追逐利润,涨价就无可厚非了!
勒功燕然
20 楼
已经很不错了。看看欧洲火车票,涨得都没谱了。
a
azkaban
21 楼
最近看了一部李现的电视剧《春色寄情人》,传达了一个信号,大城市人才太多了,用不上,沪漂北漂的都该回农村建设自己的家乡了。 高铁本来就是为国家经济服务的,可以有财政补贴,价格上涨是为了调节人员流动的强度,那些赚不出车票钱的,就不要外出打工了。
L
Linya_
22 楼
一下子涨那么多,痛感肯定有的,涨价应该像温水煮青蛙一样涨。 另外,为啥高铁价格不能像机票价格一样浮动由自由市场决定?非节假日时期,都没什么人做的,车也得开,还收那么高,不是变成开空车了?
催你明白交粑粑
23 楼
赵家人没钱补贴了,不涨价怎么办,倒闭?
j
jiddy322
24 楼
请问工资涨了吗?
l
liuyuan59fen
25 楼
高铁便宜,是建立在对高铁行业工人的残酷剥削的基础上的,高铁行业高层的腐败与其它权力部门,现在涨价,也不会有一分钱到那些工人那里
远望天空
26 楼
五毛儿认为高铁很便宜,涨20%很好。可五毛儿的价格并没涨,反而降到了4毛。还要拿钱发帖死全家。
s
slimane
27 楼
傻逼,那是去機場才貴
G
GTI99
28 楼
人家实话实说也有错了?那应该为了反对共产党说鬼话还是为了拥护共产党说鬼话?我也觉得国内的物价低,我经常在国内买衣服、香肠腊肉等等运到澳洲,加上运费也只有这里价格的三分之一,真划算!但我很清楚,中国物价低的原因也许有成千上万条,六亿人月收入只有一千才是最根本的原因,如果这些人的月收入提高到四五千,那绝对就没这么便宜了,你说我是该对此感到庆幸还是悲哀? [1评]
s
slimane
29 楼
高鐵虧錢都虧在了經濟不發達地區尤其中西部內地,這些地方只有節假日是繁忙的,平時根本沒有什麼人。窮逼地方建個屁高鐵,你不配,就是這麼簡單的道理,跟沒錢買個屁奢侈品一樣。 一些傻逼提什麼現在一些生產鏈移到中西部,還有什麼新疆現在咋樣,哈哈哈,請問這幾個省份GDP是多少啊?都沒有每年接受財政補貼的多。
s
slimane
30 楼
香肠腊肉等等运到澳洲,據我所知,肉製品寄不了澳洲,寄貨的都不會允許,又一個監獄畜在編故事 [1评]
G
GTI99
31 楼
你去微信上查查集运,肉制品运不进澳洲是陈年旧历了,运到澳洲运费13元人民币一公斤左右,知道不?
s
shankecn
32 楼
对他那句话本身我们没意见,我在质疑他的为人,就比如你,我也见识过你的为人。对于你们两人,我们都给予否定。
牛皮方糖
33 楼
涨价为国,我为祖国骄傲!
飞翔的鱼头
34 楼
灵魂发问,哈哈
G
GTI99
35 楼
净说大实话,把天给聊死了,罪过罪过!
文强
36 楼
lol
s
shankecn
37 楼
: 工资肯定是涨了的,每年都在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