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理德国政府高呼“去风险”,德企对华投资创新高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2月16日 1点42分 PT
  返回列表
69141 阅读
22 评论
观察者网

“‘最好在其他国家建立工厂,减少在华工厂数量,减少对华依赖……’这是德国政治家几个月来一直絮絮叨叨说的话。而现在,德国经济研究所(IW)提供的数据似乎与之相悖。”

综合德国《南德意志报》、英国路透社等14日报道,基于对德国央行数据的研究,IW当天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23年德国对华直接投资总额高达11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918.87亿元),同比增长超过4%,创下历史新高。报告还显示,去年对华投资占德国海外总投资的比重非但没有下降,还上升至10.3%,创下近10年来新高。

“这是一个新的记录——此前两年的数字已经很高了。”IW国际经济政策、金融和房地产市场部门负责人约尔根·马特斯(Jürgen Matthes)对此评价称。

2023年2月6日,沈阳,位于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的华晨宝马里达工厂车间内一派繁忙景象 图自视觉中国

据路透社报道,德国正面临着“两难境地”,尽管政府呼吁德国企业减少对华投资,并大幅削减了对华投资担保,但德国企业仍在中国大量投资。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初步数据,2023年中国连续第八年成为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德国经济研究所(IW)14日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去年德国对华直接投资总额为119亿欧元,同比增长4.3%,创下历史新高。德国企业过去三年(2021年到2023年)在中国的投资额与前六年(2015年至2020年)相当。

IW的报告还称,由于欧洲最大经济体徘徊在衰退边缘,去年德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从2022年的约1700亿欧元降至1160亿欧元,但去年中国在德国海外直接投资中所占的份额总体上没有下降。

2023年,对华投资占德国海外总投资的比重上升至10.3%,为201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也是自2014年以来首次超过10%大关。而德国在亚洲其他地区的直接投资则停滞在8%左右。

研究认为,总体而言,德国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在中国的投资情况存在分歧。“一方面,德国企业在中国一直有新的投资,这些投资的资金完全来自于在中国产生的利润。”马特斯称,“另一方面,在过去的四年中,显然也有资金从中国流出。”

马特斯表示,德国央行的数据还不能准确地证明这一点,但他推测,仍有少数几家大企业在大量参与中国市场的业务。

中国电动汽车亮相2023年慕尼黑车展 图自视觉中国

今年1月底,在华德国企业官方协会中国德国商会发布的《2023/24年度德企商业信心调查报告》显示,虽然存在所谓“对华去风险”的噪音,但中国“对德国经济的意义依然是独一无二的”。

报告数据显示,91%的受访德企计划继续扎根中国市场;78%的受访者预计未来五年其行业将持续增长;54%的受访者计划在未来两年增加在华投资,其中79%的企业表示,这是保持在华竞争力所必需的。

此外,有64%的企业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只是暂时的,会在未来一到三年出现反弹。42%的德国企业预计2024年他们所在的行业将呈现积极发展势头,相比去年调查中21%的数字翻了一番。

还有37%的受访企业认为,与其他市场相比,中国作为创新市场的吸引力正在增强。46%的公司计划与当地合作伙伴合作以保持竞争力。

受访德企还认为,中国企业的创新领导能力不断增强,其中汽车行业企业最为明显。在汽车行业,11%的企业将中国竞争对手视为创新领导者,58%的公司希望自己能在未来五年内担当这一角色。

这一观点也在前两天(2月13日)发布的《2024年慕尼黑安全报告》中有所体现。报告承认,尽管所谓“去风险”和“减少对华依赖”的陈词滥调在不断重复渲染,但实际上美欧对华经贸数字正在“逆势而上”。

报告提到,美国2022年对华贸易额仍以531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而美国的“友岸外包”努力似乎比看上去更加脆弱。在美国的贸易量从中国转移到越南、墨西哥等国的同时,这些国家从中国的进口量几乎同步增加,表明中美经济的间接联系仍然存在。

欧洲表现更甚,由于从中国进口激增,欧盟对中国的总体贸易逆差从2018年的1550亿欧元激增至2022年的3960亿欧元。德国公司也继续在中国大量投资,无视德国政府减少投资的企图。德国对华直接投资在2023年上半年保持在接近历史最高水平,占整体投资的比重甚至有所上升。

路透社提到,今年4月中旬,德国总理朔尔茨计划将率商业代表团访华。报道指出,这是德国政府去年7月发布首份“中国战略”后,朔尔茨首度访问中国。

朔尔茨上一次访问北京还是在2022年11月初,也是他就任德国总理以来首次访华。据德媒报道,当时有100多家德企申请随行,最终仅包括宝马、大众、巴斯夫、阿迪达斯、德意志银行等在内的12家行业巨头入选,被形容此行是将“德国最大的品牌带到中国”。

T
Tulanian
1 楼
嘿嘿,昨天狗粮轮子湾湾骗子还神经错乱恍惚德国企业要撤出中国…?!?!
X
XXyourOO
2 楼
“不理德国政府高呼“去风险”,德企对华投资创新高” -- 一看标题我的直觉告诉我这就应该是“观察者网”这个狗腿子写的,点进来一看。。。。。。✌ [1评]
B
BruceWang111
3 楼
大外宣、五毛死全家
t
tomtangwws
4 楼
企业家与政治家不同,哪里有商机,哪里能赚钱,他们自有独到的判断,他们才不会为什么“去风险”,跟钱过不去,这是由资本逐利的本质决定的。 [1评]
雁过留声机
5 楼
多看自由时报美国之音新头壳壮胆!
雁过留声机
6 楼
多看自由时报美国之音新头壳壮胆! [1评]
金三
7 楼
投资创新高,墙国还失业暴增,股市房市崩盘,哈哈哈。
文学少年
8 楼
资本家追求利润为首要,没有那么多乌七八糟的意识形态。
l
lazysunleo
9 楼
坦诚如芝加哥大学教授John Mearsheimer(其认为地球是披着文明外衣的丛林社会)都还有很多话不敢或不想说:美国让中国加入WTO的目的不是希望中国富起来然后走自由民主道路然后越来越富强。真实的原因大约有3个:一是资本逐利!如德国大众率先进入中国,美国的通用福特看着眼红。市场经济竞争非常残酷:98分的成绩盈利,97分的就可能赔钱。中国企业现在去印度建厂的目的也不是帮助印度;二是希望中国全面开放市场后,从而把中国的产业永远控制在中下游;三是中国如果因为发展而转成民主选举,美国就容易渗透中国的政治了。中国的人口规模、高智商和勤奋打乱了美国人的全盘计划。 全民直接民主跟贿选差不多!不是基于全体利益的最大化,而是每个人希望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真理经常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狗粮的智商是不可能彻底搞清楚究竟是川普好,还是拜登好??其实都是乱选一通!国会的很多人应该是知道谁比较好,所以层层民主因该是至少在理论上更好。 中国在结合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优点,在创新政治制度!效果怎么样?至少人民生活水平已经大幅度提高。中美差距总体上在缩小。2022年中国福建人均GDP达到台湾的58%。如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首次双双突破3000万辆大关,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增加至4.35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为3.36亿辆。各行各业的技术水平已经进入中高端水平,看看科技论文发表的数量和质量就知道未来可期! 中国目前的主要问题还是腐败问题。好好学习新加坡和回归前的香港就好。等人均GDP达到美国的一半,很多问题迎刃而解。仓禀实而知礼节!!!去看看数据就知道,各国腐败指数与GDP密切相关,与民主与否无相关性。 美国现在在疯狂透支自己的软实力,这也是民主的一个弊端造成的:不惜成本党争。 共产党不是一个传统的政党,共产党就是中国政府!要参与中国的政治就加入中国共产党!三个代表就是这个意思。党内有不同的派别。 美国通过军事手段胁迫并培养了欧洲和日韩等(甘愿做狗的)小弟,在全球搞新型经济殖民。通过笼络全球优秀人才实行G7国家的高科技垄断,赚取高额利润。联合国好像居然不统计地球的基尼指数!!! 中国、俄罗斯和伊朗等数学好的几个硬骨头敢于一定程度地出头,不唯美国马首是瞻!!!
X
XXyourOO
10 楼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几千年前的老祖宗都懂的道理,你不懂。。。。。🤦‍♂️
f
fengfengloup
11 楼
小贱贱。
网园留
12 楼
老祖宗的教诲多了,你家祖宗棺材板都快盖不住了,出了你这个傻逼 [1评]
X
XXyourOO
13 楼
五毛疯狗!
h
holytuzki
14 楼
这东西全部都是有据可查的,不理解狗粮亢奋个啥
b
bluej
15 楼
哪个国家都无法替代美国巨大的市场和资金。看看中国现在外资利用每个月都是负值,大量的外资正在撤离中国。
小曉古今
16 楼
資金是不現什麼政治正確,他只對股東負責
无视生非
17 楼
那个什么德国之声前两天还唱衰呢,明明是美国大外宣打着德国的旗号,脑残的1450
s
slimane
18 楼
去年德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从2022年的约1700亿欧元降至1160亿欧元 又在偷换概念,绝对金额明显减少
我已潜水很多年
19 楼
这肯定是中国崩溃的前兆吧,,,嗯,嗯,嗯!!!
郑长仁
20 楼
德国的政坛被一群“泽连斯基们”操控,不要对他们抱有幻想。
老麦2019
21 楼
快点滚蛋
群X乱舞
22 楼
看了路透社的原文,这些投资全是德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盈利,同时伴随着大笔资金的撤出……观察者网基本是全文照抄,就是恰巧忘记抄这句话了~~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