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公布小费标准:完全自觉自愿!华人网友吵翻了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11月4日 3点46分 PT
  返回列表
78113 阅读
17 评论
加国无忧

在加拿大乃至全北美,“小费文化”可以说是深入人心。

但是随着一些商家出现逐渐上涨小费比率,甚至出现强制小费,强制服务费,私自添加小费的行为,很多人开始重新考虑给多少小费。

也有不少网友在争论:小费税前还是税后?是不是必须要给?

图源:51记者拍摄

现在,加拿大税务局(CRA)给出了答案!

图源:CRA官网

客户免费给予的小费或服务费通常不计入账单中,无需缴纳 GST/HST。

一般来说,顾客会向服务员、理发师、理发师,和出租车司机等服务提供者支付账单金额的一定比例的小费。小费的百分比,以及是否根据税前或税后账单金额计算,取决于客户的决定。

但是,如果商家在客户的账单中,添加强制性或建议金额作为服务费,则必须针对该金额收取GST/HST。

图源:51记者拍摄

当有网友把这份官方说明转发后,不少网友都参与到讨论中。

图源:小红书

有网友表示自己就不给,除非特别好吃!“你能把我怎么样?报警啊。“

图源:小红书

当被问及是否会被追要时,他表示没被追过,追也不给,不接受这种文化pua。付的餐费里本来就包含了服务员的工资。

图源:小红书

也有网友反驳:“不想给就不要去享受服务。”

图源:小红书

“如果这么计较小费干脆别去餐厅吃了,很多时候出去吃饭除了为了吃东西,也是享受一种餐厅氛围的体验。吃完不收桌子不刷完啪拍屁股走人,不给小费确实不体面。如果遇到极其恶劣的服务和用餐体验另算。”

图源:小红书

“小费不是法定,但是在美加服务行业,已经成为商业交易的约定俗成。如果没有对服务特别不满意,一般就是15%。就像在中国,被邀请参加朋友婚礼,没有规定说你不能空手去,但是真的空手会被视作社交异类。本人也特讨厌小费文化,索性不如直接加入餐费,一目了然,一视同仁。对顾客和提供服务的人都公平。”

虽然对于这份说辞没有太多人反驳,但是也有网友对于比率有不同意见:

图源:小红书

“以前common sense就是10%,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莫名其妙默认成15%了”

图源:小红书

“不好意思,15%是你自己订的,公认是10%。”

你是怎么看待CRA的小费标准呢?你每次会给小费吗?给多少?

如果你是餐厅服务员,你在收小费时遇到过怎样的顾客呢?欢迎留言交流啊!

来源链接:

https://www.canada.ca/en/revenue-agency/services/tax/businesses/topics/gst-hst-businesses/charge-collect-special-cases.html

一将功成万骨枯
1 楼
一个破逼小费,还跟文化扯上关系。low逼,文化是你们这帮畜牲用的吗?
y
yuanfangzhi
2 楼
小费,我的理解是去餐馆或酒吧,得到了非常满意的服务,为了表示感谢(或为了装逼)付款时多给一些。 但是明码标价收取15%?强行索要不给不行?那就不应该叫“小费”?而叫“附加费”! 另外这种“小费恶俗”也传到了东南亚,之前就有华人过海关拒绝给“过关小费”被海关人员刁难殴打的新闻。 [1评]
g
giza123
3 楼
过关小费就是看你是中国护照敲诈,要不就开你行李,检查3遍。非洲中国人过关给10美金,其他国5美金搞定。 [1评]
g
gavinaitken
4 楼
fucking 10% is good for me. Nowadays every restaurant makes it default to 15%. fuck it.
g
gavinaitken
5 楼
这是北美的恶俗
V
VBO
6 楼
有毒的小费文化
囧居士
7 楼
In US, all credit card receipts in Restaurants already set 18%, 20%, 22%.
d
danial
8 楼
为啥只有餐馆出租车才能收小费, 谁不是服务? 谁不辛苦?
y
yuanfangzhi
9 楼
不管怎么说?“强行索要小费 = 敲诈”。
A
ASUKAINFLY
10 楼
农村加拿大的丑陋经济文化。
g
givetome
11 楼
恶俗
L
Lsux
12 楼
小费就是你去餐厅吃饭时用来养活店里跑堂的钱
媚眼瞟瞟
13 楼
一杯水三美元, 小费已经在里面了。
s
shishifeifei
14 楼
那就都不去呗 倒霉的是行业
毒箭
15 楼
不给小费没屁眼
脸皮10厚
16 楼
活捉一只端盘子的狗粮
潜水艇21号
17 楼
一方面CRA说小费是自愿的,但另一方面CRA会按照市场来对服务员的小费收取收入税,虽然很多服务员不会上报,但一旦税务局查税是可以以此征税并罚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