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ump bitched all your crazy anti China doggs, booster shot regeneron long ago. u know it medical stocks ready stockkkks.
all anti fuckin crazy anti China doggs will be Cook tonight...
anti China dogs, read the article before say shit. if you still have problems, than your whole families retarded..
anti China fuckin doggs, forgot take your psycotic meds today . real bad hallucinations too, must take whole bottle at a time....
#####
°
™
注意:这则报道是10个反华媒体的联合力作。所以,要往反方向解读。
Don\\\\\\\\\\\\\\\\\\\\\\\\\\\\\\\'t leave any comments, these fucking anti China dogs begging for more comments, fuckin 1cent income for these two legged crazy doggs .
don\\\\\\\\\\\\\\\\\\\\\\\\\\\\\\\'t fall to that . without any comments these anti China dogs don\\\\\\\\\\\\\\\\\\\\\\\\\\\\\\\'t even have shitts to eat. NbmSL all anti China fuckin crazy doggs...
小编就是个狗娘养的,总是想方设法把各类反华文章拼凑到一起,然后打着相对中立媒体的名义,进行污蔑祖国的勾当,留园网实为反华造谣网站,大家要提高免疫力,坚决反对其各种造谣污蔑。
在日增百万新冠病例的头条新闻以外,一场新风暴来了。
因为液化天然气涨价八毛钱,对我们很重要的一个邻国哈萨克斯坦,一个人均GDP接近一万美元的国家,爆发了数十年来最大规模的骚乱。
从上周末开始,成千上万愤怒的抗议者走上街头,焚烧银行机构和政府设施,并和警方发生了冲突。在最大城市阿拉木图,示威者们点燃市政厅,占领了国际机场。
甚至有3名警官被斩首,共13名警察和安全部队人员在冲突中死亡。在塔尔迪库尔干,纳扎尔巴耶夫的雕像被推倒,后者统治哈国近30年。
最新的消息是,俄新社6日报道称,俄罗斯空军运输机开始向哈萨克斯坦运送维和部队。
我们为什么要关注这个陌生的国家?
翻开地图你就知道了,中哈边境线距离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只有区区400多公里;哈国旧都、最大的城市阿拉木图距离我们的边境线不到300公里。
不仅如此,还有一个超级工程将中哈两国紧密联系在一起:长达一万公里的中亚天然气管道。
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距离最长的天然气大动脉,在中国境内与“西气东输”线路连接,影响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国人。
每年从中亚天然气管道输送到中国的天然气,约占中国同期天然气消费总量的15%以上。
天然气不仅是哈萨克斯坦人的最后选项,也是中国多地的生命线之一。
乌鲁木齐、兰州、成都、长珠三角等地,这些受益于中亚天然气的地区,遥望着远方的火光,怎么可能不密切关注哈国的一举一动。
风暴的气息四处弥漫,只是国人在茶杯里,感受尚不算太强烈,但无力感会传导。
新年第一周,哈萨克斯坦就给世界留下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2022的哈国宣布取消天然气价格管制,使得液化天然气价格一夜之间就上涨了60坚戈(约0.88人民币)。
民众的最后一根稻草被压断。成千上万愤怒的抗议者走上街头,焚烧银行机构和政府设施。
苏联解体后,本该接班戈尔巴乔夫的纳扎尔巴耶夫,成了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他一干就是近30年,直到2019年才退出前台。
在30年间,为了保持民生和选票的稳定,政府把天然气价格压到惊人的低水平,每升价格约合人民币3毛钱。就算是在前几年开始价格市场化的尝试,也不过是涨到了8毛。
与之鲜明对比的是,哈萨克斯坦生产1升液化石油气的成本大约是人民币1.61元;俄罗斯液化天然气的市场价格早已经涨到了2.3人民币每升。
换句话说,给国内供气这一项,哈萨克斯坦国家能源企业必定是亏大本的。
这两年疫情搞乱了供应链,物价飞涨,等于是把四十米长大刀架在哈国决策层的脖子上,逼着他们来涨价。
通胀猛于虎,廉价的天然气已成为许多贫困民众能抓住的最后一跟稻草。一涨价,必将拉升几乎所有基础生活必需品的价格。
对于那些依赖廉价食品的底层人民来说,政府在靠着世界级供需赚大钱,自己却无法维持基本生活,这注定是无法容忍的。
疫情之前我去哈萨克斯坦旅游,全天住宿加餐饮,还有一支还不错的酒,加起来不到100美元,物价低得可怕。所以也能理解,8毛钱的涨价对于当地人来说,确实是天大的事情了。
(旅游实拍,当年鸟语花香,可惜了)
现任总统托卡耶夫,在不到24小时里,把能做的事情都尝试了一遍:
发表全国讲话、
宣布紧急状态、
部署大量警力、
撤回改革措施、
解散政府内阁、
打击政治派系、
切断通讯网络、
要求他国增援……
尽管如此,示威者们还是没有停下脚步,甚至一度让火光照亮哈国深邃的夜空。
在哈萨克斯坦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之前,或许外界都不知道它们的民众如此不安。
因为,拥有近1900万人口的哈萨克斯坦是中亚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在政治、经济、贸易等方面都是中亚五国的标杆。
然而,经此一役,纳扎尔巴耶夫模式或者说哈萨克斯坦神话正式破灭。我的一位人大中亚学博士朋友今早发朋友圈说,哈国用三十年时间塑造的权威轰然倒塌。乐观一点看,未来“大哥”可能混得跟周边“小弟”比如吉尔吉斯斯坦一样矬,元气大伤。悲观一点看,这甚至可能成为一个标志性事件,掀起巨大风暴。
哈萨克斯坦的局势还在不断演变,真正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我接下来要说的这件事。
无论从何种意义上说,中哈油气管道都是战略性大动脉。
中哈原油管道是中国第一条战略级跨国原油进口管道,结束了中国多年来只能依靠海运和铁路进口能源的历史。截至2021年7月初,中哈原油管道已实现向中国管输原油1.47亿吨。其中,2021年上半年向中国输送原油545.5万吨。
关键在于,中哈油气运输的合约基本都是疫情前签的。
在今天能源大涨价的角度下,哈国有心人以此做文章,几乎很难完全排除。果真如此,我们的能源供应可能就会受到波及,威胁到这条能源大动脉。
除了中哈油气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也同样经过哈萨克斯坦,这条管道就更加传奇。
在土库曼斯坦,传说中的“地狱之门”是一处直径69米,深30米,坑内温度可达1000摄氏度的天然气燃烧坑,每年有价值10亿美元的天然气在空气中挥发掉。人类不是没有尝试过征服它,但曾经的钻井成功率只有不到30%。
后来,经过中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四国政府的共同商议和努力,跨境互通的天然气管道项目正式签署,彻底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在一片荒芜的沙漠中,建设者们完成了一条能源大动脉“从无到有”的蜕变,钻井成功率从不到30%达到100%,令世界惊叹。数据显示,仅项目的物资动迁量就相当于阿姆河右岸火车站15年累计卸货量的总和。
如今,从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开采的天然气,经过哈萨克斯坦等国,从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入境,分ABC三线与“西气东输”线路连接,源源不断地流向兰州、成都、重庆,以及东部沿海地区,为沿线超过5亿人口提供清洁燃料。
(图片来源:星球研究所)
中哈两国已开通5对常年对开口岸、5条油气跨境运输管道、2条跨境铁路干线和1个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仅仅是中亚天然气管道,每日向中国输气量就达到1.2亿立方米,单日最高峰值达1.45亿立方米。
哈国本身也有给中国输送天然气。根据海关数据显示,2019 年中国共从哈萨克斯坦进口约74 亿立方米天然气,哈萨克斯坦为中国前五大天然气供应国之一。
中国投入4000多亿、经过20多年建设完善的“西气东输”工程,本来就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气管道系统之一,在中亚五国的天然气的支持下,年输气量刚刚突破了千亿立方米大关。
这些来自西部的能源,在宁夏中卫汇集,接着输往全国各地。在你看不见的地方,悄悄改善了川渝人民的生活,帮助江苏实现了产业升级,还给广东带去了绿水蓝天。
至少258万户家庭得以沐浴取暖、烧水煮饭;至少15万家企业得以正常运转、维持生产。2020年全国各地消费的天然气达3259亿立方米,相当于58个太湖的水容量。
(图片来源:星球研究所)
众所周知,“衣”“住”“行”都离不开石油和天然气,但很少人知道,你刚才吃下肚子的食物,也跟它们密切相关,尤其是天然气。
尿素、硝酸铵、硫酸铵,无论哪种氮肥都是以氨为原料制成的,而合成氨又得先从天然气或石油制成氢气。
要知道,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气的含氢量高达25%。所以,目前通过蒸汽转化法制氢的原料主要就是丰富又廉价的天然气。
如果天然气被卡住,注意,我这里说的是如果。因为以上的推演都是基于一种假设,并不一定就真的会发生。
但它还是需要引起我们的足够警惕。
因为一旦降临,我们的工业生产受损只是个开始,农业生产也将受到波及。
十四五规划首次将“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纳入安全保障类指标。“安全”是首位的,持久战和底线思维是目前的主要逻辑。
除了芯片和种子,能源的饭碗同样必须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目前全球都在围绕三件东西进行大博弈。
首先,天然气碳排放低,是传统能源转向新能源的最佳过渡,在碳减排的全球背景下会有越来越重要的战略价值。
另外,新能源电池核心原料锂,也受到地缘政治冲击。作为锂重要出口国的智利,左翼新总统上台,以环保为由限制锂矿开采,引发市场对供应的担忧。
最后,许多人没有注意到,正在新冠疫情下的西安,其实是全球最重要的闪存芯片制造基地之一,三星西安工厂占全球产能的15.3%,停工将直接波及全球芯片价格。
天然气、锂和芯片,正在成为这个时代的三大战略产品,会左右许多故事的进程。
哈萨克斯坦的骚乱,因天然气而起,也有可能因天然气而波及世界。
这不是危言耸听,哈萨克斯坦隔壁的乌兹别克斯坦已经宣布暂停天然气出口,以满足国内需求。在风口浪尖的哈国,有没有跟随的可能性呢?。
世界的复苏步伐会被天然气卡住吗?
无尽的火光底下,2022天然气之争的第一枪已经打响。
中哈的紧密联系,远不止天然气这么简单。
中国连云港中哈物流合作基地成为哈国直抵太平洋的出海口,过境哈国的中欧班列成为有力拉动东西方贸易的“钢铁驼队”。
如果哈国这场骚乱难以被平息,可能受波及的就不止是一万千米的能源大管道,还有中欧班列构建的贸易网络。
中欧班列有三个主要出境方向。其中通过新疆阿拉山口出境,过境哈萨克斯坦的第二亚欧大陆桥最为重要。
“丝绸之路经济带”从这里走向世界。
最近两个月,波兰和立陶宛接连放话,要关闭途径自己境内的中欧班列。接下来,如果哈萨克斯坦的局势不明朗,会不会真的付出行动呢?
当然,无论是能源还是贸易,我还是那句话,这些风险都还是一种推演。未来的走向,完全取决于哈国内部骚乱的结果。
而且,不管局势如何变化,中国也有自信应对。
中国已经未雨绸缪,及时开通了去往圣彼得堡再转海运的中欧班列北线。
该线路的首趟列车,于2022年元旦零点从西安出发,经满洲里出境开往圣彼得堡。
新年的新班列,标志着中国正在为跨境运输大通道寻找备份。这条北线,既绕过了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地缘漩涡,也在过往通过哈萨克斯坦的线路上做出了全新的尝试。
此外,中国也在为对外依存度高达42%的天然气进口做备份。
比如,从海上运过来的液化天然气(LNG)。在2020年我国天然气进口总量中,LNG进口就已经占到总进口量的66%。
这些从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远道而来的液化天然气,在LNG接收站接收、储存、气化,最终接入国内管网。
自2006年第一座LNG接收站在广东建成至今,中国已有22座接收站点,每年接收的液化天然气足够首都北京消费7年。
甚至,中国还布设了庞大的地下储气库,打一个季节变化的时间差。北京冬季40-50%的用气量均来自储气库。
2022年1月3日,恰逢中哈建交30周年纪念日。30年间,哈萨克斯坦与中国发展出了非常重要的合作关系。
但我们的发展,从来不会依赖于某个他国。
至于哈国的骚乱,就让子弹再飞一会儿吧。总统扎卡耶夫已经撤回了涨价决定,虽然对局势于事无补,但后续发展有待我们继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