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有好友发了一篇大汉王朝之:我们为什么迟迟不救经济?我送了八个字:史实全错、乱七八糟。
我们今天好好说说汉武帝这个人。
一般人对汉武帝的印象是,牛逼,打败了匈奴。
我们就先从这个最基本的事实说起,汉武帝其实根本就没有打败匈奴。花了无数的钱、死了无数的人,兜兜转转回到了原点。
人们熟知的大将军卫青、霍去病,封狼居胥,只是汉武帝对匈奴战争的第一阶段,从公元前127年的河南之战到公元前119年的漠北之战为止,汉王朝确实赢得了一连串的胜利,史书夸耀为: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这是汉书写的,班固对汉武帝还是比较留情面。
不过,一个好故事的关键是看结局。从公元前112年到公元前90年,是汉武帝对匈奴战争的第二阶段,一共发动六次战役,一次小胜,两次无功而返,两次遭重创。最后一次是公元前90年,国舅爷李广利率7万大军出塞,全军覆没,李广利自己投降匈奴。惨不惨?
所以,武帝死后,昭帝本纪里面,很快又看到这样的文字:“冬,匈奴入朔方,杀略吏民。”
折腾了这么一圈,汉武帝的江山啥结果呢?班固也没法掩护,在昭帝本纪里面也这么写:“承孝武奢侈余敝师旅之后,海内虚耗,户口减半”。
你说打匈奴该不该打呢?当然该打,也不得不打。以汉武帝时期的国力,也完全可以打。
汉初几代皇帝轻徭薄赋的累积至此,如此强盛的国力,不与匈奴一战是说不过去的。
然而,怎么打、用谁打、打到什么程度,这个就反映汉武帝本人的水平。
但恰恰这一点上,汉武帝水平是很差的,起个大早赶个晚集,可谓有勇无谋的典型。一是战争成本弄得特别高昂,打匈奴基本掏空了大汉家业,死了万千子民,耗费无数钱财,以至于救灾都没钱。二是不懂得见好就收,明明是赢的牌面,又硬生生被匈奴锤了回去。
所以,基本上历代史学大家是很瞧不起汉武帝的。
首推是司马光,司马光对汉武帝的评价是极其难堪: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无异于秦始皇几矣。
司马光认为汉武帝就是个亡国之君,本来他的结局该和秦始皇差不多的,好在他的儿子昭帝以及辅政大臣霍光还行,免了亡国之祸。
北宋自太祖开始一直不喜欢乱起兵衅,司马光是体制内权臣,我们认为他难免有声张主流意识形态的偏狭成见。
那我们举另外一个人,司马迁怎么看?
司马迁的看法在《匈奴列传》里。太史公曰,“世俗之言匈奴者,患其徼一时之权,而务谄纳其说,以便偏指,不参彼己;将率席中国广大,气奋,人主因以决策,是以建功不深。尧虽贤,兴事业不成,得禹而九州宁。且欲兴圣统,唯在择任将相哉!唯在择任将相哉!”
意思是什么呢?
朝中大臣说打匈奴啊,都是想着顺着领导意图侥幸获得一时的权势,于是进献谄言,观点偏狭,根本不考虑实际情况。将军们打仗呢,根本不考虑成本,反正仗着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财力雄厚,可劲的造啊!皇上呢,被大家一茬一茬的忽悠,草率的决策,所以别看打得多、打得大,其实功业并不深广。
“唯在择任将相哉!唯在择任将相哉!”看这呼吁,司马迁觉得皇上用人水平真不行!
就司马迁的观察而言,他确实是没看上汉武帝的用人水平,拿后世最骄傲的卫青、霍去病两个大将军来说,他把这两人写在《佞幸列传》里。我们也不排除司马迁因为李陵之事有个人成见。但至于后期战争的李广利、公孙敖之类,没有疑问吧?人们一致认为都是些无能之辈。
所以,史学大家吕思勉评价汉武帝这个人是这么说:文景以前,七十年的积蓄,被武帝一扫而空,还把经济弄得乱七八糟,这都是汉武帝一个人的罪业。国家的武功,是国力扩张自然的结果,并非一二人所能为。以武帝时候中国的国力,倘使得一个英明的君主,还不知道扩充到什么地步呢?
所以,汉武帝打仗的水平,就是可劲糟践民脂民膏!用吕思勉的话说,就是一个钱能够办好的事情,汉武帝来做,一定会花十个八个。
不是吕思勉一个人这么认为,费正清也这么认为。在费正清中国史里,他认为,中华第一帝国(费正清划分秦汉为第一帝国)之所以衰败的原因,可以一直追溯到汉武帝时期的财政问题。
汉武帝留下的可怜的烂摊子还是靠儿子收拾,所以汉书昭帝本纪里面,到处都是罢这个、罢那个,撤销强令养马的政策、撤销盐铁专卖、撤销酒类专卖,与民生息。
实际上,对匈奴战争是中原王朝持续累进的数百年事业,这项事业里群星闪耀,真正超越汉武帝的大有人在。
公元前72年,汉宣帝时期,汉与乌孙合击匈奴,匈奴从此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呼韩邪王在公元前53年主动归汉。
公元89年,东汉和帝时期,窦宪、耿秉北伐,在燕然山勒石记功。此后,虽然匈奴还时不时在天山南北刷一下存在感,但基本失去和汉军正面作战的能力,逐渐离开华夏大地的历史舞台。
费正清还记录了一段,说是公元前42年,汉朝军队再次越过帕米尔高原,深入前希腊栗特王国(今天乌兹别克斯坦范围),打了胜仗并俘虏了罗马士兵。这个战略纵深水平高出天际了。那当时的皇帝是谁呢?被史家评论柔仁好儒的汉元帝刘奭。
我找不到其他史料查证,姑且当个趣闻记录。但是,汉元帝统治期间,公元前36年,汉西域副校尉陈汤发西域各国兵灭击垮北匈奴,杀掉了郅支单于,这是实实在在的。
武帝打了半天,留给儿子的江山还是“冬,匈奴入朔方,杀略吏民”。后面几个没啥大名气的皇帝,闷闷悄悄就把匈奴干没了。
水平的高低在哪儿呢?在战略。
汉武帝就是只会打打打、杀杀杀,一幅人傻钱多的干法。打匈奴其实从方法论上就注定是持久战,需要稳扎稳打、逐步经略、分化瓦解。汉武帝总是想毕其功于一役,而且只有武没有文,从方法论上就是错的。
同时代的贾谊就有不同策略,他认为对匈奴刚柔并济,一边打,一边可以糖衣炮弹瓦解之。实际上后来确实南匈奴就主动归附了。
历史事实也反证,汉武帝的速胜论想法就是错的。从秦汉到三国,都一致在打匈奴,匈奴是游牧民族,奔袭聚散,机动性良好,屡次战败又屡次再起。所以,汉武之后,汉朝稳扎稳打,经略西域走廊,逐一剪除匈奴羽翼。到汉元帝的时候,陈汤已经能动用西域兵打匈奴。
当然,我们不是说汉武帝打匈奴没用,我们只是说打得不聪明、不经济。
中国历史上,上面几个皇帝任内,对匈奴作战武功水平明明不低于汉武帝,但是汉武帝却名气极大?这或许是人类喜欢大型表演而不是更重实效的本性。
汉武帝这个人水平不高,还可以从权力交接的铺排水平上看。
好好的太子刘据从小一直被用心培养,结果被武帝自己的宠臣江充诬陷。太子自杀身亡,死时37岁,正直储君当任之年。
如果刘据接班本来是很好的交接。结果太子被武帝的一通封建迷信活动搞得如此下场。司马迁在史记里面描写汉武帝那些神神叨叨的场景,其实已经预示了这种结果。
壮年的太子死了,汉武帝只好另选接班人,现在武帝还有5个儿子。成年的也有,第三个儿子燕王刘旦向武帝表达了想进步的意愿,结果武帝不但没有鼓励,反而削减了刘旦的封地。这就是满城尽带黄金甲里面的“老子不给,你不能要”。
汉武帝还为自己的判断逻辑洋洋自得,你看,我就说人呢要长在齐鲁之地就比较仁义,放在燕赵之地就喜欢争权夺利了。看这个地图炮逻辑!有道理么?有锤子道理。
实际上,选刘旦不一定是坏事,史书说成年的燕王“能言善辩,广有谋略”。
最后选来选去没人了,武帝在弥留之际才仓促的立8岁娃娃刘弗陵为太子。然后,又说是为了防止吕后旧事,武帝赐死刘弗陵的母亲钩戈夫人。
这特么又是个什么脑回路?
你说对一个小娃娃而言,究竟母亲可靠还是外姓大臣可靠?光怕母亲垂帘秉政,就不怕异姓大臣篡位?钩戈夫人再篡权,她能把自己儿子怎么样呢?吕后明明是拼死保护儿子的。
而且吕后篡权是有她特定的历史背景的,老刘家的天下一半是吕氏打下来的。吕后篡权有这个实力。钩戈夫人无依无靠怎么篡权?反而更可能是对辅政大臣予以辖制,有个基本的权力均衡,就像康熙皇帝时期的孝庄皇太后。
武帝只能说算是运气好,霍光这人还行。但大汉江山也是险过剃头。公元前71年,许皇后分娩,霍氏家族为了让自己的女儿能做皇后,买通御医毒杀了许皇后。这事后来被大汉皇室一直记着,等霍光死了之后对霍家族灭。
所以,汉武帝最终有个好名声,纯属命好。也好在后面的昭宣之治基本对武帝的政策“全面反动”,为西汉王朝续了命。
吕思勉认为,中国的历史朝代,武帝这种角色一定是每朝必定会有的。王朝初起,成平日久、积蓄经年之后,有钱了、富裕了,就一定会冒出一个这种名义上的中兴之主,特别好大喜功、特别能够花钱,开始搞些大动作。
但是,武帝个人水平不行,并不等于武帝没有作为。实际上武帝时期对中国帝制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巩固帝制上,武帝有三大贡献:
一是为了打仗搞的盐铁专营一类的国营事业是后世的鼻祖,对帝制形成了很好的经济体制支持。二是武帝还创制了法币制度,公元前118年,武帝下令废除汉初郡国制币权,改由中央统一铸币,两千年前我们就发明了现代金融的通行做法。这也是强化了对帝制的财政支撑。三是武帝搞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启了统一思想的历史。这是对帝制的意识形态支撑。
所以,汉武帝从经济体制、货币金融、意识形态三个方面为完善中国的皇权专制做出了伟大创举。
但以上也很难说武帝是多么高屋建瓴、水平高超。经济体制和货币金融是大手大脚打仗的形势下,被逼出来的一个意外。武帝还有很多的小创造,比如算缗告缗、均输等等,随便查一下就能了解,武帝为了搞钱,身边那帮奸诈之徒为他提供了多少奇思妙想。
我们已经基本确认武帝能力不行,但鉴于他对帝制又有这么多贡献。那么从价值观上,武帝这种皇帝到底对历史好还是不好呢?
这要看从什么角度去看。
如果你是大发战争财的商人,如果做上买马、筹粮、军事器械、军队后勤一类的生意,你就特别喜欢武帝。如果你是领着数倍甚至十倍的兵力,远征塞外,冲击一群带着老弱妇孺的匈奴部落也便有了军功,你也喜欢武帝。总之,如果你是汉武帝时期的军事工业联合体成员(如果有的话),你肯定也会喜欢武帝。
但如果你是“海内虚耗,户口减半”之一,你可能就不太喜欢武帝。不过话说回来,也轮不到你喜不喜欢。
早上有好友发了一篇大汉王朝之:我们为什么迟迟不救经济?我送了八个字:史实全错、乱七八糟。
我们今天好好说说汉武帝这个人。
一般人对汉武帝的印象是,牛逼,打败了匈奴。
我们就先从这个最基本的事实说起,汉武帝其实根本就没有打败匈奴。花了无数的钱、死了无数的人,兜兜转转回到了原点。
人们熟知的大将军卫青、霍去病,封狼居胥,只是汉武帝对匈奴战争的第一阶段,从公元前127年的河南之战到公元前119年的漠北之战为止,汉王朝确实赢得了一连串的胜利,史书夸耀为: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这是汉书写的,班固对汉武帝还是比较留情面。
不过,一个好故事的关键是看结局。从公元前112年到公元前90年,是汉武帝对匈奴战争的第二阶段,一共发动六次战役,一次小胜,两次无功而返,两次遭重创。最后一次是公元前90年,国舅爷李广利率7万大军出塞,全军覆没,李广利自己投降匈奴。惨不惨?
所以,武帝死后,昭帝本纪里面,很快又看到这样的文字:“冬,匈奴入朔方,杀略吏民。”
折腾了这么一圈,汉武帝的江山啥结果呢?班固也没法掩护,在昭帝本纪里面也这么写:“承孝武奢侈余敝师旅之后,海内虚耗,户口减半”。
你说打匈奴该不该打呢?当然该打,也不得不打。以汉武帝时期的国力,也完全可以打。
汉初几代皇帝轻徭薄赋的累积至此,如此强盛的国力,不与匈奴一战是说不过去的。
然而,怎么打、用谁打、打到什么程度,这个就反映汉武帝本人的水平。
但恰恰这一点上,汉武帝水平是很差的,起个大早赶个晚集,可谓有勇无谋的典型。一是战争成本弄得特别高昂,打匈奴基本掏空了大汉家业,死了万千子民,耗费无数钱财,以至于救灾都没钱。二是不懂得见好就收,明明是赢的牌面,又硬生生被匈奴锤了回去。
所以,基本上历代史学大家是很瞧不起汉武帝的。
首推是司马光,司马光对汉武帝的评价是极其难堪: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无异于秦始皇几矣。
司马光认为汉武帝就是个亡国之君,本来他的结局该和秦始皇差不多的,好在他的儿子昭帝以及辅政大臣霍光还行,免了亡国之祸。
北宋自太祖开始一直不喜欢乱起兵衅,司马光是体制内权臣,我们认为他难免有声张主流意识形态的偏狭成见。
那我们举另外一个人,司马迁怎么看?
司马迁的看法在《匈奴列传》里。太史公曰,“世俗之言匈奴者,患其徼一时之权,而务谄纳其说,以便偏指,不参彼己;将率席中国广大,气奋,人主因以决策,是以建功不深。尧虽贤,兴事业不成,得禹而九州宁。且欲兴圣统,唯在择任将相哉!唯在择任将相哉!”
意思是什么呢?
朝中大臣说打匈奴啊,都是想着顺着领导意图侥幸获得一时的权势,于是进献谄言,观点偏狭,根本不考虑实际情况。将军们打仗呢,根本不考虑成本,反正仗着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财力雄厚,可劲的造啊!皇上呢,被大家一茬一茬的忽悠,草率的决策,所以别看打得多、打得大,其实功业并不深广。
“唯在择任将相哉!唯在择任将相哉!”看这呼吁,司马迁觉得皇上用人水平真不行!
就司马迁的观察而言,他确实是没看上汉武帝的用人水平,拿后世最骄傲的卫青、霍去病两个大将军来说,他把这两人写在《佞幸列传》里。我们也不排除司马迁因为李陵之事有个人成见。但至于后期战争的李广利、公孙敖之类,没有疑问吧?人们一致认为都是些无能之辈。
所以,史学大家吕思勉评价汉武帝这个人是这么说:文景以前,七十年的积蓄,被武帝一扫而空,还把经济弄得乱七八糟,这都是汉武帝一个人的罪业。国家的武功,是国力扩张自然的结果,并非一二人所能为。以武帝时候中国的国力,倘使得一个英明的君主,还不知道扩充到什么地步呢?
所以,汉武帝打仗的水平,就是可劲糟践民脂民膏!用吕思勉的话说,就是一个钱能够办好的事情,汉武帝来做,一定会花十个八个。
不是吕思勉一个人这么认为,费正清也这么认为。在费正清中国史里,他认为,中华第一帝国(费正清划分秦汉为第一帝国)之所以衰败的原因,可以一直追溯到汉武帝时期的财政问题。
汉武帝留下的可怜的烂摊子还是靠儿子收拾,所以汉书昭帝本纪里面,到处都是罢这个、罢那个,撤销强令养马的政策、撤销盐铁专卖、撤销酒类专卖,与民生息。
实际上,对匈奴战争是中原王朝持续累进的数百年事业,这项事业里群星闪耀,真正超越汉武帝的大有人在。
公元前72年,汉宣帝时期,汉与乌孙合击匈奴,匈奴从此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呼韩邪王在公元前53年主动归汉。
公元89年,东汉和帝时期,窦宪、耿秉北伐,在燕然山勒石记功。此后,虽然匈奴还时不时在天山南北刷一下存在感,但基本失去和汉军正面作战的能力,逐渐离开华夏大地的历史舞台。
费正清还记录了一段,说是公元前42年,汉朝军队再次越过帕米尔高原,深入前希腊栗特王国(今天乌兹别克斯坦范围),打了胜仗并俘虏了罗马士兵。这个战略纵深水平高出天际了。那当时的皇帝是谁呢?被史家评论柔仁好儒的汉元帝刘奭。
我找不到其他史料查证,姑且当个趣闻记录。但是,汉元帝统治期间,公元前36年,汉西域副校尉陈汤发西域各国兵灭击垮北匈奴,杀掉了郅支单于,这是实实在在的。
武帝打了半天,留给儿子的江山还是“冬,匈奴入朔方,杀略吏民”。后面几个没啥大名气的皇帝,闷闷悄悄就把匈奴干没了。
水平的高低在哪儿呢?在战略。
汉武帝就是只会打打打、杀杀杀,一幅人傻钱多的干法。打匈奴其实从方法论上就注定是持久战,需要稳扎稳打、逐步经略、分化瓦解。汉武帝总是想毕其功于一役,而且只有武没有文,从方法论上就是错的。
同时代的贾谊就有不同策略,他认为对匈奴刚柔并济,一边打,一边可以糖衣炮弹瓦解之。实际上后来确实南匈奴就主动归附了。
历史事实也反证,汉武帝的速胜论想法就是错的。从秦汉到三国,都一致在打匈奴,匈奴是游牧民族,奔袭聚散,机动性良好,屡次战败又屡次再起。所以,汉武之后,汉朝稳扎稳打,经略西域走廊,逐一剪除匈奴羽翼。到汉元帝的时候,陈汤已经能动用西域兵打匈奴。
当然,我们不是说汉武帝打匈奴没用,我们只是说打得不聪明、不经济。
中国历史上,上面几个皇帝任内,对匈奴作战武功水平明明不低于汉武帝,但是汉武帝却名气极大?这或许是人类喜欢大型表演而不是更重实效的本性。
汉武帝这个人水平不高,还可以从权力交接的铺排水平上看。
好好的太子刘据从小一直被用心培养,结果被武帝自己的宠臣江充诬陷。太子自杀身亡,死时37岁,正直储君当任之年。
如果刘据接班本来是很好的交接。结果太子被武帝的一通封建迷信活动搞得如此下场。司马迁在史记里面描写汉武帝那些神神叨叨的场景,其实已经预示了这种结果。
壮年的太子死了,汉武帝只好另选接班人,现在武帝还有5个儿子。成年的也有,第三个儿子燕王刘旦向武帝表达了想进步的意愿,结果武帝不但没有鼓励,反而削减了刘旦的封地。这就是满城尽带黄金甲里面的“老子不给,你不能要”。
汉武帝还为自己的判断逻辑洋洋自得,你看,我就说人呢要长在齐鲁之地就比较仁义,放在燕赵之地就喜欢争权夺利了。看这个地图炮逻辑!有道理么?有锤子道理。
实际上,选刘旦不一定是坏事,史书说成年的燕王“能言善辩,广有谋略”。
最后选来选去没人了,武帝在弥留之际才仓促的立8岁娃娃刘弗陵为太子。然后,又说是为了防止吕后旧事,武帝赐死刘弗陵的母亲钩戈夫人。
这特么又是个什么脑回路?
你说对一个小娃娃而言,究竟母亲可靠还是外姓大臣可靠?光怕母亲垂帘秉政,就不怕异姓大臣篡位?钩戈夫人再篡权,她能把自己儿子怎么样呢?吕后明明是拼死保护儿子的。
而且吕后篡权是有她特定的历史背景的,老刘家的天下一半是吕氏打下来的。吕后篡权有这个实力。钩戈夫人无依无靠怎么篡权?反而更可能是对辅政大臣予以辖制,有个基本的权力均衡,就像康熙皇帝时期的孝庄皇太后。
武帝只能说算是运气好,霍光这人还行。但大汉江山也是险过剃头。公元前71年,许皇后分娩,霍氏家族为了让自己的女儿能做皇后,买通御医毒杀了许皇后。这事后来被大汉皇室一直记着,等霍光死了之后对霍家族灭。
所以,汉武帝最终有个好名声,纯属命好。也好在后面的昭宣之治基本对武帝的政策“全面反动”,为西汉王朝续了命。
吕思勉认为,中国的历史朝代,武帝这种角色一定是每朝必定会有的。王朝初起,成平日久、积蓄经年之后,有钱了、富裕了,就一定会冒出一个这种名义上的中兴之主,特别好大喜功、特别能够花钱,开始搞些大动作。
但是,武帝个人水平不行,并不等于武帝没有作为。实际上武帝时期对中国帝制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巩固帝制上,武帝有三大贡献:
一是为了打仗搞的盐铁专营一类的国营事业是后世的鼻祖,对帝制形成了很好的经济体制支持。二是武帝还创制了法币制度,公元前118年,武帝下令废除汉初郡国制币权,改由中央统一铸币,两千年前我们就发明了现代金融的通行做法。这也是强化了对帝制的财政支撑。三是武帝搞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启了统一思想的历史。这是对帝制的意识形态支撑。
所以,汉武帝从经济体制、货币金融、意识形态三个方面为完善中国的皇权专制做出了伟大创举。
但以上也很难说武帝是多么高屋建瓴、水平高超。经济体制和货币金融是大手大脚打仗的形势下,被逼出来的一个意外。武帝还有很多的小创造,比如算缗告缗、均输等等,随便查一下就能了解,武帝为了搞钱,身边那帮奸诈之徒为他提供了多少奇思妙想。
我们已经基本确认武帝能力不行,但鉴于他对帝制又有这么多贡献。那么从价值观上,武帝这种皇帝到底对历史好还是不好呢?
这要看从什么角度去看。
如果你是大发战争财的商人,如果做上买马、筹粮、军事器械、军队后勤一类的生意,你就特别喜欢武帝。如果你是领着数倍甚至十倍的兵力,远征塞外,冲击一群带着老弱妇孺的匈奴部落也便有了军功,你也喜欢武帝。总之,如果你是汉武帝时期的军事工业联合体成员(如果有的话),你肯定也会喜欢武帝。
但如果你是“海内虚耗,户口减半”之一,你可能就不太喜欢武帝。不过话说回来,也轮不到你喜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