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华人站起来了:捍卫中文自由 痛斥“大马总策划师”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12月3日 21点31分 PT
  返回列表
70044 阅读
26 评论
华人志

都说华人在马来西亚是“二等公民”,那都是老黄历了。现在的华人在马来西亚,已经站起来了。

前段时间发生了一件事,让人看到了这个明显的变化。

话说,不久前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去吉隆坡逛街,走入到一家购物中心,发现这里富丽堂皇,美观大方,甚至超过了伦敦或东京的商业大厦。但他还是在社交网络上发文说,尽管这里很现代,很漂亮,只是看到的全部都是中文招牌,感觉自己“仿佛突然被带到了中国,没有任何马来文,完全没有。”

马哈蒂尔的这番话在马来西亚引起了很大的讨论,尤其是在华人群体当中,几乎所有人都对这种挑起“民族矛盾”的话表示了不满,集火批判这位前首相。

要知道,马哈蒂尔今年快99岁了,他在马来西亚的历史地位,可以参考新加坡的李光耀,属于“现代马来西亚的建立者”。他曾经两次出任马来西亚总理,第一任执政长达22年107天,是马来西亚任期最长的总理,被西方媒体称为“大马总策划师”。大家可以在心里想想,同样的称号放在其他国家都有哪些伟人,就能理解马哈蒂尔在马来西亚的地位了。

但即便是马哈蒂尔,只要敢公开发表一些对华人不利的种族言论,那么华人也不会给他面子。

可能有的朋友会觉得马哈蒂尔的话并没有多大恶意,只是说招牌上没有马来文字而已。但其实种族问题在马来西亚特别敏感。由于过去这里执行“马来人优先”的政策,华人做了很久的“二等公民”。

现在华人地位提升了,一些马来政客为了狭隘的政治目的,故意挑动起民族话题,想要为“马来人优先”招魂。在之前华人可能就忍了,但发现越忍让人家就越嚣张,现在也开始学会了反击,绝不能让种族话题冒起一点火星。

来看看马来西亚的华人们是怎样集火批判这位犯了忌讳的“大马总策划师”吧。

马来西亚旅游、艺术及文化部长张庆信表示,马哈蒂尔的相关言论非常不恰当,并质疑马哈蒂尔是否曾积极促进国民团结及推动国家经济发展。

张庆信的言论获得马华公会副总会长兼丹绒比艾区国会议员黄日升的支持。黄日升认为,有关问题本不应该被挑起,更不应成为政治操弄的工具。

骂的最恨的还要算马来西亚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倪可敏,他说,马国房政部奉行多元开明的路线,商家的招牌可以使用中文字。奉劝马哈蒂尔应向中国古代先贤学习,不要“为老不尊”,否则会越走越窄,甚至走投无路。

好一个“为老不尊”,这是直接开骂了。堂堂“现代马来西亚的建立者、总策划师”,如今有点晚节不保啊。

网友们的批判也不留情,有人评论:马来西亚是一个美丽国家,许多种族和睦相处,相互尊重。但不知道为何,政治人物似乎不喜欢看到人们和谐相处,他们不断做出一些事情,试图让人民不开心.....”

还有人评论:“这就是他(马哈蒂尔)常用策略,用制造种族问题吸引注意力,这并非新鲜事,从他任相以来一直如此,难道他现在才注意到吗?看样子已经用尽所有策略了?”

马哈蒂尔的那一套真的是过时了,今天的马来西亚华人,不是过去那样随便欺负的。多年来,华人们不畏艰险,勇敢抗争,争取到了今天的平等地位。再加上中国经济的崛起,华人们也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强大影响力,说话也更为硬气。

今年是中国与马来西亚建交50周年,两国还签订了互免签证协议,大量中国游客涌入马来西亚。马哈蒂尔去的那个吉隆坡购物中心,就是开在华人社区,聚集了华人商铺,面向华人群体和中国游客的地方。这样的地方招牌当然全部用中文,就像在马来人口占多数的州属如登嘉楼和吉兰丹,就有以爪夷文为主的招牌,在槟城“小印度”,街道上全都是印度文招牌。

这不正是马来西亚多民族融合、保持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吗?

马来西亚尽管是一个伊斯兰教为国教的国家,但与那些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是不同的,这里永远都是一个世俗国家。不要开历史倒车,要拥抱文明世界。对于那些发表种族言论,还妄想恢复某一种族优先的“老家伙”们,必须不留情面。

从这次事件可以看出,马来西亚华人已经站起来了。从华人政治人物到民间,都能够及时挺身而出维护自己的利益。强大了,就是这么硬气!

为啥一定要笔名
1 楼
张庆信好樣的
A
AMONIA
2 楼
没有官方语言的牌子,这个在哪个国家也不允许。 [1评]
镜湖柳
3 楼
不服跪着
E
Ewq123ewq
4 楼
马来西亚华人只要和共匪国划清界限就没事,千万不能和黄俄贼走的太近
E
Ewq123ewq
5 楼
共匪国当年扶持马共带来的灾难,深深的刻在马来人的记忆里。马哈蒂尔当然不会忘记被中共所连累的本地华人
v
visible
6 楼
应当借鉴黑人抗争的经验
t
tony20471120
7 楼
归来吧马来华人,回到祖国的怀抱,享受和祖国同胞同等的待遇!!哈哈
a
anywho
8 楼
支蟑狗糧腦殘至忘了倭獸如何入侵馬來西亞?荷蘭如何殖民馬來人? Cnmd!
s
slimane
9 楼
算了吧,馬來華人就是華人裡的恥辱,軟弱無能,摳門至極,被馬來人歧視 [1评]
p
pickle
10 楼
但是对于马来西亚土著来说汉文化是强势文化, 这个影响无法逆转。 就类似澳大利亚的毛利文化,无论澳如何扶持仍然是逐渐没落。
大春哥
11 楼
老而不
大春哥
12 楼
自古以來
海隅停云
13 楼
1) 前面有回帖说,“没有官方语言的牌子,这个在哪个国家也不允许。” 这句话是错误的。 到过美国有些城市的中国城的人,应该都能看见,许多商家,尤其是比较小的商铺,往往是只有中文招牌的。即使有招牌中夹杂有英文,字体也比较小,远不及中文字体的大而醒目。 2) 店铺营业,为的是牟利,不是为了宣扬自己族裔文化的悠久或者伟大。 所以招牌上的文字,无非是为了便利顾客们的识别与认同,以求吸引或者维持顾客的再度前来消费。 如果招牌上仅仅有中文,可以想见这家店铺,无论是饭店还是其他各类商铺,其主要的顾客群大约以华裔居多。 所以,有时店招上中文比较详尽,描述主要的货品或服务的内容,外文部分就比较简洁,有时只有一个店名而已。 3) 马哈蒂尔 之所以有其感喟,真正的具体原因无法猜测。但有可能是为了 华人的商店仍然不以 巫族人口为主要顾客之一,所以才会出现市招不见巫人语言的感叹。 马哈蒂尔在这个话题上有可能是作出了错误的结论。 巫族顾客之所以不去华人商区购物,有时并非为了招牌看不懂,而是华人商区的货品、服务不见得能同样程度地吸引 巫族的顾客,例如中药铺子、中华文化产业(书店、华语影视)一类的只有华人才比较熟悉的商家。 我们无法断言,何者为因,何者为果。 但简单地说,还是 华裔 和 巫族 在消费结构上仍然保持一些差异。在一个希望继续发展向上的国家,社会上应该保持一些多元的文化活动。 关键是整个社会的文化活力。一个能在和谐中保持不同文化的活力的社会,才会萌发出健康的创造力来,也才不会陷落到互相斗争,无法自拔的渊薮里面去。 4) 现今华裔人口依然是马来西亚人口的 20~25%。既然如此,马来西亚政府应当改弦更张,鼓励更多的 巫族学生去学习华语,这样才能更好的为两个族裔在未来的彼此沟通中建立起更好的基础来。 如果一面忧虑华裔族群的经济实力,一面又不去作文化上的努力,而仅仅希望华裔人口逐渐消融,巫族可以坐享其成,那就是完全依赖政治手段去处理社会和经济上的问题,其将遭遇失败与国力的损失,是不难想见的。
s
samtheman
14 楼
马来西亚华人比例相比10年前20年前已经下降很多了,已经站起来了?
热门儿
15 楼
不喜欢就回去!应该感谢马来人收留了你们!!!
绵羊云
16 楼
國内連公開懟毛臘肉都會被制裁,台灣省和新馬才是中國人的燈塔。
C
CHN2USA
17 楼
华语和华文没有列入马来西亚的官方语言就是最大的不公 建国时华人人口占大马人口超过三分之一
顽童在线
18 楼
中国人都这个鸡巴德行,过几天好日子就开始嘚瑟搞共产。印尼的教训都忘了吗?中共在印尼鼓动中国人搞共产主义引来杀身之祸,结果中共连谴责一下都不敢。自己作死的傻逼就不要怪天怪地了。
D
DDT666
19 楼
祖国不强大,华侨华人受欺负。中国近代史,就是华人海外奋斗史。早期的满清时代,华人在国外就是“猪仔”,干最重的活,拿最低的报酬,被歧视,甚至不如奴隶(因为奴隶是财产,主人还不会对其生死不管不顾)。到冥国,也没得到什么改善,直到二战后期为了获得支持,美国才取消排华法案。共和国建立以后,特别是朝鲜战争以后,海外华人才站了起来,可杀千刀的台蛙居然和美国联合印尼政府,对所谓被“赤化”的同胞举起了屠刀,在整个东南亚掀起反华浪潮。 华人的海外血泪史,源于中国不够强大,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然而,现在的趋势非常明显,中国在不远的将来,必将会成为世界第一强大的国家,拥有最高的GDP,最大的工业生产能力,最强的科研军事能力,重回世界巅峰。海外华人的地位,也必将会水涨船高,不复往日之窘态。
曹金发69
20 楼
: 你说的不是事实。请问你说的是哪个国家? 官方文件,政府大楼上的文字是一套规则,私人公司招牌有自由使用文字
有名人
21 楼
三十年前,三大种族从小玩在一块,和谐相处。 近十数年,那些政治人物搞种族主义捞选票,使得各族的关系越来越差。
x
xxlm
22 楼
中国有个戒指品牌叫I Do,随见过他家的中文招牌?
x
xxlm
23 楼
中国有个戒指品牌叫I Do,好多商场都有他家店,你见过他家的中文招牌?
g
gfmiao
24 楼
你跪多久了?
h
hosain
25 楼
当初马来西亚独立时华人占马来人口6成,但只关心生意赚钱,不关心政治,不参政,结果就是今天这个样子
中隐
26 楼
2018本应在就任两年后把权力移交现任总理,结果却赖着不走被推翻,被赶下台后为了从新获得马来族群的影响力,就开始对华人发布让人厌恶的种族言论,一个过气的99岁老糊涂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