贱卖都没人要 被进口碾压的国产水果 何时能有尊严?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11月7日 2点17分 PT
  返回列表
86582 阅读
69 评论
快刀财经

本应大放异彩的国产水果,为什么走到了今日困境?

又到瓜果飘香的丰收季节,空气里满是醉人的甜蜜。

 

比起消费者们乐见其成的“水果自由”,果农们却是如履薄冰。这是因为行业内多年未破的怪圈——国产水果每到上市季就滞销,最终只能贱卖甚至倒掉。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进口水果截然不同的待遇,即便价格一路走高,仍然大受欢迎。以今年年初的广西砂糖桔为例,行情低迷到直接跌破1元/斤,成了名副其实的“伤心果”,而进口柑橘却是抢手的“香饽饽”,每斤价格普遍在10元以上。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1年,我国果品产量达29970.2万吨,产值近两万亿,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果生产国。

 

但这串看似光鲜的数据背后,却存在一个冷酷的事实:国产水果的年损耗多达1200万吨,造成经济损失达4000亿人民币,丰产不丰收,有量无市。

 

更尴尬的是,国产水果常被看作是进口水果的“平替”。不为大众所熟知的真相是,我国市场上的不少优质品种均来自国外,近10余年来,我国从美国、加拿大、日本、法国、意大利等国引入近20余个大樱桃品种;巨峰、夏黑、金手指等热门葡萄品种,也来自日本。

 

“拿来主义”的后果就是,我国水果品种高度依赖外国,缺乏优质本地品种,产业发展缓慢,产品采摘、分选、包装严重落后,低档与同质化成为国内水果难以摆脱的“标签”。

 

中国不缺水果,缺的是好水果。虽然从目前来看,我国的水果品牌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知名名牌依然凤毛麟角。

 

明明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却生生将一手好牌打烂,本应大放异彩的国产水果,为什么走到了今日困境?

01墙内开花墙外香国产水果的隐痛

2021年10月,由一株果蔬藤条引发的“天价官司”尘埃落定。

 

中国商人高某被新西兰高等法院判处赔偿全球奇异果生产巨头佳沛(Zespri)1225万纽元(新西兰货币,约5558万元人民币),这还是已经大打折扣的数额,引发国内网友热议。

 

事情的导火索在于,高某将佳沛公司实验研究出的“阳光金果”和“魅力金果”的果树芽木偷运出去,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被我国果农大规模种植。

 

事情发酵后,舆论呈现两极分化:有人认为高某确实侵犯了对方的正当权益;也有人不服气,认为种我们自己的水果,凭什么被外国索赔?

 

众所周知,猕猴桃原本产自中国,世界上54个猕猴桃品种,中国就有52种及38个亚种,但最后却是在新西兰被发扬光大,进而打造成世界最知名的猕猴桃品牌“佳沛”,每年生产近8000万箱,销售遍及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

 

气人的是,中国猕猴桃的虽产量是新西兰的5倍,但新西兰却把20%的奇异果卖给了中国,并且供不应求。如今,中国已成为新西兰奇异果第一大出口目的地。

 

价格上的落差则更为明显。一边是一个售价高达12-30元的奇异果,一边是4-8元每斤的土生猕猴桃,背后的经济效益,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最为可惜的,是武汉植物园曾自主选育出珍贵的“金桃”猕猴桃,因为没有国内企业愿意以合理价钱接手,科研成果得不到相应尊重和回报,只能无奈地将国内市场专利使用权割爱给意大利公司,对方承诺不仅会扩大猕猴桃的种植面积,也会继续支付专利使用费。

 

这就造成了一种极为荒诞的场景:中国培育的猕猴桃品种,若想要跻身国内市场,还必须得通过国外引进的方式,不免讽刺。

 

除了这桩惊人的猕猴桃案,2020年,美国加州的International Fruit Genetics曾起诉中国,认为中国盗种了他们育种研发的甜蜜蓝宝石葡萄。

 

2021年4月,日本政府通过《新种苗木法》,对1900多种农作物新品种进行了“封锁”,再也不允许这些新品种的种苗被带出日本,特别是严防死守流向中国。

 

国产水果饱受诟病的“拿来主义”背后,其实是基于当初的国情所决定的。在尚且吃不饱饭的年代,专家们选择将科研集中在粮食育种上,直到改革开放后,我国果蔬育种才开始起步,且在1996-2007年间,由于科研体制的变化,还出现了育种停顿的问题。

 

果树育种又是一个周期漫长的过程,通常培育一个果树新品种的时间为24年左右。育种者、经费支持、工作机制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自主选育的突破性品种不多。

 

再加上国内选育出的品种,种植者需要承担“品种研发成本”,国人自然更愿意种植那些已经成熟的引入品种,可以很大程度地省去市场教育的费用和时间,看似高效,实则短视。

 

以国产苹果为例,2016年的产量为4388万吨,其中超过70%的苹果是红富士品种。有人曾把全国不同产区的苹果放在一起进行盲测,结果无论是消费者还是专业人士,都不能准确说出各个苹果的出处。

 

这种情况下,大量同质化产品同一时间上市,卖不上价是必然结果。而一旦出现像新西兰爱妃苹果这样差异化的产品时,就会轻易胜出。

 

愈演愈烈的恶性循环下,国产水果如何能不滑向深渊。

02乱象重重人心尽失国产水果顽疾难消

2021年3月,澎湃新闻接到相关爆料,称在享有“沃柑之乡”美誉的广西南宁武鸣区,果商为了保证品相,擅自调高抑菌农药的稀释浓度,安全隐患被长期忽视。

 

在记者暗访调查中发现,当地沃柑经采摘后会被送到洗果厂,进行清洗、打蜡并浸泡抑菌农药保鲜。而在浸泡过程中,会混合使用多种抑菌农药,浸泡后的沃柑并未按照存储安全间隔期,而是直接送往市场销售。

 

如果担心浓度不够导致沃柑腐烂,果商还可自行购买农药继续添加,如此沃柑可以保存两个月左右,待到价格上涨时再行出手。

 

这种未经存储降解的果面会有农药残留,食用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深知内幕的果农从来不吃,却对“潜规则”视若无睹,只因这样才能赚到更多“辛苦钱”。

 

事实上,“农药沃柑”不过是国产水果乱象的一个缩影,顽疾还远不止于此。由于国产水果缺乏规划,果农们习惯跟风种植,一窝蜂的后果是,品质越种越差,价格越卖越低,口碑和人心尽失。

 

葡萄品种“阳光玫瑰”,就是前车之鉴。早在10年刚引进的时候,我国阳光玫瑰种植面积只有几百亩,而到现在,种植面积已达到了八十万亩。

 

作为日本引以为傲的稀有品种,阳光玫瑰第一次在国内上市时,就因价格高达200-300元/串,喜提“葡萄中的爱马仕”之称。利益驱动下,阳光玫瑰迅速在中国各地推广种植,不管环境适不适合,也不管技术能不能支撑,先占坑再说,急功近利风气盛行。

 

于是,农民种、老板种,甚至房地产大佬也来跨界种植。疯狂扩张的同时,参差不齐的品质,让“阳光玫瑰”一步步失去市场,价格大跳水。

▲国内14个基地的阳光葡萄,外观各异

 

根据北京新发地农产品市场价格公示数据显示,2020年、2021年、2022年新发地的阳光玫瑰批发价分别为26.7元、22.3元、25元,和巅峰时不可同日而语。

 

种什么因,得什么果。为了得到果粒更大、产量更高的阳光玫瑰,不少种植者盲目选择牺牲风味,以换取好价钱。就拿肥料这项来说,在日本原产地,“阳光玫瑰”多采用的是植物源的有机物,比如木屑、核桃壳等。

 

但在国内,大多数情况下用的是动物源性的有机肥,比如动物粪便,甚至有果农为了节省成本,利用有机肥,比如磷肥、钾肥、钙肥。要知道,长期使用化肥农药,会打破果树自有的生态平衡和免疫力,一旦停止就会出现大量减产乃至绝收,于是化肥使用年复一年,土地越来越贫瘠,收获的果子越来越不好吃。

 

所以,阳光玫瑰的果粒的确是催大了,但品质却大打折扣,空心现象明显。阳光玫瑰的早摘现象同样普遍,为了抢占“尝鲜”的先机,果农会在果实尚未完全成熟之前采摘,以至于糖酸比出现巨大差距。

 

因此,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终于吃上了这个昔日的水果贵族,却发现不仅没有想象中的惊艳,还有点涩口,更尝不出来什么“玫瑰香”,都不及普通的巨峰好吃。

 

失望过后,被市场抛弃是理所当然的结局。

03缺乏标准发展无序国产水果能否翻身 

近年来,国产水果滞销的新闻频出,如陕西苹果、眉山柚子等,来自进口水果的强烈冲击,压得国产水果毫无还手之力。

 

数据足以说明问题。2011-2013年,我国水果进出口还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2013年之后,进口水果开始超过出口水果,2016年-2019年基本上呈指数级增长的状态,而我国水果的出口量却是不温不火。

 

2020年之后,虽然受疫情影响,进口水果数量有所减缓,但水果贸易逆差仍在持续扩大。根据预测,未来10年中国水果进口的平均增速将持续高于出口的平均速度。

 

从水果的进口量看,樱桃和榴莲一直是我国进口水果的热门品类。比如泰国80%的榴莲,智利80%的鲜樱桃都进入到了中国的消费市场,即便售价不菲,消费者仍然趋之若鹜,供需两旺。

 

国产水果与进口水果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安全、品质、品牌、口感等方面。进口水果的生产国家多以工业化的方式种植,成果率高,且普遍采用光电分级,可以分选出色泽、单果重、糖度、水分都各项指标接近的水果放在一起装箱,保证出品优良统一。

 

反观我国,到现在还没有标准化的果品质量管理体系,果品以次充好、滥竽充数的现象屡见不鲜,无序的发展更是不断拉低着中国水果的总体质量。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法国非常重视农业技术推广,有一套完善的体质和机构设置,法国农科院推广了74种栽培植物的优良新品种400多个,培育的许多品种在国内外享有声誉。

 

日本政府对农业生物技术、品种的研发也非常重视,将发展生物农业技术纳入到了国家发展规划中,结合地区土壤、地形等特点研发不同品种,走精细化品牌农业发展道路。

 

而据有关部门估计,我国在应用和推广方面的科研成果不过1/3,许多成果未经中间实验和生产实验,且由于专项经费太少,使得许多工作无法铺开和实现。

 

好在,国家已经意识到了依赖国外引入品种,可能带来的“卡脖子”问题。在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里,专门提出了“要打好种业翻身仗”的目标,加强自主选育品种,既是立足当下,也是面向未来。

 

随着国外对于种子知识产权的日渐收紧,水果战争已不是小打小闹的格局,握住品种研发的“芯”,刻不容缓。

 

当然,罗马非一日建成。无论是市场化研发、标准化种植,还是社会化服务、供应链输送,我国水果产业有太多亟待提高的地方,还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但是,如果不能从根上真正重视起来,总是一味“躺平”,国产水果的未来,恐怕依然难逃“恨铁不成钢”的命运。

間題
1 楼
國外一切水果不准進口,什麼事都沒了,講白一句關門脫鈎
峠とうけ
2 楼
中國人太善良、沒有意識到隨便給玉米🌽種子給美國、結果狡詐的美國商人注冊F反 [1评]
峠とうけ
3 楼
中國人太善良、沒有意識到隨便給玉米🌽種子給美國、結果狡詐的美國商人注冊後説是他們的種子、WTF!
加州老流氓
4 楼
中国人不是人操的又一铁证!
峠とうけ
5 楼
類似這種被西方流氓強盜明目張膽掠奪的事太多了; 宣紙、中藥等々、
w
wjb2009
6 楼
那就卖到加村来嘛,这里什么都不产,土豆倒是有,卖10元人民币
广
广角镜
7 楼
这是供销社应该介入和解决紧急问题,只有供销社有优势和资源可以解决。 [1评]
翻墙是犯法的
8 楼
先用供销社压价,搞垮各个行业的民企老字号。 慢慢发现没有利润,再提价或者大家都没饭吃。 社会、市场都有自有规律。成天重复历史错误傻不傻? 解决这种问题,应该走上保护专利,惩罚违法的法治道路。 没有捷径。
琪爷
9 楼
因为国人都知道假货太多了,各种水果,各种食品,甚至连日用品都是科技与狠活。
s
snake1101
10 楼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打倒共產黨!再造新中國!造反有理!革命無罪!
路人丫
11 楼
呵呵。。。这就是五毛们整天叫嚣要把XX卖成白菜价的恶果。🤣
t
touchdog
12 楼
我老家,来过几个韩国人,种植芦笋, 到收获的时候,晚上来偷,白天那些老人家,拿着麻袋来抢了, 韩国人以后再也不来了, 你说种高价水果,要是给老家伙知道了, 连根都给你偷走。 我们村子现在只有玉米可以种,没人偷, 哈哈, 不够力气钱,还卖不掉,也自己不吃
打风苟
13 楼
《贱卖都没人要 》 用了多少农药和激素,果农心里没点逼数吗!?
打风苟
14 楼
《中国不缺水果,缺的是好水果。》 · 关键是缺乏诚信。
大风起
15 楼
厉害国道德落后的结果。 中共鼓吹科技,不重视道德。结果就是科技被封锁,道德败坏人尽皆知。
A
AMONIA
16 楼
不用担心。下一步供销社统购统销,大家管种就行了。
p
pickle
17 楼
貌似农业这块不开放给私人资本,私人投资研发新产品,大概率进不了农业系统, 只能自己花园种着玩
I
IAMPI
18 楼
不保护知识产权的后果。。。。。 只有洋大人的知识产权问题会得到一点点重视 本土农科人辛辛苦苦培育出的品种,种植后就被人盗走拿去嫁接
家不在家
19 楼
有毒啊
海德
20 楼
中国人需要忏悔!忏悔! 忏悔!
沙漠之狐
21 楼
没那必要。党员每人每个月吃十斤,问题就解决了。 - 学学国民党和民进党,政客全部直播吃水果。嘿嘿
N
NBC111
22 楼
明明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却生生将一手好牌打烂,本应大放异彩的国产水果,为什么走到了今日困境? ==================== 明明是个文明礼仪大国却被共产党搞的跟乞丐一样的野蛮愚昧的烂国
糖桔喝得
23 楼
中国农村还是土鳖居多,土鳖的一大劣性就是盲目跟风,同时嫉妒别人发财,也不知道做市场调研之类的就知道跟着别人的脚步走,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大家都无路可走。我们那里有一家搞农家乐成功了,然后附近很快就冒出近20家来,结果可想而知,现在我们那里的农家乐基本都阵亡了。 [1评]
沙漠之狐
24 楼
这些人偷回去并不一定吃。主要是为了偷别人占便宜的那个过程享受。 - 很多地方发展不起来是有原因的。劣根性极大。 [1评]
西
西安以东
25 楼
只要中南海那些畜生们开宴会时候喜欢吃国产水果, 那国产水果就能有尊严了 [2评]
沙漠之狐
26 楼
国内都这样,知识产权根本没保护。都是看人赚钱一哄而上,全部抄袭,互相压价。 - 我朋友搞的技术图纸都被偷走,最后赔了四十万。连损失都不够,技术也泄密。 他们行业高峰时期五千多家乱搞,大家都没钱赚。 - 抄袭的成本太低。这样抑制了国产品牌的研发和产业化。最后都是老外的品牌收割中高端市场。咱们现在所谓的制造大国,绝大多数技术都是这几十年老外淘汰的二手技术和购买转让的中高端技术。自研的很少。 - 自研的也就社区卖菜,共享自行车,网络卖东西(这个还是copy老美的关起门自己玩)
沙漠之狐
27 楼
国内都这样,知识产权根本没保护。都是看人赚钱一哄而上,全部抄袭,互相压价。 - 我朋友搞的技术图纸都被偷走,最后赔了四十万。连损失都不够,技术也泄密。 他们行业高峰时期五千多家乱搞,大家都没钱赚。 - 抄袭的成本太低。这样抑制了国产品牌的研发和产业化。最后都是老外的品牌收割中高端市场。咱们现在所谓的制造大国,绝大多数技术都是这几十年老外淘汰的二手技术和购买转让的中高端技术。自研的很少。 - 自研的也就社区卖菜,共享自行车,网络卖东西(这个还是copy老美的关起门自己玩)
H
HL16888
28 楼
所谓供给侧改革说说而已
N
NBC111
29 楼
可能吗??? 中国的农耕地几乎都被污染了
v
vicnn
30 楼
粮食都不够吃还要靠进口,中共国的领导除了窝里横除了会对付老百姓,在国际上就是个废物。 [1评]
胖哥1968
31 楼
最基本的不是应该好不好吃吗?我就不信好吃卖不出去 大闸蟹是国产的吧 照样贵
s
saikuo
32 楼
太多了,吃不完好吗?!
雁过留声机
33 楼
: 狗粮谈道德,上帝都发笑
雁过留声机
34 楼
粮食都不够吃还要靠进口,英法德欧洲各国的领导除了窝里横除了会对付老百姓,在国际上就是个废物。
雁过留声机
35 楼
如果是的话你造谣死全家可以吗? [1评]
l
liaohuawu
36 楼
呆蛙太鼓噪,最好都拿去养肥尸斑鱼尸目鱼
西
西安以东
37 楼
: 不然你怎么靠倒卖新西兰奶粉过活呢? 难道国产奶粉都被下毒了吗?
不乐不为学
38 楼
认真地思考一下,然后诚实地回答我的问题:你们种出来的到底是水果还是毒果?都使用了哪些化肥、哪些农药、哪些杀虫剂?
游如诗
39 楼
在国外的老想吃家乡的水果了。想念砂糖桔蕃石榴黄皮龙眼,国外的水果只是甜,没有味
雁过留声机
40 楼
: 新西兰奶粉是什么梗?
E
Edmondon
41 楼
国人崇洋,先在政府国企的采购单上剔除洋品牌
E
Edmondon
42 楼
国外的苹果桃子草莓都使用了大量农药
那就好好生活
43 楼
中国产水果一点都不差。比如西北的苹果,冬枣,哈密瓜,网紋瓜,云南的人参果,广西的金桔,海南的芒果,新疆的白杏,宁夏的西瓜,北京的小西红柿,四川的小李子,浙江的橘子,福建永春的芦柑,贵州的火龙果,说不完的。如果说有问题,那就是流通领域,中间环节,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记得有一年在国内度假,网上花了几百元买的某种水果,后来在超市看到品质更好的,才几块钱一斤。所以,经营者,网红,欺负顾客,不仅是印度人爱干,台湾人擅长,国内的人,也不遑多让。
南方兔儿爷
44 楼
水果是要有多样性的,人是非常挑剔嘴贱,不甜不大不好看的都不吃,培养出来的水果没皮没毛没种子,不高不大全是果,抗寒抗虫产量大,化肥农药大棚种植,其实就是一棵树不停的嫁接。消灭的多样性就扩大了弱点,一旦发生病害自然变化,我们将来什么都没有了。
B
Bnm8
45 楼
唯幸福中国梦最有尊严!
雁过留言机
46 楼
: 你说的这个观点套用到中共身上也非常适用
雁过留言机
47 楼
这样的话,你的全家够死几次的
雁过留言机
48 楼
: 非常同意! 只要中南海那些畜生们出访的时候喜欢坐国产大飞, 那国产大飞就能有尊严了
w
wilburwang
49 楼
这观点都很奇特啊。我只看到大陆水果自由,高价进口货随便吃。反观日韩欧这些发达国家,本国水果贵的一逼,根本不敢放开进口,吃个西瓜还要等生日或者新年,这尼玛到底在比啥?
v
vivs
50 楼
翠翠只搞独裁不搞空气品质,墙内空气污染严重,不如买空气好而生长的台湾日本欧美进口的水果!
w
wodayed
51 楼
就应该让那些唯利是图的人去吃屎。
D
DDT666
52 楼
需要深加工才行,比如把不能及时卖掉的鲜食果实做成罐头或者果汁,或者果干,或者酿酒啥的。这样就不担心了。所以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必须要走工业化的道路。
文强
53 楼
lol
s
sovelo
54 楼
才知道啊,造假的报应来了。别急,后面还有更多领域前赴后继的赴死。
l
liush000
55 楼
良币灭绝劣币
雁过留声机
56 楼
: 造谣死全家造谣死全家造谣死全家造谣死全家
雁过留声机
57 楼
双标死全家呦
y
yuba
58 楼
向中国农民致敬🫡受剥削最重滴阶层
3
35283
59 楼
吃点水果能让“五毛”们过什么瘾? 把你妈抱过去让他们一人肏一次,那才完美。
3
35283
60 楼
中国什么时候是“文明礼仪大国?”
雁过留言机
61 楼
: 连周小平都反水了,您早点倒戈,免得日后清算死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