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总理撰文 呼吁不要孤立中国 德国政界现两难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12月5日 20点27分 PT
  返回列表
85347 阅读
58 评论
美国《外交事务》杂志

在最新一期的美国《外交事务》杂志上,德国总理肖尔茨撰写了长篇客席评论分析当前国际政治形势、阐述德国立场,其中花费了较大篇幅提及中国议题。肖尔茨认为,中国崛起不是中断对华合作的理由,但是也有必要对中国提出警告。

肖尔茨11月初到访北京

肖尔茨的这篇长篇评论,前半部分都在阐述俄乌战争造成的国际政治剧变。他认为,过去30年间,全球各国在一个相对和平、繁荣的环境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而德国的很多决策也是基于国际形势会继续和平稳定的前提而做出的;既然国际形势发生了剧变,德国的外交政策也不得不改变。

德国总理指出,其实俄乌战争只是导火索,导致国际环境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还是全球势力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肖尔茨注意到,许多人都担心全球进入了又一轮两极对抗的时代,主角则是美国和中国,他们看到新一场冷战"但是我并不同意这个观点,而是认为这意味着全球化过程中一个异常时期宣告终结。"

肖尔茨分析指出,在过去30年间,欧美国家享有稳定的经济增长、较高就业率、较低通货膨胀率,美国则成为了主导全球的超级大国。"在21世纪,美国依然将保持这一地位。但是在同一时期,中国也成为了全球玩家。其实在历史上,中国很长时间都有着这样的地位。中国的崛起,既不是孤立中国的理由,也不是限制对华合作的借口。但是,中国国力上升,同样也不可以是在亚洲等地提出霸权诉求的理由。"

这篇刊登在美国双月刊《外交事务》的客席评论进一步指出,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应该被当作是某个大国的后院,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必须得到遵守。

德国总理在文章中还提到,德国以及欧盟将继续向北京方面要求为欧中双方企业设立对等的竞争条件,"中方在这方面的努力太少,而且正在明显走向孤立、告别开放。"

肖尔茨表示,他不久前访问中国时曾经向北京领导层表达了对南海、台海局势的担心

肖尔茨表示,他不久前访问中国时曾经向北京领导层表达了对南海、台海局势的担心,还谈及了中国的人权问题。"尊重基本权力、尊重基本自由,这绝不可以被当作一国内政,因为联合国所有成员国都同意要捍卫人权和自由。"

这篇评论还提到了民主体制比专制政体更为优越。肖尔茨以新冠疫情为例指出,疫情之初,许多人都认为威权国家能够做出更为高效的危机应对措施、能够做出更为长久的计划、能够更快速地做出艰难决定。"但是专制国家如今的防疫成果并不能证实这样的说法。最有效的疫苗和药物都是由自由民主国家研发出来的,而且民主国家还有自我纠错能力,因为民众能够自由表达、自由选举,这是专制国家不具备的优势。持续的辩论也许时常令人疲倦,但是这正是让我们的体制具有长期韧性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全文花了很大篇幅提及欧洲努力降低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性,却没有明确提到欧洲应降低对中国经济的依赖性,而只是很笼统地指出"欧洲正在致力于与亚洲、非洲、拉美国家打造新的伙伴关系"。

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Olaf Scholz)正面临国内外工作伙伴都对他感到不快的困难处境。

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Olaf Scholz)日前警告说,不要把世界分裂为新冷战的状态。他周一发表在《外交事务》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呼吁,要努力建设新的伙伴关系。

他还说,西方应该坚持民主价值,并保卫开放社会,但同时也要抵御诱惑把世界再次分裂为不同的区块。

朔尔茨11月率领德国制造业代表访问了中国,与习近平会面,并为德国带回商业大单。他此前还曾表示,支持中国公司收购德国汉堡港一个码头的股份。

但他支持德国与中国进行商业合作的做法也在国内引起了争议。今年10月份,德国联邦经济部、内政部等六部一致反对中国公司入股汉堡港。当时有分析人士称,中国国企入股汉堡港体现出北京的战略意图。11月份,德国政府阻止了两笔中国对本国半导体生产商的投资,理由是国家安全的考虑。

据路透社报道,德国经济部最近在一个战略性文件中建议,在关键性基础设施中排除来自威权国家的零件,并且对与中国做生意的公司采取更严格的标准。

中国外交部周一就此回应说,德国政府的一些部门正在把经济和商贸问题政治化。

j
jasonc7891
1 楼
"中国的崛起,既不是孤立中国的理由,也不是限制对华合作的借口" 这话明显在喷美国。赞!
b
bc007
2 楼
立陶宛拿了蔡英文12亿美元,现在要摘台湾代表处的牌子了。 蔡英文免费操不要钱还倒贴!
m
myoyster
3 楼
當然要冷戰,而且不可避免,自由和專制不可調和。 沒有冷戰哪來東歐解放和自由,沒有冷戰哪來德國統一? 還必須儘快冷戰,別裝模做樣,既要還要,到最後一個接一個被吃掉。 死鴨子嘴硬,明明二十年外交路綫錯誤還死不悔改。 沒有美國介入,這次烏俄大戰后必然讓歐洲恢復接近冷戰狀態。
哄哄如此
4 楼
德国正在被美国的狗--(绿党)带入衰落。
世外桃仙
5 楼
跟着霉国瞎跑,跑着跑着,发现快要连裤衩都不剩,才明白过来,上当了。 如果减少对所有其他国家的依赖,那就成了汪洋大海中的一块礁岩,不想活的活,那一定会成全他。现在回头,看起来是不得已没得选,其实这才是最明智的。慢慢消化理解吧。
哄哄如此
6 楼
你们美狗不都是坚持民主制度先进么?怎么这就怕了?
D
Dimmy
7 楼
经济垮了 足球也输了 捂个嘴巴就以为自己不是纳粹了 搞笑的民族 不过即使是这样的民族也是台湾人的爹啊 台湾人好样的 用中文满世界认爹 跪谁也不跪中国 好男儿四眼田鸡台杂 [1评]
千年之前
8 楼
台弯是中果人的事情 贸易战和地缘战争完全是由外果为了其安全利益权力挑起
s
slzcmu
9 楼
美国人只对别人提规则,蓬佩奥就说过,美国人是特殊的,规则是约束弱者的,和美国人无关!就比如美国人从未加入国际海洋法公约,却总是拿该法说事,约束别国,真是一个奇怪的国家 [1评]
f
facts
10 楼
肖爾茨認為,中國崛起不是中斷對華合作的理由,但是也有必要對中國提出警告。///////////////////////////////////////////////// 这个德国左棍还活在童话世界,幼稚得可笑,跟中国签的协议、中英联合声明都如同废纸、你提的警告有个屁用、你以为你是真理、你是道路
夏虫语冰
11 楼
西方白人现在还再逼逼,就是因为情感上不能接受中国如今的强大,他们作威作福几百年,不曾有过对手,以为自己是天龙人了 没事,再过十年二十年,你们就习惯了 [1评]
m
myoyster
12 楼
你俄爹剛剛兩架戰略轟炸機被烏克蘭從600公里遠炸毀,但他還沒輸還沒垮 呵呵 看來明天你又要雙眼紅腫了 😢 [1评]
b
bc007
13 楼
英国式的迷之自信。 除了美国, 印度也学到了不少。
二十大寸长
14 楼
这小子还没意识到中共其实是毒蛇,他不介意做农夫,但不要拉全德国人全文明社会下水 [1评]
b
bc007
15 楼
乌克兰看到西方美国要断粮了。 拼命拱火俄罗斯。 打我呀, 快打我呀。 :))
b
bc007
16 楼
德爹。 别不好意思。
m
myoyster
17 楼
很强大,養毒放毒好厲害 假騙偷厚黑毒辣,是强大的源泉 [1评]
千年之前
18 楼
国际社会 弱肉强食
b
bc007
19 楼
映射美国!
T
Tulanian
20 楼
嘿嘿,卧槽,好像中国能被孤立似的……?! 别自己给孤立了?!
D
Dimmy
21 楼
你说什么也没用 中国现在就是不想跪着了 疯狂虐杀港狗和台杂 哈哈 快去找你爹哭丧去 一个什么都没有的杂种 要啥没啥 [1评]
掐蛋专家
22 楼
看看中国的经济实力和一带一路战略,西方孤立自己吧?
白开水豆腐汤
23 楼
人类有史以来 所谓规则都是靠实力决定的 只有有实力的强者才可以制定游戏的规则 中国现在还不行 不过也不会太久 再有30到五十年 世界的规则就会以中国的意志而改变改变
佳里敦小子
24 楼
他不是还有键盘吗? [1评]
b
bc007
25 楼
德国先孤立掉俄罗斯油气, 再孤立掉中国的产品和市场。 德国剩下的就是旅游业了。
w
welcommen
26 楼
内有人民起义,外有民主国家的正义之师,团结起来干死匪共
D
Dimmy
27 楼
那也是他爹给他发的啊 台杂一无所有 去中化去了个锤子 弄了半天还在用中国人的东西 一帮杂种
v
ventzhang
28 楼
德法就是鼠目寸光,只看眼前利益。
v
vacuume2021
29 楼
明明是西方人自己在鼓吹脱钩和孤立, 又能够腆着脸说别人是在孤立。。。 顺便还吹嘘了一下德国的‘防’疫,真是不要脸。 还有可笑民主的自我‘纠正’。。。民主一开始总是错, 然后纠正, 然后再错, 再纠正, 这不是自我纠正,是在犯罪和甩锅之间震荡。
a
appledyson
30 楼
被玩死了, 还数钱
朗玛
31 楼
德国和中国合作就是救自己
中坚力量
32 楼
西方红脸白脸而已 这帮东西 没有一个值得信任 杀无赦 德国佬不就是为了钱 用钱瓦解分化西方 就是如此 将计就计 想和西方搞交易 那是死路一条
媚眼瞟瞟
33 楼
民主选举和结盟执政的好处, 就是能够放大票数。 两个小党有史以来不是亲台撑独就是反中反共。 现如鱼得水指点江山心旷神怡。
郑长仁
34 楼
美帝们不高兴了!
s
szacy
35 楼
德国政客说得真好听,而实质是德国在中国眼里不过是被其美国DAD反复蹂躏盘剥的乞丐,是德国离开了中国市场就沦为更穷和更不重要的二三流国家。而中国没有德国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难为心动
36 楼
这些美🐶对美国30年来对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南联盟,阿富汗,巴拿马等国的入侵,说啥了?!反对过吗?!敢吗?!
j
jasonc7891
37 楼
意淫很爽吧?
z
zrlsy
38 楼
呼啥吁啊!是没那本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