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宾夕法尼亚的一家钢铁厂承诺,将开启美国本土钢铁生产的新纪元。
“我们将再次把宾州的钢铁融入美国的脊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特朗普说,凸显了他将钢铁视为振兴美国工业能力的核心支柱。
那他是怎么做到的呢?关税——结果就是,让加拿大为特朗普在美国钢铁业占比重的摇摆州所作出的承诺买单。
图源:Julia Demaree Nikhinson/AP
美国的钢铁关税 对加拿大冲击最大特朗普动用了《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案》(IEEPA),对全球多个国家征收大范围的对等关税——对加拿大来说,凡不在《美加墨协定》(CUSMA)覆盖范围内的商品,关税高达35%。一些国家(如巴西、印度)则面临更高的50%关税。
不过,上周五,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裁定这些IEEPA关税违法,但以7比4的判决结果推迟到10月中旬才生效,这给白宫留下了时间向最高法院上诉。
无论IEEPA关税结局如何,特朗普已明确表示不会止步于此。他还利用1962年《贸易扩张法》赋予的权力,对特定行业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例如,通过第232条款,特朗普限制了他认定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进口商品,尤其是钢铁、铝和汽车零部件。6月3日,他将钢铁和铝的关税从25%翻倍到50%,8月初又把铜纳入征税清单。
8月中旬,美国商务部进一步扩大了232条款的适用范围,新增407种含有钢铁和铝的产品,从奶油喷雾罐、家具,到汽车和机械零件,应有尽有。
“今天的行动扩大了钢铁和铝关税的覆盖范围,切断了规避的途径——这将继续支持美国钢铁和铝产业的振兴。”美国商务部负责工业与安全事务的副部长杰弗里·凯斯勒在声明中解释说。
这些关税适用于所有向美国出口相关金属的国家。但作为美国钢铁进口的第一大供应国——去年出口额高达83.6亿美元的加拿大,受冲击最大。
除了加墨两国外,其他国家的相关产品本就自动面临25%以上的IEEPA关税。但扩大后的232条款让华盛顿得以对加拿大商品加税——即便这些商品本应在CUSMA框架下享受零关税。这正是关键所在——这是个“漏洞利用”。
“意图非常明显……就是想对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更多汽车零部件征税。”密歇根州立大学供应链管理教授杰森·米勒说,“而对于德国,不管金属占比多少,都会被征收25%的关税。”
所以,即便IEEPA关税可能最终被取消,白宫仍在武器化232条款,把原本在CUSMA下免税的更多加墨产品纳入征税范围。
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上周也做出反击。他取消了部分针对美国的报复性关税,以推动贸易谈判,但保留了对美国产钢铁、铝和汽车的反制措施。
拯救钢铁业以“国家安全”为名限制钢铁进口,意味着特朗普希望在紧急情况下(尤其是战争)提升产能。
通过提高进口钢价,特朗普让本土钢厂有空间抬价,从而有动力投资、创新和扩张工厂。结果,美国钢铁公司在阿肯色州、现代在路易斯安那州、纽柯在肯塔基州,纷纷砸下数十亿美元建新厂。
对特朗普来说,扶持钢铁业不仅是产业政策,更是挽救蓝领工作、提高工资的手段,用以稳固其支持基础。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工会工人的工资比去年上涨了4.6%。
美国政府推动钢铁产能利用率达到80%,以满足“国家安全需求”。今年6月中旬,美国周度粗钢产量创下三年新高,达178万吨,产能利用率维持在76.2%到78%之间,但7月略有下滑。
不过从战争动员角度来看,1944年二战期间,美国钢产量约8000万吨,而如今即便在和平时期,美国年产钢量已达9000万吨。
经济学家的质疑即便承认美国需要更多本土钢铁产能,关税依旧说不通。美国钢价因关税上涨,现在每吨比国际市场贵400美元。
这对依赖钢材的其他行业(汽车、机械、建筑)都是打击,导致汽车、农机和住房价格上涨。
“钢铁是国内制造业的重要原料,”卡托研究所的研究员克拉克·帕卡德说,“对它加税就是在束缚美国制造业。”
因为价格高企,美国国内对钢材的需求正在趋平,但关税阻止了价格下跌,反而维持高位。下游行业和就业因此受到冲击。
“我们迟早要为此付出更高代价。”传统基金会的高级政策分析师安德鲁·黑尔说,“这将产生可怕的多米诺效应。”制造业岗位已经开始减少——6月减少7000个,7月再失去1.1万个。
帕卡德批评特朗普迎合蓝领选民,却拖累了其他经济部门。“60年来,美国政策制定者一直迁就钢铁行业的保护主义要求。区别在于,特朗普把这种做法推向了极致。”
法律争议与加拿大应对专家质疑,是否真的能以“国家安全”为由对所有这些产品征关税。
“加拿大的钢筋根本不是美国的国家安全威胁。”帕卡德说,“这根本说不通。”
但他并不抱太大希望,因为美国法院历来倾向支持行政部门动用232条款的权力。
不过黑尔认为,接下来会有更多法律诉讼,尤其是在IEEPA关税合法性有定论之后。最高法院很可能介入。
特朗普首次任期的232调查作为依据,已经和当前经济现实脱节。没有新的调查与国会和利益相关方的磋商,行政部门的做法很容易再次遭到法律挑战。
加拿大方面则寄望IEEPA关税能够被取消。同时,一些加企已在美国法院对232关税提起诉讼。
而美国钢厂则在豪赌:在特朗普的强力支持下,随着数十亿美元投资涌入,国内钢铁业的“复兴”终于指日可待。
今年5月,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宾夕法尼亚的一家钢铁厂承诺,将开启美国本土钢铁生产的新纪元。
“我们将再次把宾州的钢铁融入美国的脊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特朗普说,凸显了他将钢铁视为振兴美国工业能力的核心支柱。
那他是怎么做到的呢?关税——结果就是,让加拿大为特朗普在美国钢铁业占比重的摇摆州所作出的承诺买单。
图源:Julia Demaree Nikhinson/AP
美国的钢铁关税 对加拿大冲击最大特朗普动用了《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案》(IEEPA),对全球多个国家征收大范围的对等关税——对加拿大来说,凡不在《美加墨协定》(CUSMA)覆盖范围内的商品,关税高达35%。一些国家(如巴西、印度)则面临更高的50%关税。
不过,上周五,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裁定这些IEEPA关税违法,但以7比4的判决结果推迟到10月中旬才生效,这给白宫留下了时间向最高法院上诉。
无论IEEPA关税结局如何,特朗普已明确表示不会止步于此。他还利用1962年《贸易扩张法》赋予的权力,对特定行业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例如,通过第232条款,特朗普限制了他认定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进口商品,尤其是钢铁、铝和汽车零部件。6月3日,他将钢铁和铝的关税从25%翻倍到50%,8月初又把铜纳入征税清单。
8月中旬,美国商务部进一步扩大了232条款的适用范围,新增407种含有钢铁和铝的产品,从奶油喷雾罐、家具,到汽车和机械零件,应有尽有。
“今天的行动扩大了钢铁和铝关税的覆盖范围,切断了规避的途径——这将继续支持美国钢铁和铝产业的振兴。”美国商务部负责工业与安全事务的副部长杰弗里·凯斯勒在声明中解释说。
这些关税适用于所有向美国出口相关金属的国家。但作为美国钢铁进口的第一大供应国——去年出口额高达83.6亿美元的加拿大,受冲击最大。
除了加墨两国外,其他国家的相关产品本就自动面临25%以上的IEEPA关税。但扩大后的232条款让华盛顿得以对加拿大商品加税——即便这些商品本应在CUSMA框架下享受零关税。这正是关键所在——这是个“漏洞利用”。
“意图非常明显……就是想对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更多汽车零部件征税。”密歇根州立大学供应链管理教授杰森·米勒说,“而对于德国,不管金属占比多少,都会被征收25%的关税。”
所以,即便IEEPA关税可能最终被取消,白宫仍在武器化232条款,把原本在CUSMA下免税的更多加墨产品纳入征税范围。
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上周也做出反击。他取消了部分针对美国的报复性关税,以推动贸易谈判,但保留了对美国产钢铁、铝和汽车的反制措施。
拯救钢铁业以“国家安全”为名限制钢铁进口,意味着特朗普希望在紧急情况下(尤其是战争)提升产能。
通过提高进口钢价,特朗普让本土钢厂有空间抬价,从而有动力投资、创新和扩张工厂。结果,美国钢铁公司在阿肯色州、现代在路易斯安那州、纽柯在肯塔基州,纷纷砸下数十亿美元建新厂。
对特朗普来说,扶持钢铁业不仅是产业政策,更是挽救蓝领工作、提高工资的手段,用以稳固其支持基础。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工会工人的工资比去年上涨了4.6%。
美国政府推动钢铁产能利用率达到80%,以满足“国家安全需求”。今年6月中旬,美国周度粗钢产量创下三年新高,达178万吨,产能利用率维持在76.2%到78%之间,但7月略有下滑。
不过从战争动员角度来看,1944年二战期间,美国钢产量约8000万吨,而如今即便在和平时期,美国年产钢量已达9000万吨。
经济学家的质疑即便承认美国需要更多本土钢铁产能,关税依旧说不通。美国钢价因关税上涨,现在每吨比国际市场贵400美元。
这对依赖钢材的其他行业(汽车、机械、建筑)都是打击,导致汽车、农机和住房价格上涨。
“钢铁是国内制造业的重要原料,”卡托研究所的研究员克拉克·帕卡德说,“对它加税就是在束缚美国制造业。”
因为价格高企,美国国内对钢材的需求正在趋平,但关税阻止了价格下跌,反而维持高位。下游行业和就业因此受到冲击。
“我们迟早要为此付出更高代价。”传统基金会的高级政策分析师安德鲁·黑尔说,“这将产生可怕的多米诺效应。”制造业岗位已经开始减少——6月减少7000个,7月再失去1.1万个。
帕卡德批评特朗普迎合蓝领选民,却拖累了其他经济部门。“60年来,美国政策制定者一直迁就钢铁行业的保护主义要求。区别在于,特朗普把这种做法推向了极致。”
法律争议与加拿大应对专家质疑,是否真的能以“国家安全”为由对所有这些产品征关税。
“加拿大的钢筋根本不是美国的国家安全威胁。”帕卡德说,“这根本说不通。”
但他并不抱太大希望,因为美国法院历来倾向支持行政部门动用232条款的权力。
不过黑尔认为,接下来会有更多法律诉讼,尤其是在IEEPA关税合法性有定论之后。最高法院很可能介入。
特朗普首次任期的232调查作为依据,已经和当前经济现实脱节。没有新的调查与国会和利益相关方的磋商,行政部门的做法很容易再次遭到法律挑战。
加拿大方面则寄望IEEPA关税能够被取消。同时,一些加企已在美国法院对232关税提起诉讼。
而美国钢厂则在豪赌:在特朗普的强力支持下,随着数十亿美元投资涌入,国内钢铁业的“复兴”终于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