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新标准发布 专家:更多中青年患者划为病患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11月13日 23点50分 PT
  返回列表
76115 阅读
14 评论
每日经济新闻

“90后已经不敢看体检报告了。”

作为进入职场4年的95后,姜明(化名)对此深表赞同。而在经历高血压诊断标准下调、重回高血压人群行列后,他补充了一句,“90后看完体检报告后还不能松气,因为那个标准可能会下调。”

11月13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联合发布《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下称“《指南》)。按照新《指南》,中国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由≥140/90mmHg下调至≥130/80mmHg(毫米汞柱)。

这意味着,原本血压值处于130/80mmHg~140/90mmHg区间的人群将从“正常高血压高值”人群被转入高血压人群。13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新《指南》实施后,中青年人群中可能会诊断出更多的高血压患者。

上亿人的烦恼:

(标准)一下调,我成高血压了

“你看到高血压诊断标准下调了吗?”起初,朋友发来的一则消息让姜明有些莫名其妙,但在翻看近期的体检报告单后,他傻眼了。

报告单显示,姜明体检时的血压检测值为135/78mmHg。按照此前国内采用的高血压诊断标准(140/90mmHg),这一结果尚在体检单备注的参考区间内,属于“正常高血压高值”。但随着新诊断标准的启用,他又被划为高血压患者。

姜明最新体检报告单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三年前,姜明曾在员工体检中被检出高血压(收缩压约145mmHg)、高尿酸。当时,他刚工作一年,因为饮食作息不规律、经常陪客户喝酒而身体不适。对于高血压的结果,体检报告单建议“减少饮酒,避免熬夜,调整饮食习惯,少吃糖油混合物”。

姜明非常抗拒接受印象中这一“中老年疾病”的降临。出于对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脑卒中等并发症的恐惧,他积极地调整饮食、加强运动,最终在一年后的体检报告单中成功“减压”。

此次国家下调高血压诊断标准,姜明“被动”回到高血压患者行列,受震惊程度不比几年前小。

“可能国家认为在这个区间内(130/80mmHg~140/90mmHg)一样会有患(并发)病风险,而且相对于低血压的人群,患病率更高。”姜明说。

中国是高血压人数较多的国家。据2022年卫生部门统计,我国高血压人数已达到2.45亿。18岁以上患高血压的居民占27.9%,这个数字表明,我国每10个成年人中有3个患上高血压。

从发病原因看,高血压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很多高血压患者有家族病史,属于原生性高血压。然而,更大比例的发病是由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共同作用的,属于继发性高血压。

作为最常见的慢性病,高血压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以及慢性肾脏病等疾病的主要并发症。心脑血管病不仅具有很高的致残率,而且已成为中国居民首要死亡原因之一。

值得警惕的是,此次高血压诊断标准调整后,国内高血压患者人数可能翻番。

中青年患者人数将提高

5大健康处方优于药物干预

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美国将高血压诊断标准修改为血压≥130/80mmHg,取代了之前的140/90mmHg。今年最新发布的欧洲儿童和青少年高血压治疗指南中,将高血压界定为130/80mmHg以上。

换言之,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开始认可130/80mmHg这一高血压新标准。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2495629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胡大一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几年前,由国外机构主导的国际双盲临床试验曾将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把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另一组把血压降到130/80mmHg以下。结果发现,后一组的高血压患者遭受脑卒中、心肌梗死、心血管死亡的风险相对更小,因此推动了国际高血压诊断标准的调整。

不过,出于慎重的态度,以及对药物治疗、服务成本的考量,国内高血压诊断标准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做出调整,而是在之后的《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中补充提示了这一情况,即如果患者没有出现不适症状,把血压降到130/80mmHg以下,可能对减少脑血管病、心肌梗死等情况更有利。

此次国内高血压诊断标准的改动,是建立在国际研究和后续国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

对于此前已经确诊高血压的患者,胡大一建议,以最新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为目标积极治疗,对应地可能要增加药物,通过运动、饮食等多方面调控。如果没有其他疾病(如肾功能不好等)或出现不适,老年患者也应以130/80mmHg为目标调控血压,因为血压降低并不会导致脑缺血。

胡大一提醒,目前,国内患有高血压的年轻患者非常多,与此关联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缺乏运动、大量饮酒,饮食不健康、肥胖等。

其中,肥胖人群容易患有睡眠呼吸暂停,这一病症也与高血压相关。超重或肥胖者,如通过管好嘴,迈开腿,吃动两平衡,用3-6个月把体重下降10%,血压、血糖、甘油三酯和脂肪肝会全面好转。

而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和心理疾病也会导致血压大起大落,这种情况下的血压不平稳,无法单靠吃降压药解决,还需要通过调控情绪“治本”。

“我觉得(新标准实施后)可能会诊断出更多的中青年患者。”胡大一特别强调,对于血压值在130/80mmHg~140/90mmHg之间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建议不一定马上用药,而是采用有效控制高血压的五大处方,即药物处方,运动处方,营养处方,精神、心理、睡眠处方,戒烟限酒处方。

医生呼吁更多的复方降压片研发

由于庞大的患者基础及长期服药需求,国内抗高血压药物一直被公认为拥有广阔市场。

此前,在140/90mmHg的诊断标准下,沙利文研究院数据显示,抗高血压药物市场规模已经由2013年的457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885亿元,且市场规模还在增加。未来,随着高血压诊断标准的更新,叠加患者知晓率和治疗率的提升,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集采对高血压患者是最大的喜讯,现在应该说用药更便捷了。”正如胡大一所说,自2019年国家医疗保障局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以来,国内高血压药物市场已经迈进“角分时代”。以常用降压药为例,缬沙坦集采后每片仅0.1元,氨氯地平片也低至每片0.07元。

此外,医保谈判也促进了临床和产业端实现共赢。以2017年医保谈判新增的高血压药物阿利沙坦酯(信立坦)为例,其在2017年首次被纳入医保药品目录,信立泰(SZ002294,股价31.78元,市值354.29亿元)的该药物销售额和销售数量都迎来了快速增长;2021年再次通过谈判续约国家医保目录的支付价格为4.3元(240mg/片)。

目前,更多企业加大了高血压药物的研发力度。在国内,11月4日,信立泰发布公告称,SAL0107(阿利沙坦酯氨氯地平片)以新药2.3类报产获受理,该产品上市后将与公司已上市的1.1类降压药信立坦形成战略协同,进一步丰富公司心血管领域的创新产品管线,覆盖更广泛的高血压患者人群,提升公司在慢病领域的综合竞争力。

在国外,由Idorsia公司与杨森联合开发的在研药物aprocitentan,是一款靶向双重内皮素(endothelin)受体的口服小分子,其Ⅲ期临床试验结果优异,有望成为30年来首个基于新机制的降血压药物。

作为临床医生,胡大一则期待未来市场上能有更多的单片复方制剂,比如复方降压片,供患者选择。

“高血压的老年患者可能同时有痛风等其他疾病,一天可能要吃两、三种甚至更多种药。我认为患者吃药的方案不应该很复杂。单片复方制剂可以让患者服药更方便,我常概括成‘一口水一片药,早上起来忘不了,一天都平安,能把血压降好’。”

胡大一表示,还应该更多地提倡联合用药,针对不同人群可以研发不同的复方制剂降低血压,而不是单一用药。

新的信箱
1 楼
难道是高血压的药积压了?要搞一波促销活动?
胖大爷
2 楼
说吧,什么药
灯塔路
3 楼
人 不能像猪那样吃食 什么都吃喝 [1评]
g
gamma
4 楼
把高血压标准降低到130mmHg, 1/2人口都是高血压病,是米国医药界赚钱的阳谋。人体正常血压是年龄+100。20岁是120,40岁是140。 - 世卫黑鬼 Taiwan can help -
灯塔路
5 楼
猪还知道饿了吃吃饱就睡 大多数傻逼地球人 想吃喝就吃喝 啥玩意儿都吃喝 贪得无厌地吃喝 这是违背自然天理的 所以就天理难容疾病缠身
灯塔路
6 楼
为什么40岁是140?
k
keepsleeping
7 楼
我赞成这个标准,这实际上是对高血压潜在群体的早期药物介入,对这一批人的老年生活是有很大好处的。高血压潜在群体将来的高血压的概率几乎100%,所以越早介入越有效,会节约这些人巨量的老年医疗成本同时挺高他们的老年生活质量。
大春哥
8 楼
衛健委的人或親戚朋友是開高血壓藥藥𠂆的機會很大
牛皮方糖
9 楼
众所周知,高血压是富贵病,说明更多的中国人脱贫致富了!赞👍🏻👍🏻👍🏻👍🏻
t
tfera
10 楼
血壓是由人體自動控制系統操縱。 在坐、臥、運動、餐前/餐後、和情緒等不同情況而不同。 在正常的血壓下,由於人體某一部分器官不正常(如部分孕婦因懷胎而有高血壓,是因血液進入胚胎時受某種阻礙而成),引起這部分供血不足,缺乏起碼的氧氣和營養(臨床症狀因器官不同而各異),於是,自動操控系統通過荷爾蒙調節影響心臟提高血壓,而使這不正常部分得到起碼的血液供應,這樣高血壓形成了。(血壓時高時低不穩定時,實際上是當某一部分器官不正常時,人體自動代償修復結果(如心絞痛舒緩)。 這時若不及時把這部分修好,則高血壓變成永久性了。 變高穩定了,是表示身體在此種血壓下,器官才能正常運作)不能歸究遺傳或其它想當然原因。治療時若只用降壓藥, 那麼這不正常部分器官因得到更少氧氣和營養而變得更差,將來更難治療。 故一旦停藥,血壓會反彈上升得更高。 所以,最佳處理方法是:除了在危險時期,用藥物控制血壓使之不發生意外。 更重要的是:一定耍找出那不正常部分(用廣義醫學),並施以有效的治療。 標本兼治。 從而避免一生服藥而損害其他器官。若只服降壓藥,這是耽誤了您的病情。同樣,血糖高了就服降糖药(但胰腺细胞并没回復正常),冠心病的血管搭橋,膽/腎結石的取石手術,都是對抗性質的“處理”性措施,可作為應急措施緩解症狀,但不能視為治療,若體內環境不改變,可能過一段時間,又重找醫生。 聰明人是用衣食住行日常生活,補先天最弱和使用最多器官。 (世界上沒有任何保健品/藥物100%適合每個人! !) 若有與平時不同感覺(症狀),應立刻細想前一段時間生活習慣,做過什麼而不適合身體。 一定要改過,把病治于初萌期,身體才復原。 你的知識認為正確,但身體不認為!
y
yuba
11 楼
呵呵
y
yinaoya
12 楼
无良医生,又可以收割一把智商税了
S
ShenLiang2020
13 楼
我看就是想多卖药
S
ShenLiang2020
14 楼
血压 110 以上的都是高血压 我觉得这样才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