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始发地武汉最近又成为关注的焦点。在几周清零后,据报道一个小区内出现了六例新冠确诊,当局随即宣布要在武汉实施大面积核酸筛检,并称确保不漏掉一个人,堪称“全民总动员“。但专家同时在央视指出,这样的大规模筛检实际上并没有必要,只需有针对性的进行就可以达到遏制疫情发展的目的。那么,武汉坚持做这个看似劳民伤财的宏大计划目的何在 ?
目前在中国,官方公布的最严重的境内感染人群集中在吉林舒兰和湖北武汉,而舒兰的情况远远比武汉更严峻。这么大规模的全民检测带来了挑战。武汉将如何获得足够的检测试剂盒、如何处理所有的样本,在全市感染率很低的情况下,这种广泛、系统的方法是否是对资源的最佳利用等问题都引发疑问和猜测。
中国媒体的报道也承认这项任务的难度。官方的《健康报》在周四的一篇报道中说,即使排除最近已经做过检测的人,当局仍需要每天完成至少73万人份检测,才能在10天内实现全民检测的目标。政府通知则称这是一场“十天大会战”。据当地政府的通知和中国媒体的报道,武汉居民这次无需支付检测费用。《健康报》文章说,病毒检测免费,这次大规模筛查的费用可能会超过10亿元人民币,将由武汉市承担。
检测人数
武汉已经于4月8号正式宣布解除极其严格的禁足令,经过长达四周的清零期后,不料却从5月9号起在一个小区陆续出现六例确诊病例,不仅导致小区管理高层下台,也让当局当机立断,在5月12号宣布了要对1100万居民中尚未进行筛检的人在十天内全部检测完毕的命令。
法国«费加罗»报认为,要在十天的时间里为相当于法国七分之一人口进行全民检测, 确实让人难以想象,目前法国的目标是每周70万人进行筛检似乎都有些困难。«费加罗»报指出,毫无疑问,中国政府喜欢宏大的工程,今年二月份就在十天内建起了一个应有1000张床位的医院。但这个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将如何完成这个如此大规模的计划?而且在中国,也有声音反对这个被认为用处并不大的检测项目,中国政府进行对武汉全民筛检寻求何种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实际上,从数据上看,并不是在十天内对所有居民进行筛检,目标人群是四月份以来尚没有进行筛检测试的人,所以,这次的目标并非是1100万居民进行检测,而更是要将筛检总人数达到这个数据。根据路透社的数据,将有950万人在新的一轮检测中进行筛检,而中国环球时报引述武汉大学病毒学研究所杨湛秋教授认为,武汉可以在十天内对600至800万人实施核酸检测。另一个可能性,当局只检测危险人群,武昌区的卫生部门就曾宣布首先针对十二个被认为是具有危险性的关键人群,而对这些人群的测试率将达到100%。
另一个疑问是,武汉是否可拥有如此大数量的检测数据?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中国已经大幅增加了产量,政府官员表示每天产量可达500万剂。这个数目远超其它国家,美国最近宣布的每天检测量仅为30万。法国战略研究基金会的Antoine Bondaz指出,中国完全有能力,因为除了每天的产量外,还可加上中国自疫情爆发以来的库存。因此,仅从数量上看,武汉要完成全民检测计划的可能性不是没有。
检测方式
对于检测方式,武汉市通告显示,检测对象为全市未进行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常住居民和暂住居民,优先排查曾经的有疫小区、老旧小区、人口密集小区居民。核酸检测工作以区为单位进行,各区负责组织本辖区内居民、企事业单位职工和门店经营户相关人员进行采样检测。各区应及时掌握辖区内核酸采样覆盖完成情况,确保不遗漏、不重复。全市各检测机构将抽调工作人员,加强业务培训,组成采样小分队,深入各筛查单元实施采样,采取安全防范措施,避免交叉感染。我市将充分调度各方检测资源,优化检测方法,提升检测能力,为本次筛查工作提供支撑。筛查所需经费,原则上由市、区财政按1:1比例分担。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呼吁市民打消顾虑,积极配合此次筛查,对自己和他人负责。
>报又为武汉算了一笔账,武汉武昌区的计划是,七个检测人员负责4000 至5000名居民,也就是说,以每十五分钟检测一人的速度看,若要完成任务,需要每天不间断工作14.5个小时,而七人一组负责四至五千人,对医护人员的需求量也极大,算下来,一千万居民需要15400人,而6百万居民则需要8400人。但在中国,人力资源显然不是问题。
对于检测的地点,除了医院外,公园等公共场地也被用上,而那些不能离开家的人则由医护人员上门进行。
醉翁之意不在酒?
对于全民检测的效果,报道称,有中国医生表示非常满意,但也有科学家持保留意见,比如,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本周一在央视上就指出,大规模检测应该“在重点地区,重点人群”进行,他认为“在那些没有病例的社区,就没有必要人人都做筛查。”
而武汉目前也不是中国感染病例最多的地区,几天来,实际上是在中国的东北省份,吉林和黑龙江的局势更令人担忧。既然如此,武汉或北京当局为何要在武汉进行全民总动员式筛检?
究其原因,法国战略研究基金会的Antoine Bondaz指出,武汉市一个非常具有象征性的地方,这次全民筛检的重要性在于它传递出来的双重信号:首先,中国政府要告诉全世界的是,与美国相反,中国有能力这样做;其次,也是要通过这个行动安抚民众,告诉他们政府尽力要保护他们,避免第二波感染潮的到来。
«费加罗»报分析认为,为了支持其国际野心并保持对人民的控制,中国会毫不犹豫地进行重大项目。 而武汉正成为北京展示自己肌肉的试验场。
« 纽约时报 »相关报道也指出,该计划无论是规模,还是完成速度,都举世无双。也显示出执政的共产党在试图重启中国经济的同时,预防第二波感染的决心。
相关报道:武汉对全体市民进行核酸检测,费用谁承担?官方一锤定音
5月14日,武汉召开“全市加强核酸检测加快筛查无症状感染者”工作部署会,接下来一段时间,武汉将对全市市民有序开展核酸检测,进一步摸清无症状感染者底数,进而有效管控,让全国人民放心,让武汉人民安心。
全市开展核酸检测费用由市区财政分担
据长江日报报道,此次核酸检测将突出重点,科学有序组织实施。检测对象为武汉市未进行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常住居民和暂住居民,优先排查曾经的有疫小区、老旧小区,人口密集小区居民。
核酸检测工作以区为单位进行,各区负责组织本辖区内居民、企事业单位职工和门店经营户相关人员,进行采样检测。各区应及时掌握辖区内核酸采样覆盖完成情况,确保不遗漏、不重复。
全市各检测机构将抽调工作人员,加强业务培训,组成采样小分队,深入各筛查单元实施采样,采取安全防范措施,避免交叉感染。我市将充分调度各方检测资源,优化检测方法,提升检测能力,为本次筛查工作提供支撑。
筛查所需经费,原则上由市、区财政按1:1比例分担。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呼吁市民打消顾虑,积极配合此次筛查,对自己和他人负责。
对于武汉近期聚集性疫情源头专家有新判断
14日晚的央视《新闻1+1》节目,白岩松邀请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联络组专家冯子健作最新疫情解读。
武汉最近报告的一起6人确诊的社区聚集性疫情是如何发生的?
冯子健做出了新的判断。他表示,最初把源头看作是一名89岁的老人,后来经过省市区三级疾控人员,也包括临床专家组反复的调查和会诊。现在看来这个老人不是首发病例,他在3月份出现的疾病表现,可能跟新冠病毒无关。他的感染要晚得多,可能大概在4月底发生新冠病毒感染。
通过我们比较深入的调查排查,也包括一些大数据的技术分析,首例病人可能是这起疫情里面最早的4月25日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他是一个在这儿的平房租户,一个外地来汉打零工的人员,他可能是这起疫情的首例感染者,是他把这个病毒引入到平房租户里面,引起了后续病例的发生。
这个人从哪感染的病毒,我们还在做进一步调查。目前这个首例病人的感染来源还无法确定,调查难度还是很大的。因为这个病的特点就是有高比例的轻症人群,而且还有高比例无症状感染者,所以复原整个传播链是非常困难的,并不是每一起感染的来源都能被找到。
大规模检测尽快实现病毒的完全彻底阻断
冯子健表示,一段时期以来,每天的检测都发现了无症状感染者,最近又发生了一起聚集性疫情,这表示武汉前期的病毒传播并没有完全彻底阻断。
这个时候武汉市采取全面的核酸检测是非常积极进取的,而且是资源动员力度非常巨大的一个行动,我想他们的意愿是非常强烈的,希望能够通过这样大规模的检测,尽快实现病毒的完全彻底阻断,这是他们的初衷。我希望付出这样的巨大的努力,能够达到彻底阻断病毒传播的目标。
全员检测能发现所有感染者和潜在病源吗?
冯子健表示,武汉扩大检测,一定会发现更多的无症状感染者。但病毒的传播,不管是显性的,由病例构成的传播,还是由无症状感染者或是轻症病人参与其中的传播过程,是动态的。而我们的检测它是在一个时点上进行检测,所以要想通过一过性检测,一个时点上的检测,把所有的感染者或者是传染源都发现,可能也不容易完全实现。
新冠疫情始发地武汉最近又成为关注的焦点。在几周清零后,据报道一个小区内出现了六例新冠确诊,当局随即宣布要在武汉实施大面积核酸筛检,并称确保不漏掉一个人,堪称“全民总动员“。但专家同时在央视指出,这样的大规模筛检实际上并没有必要,只需有针对性的进行就可以达到遏制疫情发展的目的。那么,武汉坚持做这个看似劳民伤财的宏大计划目的何在 ?
目前在中国,官方公布的最严重的境内感染人群集中在吉林舒兰和湖北武汉,而舒兰的情况远远比武汉更严峻。这么大规模的全民检测带来了挑战。武汉将如何获得足够的检测试剂盒、如何处理所有的样本,在全市感染率很低的情况下,这种广泛、系统的方法是否是对资源的最佳利用等问题都引发疑问和猜测。
中国媒体的报道也承认这项任务的难度。官方的《健康报》在周四的一篇报道中说,即使排除最近已经做过检测的人,当局仍需要每天完成至少73万人份检测,才能在10天内实现全民检测的目标。政府通知则称这是一场“十天大会战”。据当地政府的通知和中国媒体的报道,武汉居民这次无需支付检测费用。《健康报》文章说,病毒检测免费,这次大规模筛查的费用可能会超过10亿元人民币,将由武汉市承担。
检测人数
武汉已经于4月8号正式宣布解除极其严格的禁足令,经过长达四周的清零期后,不料却从5月9号起在一个小区陆续出现六例确诊病例,不仅导致小区管理高层下台,也让当局当机立断,在5月12号宣布了要对1100万居民中尚未进行筛检的人在十天内全部检测完毕的命令。
法国«费加罗»报认为,要在十天的时间里为相当于法国七分之一人口进行全民检测, 确实让人难以想象,目前法国的目标是每周70万人进行筛检似乎都有些困难。«费加罗»报指出,毫无疑问,中国政府喜欢宏大的工程,今年二月份就在十天内建起了一个应有1000张床位的医院。但这个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将如何完成这个如此大规模的计划?而且在中国,也有声音反对这个被认为用处并不大的检测项目,中国政府进行对武汉全民筛检寻求何种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实际上,从数据上看,并不是在十天内对所有居民进行筛检,目标人群是四月份以来尚没有进行筛检测试的人,所以,这次的目标并非是1100万居民进行检测,而更是要将筛检总人数达到这个数据。根据路透社的数据,将有950万人在新的一轮检测中进行筛检,而中国环球时报引述武汉大学病毒学研究所杨湛秋教授认为,武汉可以在十天内对600至800万人实施核酸检测。另一个可能性,当局只检测危险人群,武昌区的卫生部门就曾宣布首先针对十二个被认为是具有危险性的关键人群,而对这些人群的测试率将达到100%。
另一个疑问是,武汉是否可拥有如此大数量的检测数据?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中国已经大幅增加了产量,政府官员表示每天产量可达500万剂。这个数目远超其它国家,美国最近宣布的每天检测量仅为30万。法国战略研究基金会的Antoine Bondaz指出,中国完全有能力,因为除了每天的产量外,还可加上中国自疫情爆发以来的库存。因此,仅从数量上看,武汉要完成全民检测计划的可能性不是没有。
检测方式
对于检测方式,武汉市通告显示,检测对象为全市未进行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常住居民和暂住居民,优先排查曾经的有疫小区、老旧小区、人口密集小区居民。核酸检测工作以区为单位进行,各区负责组织本辖区内居民、企事业单位职工和门店经营户相关人员进行采样检测。各区应及时掌握辖区内核酸采样覆盖完成情况,确保不遗漏、不重复。全市各检测机构将抽调工作人员,加强业务培训,组成采样小分队,深入各筛查单元实施采样,采取安全防范措施,避免交叉感染。我市将充分调度各方检测资源,优化检测方法,提升检测能力,为本次筛查工作提供支撑。筛查所需经费,原则上由市、区财政按1:1比例分担。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呼吁市民打消顾虑,积极配合此次筛查,对自己和他人负责。
>报又为武汉算了一笔账,武汉武昌区的计划是,七个检测人员负责4000 至5000名居民,也就是说,以每十五分钟检测一人的速度看,若要完成任务,需要每天不间断工作14.5个小时,而七人一组负责四至五千人,对医护人员的需求量也极大,算下来,一千万居民需要15400人,而6百万居民则需要8400人。但在中国,人力资源显然不是问题。
对于检测的地点,除了医院外,公园等公共场地也被用上,而那些不能离开家的人则由医护人员上门进行。
醉翁之意不在酒?
对于全民检测的效果,报道称,有中国医生表示非常满意,但也有科学家持保留意见,比如,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本周一在央视上就指出,大规模检测应该“在重点地区,重点人群”进行,他认为“在那些没有病例的社区,就没有必要人人都做筛查。”
而武汉目前也不是中国感染病例最多的地区,几天来,实际上是在中国的东北省份,吉林和黑龙江的局势更令人担忧。既然如此,武汉或北京当局为何要在武汉进行全民总动员式筛检?
究其原因,法国战略研究基金会的Antoine Bondaz指出,武汉市一个非常具有象征性的地方,这次全民筛检的重要性在于它传递出来的双重信号:首先,中国政府要告诉全世界的是,与美国相反,中国有能力这样做;其次,也是要通过这个行动安抚民众,告诉他们政府尽力要保护他们,避免第二波感染潮的到来。
«费加罗»报分析认为,为了支持其国际野心并保持对人民的控制,中国会毫不犹豫地进行重大项目。 而武汉正成为北京展示自己肌肉的试验场。
« 纽约时报 »相关报道也指出,该计划无论是规模,还是完成速度,都举世无双。也显示出执政的共产党在试图重启中国经济的同时,预防第二波感染的决心。
相关报道:武汉对全体市民进行核酸检测,费用谁承担?官方一锤定音
5月14日,武汉召开“全市加强核酸检测加快筛查无症状感染者”工作部署会,接下来一段时间,武汉将对全市市民有序开展核酸检测,进一步摸清无症状感染者底数,进而有效管控,让全国人民放心,让武汉人民安心。
全市开展核酸检测费用由市区财政分担
据长江日报报道,此次核酸检测将突出重点,科学有序组织实施。检测对象为武汉市未进行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常住居民和暂住居民,优先排查曾经的有疫小区、老旧小区,人口密集小区居民。
核酸检测工作以区为单位进行,各区负责组织本辖区内居民、企事业单位职工和门店经营户相关人员,进行采样检测。各区应及时掌握辖区内核酸采样覆盖完成情况,确保不遗漏、不重复。
全市各检测机构将抽调工作人员,加强业务培训,组成采样小分队,深入各筛查单元实施采样,采取安全防范措施,避免交叉感染。我市将充分调度各方检测资源,优化检测方法,提升检测能力,为本次筛查工作提供支撑。
筛查所需经费,原则上由市、区财政按1:1比例分担。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呼吁市民打消顾虑,积极配合此次筛查,对自己和他人负责。
对于武汉近期聚集性疫情源头专家有新判断
14日晚的央视《新闻1+1》节目,白岩松邀请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联络组专家冯子健作最新疫情解读。
武汉最近报告的一起6人确诊的社区聚集性疫情是如何发生的?
冯子健做出了新的判断。他表示,最初把源头看作是一名89岁的老人,后来经过省市区三级疾控人员,也包括临床专家组反复的调查和会诊。现在看来这个老人不是首发病例,他在3月份出现的疾病表现,可能跟新冠病毒无关。他的感染要晚得多,可能大概在4月底发生新冠病毒感染。
通过我们比较深入的调查排查,也包括一些大数据的技术分析,首例病人可能是这起疫情里面最早的4月25日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他是一个在这儿的平房租户,一个外地来汉打零工的人员,他可能是这起疫情的首例感染者,是他把这个病毒引入到平房租户里面,引起了后续病例的发生。
这个人从哪感染的病毒,我们还在做进一步调查。目前这个首例病人的感染来源还无法确定,调查难度还是很大的。因为这个病的特点就是有高比例的轻症人群,而且还有高比例无症状感染者,所以复原整个传播链是非常困难的,并不是每一起感染的来源都能被找到。
大规模检测尽快实现病毒的完全彻底阻断
冯子健表示,一段时期以来,每天的检测都发现了无症状感染者,最近又发生了一起聚集性疫情,这表示武汉前期的病毒传播并没有完全彻底阻断。
这个时候武汉市采取全面的核酸检测是非常积极进取的,而且是资源动员力度非常巨大的一个行动,我想他们的意愿是非常强烈的,希望能够通过这样大规模的检测,尽快实现病毒的完全彻底阻断,这是他们的初衷。我希望付出这样的巨大的努力,能够达到彻底阻断病毒传播的目标。
全员检测能发现所有感染者和潜在病源吗?
冯子健表示,武汉扩大检测,一定会发现更多的无症状感染者。但病毒的传播,不管是显性的,由病例构成的传播,还是由无症状感染者或是轻症病人参与其中的传播过程,是动态的。而我们的检测它是在一个时点上进行检测,所以要想通过一过性检测,一个时点上的检测,把所有的感染者或者是传染源都发现,可能也不容易完全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