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日料吃货们纷纷转型成日料烹饪小能手。做日料时大家会不会想到一个问题?日料菜谱的调味料列表中往往有酱油、酒、味醂、砂糖等,酒、味醂都是带有酒精的调味料,而味醂和砂糖都是甜味调味料。
砂糖与味醂。ha'tvia:tg-uchi.jp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重叠设置?像我大中华料理那样,只用一味料酒和砂糖来调味,难道不香吗?
中华料理真是看着痛快啊,哇咔咔咔。lohas.pclady.com.cn
1
料理用酒与味醂
先看看味醂和料理用酒分别是什么。
日料菜谱上如此简约地写下的那个“酒”字,到底是什么酒呢?
如果你拿出一瓶几万日元的纯米大吟酿来做日本料理的话,除了证明家里有矿之外,对料理和对你自己都没有太大好处。
Emmmm,我不喝,我就惦记一下…… via: imaday.jp
料理用酒要更多地保留大米外层的蛋白质来转化为氨基酸和有机酸,提升食物的旨味,所以不追求高精米步合度,以纯米酒为佳。既可以用日常饮用的纯米酒来做料理,也可以用专门的纯米料理酒。
不同精米步合度的酒。via:hyogo-sake.or.jp
因为针对料理用途,而不是饮馔用途,纯米料理酒在米种选择、磨掉大米外层比例方面都可以有明确的规划,而且可以添加一定比例的盐。
纯米料理酒。via: hakusenshuzou.jp
除了用米和米麴酿造的纯米料理酒,更大众一点的选择是用米、米麴加酿造酒精(也可加盐)制作的料理酒,或者用酿造酒精、糖类、酸味料(也可加盐)制作的合成料理酒,品质和价格依次递减。
料理用酒的种类。via: hakutsuru.co.jp
然后再说说味醂。
味醂(みりん,mirin),中文也写作味淋、味霖,或俗称日本甜料酒。正如“甜料酒”这个名字描述的那样,味醂的特点是:它是一种甜味的调味酒。
味醂。via:olive-hitomawashi.com
传统上,味醂是用蒸过的糯米,加米麹、烧酎(日本烧酒,酎音zhòu)糖化熟成制成的。现代工艺中也可以加入酿造酒精和糖类等。
本味醂的制作过程。via: mirinkenkyuukai.jp
现在,日本味醂类调味料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上文提到的味醂,为了与另两类相区别,被称为“本味醂”。本味醂的含糖量在45%左右,酒精含量在14%。
本味醂。via: furu-po.com
另外两种分别是“味醂风调味料”和“味醂类发酵调味料”,都是用米和米麴制作出的酿造调味料、糖类、酒精等混合而成的。味醂风调味料的酒精含量不足1%,尝起来像是个儿童友好型的糖浆;而味醂类发酵调味料添加了1.5%左右的食盐,带有咸味。
三种味醂类调味料。via:mikakukyokai.net
所以,传统的料理用酒和味醂的原料都有米和米麴,味醂原料中还包括了烧酎。在制作过程中,料理用酒经过了糖化(淀粉在米麴的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和酒精发酵(葡萄糖在酵母菌作用下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两个环节;而味醂只经过糖化一个环节,味醂中的酒精成分来自事先添加的烧酎。
在制作过程中,料理用酒经过了糖化和酒精发酵;而味醂只经过糖化。via:honmirin.net
从最终制成品的成分上看,二者都含有酒精,酒精含量差异不大,但味醂的含糖量惊人。那么,为什么日本人不用料理用酒+砂糖的组合来代替味醂呢?
2
用酒做刺身蘸料,可还行?
首先,味醂作为日本重要的调味料出现有其历史原因。在味醂开始普及的时代,砂糖尚未普及。
在料理用酒、味醂和砂糖之中,在日本最早出现的是料理用酒。在平安时代的《延喜式》(927)中记录了宫中造酒司酿造的N多种酒,比御酒、醴酒、御井酒、三種糟、顿酒、熟酒、粉酒、汁糟、捣糟、韲(中文读音jī,同齑)酒、白酒、黑酒等。
其中,韲酒(あえさけ)是料理专用酒,据说是加了醋和酱调味的酒。此外,汁糟和捣糟这两种酒也可以用于制作料理。由于酿酒技术原因,当时大多数酒都是甜味酒,所以用作调味料的酒带点甜味也不奇怪。
在平安时代末期出现了“大飨料理”这种奢华的宴会料理。大飨料理中菜品种类众多,多是生鲜海味与禽类、海鲜干制品、唐菓子等(还有令人瞩目的高盛饭哦!)。
大飨料理中的“四种器”包括盐、醋、酒、酱。via:《類聚雑要抄指図巻》
但菜品并没有百菜百味的精妙调味,而是全靠单独摆放在每位食客面前的调味料来拯救,高级食客的调味料包括盐、醋、酒、酱四味(称为“四种器”)。在那个酱油尚未被发明,山葵尚未被广泛使用的时代,酒居然从幕后冲到台前,成了蘸刺身等的蘸料,是不是很惊喜?
京都料亭“六盛”的现代版大飨料理也少不了“四种器”【图中右侧】 。via:gurutabi.gnavi.co.jp
到了江户时代,酒在料理中依然被广泛使用,还有一些用酒制作的复合调味料,比如《料理物语》(1643)中提到的“煎酒”(酒+梅干)和“出汁酒”(酒+鲣节+盐)等。
3
味醂隆重登场
那么,味醂怎么还不出场呢?别急啊,得等风来,哦不,等烧酎来。
关于味醂的起源有“中国传入说”(源自中国的“密淋酒”)和“日本自生说”(在练酒、白酒等日本甜味酒基础上加烧酎)两种说法,但无论哪种说法,要有烧酎才能制作现代意义上的味醂,而制作烧酎要用到蒸馏酒技术。
味醂的原料包括糯米、米麴和烧酎。 via:mi-journey.jp
蒸馏酒技术不是日本人发明的,而是从海外传入的。在众多学说中,最有力的一种认为蒸馏酒技术是在15世纪中期从暹罗(今泰国)传入琉球国(今冲绳)的。16世纪初传入九州,16世纪中期京都人已经喝上了烧酎。
关于日本蒸馏酒技术传播路线的四种学说中,最有力的一种认为蒸馏酒技术是在15世纪中期从暹罗传入琉球国(图中①)。via:sake-sennin.jp
随着烧酎在日本各地的传播,味醂才慢慢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时代。味醂刚出道时的标签是“高级饮用酒”,17世纪初味醂的价格是一般上等酒的3倍,是一般下等酒的6.4倍,这简直卖出了贵腐的价格,于是只有公家、武将、寺院、豪商才能消费得起这种酒。但到了18世纪初,味醂产量提高,价格降低,连庶民之中的妇女和不胜酒力者也都爱饮味醂了。
喝点味醂吧~ via:mi-journey.jp
随着味醂的普及,将其应用于料理也变得自然而然了。用作调味料的最早记载出自《合类日用料埋抄》(1689),其中提到了用味醂制作鸟酱。然后在《万宝料理秘密箱》(1785)、《料理早指南》(1801)、《素人庖丁》(1803-1820)、《料理通》(1822-1835)等书中出现了大量使用味霖制作的料理。
4
先发而后至的砂糖
在味醂在江户时代大放异彩的时候,砂糖在哪里呢?
其实,砂糖在日本首次出场的时间比味醂早了近1000年,据说最早是鉴真东渡带来的。在奈良和平安时代,砂糖一度以馈赠佳品和高级感冒药?的身份被贵族们使用……
江户时代之前,由于日本国内没有发展制糖业,砂糖一直依靠进口,在日本只有少数人在消费砂糖。
1623年,琉球人去福州学会了中国的甘蔗种植和黑糖制作技术,于是制糖业在琉球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琉球从此变成了一个甜蜜的地方,20年后萨摩藩也开始了黑糖制作。但在日本其他地区,还是没有人制糖,日本消费的白砂糖主要依靠从中国和荷兰进口。
甘蔗与砂糖。via:blog.komahei.com
1715年,八代将军德川吉宗发现贸易逆差太过严重,金银大量外流难以为继,才决定限制砂糖进口,并鼓励国内制糖业发展。18世纪下半期,高松藩等地开始了白砂糖制作。到了1830年左右,在日本流通的国产砂糖数量已经远远超过进口砂糖。
德川吉宗鼓励日本国内发展制糖业。via: fugetsudo-ueno.co.jp
所以,虽然砂糖出道早,但与味醂在日本普及的时间相比,砂糖晚了100年左右。由于普及时间上的优势,味醂在日本调味料史上博得了一席之地,并成为荞麦面、烤鳗鱼(“江户美食四天王”中的两个,另外两个是寿司和天妇罗)酱汁的重要组成元素。
烤鳗鱼与酱汁。via:magazine.hitosara.com
那么,用味醂调味与用酒+砂糖调味到底有没有差别呢?
还是有少许微妙的差别的吧……
味醂中的糖主要是葡萄糖、低聚糖等,而砂糖中的糖是蔗糖,葡萄糖、低聚糖比蔗糖甜度低。而且根据河辺達也、森田日出男的研究,用味醂+酱油烤鱼比用清酒+砂糖+酱油烤鱼的光泽度更高。
河辺達也、森田日出男的研究中,用味醂+酱油烤鱼比用清酒+砂糖+酱油烤鱼的光泽度指标比较。via:takarashuzo.co.jp
味醂中的酒精成分来自烧酎(属于蒸馏酒),而酒+砂糖这个组合中用的是日本酒/清酒(属于酿造酒),虽然通过稀释,二者在酒精度数上可以达到相似水平,但酿酒所用的主要原料(烧酎用一般米、芋、麦等,日本酒用酒米)、麴菌(烧酎用黑麴、白麴、黄麴,日本酒用黄麴)和酿造工艺都不同,因而风味上是有区别的。
日本酒和烧酎的制作原料不同。via:kuraba.net
此外,味醂与酒+砂糖这个组合中所含有的氨基酸、有机酸等的种类和含量也不尽相同。
在朝阳群众终于被放飞的欢乐日子里,我先干了瓶 烧酎 日本酒 味醂再说,你们请随意……
疫情期间,日料吃货们纷纷转型成日料烹饪小能手。做日料时大家会不会想到一个问题?日料菜谱的调味料列表中往往有酱油、酒、味醂、砂糖等,酒、味醂都是带有酒精的调味料,而味醂和砂糖都是甜味调味料。
砂糖与味醂。ha'tvia:tg-uchi.jp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重叠设置?像我大中华料理那样,只用一味料酒和砂糖来调味,难道不香吗?
中华料理真是看着痛快啊,哇咔咔咔。lohas.pclady.com.cn
1
料理用酒与味醂
先看看味醂和料理用酒分别是什么。
日料菜谱上如此简约地写下的那个“酒”字,到底是什么酒呢?
如果你拿出一瓶几万日元的纯米大吟酿来做日本料理的话,除了证明家里有矿之外,对料理和对你自己都没有太大好处。
Emmmm,我不喝,我就惦记一下…… via: imaday.jp
料理用酒要更多地保留大米外层的蛋白质来转化为氨基酸和有机酸,提升食物的旨味,所以不追求高精米步合度,以纯米酒为佳。既可以用日常饮用的纯米酒来做料理,也可以用专门的纯米料理酒。
不同精米步合度的酒。via:hyogo-sake.or.jp
因为针对料理用途,而不是饮馔用途,纯米料理酒在米种选择、磨掉大米外层比例方面都可以有明确的规划,而且可以添加一定比例的盐。
纯米料理酒。via: hakusenshuzou.jp
除了用米和米麴酿造的纯米料理酒,更大众一点的选择是用米、米麴加酿造酒精(也可加盐)制作的料理酒,或者用酿造酒精、糖类、酸味料(也可加盐)制作的合成料理酒,品质和价格依次递减。
料理用酒的种类。via: hakutsuru.co.jp
然后再说说味醂。
味醂(みりん,mirin),中文也写作味淋、味霖,或俗称日本甜料酒。正如“甜料酒”这个名字描述的那样,味醂的特点是:它是一种甜味的调味酒。
味醂。via:olive-hitomawashi.com
传统上,味醂是用蒸过的糯米,加米麹、烧酎(日本烧酒,酎音zhòu)糖化熟成制成的。现代工艺中也可以加入酿造酒精和糖类等。
本味醂的制作过程。via: mirinkenkyuukai.jp
现在,日本味醂类调味料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上文提到的味醂,为了与另两类相区别,被称为“本味醂”。本味醂的含糖量在45%左右,酒精含量在14%。
本味醂。via: furu-po.com
另外两种分别是“味醂风调味料”和“味醂类发酵调味料”,都是用米和米麴制作出的酿造调味料、糖类、酒精等混合而成的。味醂风调味料的酒精含量不足1%,尝起来像是个儿童友好型的糖浆;而味醂类发酵调味料添加了1.5%左右的食盐,带有咸味。
三种味醂类调味料。via:mikakukyokai.net
所以,传统的料理用酒和味醂的原料都有米和米麴,味醂原料中还包括了烧酎。在制作过程中,料理用酒经过了糖化(淀粉在米麴的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和酒精发酵(葡萄糖在酵母菌作用下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两个环节;而味醂只经过糖化一个环节,味醂中的酒精成分来自事先添加的烧酎。
在制作过程中,料理用酒经过了糖化和酒精发酵;而味醂只经过糖化。via:honmirin.net
从最终制成品的成分上看,二者都含有酒精,酒精含量差异不大,但味醂的含糖量惊人。那么,为什么日本人不用料理用酒+砂糖的组合来代替味醂呢?
2
用酒做刺身蘸料,可还行?
首先,味醂作为日本重要的调味料出现有其历史原因。在味醂开始普及的时代,砂糖尚未普及。
味醂。via:olive-hitomawashi.com
在料理用酒、味醂和砂糖之中,在日本最早出现的是料理用酒。在平安时代的《延喜式》(927)中记录了宫中造酒司酿造的N多种酒,比御酒、醴酒、御井酒、三種糟、顿酒、熟酒、粉酒、汁糟、捣糟、韲(中文读音jī,同齑)酒、白酒、黑酒等。
其中,韲酒(あえさけ)是料理专用酒,据说是加了醋和酱调味的酒。此外,汁糟和捣糟这两种酒也可以用于制作料理。由于酿酒技术原因,当时大多数酒都是甜味酒,所以用作调味料的酒带点甜味也不奇怪。
在平安时代末期出现了“大飨料理”这种奢华的宴会料理。大飨料理中菜品种类众多,多是生鲜海味与禽类、海鲜干制品、唐菓子等(还有令人瞩目的高盛饭哦!)。
大飨料理中的“四种器”包括盐、醋、酒、酱。via:《類聚雑要抄指図巻》
但菜品并没有百菜百味的精妙调味,而是全靠单独摆放在每位食客面前的调味料来拯救,高级食客的调味料包括盐、醋、酒、酱四味(称为“四种器”)。在那个酱油尚未被发明,山葵尚未被广泛使用的时代,酒居然从幕后冲到台前,成了蘸刺身等的蘸料,是不是很惊喜?
京都料亭“六盛”的现代版大飨料理也少不了“四种器”【图中右侧】 。via:gurutabi.gnavi.co.jp
到了江户时代,酒在料理中依然被广泛使用,还有一些用酒制作的复合调味料,比如《料理物语》(1643)中提到的“煎酒”(酒+梅干)和“出汁酒”(酒+鲣节+盐)等。
3
味醂隆重登场
那么,味醂怎么还不出场呢?别急啊,得等风来,哦不,等烧酎来。
关于味醂的起源有“中国传入说”(源自中国的“密淋酒”)和“日本自生说”(在练酒、白酒等日本甜味酒基础上加烧酎)两种说法,但无论哪种说法,要有烧酎才能制作现代意义上的味醂,而制作烧酎要用到蒸馏酒技术。
味醂的原料包括糯米、米麴和烧酎。 via:mi-journey.jp
蒸馏酒技术不是日本人发明的,而是从海外传入的。在众多学说中,最有力的一种认为蒸馏酒技术是在15世纪中期从暹罗(今泰国)传入琉球国(今冲绳)的。16世纪初传入九州,16世纪中期京都人已经喝上了烧酎。
关于日本蒸馏酒技术传播路线的四种学说中,最有力的一种认为蒸馏酒技术是在15世纪中期从暹罗传入琉球国(图中①)。via:sake-sennin.jp
随着烧酎在日本各地的传播,味醂才慢慢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时代。味醂刚出道时的标签是“高级饮用酒”,17世纪初味醂的价格是一般上等酒的3倍,是一般下等酒的6.4倍,这简直卖出了贵腐的价格,于是只有公家、武将、寺院、豪商才能消费得起这种酒。但到了18世纪初,味醂产量提高,价格降低,连庶民之中的妇女和不胜酒力者也都爱饮味醂了。
喝点味醂吧~ via:mi-journey.jp
随着味醂的普及,将其应用于料理也变得自然而然了。用作调味料的最早记载出自《合类日用料埋抄》(1689),其中提到了用味醂制作鸟酱。然后在《万宝料理秘密箱》(1785)、《料理早指南》(1801)、《素人庖丁》(1803-1820)、《料理通》(1822-1835)等书中出现了大量使用味霖制作的料理。
4
先发而后至的砂糖
在味醂在江户时代大放异彩的时候,砂糖在哪里呢?
其实,砂糖在日本首次出场的时间比味醂早了近1000年,据说最早是鉴真东渡带来的。在奈良和平安时代,砂糖一度以馈赠佳品和高级感冒药?的身份被贵族们使用……
江户时代之前,由于日本国内没有发展制糖业,砂糖一直依靠进口,在日本只有少数人在消费砂糖。
1623年,琉球人去福州学会了中国的甘蔗种植和黑糖制作技术,于是制糖业在琉球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琉球从此变成了一个甜蜜的地方,20年后萨摩藩也开始了黑糖制作。但在日本其他地区,还是没有人制糖,日本消费的白砂糖主要依靠从中国和荷兰进口。
甘蔗与砂糖。via:blog.komahei.com
1715年,八代将军德川吉宗发现贸易逆差太过严重,金银大量外流难以为继,才决定限制砂糖进口,并鼓励国内制糖业发展。18世纪下半期,高松藩等地开始了白砂糖制作。到了1830年左右,在日本流通的国产砂糖数量已经远远超过进口砂糖。
德川吉宗鼓励日本国内发展制糖业。via: fugetsudo-ueno.co.jp
所以,虽然砂糖出道早,但与味醂在日本普及的时间相比,砂糖晚了100年左右。由于普及时间上的优势,味醂在日本调味料史上博得了一席之地,并成为荞麦面、烤鳗鱼(“江户美食四天王”中的两个,另外两个是寿司和天妇罗)酱汁的重要组成元素。
烤鳗鱼与酱汁。via:magazine.hitosara.com
那么,用味醂调味与用酒+砂糖调味到底有没有差别呢?
还是有少许微妙的差别的吧……
味醂中的糖主要是葡萄糖、低聚糖等,而砂糖中的糖是蔗糖,葡萄糖、低聚糖比蔗糖甜度低。而且根据河辺達也、森田日出男的研究,用味醂+酱油烤鱼比用清酒+砂糖+酱油烤鱼的光泽度更高。
河辺達也、森田日出男的研究中,用味醂+酱油烤鱼比用清酒+砂糖+酱油烤鱼的光泽度指标比较。via:takarashuzo.co.jp
味醂中的酒精成分来自烧酎(属于蒸馏酒),而酒+砂糖这个组合中用的是日本酒/清酒(属于酿造酒),虽然通过稀释,二者在酒精度数上可以达到相似水平,但酿酒所用的主要原料(烧酎用一般米、芋、麦等,日本酒用酒米)、麴菌(烧酎用黑麴、白麴、黄麴,日本酒用黄麴)和酿造工艺都不同,因而风味上是有区别的。
日本酒和烧酎的制作原料不同。via:kuraba.net
此外,味醂与酒+砂糖这个组合中所含有的氨基酸、有机酸等的种类和含量也不尽相同。
在朝阳群众终于被放飞的欢乐日子里,我先干了瓶 烧酎 日本酒 味醂再说,你们请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