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首林郑月娥, 10月16日, 2019. REUTERS/Umit Bektas
香港特约记者 甄树基
特首林郑月娥正在南京和上海访问之际,突然接获命令在本周三上京“觐见”中共主管香港事务最高领导人的韩正,外界认为对香港老百姓好消息是铁定没有的了,有分析认为这是韩正在刚结束的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之后首次接见林郑,主要当然是传达全会对香港的任务指示。也有学者认为北京在这次全会中强调要“建立健全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因此上层交代林郑的“脏任务”之一,相信是要尽快就基本法23条立法。
然而根据立场亲中的香港01引述接近北京的消息人士指,相信韩正会借周三接见林郑,向外辟除短期内撤换特首的传闻,以打消反修例阵营甚至本港商界,希望透过风波持续逼使林郑下台的念头。消息人士补充,换走林郑不一定可解决修例风波,短期内撤换特首反会增加许多不稳定因素,“北京计过数,暂时会以不变应万应”。
香港01同时报道,虽然北京有意辟谣,但林郑屡传出遭撤换的消息,已引起政商界高层的关注及部署。据悉,有个别地产商开始“押注”,并曾私下向人表明支持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另有来自专业界别消息指,有人已在物色可出任财政司司长的人选,似为陈茂波一旦更上层楼找接任人。
林郑上周四前往上海出席香港节及本周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两天到了南京出席第二届苏港融合发展峯会并致辞,原定明晚返港,却突然被召上京与韩正会面,并加插出席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第三次全体会议,延至周四才回港,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聂德权和特首办主任陈国基将会随行,其间由政务司司长张建宗署任特首。
今次是主管港澳事务的韩正于四中全会后首度召见林郑,外界预料与传达四中全会指令有关。根据四中全会闭幕后的公报,首次提到要“建立健全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被指是要香港尽快就23条立法及在港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香港和澳门基本法委员会主任沈春耀更披露四中全会决定对港澳工作“五项任务”,包括支持特区政府“强化执法力量”、加强对港澳社会特别是公职人员和青少年洗脑等。
林郑3日在南京被记者问到是否要为23条立法,对此她并无任何回应。时事评论员刘锐绍告诉苹果日报,他相信韩正主要下达中央指令,指四中全会提出的不少香港问题都有具体后续工作需要特首落实,相信会面围绕港府如何在具体行动上推动,包括健全人事任命制度、法律体系及执行能力,其次是提高港府止暴制乱的能力。
独立评论人协会召集人、浸大新闻系高级讲师吕秉权也认为此次会面主要是下达中共指令,指四中全会对香港方针政策明显是收紧对港管治,相信连串后续措施将会落实,特别是国家安全上要有执行机制,利用香港法律达到临时23条之效果,同时官员任免上料中央会有更大干预,形容林郑是“很快就要退场的特首”,“(北京想)用尽她剩余日子做dirty job(航脏任务),消费玩她剩余的时间,等新特首上场不需要揹太多这样的黑包袱。”
香港众志秘书长黄之锋认为林郑届时避不开遭北京“照肺(审查政治忠贞)”,强调港府一日不设立独立调查委员会、制止警察暴力及改革香港选举制度,只会令国际社会对港府的管治能力产生更大质疑。
英国《金融时报》曾报导,北京有意撤掉林郑月娥,若获得习近平同意,林郑将会在明年3月前下台。当时传出的特首候选人包括: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 (Norman Chan)、曾参选特首的前政务司司长唐英年 (Henry Tang)、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行政会议召集人陈智思。但后两人被认为与现在声誉不佳的林郑政府关系过于密切。
针对上述传闻,中国官方曾出面批评是“别有用心”。
有“接近北京消息人士”透露,此次林郑北上的行程,是中共中央短期内无意换特首的表现,很可能藉会面来澄清撤换传闻。
但是,香港商界则传出已在找寻新的特首替代人选,目前传出的第一人选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并已有地产商“押注”,而陈茂波上位后的接替人选也都在酝酿中;传建制派中的不同势力人士也在悄悄运作,想要为顶替林郑人选出力。
值得注意的是,有台湾媒体披露,在中南海政治权斗中,韩正属江泽民派系人马,力挺港府修订“反送中条例”,导致香港政府与民间出现混乱,且矛盾不断恶化。
中央社曾披露,反送中运动爆发前,韩正于5月18日在北京接见香港福建社团联会109名成员,当时韩正称,特区政府修订逃犯条例,符合相关规定,中央“完全支持”。
亦有媒体报导,韩正曾于7月1日(香港主权移交大陆之日)前夕,再度南下深圳坐镇,以求近距离掌握香港民情。韩正一系列举动,被认为是推动了港府修订恶法之举。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 10月16日, 2019. REUTERS/Umit Bektas
香港特约记者 甄树基
特首林郑月娥正在南京和上海访问之际,突然接获命令在本周三上京“觐见”中共主管香港事务最高领导人的韩正,外界认为对香港老百姓好消息是铁定没有的了,有分析认为这是韩正在刚结束的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之后首次接见林郑,主要当然是传达全会对香港的任务指示。也有学者认为北京在这次全会中强调要“建立健全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因此上层交代林郑的“脏任务”之一,相信是要尽快就基本法23条立法。
然而根据立场亲中的香港01引述接近北京的消息人士指,相信韩正会借周三接见林郑,向外辟除短期内撤换特首的传闻,以打消反修例阵营甚至本港商界,希望透过风波持续逼使林郑下台的念头。消息人士补充,换走林郑不一定可解决修例风波,短期内撤换特首反会增加许多不稳定因素,“北京计过数,暂时会以不变应万应”。
香港01同时报道,虽然北京有意辟谣,但林郑屡传出遭撤换的消息,已引起政商界高层的关注及部署。据悉,有个别地产商开始“押注”,并曾私下向人表明支持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另有来自专业界别消息指,有人已在物色可出任财政司司长的人选,似为陈茂波一旦更上层楼找接任人。
林郑上周四前往上海出席香港节及本周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两天到了南京出席第二届苏港融合发展峯会并致辞,原定明晚返港,却突然被召上京与韩正会面,并加插出席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第三次全体会议,延至周四才回港,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聂德权和特首办主任陈国基将会随行,其间由政务司司长张建宗署任特首。
今次是主管港澳事务的韩正于四中全会后首度召见林郑,外界预料与传达四中全会指令有关。根据四中全会闭幕后的公报,首次提到要“建立健全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被指是要香港尽快就23条立法及在港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香港和澳门基本法委员会主任沈春耀更披露四中全会决定对港澳工作“五项任务”,包括支持特区政府“强化执法力量”、加强对港澳社会特别是公职人员和青少年洗脑等。
林郑3日在南京被记者问到是否要为23条立法,对此她并无任何回应。时事评论员刘锐绍告诉苹果日报,他相信韩正主要下达中央指令,指四中全会提出的不少香港问题都有具体后续工作需要特首落实,相信会面围绕港府如何在具体行动上推动,包括健全人事任命制度、法律体系及执行能力,其次是提高港府止暴制乱的能力。
独立评论人协会召集人、浸大新闻系高级讲师吕秉权也认为此次会面主要是下达中共指令,指四中全会对香港方针政策明显是收紧对港管治,相信连串后续措施将会落实,特别是国家安全上要有执行机制,利用香港法律达到临时23条之效果,同时官员任免上料中央会有更大干预,形容林郑是“很快就要退场的特首”,“(北京想)用尽她剩余日子做dirty job(航脏任务),消费玩她剩余的时间,等新特首上场不需要揹太多这样的黑包袱。”
香港众志秘书长黄之锋认为林郑届时避不开遭北京“照肺(审查政治忠贞)”,强调港府一日不设立独立调查委员会、制止警察暴力及改革香港选举制度,只会令国际社会对港府的管治能力产生更大质疑。
英国《金融时报》曾报导,北京有意撤掉林郑月娥,若获得习近平同意,林郑将会在明年3月前下台。当时传出的特首候选人包括: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 (Norman Chan)、曾参选特首的前政务司司长唐英年 (Henry Tang)、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行政会议召集人陈智思。但后两人被认为与现在声誉不佳的林郑政府关系过于密切。
针对上述传闻,中国官方曾出面批评是“别有用心”。
有“接近北京消息人士”透露,此次林郑北上的行程,是中共中央短期内无意换特首的表现,很可能藉会面来澄清撤换传闻。
但是,香港商界则传出已在找寻新的特首替代人选,目前传出的第一人选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并已有地产商“押注”,而陈茂波上位后的接替人选也都在酝酿中;传建制派中的不同势力人士也在悄悄运作,想要为顶替林郑人选出力。
值得注意的是,有台湾媒体披露,在中南海政治权斗中,韩正属江泽民派系人马,力挺港府修订“反送中条例”,导致香港政府与民间出现混乱,且矛盾不断恶化。
中央社曾披露,反送中运动爆发前,韩正于5月18日在北京接见香港福建社团联会109名成员,当时韩正称,特区政府修订逃犯条例,符合相关规定,中央“完全支持”。
亦有媒体报导,韩正曾于7月1日(香港主权移交大陆之日)前夕,再度南下深圳坐镇,以求近距离掌握香港民情。韩正一系列举动,被认为是推动了港府修订恶法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