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手机全球销售数据
还没有详细数字
==
Global Smartphone Market Reaches its Lowest Q3 Levels in a Decade; Apple’s Share at 16%
Press releases
/ Oct 17, 2023
/ Team Counterpoint
Global smartphone sell-through declined 8% YoY but grew 2% QoQ in Q3 2023.
Samsung led the market but declined YoY to reach its lowest quarterly level in the last decade.
A shorter period of iPhone 15 availability in Q3 led to a shift in demand to the next quarter.
The top five brands’ cumulative share declined in Q3 as challengers’ share grew.
HONOR, Huawei and Transsion Group were among the only top brands to record YoY growth
在某电商平台上,iPhone15基础款从原来的5999元,降价至5198元,跌了800多元;
顶配型号iPhone 15 ProMax,降价幅度甚至高达千元;
近几年来,苹果每次的新机发布,都少不了降价促销的操作。
但是没有一次像iPhone15系列这样,放血放得如此突然,如此猛烈。
有人说,苹果这是为了双十一提前做准备,打算冲一波销量;
也有人认为,苹果在中国的销量低迷,想要清一波库存;
一向骄傲的苹果,为何姿态放低的如此之快?
1
“牙膏神机”鏖战“遥遥领先”
整个秋天,全中国的手机行业的关注焦点,全集中在两款手机上:
沉寂三年的华为,发布了“遥遥领先”的Mate 60系列。
以及苹果的“挤牙膏”年货:iPhone15系列。
这两款手机之间,从各种角度都散发着浓浓的火药味。
从定位来说,两款手机定价类似,均在6000~8000附近,这也意味着面对人群的消费能力也类似。
在创新方面,华为拿出了卫星通话、自研芯片、自研系统等诸多黑科技,除此之外,还有昆仑玻璃等秀肌肉地更新。
相比于华为高调的卷土重来,苹果这边就显得格外寒酸。
能拿得出手的创新,也就是全线更换的Type C接口、圆润的机身设计和钛合金机框了。
就连马斯克也下场吐槽说,iPhone 15压根没有任何“创新”。
在舆论层面,华为和苹果更是“针锋相对”。
支持华为的人,拿出了“用户刻板印象”的梗图。
华为象征着精英阶层,用户从商务人士横跨高级公务员,被贴上了成熟、事业有成、低调却高档。
而苹果的用户却集中在厂妹、大学生、KTV小姐等群体上,突出一个爱慕虚荣、华而不实。
这番言论自然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反感,但也说明了一个问题:苹果的“精英”身份,在中国受到了广泛质疑。
销售数据同样说明了问题。
iPhone15系列在发布后,一如既往地引发了购买狂潮,并在今年第38周登上了中国手机市场的销售榜首。
但是好景不长,数据显示,iPhone15整体销量相较去年的iPhone14系列下滑4.5%。
反观华为Mate60系列,自悄悄上线以来,销售势头一周比一周猛。
在今年第40周,Mate60系列以周销售110.4万台的数据反超苹果,成为国产手机市场出货量第一。
与苹果的全线价格下滑不同,华为Mate60系列的价格非但没有下滑,在拼多多等平台甚至比官网还要贵上一些。
据国外网站分析,今年华为手机的最终出货量,很可能超越苹果。
老对手来势汹汹地“复活”,苹果没有理由不慌。
2
讨好中国,却惨遭打脸
库克慌在哪里?
如果说iPhone15的全线降价,只是苹果在面子上放低姿态。
那么,苹果CEO库克今年频繁访华的操作,就是全方位地拉低姿态了。
3月份,刚刚开春,库克就着急忙慌地飞来中国,在米哈游总部,和《原神》的创始人唠了一整天。
刚过了半年,iPhone15发布还没一个月,库克就再度访华,而且这次的行程安排的更满。
库克不仅会见了商务部部长,还马不停蹄地参观了一系列果链工厂。
在浙江参观完立讯精密的工厂后,库克还再度强调:目前苹果有95%的产品仍是中国生产。
此外,他还在成都玩摄影、街头掺和打王者,打亲民牌,和果粉玩得不亦乐乎。
今年对中国姿态如此之低,库克的目的其实有两个。
1、印度,难以成为中国制造的平替
别看今年库克在中国唯唯诺诺,去年这会,苹果对中国可是突出一个爱搭不理。
在iPhone14发布后,苹果的销售额下滑了5%,财报惨不忍睹。
正值中国疫情严峻,代工厂运作困难,苹果干脆落井下石,让中国给难看的财报背起了黑锅。
与此同时,印度横插一杠,想攀上苹果的高枝。
双方一拍即合,一时间,关于“印度制造”即将顶替“中国制造”的消息漫天横飞。
但在折腾了大半年后,苹果和他背后的“果链系统”却正在默默出走印度。
原因很简单,印度这块“宝地”确实没办法满足苹果的需求。
印度虽然拥有庞大的人口和密集劳动力,但是就产业发展规模、技术水平和工人素质来说相差甚远。
据统计,印度代工厂塔塔集团生产的iPhone零件良品率还不到50%,让一向苛刻的苹果大跌眼镜。
印度的营商环境同样令人担忧,今年初,“果链”的重要一员台湾省纬创集团,就因为频繁的员工罢工问题,退出印度市场。
除此之外,印度频繁对小米、Vivo、荣耀等国产手机“找茬”,也让苹果坐立难安。
多重因素之下,苹果不得不自己打脸,默默把跨到印度的半只脚,收回中国来。
2、中国“软实力”,让库克不服不行
除了参观工厂、会见政商要员之外,库克两次“玩游戏”的经历也格外显眼。
现在的中国市场,已经不是简单的“代工厂”和“消费市场”那么简单了。
库克掺和的两款游戏:米哈游的《原神》以及腾讯的《王者荣耀》,是中国手游市场的两大代表。
拿“卷钱王”《原神》来说,虽然在国内《原神》的口碑毁誉参半,但不得不承认,在海外市场攻城略地这方面,《原神》确实凶猛。
光2022年,《原神》就在美国稳居手游榜单第一。
《纽约时报》甚至把原神视作中国对美国青少年的一次“文化入侵”,对其高度敌视。
但如果按照30%的抽成标准粗略推算,《原神》已经为苹果带去了约9亿美元的收入。
今年3月份苹果发布会上用《原神》进行演示
没人会和钱过不去,在美国舆论界,苹果明显是“亲原神”一派的。
此外,电竞行业的蓬勃发展,也让《王者荣耀》和背后的腾讯话语权与日俱增,苹果不可能不想分一杯羹。
今年苹果发力的重点,是头戴式VR设备Vision Pro。
这款被苹果寄予厚望,想要重塑荣光的产品,主战场正是游戏领域。
提前布局游戏,就是给自己的新产品铺路。
并且,作为移动设备品牌方,如果不和软件及内容提供方搞好关系,相当于切断和用户的直接联系。
除了硬件产业外,中国的软件实力,也让苹果不得不选择重新考虑自己的选择。
揣着明白的库克,一点也不傻。
3“背叛用户”的苹果,焦虑怪不得别人
苹果姿态一年比一年低的原因,其实还是自身“内力不足”,创新拉胯。
在iPhone15全系上线后,苹果手里最“王炸”的牌,其实就两张:
1、全系更换TypeC;
2、钛合金框架,更圆润轻便;
就拿全系更换Type C这事儿来说。
去年,欧盟就曾强迫苹果更换Type C接口,引起大量苹果用户声援。
今年如愿以偿的果粉们,确发现苹果这个Type C换的不是很地道。
虽然这次苹果没有安装任何“认证协议”,市面上绝大多数的数据线都可以使用,但是就是不兼容华为充电线。
这点“小九九”让苹果一下显得小心眼了起来。
除此之外,苹果的快充还是一如既往地疲软。
现在,基础款的苹果充电器只有20w功率,“快充”也仅仅有35瓦,价格也令人咋舌。
在国产手机都在“百瓦充电器”上内卷的时候,苹果仿佛还活在上个十年。
其实,苹果迟迟不愿意更换Type C,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蛋糕:MFi认证系统。
所谓MFi认证,就是苹果为了限制第三方配件搞出的“强制抢钱”行为。
光在2018年,苹果就通过MFi认证,向全世界的三方配件厂商豪取99.8亿美元。
为了这笔横财,苹果不惜拒绝进步,数十年来一直使用老旧的L接口,每年还在用“环保”、“保护苹果生态”等理由搪塞用户。
曾经靠用户体验打下江山的苹果,如今却为了自己的“蝇头小利”,背叛用户了十多年之久。
除了Type C和钛合金边框外,iPhone15的其余变化,如更好的芯片、更流畅的系统、更多的颜色,都显得“理所应当”。
曾经习惯颠覆人们认知的苹果,如今只能靠“理所应当”的创新续命,才是最让人失望的。
当然,苹果在给iPhone挤牙膏之余,也在其他领域偷偷发力。
只是,苹果的“发力”总是显得慢半拍。
根据国外媒体报道,苹果正在“秘密实验”一款新的iPad,预计2024年会小批量上市。
这款iPad的最大特色让人大跌眼镜:折叠屏。
按照苹果的想法,如果“折叠屏iPad”的市场反馈尚可,那很有可能未来会出现折叠屏iPhone,一如今年的Type C。
但是,在三星、荣耀、华为、OPPO等厂商都在死磕折叠屏的当下,苹果现在入局,显得有点太晚了。
除了折叠屏,苹果近几年被曝出主攻的领域,其实都不够让人“尖叫”。
其中,Vision Pro所在的头戴式VR设备领域,有Meta牢牢占据着领先位置;
而传言许久的“苹果新车”,在华为问界都开始卖爆的时代,连个概念图都没有;
这几款“非乔布斯”血统的苹果产品,也没有掀起太大水花。
这些过于谨慎的创新,让苹果不再性感。
当苹果“被迫”因为用户体验而创新时,它就会与最初的样子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