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老家屋后的山上种了一片豇豆,还没长成,已经被山鸡啄掉了一大半。
父亲跟我抱怨:山鸡不怕人,成群结队,无法无天。真人站在旁边撵不走,扎照雀老汉儿(稻草人)完全没有用;说是保护动物,也不敢下药。父亲主要还是感慨农村的钱不好挣。
这块儿地,去年没有山鸡祸害,到底也就只搓出了一编织袋儿的豆子。看着不少,折成钱,只有一百块钱的收入。父亲转回来又说,也不能全看钱,起码自己家熬汤(煮稀饭)不用从外面买了。
受苦人,如果什么也不种,就没得吃了。
我俩说话的间隙里,有人正往后山一个荒芜的山谷里扔些什么,像是意外死掉的羊,也可能是一件破旧的皮袄。沉闷的回音传过来,像极了小时候用棍子抽打在粘满灰的厚毡上的声音。
01
九哥在村里养了一百来只羊,在村里算是养羊大户。陕北的山上承载能力有限,封山禁牧后,一个小的自然村,只能支持一两户拦羊人。
九哥前段时间发愁缺水。黑木头川的主河道早就断流了,沟里的水井也没水了,九哥一群羊的饮用水,就靠着旱井里库存的雨水。前几天终于下雨了,在旱井见底前又续上了雨水,但院子里种的黄瓜西红杮等蔬菜已经在大旱里死掉不少。——水井就一口,得优先保证饲羊。蔬菜死掉一些,人少吃一点;但羊不能一天不饮水。再不下雨,就只能到其它村的沟里去拉水了,那会引发一大堆的事儿。
旱情刚一缓解,作为主要饲料的玉米又要涨价,卖家的价格要到了一块两毛五。各村拦羊的有一个内部交流群,本来大家在群里约定不接受涨价,但从实际操作来看,似乎其中有一些人主意并不牢靠。
晚上,九哥叫我们喝酒,一起喝酒的还有在村子附近做零工的五哥。五十几岁的他们就是留村的年青人。
五哥太阳落山后骑了个摩托从工地回来,工地上管饭,他直接就来了羊棚。九哥回来晚一些,他晚上九点多放羊回家。我们在他羊棚旁的小屋里,就着他院里种的黄瓜喝啤酒。九哥还没有吃饭,九嫂在院子里开始给他们做饭。
九哥说,今天比较倒楣,羊踩了别人的地,被地主家婆姨狠狠骂了一顿。五哥开玩笑,那你也骂他,你能受(吃亏)?——九哥年轻时曾是个暴脾气,爱红火爱喝酒,打牌斗气,也不是一个容易服输的人。
不再年轻的九哥,满面温和,呵呵一笑。“那不能啊,人家吃亏了就麻烦了,心黑的人在地里下药,羊一死就是一片,还是自己吃亏!”
“不至于下药吧?”
“农村的情况你不熟悉,什么样的人都有呢。”
九哥说,拦羊也怕得罪人,但凡做点儿生活,就不得不低头。羊要是吃了别人的庄稼,踩了别人的地,别人不管怎么骂,都得听着。他的手机里不断地有语音弹出:有人讨论杀只羊打个平伙(众筹吃肉),说人受累了,嘴可不能受罪;还有分享红白喜事信息的,问谁家有要出圈的羊羯子。
我问,这几年羊肉贵,拦羊是不是还挺挣钱的?
九哥说,也就全凭红白喜事,咱们黑木头川不管贫富都用咱们本地的羊,外面的肉没人吃。但要说能挣多少钱,那也说不上,一年卖几十只羊,一斤肉四十几块钱,刨了草料钱,我和你嫂子两个人要整整伺弄一年,到头来也落不下多少。最主要就是咱们羊群扩不大,总数少就挣不到钱。
我说,起码心闲一些。
他喝了一杯啤酒,笑着说,咋能不操心,一旦有羊生病,能把人愁死。再说,每天早上五点多起床,每天微信步数两三万,你们“城里人”能受得了?五哥也附和,受苦人的营生,都是从太阳出来,干到太阳落山,钱都不好挣。
我们碰着杯,房子里装了空调,外面还有不大不小的风,比沉闷的城里要舒服的多。
九哥叫我晚几天走,说过几天买个狗,大家一起吃狗肉。五哥也说安排酒局,再叫几个周围工作的兄弟回来,稍微热闹热闹。现在村里的人越来越少,兄弟姊妹,庄邻院势,除了婚丧,大家聚一回不容易。
他们感慨道,村里上半年又有两位老人搬走了,太老了,到没办法自己吃喝了,只能搬去了子女家。这几年里还有几位老人去世,村里常住的人反而还少了些。学校里没了学生娃娃,住在村里,来钱的路子也就那么几条。养羊也好,打短工也好,年青一代的娃娃们都干不了了,他们这一代干完,就后继无人了。
喝到微醉,爱喝酒的九哥也不恋酒了。他说明天早上要五点多起床,好不容易下了点儿雨,趁着凉快让羊吃点儿草。他又说,如果你们想喝,咱们还可以再喝一阵儿,只喝啤酒,我就不会醉。
五哥拦住了他,让他别喝了:“都是上岁数的人了,喝好就行了,何必非要喝醉。”夜色里的羊臊气越发浓郁,蝉鸣蛙叫,恍忽有些当年人鼎沸的样子。
我们话别,然后约定等大家不那么忙了,下次见面。
02
二哥家的孩子准备结婚了。
在榆林边上买了个房子,花了四十来万,给小两口买了个车,又花了十几万。彩礼准备了十万块钱,婚礼前前后后准备十来万,这七十来万基本上就是二哥的全部家当。
二哥是个无师自通的匠人,啥活都会干一点儿。有活儿的话,一天能挣四五百块钱,他自己本本分分,日常基本不花钱,不抽烟也不喝酒,赌博那些更是不沾;一年下来能稳稳当当地攒个十来万块钱,这光景在农村人中间,是很不错的。
二哥就一个儿子,把所有积蓄花在儿子婚事上,他认为理所当然。反正人没什么毛病,身体硬朗,还能再挣几年养老钱。真挣不来钱了,回村里养几只羊,种点儿菜养老,也是有把握的。
今年榆林、横山的“生活”(工程)都不多,他正好帮着把儿子的新房做了个装修,自己动手就比较踏实,用工用料都实实在在。听说房子装好时,女方还有些意见,嫌房子的位置有点儿偏,离榆林市区太远。话传着传着,就成了女方对婚事不满意,拿搬着不想喝酒(订婚)。
村里老人感慨,社会变了,二哥家这么好的门风,怎么问个儿媳妇还会为难。其它人解释,如今的社会,不再看门风的高低,首先得有钱,没个抗硬关系,在城里生活,处处都要钱,倒也不全是年轻人势利。
……
不过和二哥在韭菜沟擦肩而过的时候,看他红光满面,那些传言应该并不真实。二哥又老了一些,但精神头很好,眼里有光,走路带着风。
在老家又见到了二哥。
他回老家翻修老宅。他要把院子用砖铺了,把房子里面灰裹成白的,再把门窗全换成新的。我们感慨,这可不是一个小工程,你这真舍得花钱啊。他笑着说,把娃娃们成就了就歇了心,这辈子的任务就算完成了。况且,他自己肯定还是要在村里养老的。
村里养老便宜,地里有啥就吃啥,一个月只需要一袋面钱,只要不看病,一年把花不了几百块。我们又说,那你就要享受了,以后就不用再出门揽工了。他一边干活一边感叹:有钱的人,才是享受,没钱的人,不论到了哪里,首先想得还得是挣钱。
咱受苦人,就是受苦的命。
他跟我们说,他儿子的婚事说妥了,喝酒的时候,又给亲家那里拿了五万,大家和和气气,皆大欢喜。
春节前后,大概会办喜事,到时候,羊肉管饱,烧酒管够。
03
山上有能源公司在钻探。有人说钻出了些东西,也有人说现在还没有。对于暴富的可能性,大家明显已经没有什么热情。有几个人找了些由头去阻挡施工,一些人得到了些小小的补偿,多数人空手而归,对方据说是合法探矿,谁干扰就抓谁。
探矿的人来来去去走了几伙,削平了墕口的一个小山包,横七竖八地摆下了一大堆蓝色的白色的临时用房。在这个已经极度衰老的村庄里制造了不少噪音,也制造了不少的话题。
上一波人干了一阵子就走了,新的人没来,他们留下的东西也没有带走。那一大堆的集装箱,无规律地包围在一大堆零零碎碎的杂物与砖石中间,整座工作区,像一个被飓风袭击过的废弃码头,有一种突兀的荒凉感。
村里有一些人在沉默中观望,也有一些老人在感慨:也是就是现在村里的年轻人都走了,没有人出头,让外地人在这里为所欲为。
几年前,一个大型的煤矿在附近开采时也发生过类似的情况。大家有过一些发财的幻想,但终于随着煤矿的烂尾,那些幻想或抱怨无处落脚,无疾而终。
黑木头川断流了。只有其中个别的山谷里还有一些矿物质超标的水,被就近哄抢式地使用。
一个又一个创富故事,终于让大家疲惫了。财富的流向和黑木头川的水一样,曾经清晰可见,从某一刻开始终于无影无踪,淡出了大家的理解范围。大家的朴素认知里,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多少有权利分享来自这里的天然的财富。但在违法就被拷走的说法里,多数人最终还是沉默地认清并接受着这一切。——这片土地上埋藏的财富,在事实上,与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多数人并无关联。
正在开采中的矿,正在探寻中的矿,正在与这片土地上的原居民切断了联系。本地的窑主子们,多数都淡出了时代的舞台,甚至本地的矿工也消失了。
曾经,当矿工也是穷人一个挣钱的活路,沿黑木头川的村子里,有无数人靠着挖煤或贩煤谋生;同样的几乎每个村里都收到过井下传来的噩耗。随着产业的升级,高危高薪的矿工群体也消失了,矿与村子里普通人的联系,基本上就被彻底切断。
村子里老井没水了,没有人对此负责。后山新寻的井,水量也越来越少。净水器基本闲置着,据说代价不菲,不少人家重新开始取用雨水。
财富像电视里的画面,通电的时候,真真切切就在眼前,但看得见的财富,和到手的生活,在这个、在这些已经没有多少年轻人关注的小村子,中间永远隔着一个冲不破的屏幕。
04
我走的那天,天气非常好。淡蓝的天,丝丝白云点缀,像宫崎骏的漫画,蓝色淡淡的,透着亮白。夏天的陕北,比冬天的陕北要温情的多。
我想起2023年春节在西安偶遇的一个子洲籍的滴滴司机,他说他想回老家过年。说小时候的陕北,红火热闹,哥们弟兄一大群;说有一天他在城里混不下去了,就回家去种地。我知道,他说的只是此刻我眼前的这个陕北。
人在树荫下,风吹过耳边,满眼山川绿。
只是此刻的陕北农村,但不是陕北农村的全部。现实中的黑木头川农村,亲戚朋友要团聚一次,已经非常难;外出的游子,要回去生活,可能几乎没有机会。
在村头意外地看见了四五个在杏树下玩耍的孩子,穿得花花绿绿,他们蹦蹦跳跳、叽叽喳喳,给村子里一下子就增加了许多生气。问了才知道,是暑假了,回老家来探望老人的娃娃。
娃娃们不管走多远,根还在这里。
起码,在这里出生的那一茬人大概是这样想的。
父母在老家屋后的山上种了一片豇豆,还没长成,已经被山鸡啄掉了一大半。
父亲跟我抱怨:山鸡不怕人,成群结队,无法无天。真人站在旁边撵不走,扎照雀老汉儿(稻草人)完全没有用;说是保护动物,也不敢下药。父亲主要还是感慨农村的钱不好挣。
这块儿地,去年没有山鸡祸害,到底也就只搓出了一编织袋儿的豆子。看着不少,折成钱,只有一百块钱的收入。父亲转回来又说,也不能全看钱,起码自己家熬汤(煮稀饭)不用从外面买了。
受苦人,如果什么也不种,就没得吃了。
我俩说话的间隙里,有人正往后山一个荒芜的山谷里扔些什么,像是意外死掉的羊,也可能是一件破旧的皮袄。沉闷的回音传过来,像极了小时候用棍子抽打在粘满灰的厚毡上的声音。
01
九哥在村里养了一百来只羊,在村里算是养羊大户。陕北的山上承载能力有限,封山禁牧后,一个小的自然村,只能支持一两户拦羊人。
九哥前段时间发愁缺水。黑木头川的主河道早就断流了,沟里的水井也没水了,九哥一群羊的饮用水,就靠着旱井里库存的雨水。前几天终于下雨了,在旱井见底前又续上了雨水,但院子里种的黄瓜西红杮等蔬菜已经在大旱里死掉不少。——水井就一口,得优先保证饲羊。蔬菜死掉一些,人少吃一点;但羊不能一天不饮水。再不下雨,就只能到其它村的沟里去拉水了,那会引发一大堆的事儿。
旱情刚一缓解,作为主要饲料的玉米又要涨价,卖家的价格要到了一块两毛五。各村拦羊的有一个内部交流群,本来大家在群里约定不接受涨价,但从实际操作来看,似乎其中有一些人主意并不牢靠。
晚上,九哥叫我们喝酒,一起喝酒的还有在村子附近做零工的五哥。五十几岁的他们就是留村的年青人。
五哥太阳落山后骑了个摩托从工地回来,工地上管饭,他直接就来了羊棚。九哥回来晚一些,他晚上九点多放羊回家。我们在他羊棚旁的小屋里,就着他院里种的黄瓜喝啤酒。九哥还没有吃饭,九嫂在院子里开始给他们做饭。
九哥说,今天比较倒楣,羊踩了别人的地,被地主家婆姨狠狠骂了一顿。五哥开玩笑,那你也骂他,你能受(吃亏)?——九哥年轻时曾是个暴脾气,爱红火爱喝酒,打牌斗气,也不是一个容易服输的人。
不再年轻的九哥,满面温和,呵呵一笑。“那不能啊,人家吃亏了就麻烦了,心黑的人在地里下药,羊一死就是一片,还是自己吃亏!”
“不至于下药吧?”
“农村的情况你不熟悉,什么样的人都有呢。”
九哥说,拦羊也怕得罪人,但凡做点儿生活,就不得不低头。羊要是吃了别人的庄稼,踩了别人的地,别人不管怎么骂,都得听着。他的手机里不断地有语音弹出:有人讨论杀只羊打个平伙(众筹吃肉),说人受累了,嘴可不能受罪;还有分享红白喜事信息的,问谁家有要出圈的羊羯子。
我问,这几年羊肉贵,拦羊是不是还挺挣钱的?
九哥说,也就全凭红白喜事,咱们黑木头川不管贫富都用咱们本地的羊,外面的肉没人吃。但要说能挣多少钱,那也说不上,一年卖几十只羊,一斤肉四十几块钱,刨了草料钱,我和你嫂子两个人要整整伺弄一年,到头来也落不下多少。最主要就是咱们羊群扩不大,总数少就挣不到钱。
我说,起码心闲一些。
他喝了一杯啤酒,笑着说,咋能不操心,一旦有羊生病,能把人愁死。再说,每天早上五点多起床,每天微信步数两三万,你们“城里人”能受得了?五哥也附和,受苦人的营生,都是从太阳出来,干到太阳落山,钱都不好挣。
我们碰着杯,房子里装了空调,外面还有不大不小的风,比沉闷的城里要舒服的多。
九哥叫我晚几天走,说过几天买个狗,大家一起吃狗肉。五哥也说安排酒局,再叫几个周围工作的兄弟回来,稍微热闹热闹。现在村里的人越来越少,兄弟姊妹,庄邻院势,除了婚丧,大家聚一回不容易。
他们感慨道,村里上半年又有两位老人搬走了,太老了,到没办法自己吃喝了,只能搬去了子女家。这几年里还有几位老人去世,村里常住的人反而还少了些。学校里没了学生娃娃,住在村里,来钱的路子也就那么几条。养羊也好,打短工也好,年青一代的娃娃们都干不了了,他们这一代干完,就后继无人了。
喝到微醉,爱喝酒的九哥也不恋酒了。他说明天早上要五点多起床,好不容易下了点儿雨,趁着凉快让羊吃点儿草。他又说,如果你们想喝,咱们还可以再喝一阵儿,只喝啤酒,我就不会醉。
五哥拦住了他,让他别喝了:“都是上岁数的人了,喝好就行了,何必非要喝醉。”夜色里的羊臊气越发浓郁,蝉鸣蛙叫,恍忽有些当年人鼎沸的样子。
我们话别,然后约定等大家不那么忙了,下次见面。
02
二哥家的孩子准备结婚了。
在榆林边上买了个房子,花了四十来万,给小两口买了个车,又花了十几万。彩礼准备了十万块钱,婚礼前前后后准备十来万,这七十来万基本上就是二哥的全部家当。
二哥是个无师自通的匠人,啥活都会干一点儿。有活儿的话,一天能挣四五百块钱,他自己本本分分,日常基本不花钱,不抽烟也不喝酒,赌博那些更是不沾;一年下来能稳稳当当地攒个十来万块钱,这光景在农村人中间,是很不错的。
二哥就一个儿子,把所有积蓄花在儿子婚事上,他认为理所当然。反正人没什么毛病,身体硬朗,还能再挣几年养老钱。真挣不来钱了,回村里养几只羊,种点儿菜养老,也是有把握的。
今年榆林、横山的“生活”(工程)都不多,他正好帮着把儿子的新房做了个装修,自己动手就比较踏实,用工用料都实实在在。听说房子装好时,女方还有些意见,嫌房子的位置有点儿偏,离榆林市区太远。话传着传着,就成了女方对婚事不满意,拿搬着不想喝酒(订婚)。
村里老人感慨,社会变了,二哥家这么好的门风,怎么问个儿媳妇还会为难。其它人解释,如今的社会,不再看门风的高低,首先得有钱,没个抗硬关系,在城里生活,处处都要钱,倒也不全是年轻人势利。
……
不过和二哥在韭菜沟擦肩而过的时候,看他红光满面,那些传言应该并不真实。二哥又老了一些,但精神头很好,眼里有光,走路带着风。
在老家又见到了二哥。
他回老家翻修老宅。他要把院子用砖铺了,把房子里面灰裹成白的,再把门窗全换成新的。我们感慨,这可不是一个小工程,你这真舍得花钱啊。他笑着说,把娃娃们成就了就歇了心,这辈子的任务就算完成了。况且,他自己肯定还是要在村里养老的。
村里养老便宜,地里有啥就吃啥,一个月只需要一袋面钱,只要不看病,一年把花不了几百块。我们又说,那你就要享受了,以后就不用再出门揽工了。他一边干活一边感叹:有钱的人,才是享受,没钱的人,不论到了哪里,首先想得还得是挣钱。
咱受苦人,就是受苦的命。
他跟我们说,他儿子的婚事说妥了,喝酒的时候,又给亲家那里拿了五万,大家和和气气,皆大欢喜。
春节前后,大概会办喜事,到时候,羊肉管饱,烧酒管够。
03
山上有能源公司在钻探。有人说钻出了些东西,也有人说现在还没有。对于暴富的可能性,大家明显已经没有什么热情。有几个人找了些由头去阻挡施工,一些人得到了些小小的补偿,多数人空手而归,对方据说是合法探矿,谁干扰就抓谁。
探矿的人来来去去走了几伙,削平了墕口的一个小山包,横七竖八地摆下了一大堆蓝色的白色的临时用房。在这个已经极度衰老的村庄里制造了不少噪音,也制造了不少的话题。
上一波人干了一阵子就走了,新的人没来,他们留下的东西也没有带走。那一大堆的集装箱,无规律地包围在一大堆零零碎碎的杂物与砖石中间,整座工作区,像一个被飓风袭击过的废弃码头,有一种突兀的荒凉感。
村里有一些人在沉默中观望,也有一些老人在感慨:也是就是现在村里的年轻人都走了,没有人出头,让外地人在这里为所欲为。
几年前,一个大型的煤矿在附近开采时也发生过类似的情况。大家有过一些发财的幻想,但终于随着煤矿的烂尾,那些幻想或抱怨无处落脚,无疾而终。
黑木头川断流了。只有其中个别的山谷里还有一些矿物质超标的水,被就近哄抢式地使用。
一个又一个创富故事,终于让大家疲惫了。财富的流向和黑木头川的水一样,曾经清晰可见,从某一刻开始终于无影无踪,淡出了大家的理解范围。大家的朴素认知里,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多少有权利分享来自这里的天然的财富。但在违法就被拷走的说法里,多数人最终还是沉默地认清并接受着这一切。——这片土地上埋藏的财富,在事实上,与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多数人并无关联。
正在开采中的矿,正在探寻中的矿,正在与这片土地上的原居民切断了联系。本地的窑主子们,多数都淡出了时代的舞台,甚至本地的矿工也消失了。
曾经,当矿工也是穷人一个挣钱的活路,沿黑木头川的村子里,有无数人靠着挖煤或贩煤谋生;同样的几乎每个村里都收到过井下传来的噩耗。随着产业的升级,高危高薪的矿工群体也消失了,矿与村子里普通人的联系,基本上就被彻底切断。
村子里老井没水了,没有人对此负责。后山新寻的井,水量也越来越少。净水器基本闲置着,据说代价不菲,不少人家重新开始取用雨水。
财富像电视里的画面,通电的时候,真真切切就在眼前,但看得见的财富,和到手的生活,在这个、在这些已经没有多少年轻人关注的小村子,中间永远隔着一个冲不破的屏幕。
04
我走的那天,天气非常好。淡蓝的天,丝丝白云点缀,像宫崎骏的漫画,蓝色淡淡的,透着亮白。夏天的陕北,比冬天的陕北要温情的多。
我想起2023年春节在西安偶遇的一个子洲籍的滴滴司机,他说他想回老家过年。说小时候的陕北,红火热闹,哥们弟兄一大群;说有一天他在城里混不下去了,就回家去种地。我知道,他说的只是此刻我眼前的这个陕北。
人在树荫下,风吹过耳边,满眼山川绿。
只是此刻的陕北农村,但不是陕北农村的全部。现实中的黑木头川农村,亲戚朋友要团聚一次,已经非常难;外出的游子,要回去生活,可能几乎没有机会。
在村头意外地看见了四五个在杏树下玩耍的孩子,穿得花花绿绿,他们蹦蹦跳跳、叽叽喳喳,给村子里一下子就增加了许多生气。问了才知道,是暑假了,回老家来探望老人的娃娃。
娃娃们不管走多远,根还在这里。
起码,在这里出生的那一茬人大概是这样想的。